宴席之上,刘闪大致了解到姜维出散关后的部署,突然有种被姜维戏弄的感觉,奈何众多将领都有必胜的信心,刘闪只好表示支持,再说有姜维在,刘闪也不用担心什么。
眼下清明刚过,北方的小麦根据地区的不同,一般在5-8月份收割。
姜维此次北上,除了收降羌人之外,他还看上了魏国雍、凉二郡的小麦,这绝对不是三五万兵马就能搞定的事情。
在姜维的计划中,这次北上,魏延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刘闪担心魏延的性格与姜维不和,旁敲侧击地问了几句。
魏延可能是喝醉了,他脸红脖子粗地说道:“我魏延平生只听命于圣上和丞相!”
场面一时有些尴尬。
刘闪感觉气氛不对,正想解围,魏延打了个嗝,吐出一口酒气后接着说道:“如今丞相已亡,我只听命于圣上和大将军……嗝……”
魏延这样说,刘闪终于舒了口气。他最担心的就是前线的将领勾心斗角,只要魏延对姜维口服心服,刘闪就再无顾虑。
如今的蜀国,加上镇守汉中的兵马已有18万,其中有六七万都是收编的吴、魏两国降卒,他们都心甘情愿地归降蜀国,已经把自己当成了蜀国人。
去年的几场大仗,特别是攻占襄阳后蜀国获得了600万斛粮饷,马上又到蜀中的麦熟季节,国内的粮饷极为充裕。
不过按姜维的计划,现在的蜀国仍然不用征兵,国内的大方针还是以休养生息为主。
想到此处,刘闪对姜维这种「以吴魏之粮养本国之兵」的做法十分赞赏,仿佛又看到魏国的粮食在源源不断地运往汉中,乐得合不拢嘴。
姜维考虑到吴懿老将军年世已高,不适合长途拔涉,于是在秭归加派了5千兵马,由吴懿领1万兵马驻守秭归;
除此之外,姜维还在永安留驻2万蜀军,如果吴国撕毁盟约,永安太守巩志可以随时引兵支援秭归。
成都方面,姜维考虑到前两次叛乱都没来得及回师救援,于是在成都部署了3万重兵,仍由张翼统领。
这样一来,东边的秭归和成都再无忧虑,姜维就可放心地领着9万大军北上,与汉中兵马汇合后,他将有12万大军可以调遣。
几日后,吉日,史官记录道:蜀汉建兴13年(公元235年)春,维领兵12万,奉诏北伐。
点将台前,乐师奏起雄壮的「大汉战歌」,蜀军兵将战意昂扬,刘闪亲自送来壮行酒,祝愿将士们凯旋。
刘闪不知道的是,姜维率大军一路北上时,所经过的沿途城镇,都有百姓自发地前去慰问送行,这样的事情以前从未发生过。
此情此景,北上的兵将无不感慨,更增强了将士们杀敌报国、复兴大汉、蜀军必胜的信念。
定军山下,蜀军兵卒仍然跪地遥拜诸葛亮之墓冢,姜维领众多将领上山祭拜,然后才进驻汉中。
“诸位将军,此番北伐的目的,大家都已经知道!出散关后,我欲分东西两路,东路在安定、扶风二郡阻截魏军;
西路从天水、陇西北上,沿途扫清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之魏军,获得这几郡之粮的同时,还要收服羌人之心,使之归于王化!”
“大将军!你给我2万兵马,西路就交给我魏延!”
“魏将军,我给你10万兵马,再拨12名上将相助,东路阻截魏军之任非你莫属!”姜维并未同意魏延的要求。
“不,大将军!我还是去西路,我只要2万兵马,就由马岱和王平将军相助,足矣!”
“魏将军,西路已有3万魏军据城而守,且羌人民风彪悍,我亦是羌人,所以由我领兵2万去西路更合适!”
“不!大将军,东路只是阻截魏军,根本无仗可打!我在汉中窝了半年……”
“魏将军!这是军令!”姜维提高了嗓音。
“大将军,非我魏延不听军令,西路由我去,这乃圣上的意思!”魏延不屑地笑道。
“圣上?我为何不知?圣上何时说过?”姜维不解地问道。
“大将军,你有所不知!我在成都时就料到你会这样部署,所以抢先向圣上请了西路领兵之职。”
“不可能!”姜维有些生气了,耐着性子说道:“魏将军,军中无戏言!你就去东路,这是军令!”
“大将军,此乃实情,确实是圣上亲口同意的!你若不信,可以问马将军,也可以问王将军!”
魏延仍旧一脸的得意和不屑,姜维有些疑惑,目光转向王平和马岱。
“大将军,魏将军之言确是实情!”马岱正色说道。
“大将军,你有所不知!魏将军他……他……嘿嘿……”
“魏将军如何?”姜维有些急了,王平嬉皮笑脸地欲言又止。
“魏将军为了抢到西路领军之职,他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圣上……”
“噗!”
……
帐中众将无不哈哈大笑,姜维却哭笑不得,他没想到魏延会有这一手,更没料到年近60的魏延还会有一个小女儿。
“既然圣意如此,那我给你5万兵马!”
“不必!此番北上,圣上给了我200多个秘密武器,最多3万兵马足矣!如果大将军不放心,再拨梁绪、梁虔二将相助即可!”魏军胸有成竹地说道。
上次刘闪来大散关时,带来3枚炸弹,回成都时留下2枚,并教会了魏延使用之法。正是有了这2枚炸弹,魏延轻易地敲开了陈仓城的城门。
回到成都时,魏延缠了刘闪好几天,终于知道蜀国已经拥有几百个这样的秘密武器,于是用自己15岁的小女儿前去行贿,这才抢下西路领军之职,并得到已经做好的200个炸弹。
姜维和众将无比好奇,魏延也不隐瞒,当众用投石车掷出一枚炸弹,几百米外的巨大声响和腾起的黑烟让人心惊胆裂。
众将前去观看时,山腰硕大的巨石被炸得四分五裂,手腕粗的小树竟被炸断了好几棵!
蜀国有如此威力的秘密武器,难怪魏延只要3万兵马就敢攻打凉州!
在这样的武器面前,所有的谋略都将黯然失色!
再坚固的城池,只要摸到城门边,一阵轰轰轰不就完事儿了?
众将纷纷感叹,蜀国有此神器,扫清六合,一统华夏,复兴大汉将指日可待!
第81章 仇敌重逢
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人」是决胜的关键,「粮」是胜利的根本,这两种资源都会因为战争而消耗,如果某一方持续或大量的消耗,最终将很难取胜。
稍懂历史的人都知道,自诸葛亮北伐开始,魏国就处于持续的消耗中,这种消耗比蜀国要大得多,所以有识之士都明白,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是「以攻代守」。
据史料记载,诸葛亮北伐之前的魏国是「世或谓魏氏不用钱久,积累巨万,故欲行之,利公富国」;
然而,228年至233年之间的魏国却变了一番模样:“连年谷麦不收、陇右无谷、关中谷帛不足、关中饥”。
到了公元234年,也就是诸葛亮去逝的这一年,由于连年的征战,魏国的情况更遭,史料上说:“关中坚壁不出、关东饥、农夫废业民有饥色、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
粮草即是如此,魏国的兵员损失无据可查,但能相信魏国的消耗大于蜀国。
在诸葛亮北伐时期,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多次重创魏军,并且首创了在中原地区「步兵打骑兵」的战法。
在第4次北伐时,司马懿麾下的「中央军」主力骑兵被打残,这也是三国时代魏国的主力首次在本土被打败,而且是被蜀国的步兵打败!
此战中,蜀军大将魏延取得了「甲首三千玄铠五千」的战果,魏将张郃正是死在这次的北伐中。
考虑到此时魏军的披铠率不到15,如果不计俘虏,这一战至少斩杀魏军主力2万多人。
在特殊的时候,如果为了安抚国内的心,就算报个斩敌20万的大捷也不为过。
司马懿自知敌不过诸葛亮,到了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司马懿面对蜀国的5万兵马,虽然拥有15万大军的绝对优势,却始终闭门不出。
也就是这一次的北伐,出现了「死诸葛吓跑活仲达」的奇谈。
坐拥关中之地,物产富庶的魏国,被偏安一隅的蜀国越打越穷,地大物博但收入入不敷出,而此时的蜀国本土却未受影响。谁还说诸葛亮的北伐是在消耗自己的国力?
能在中原地区以步兵打骑兵,能以5万兵马压着15万兵马打,谁还敢否认诸葛亮的治兵才能?
诸葛亮的病逝,确实是蜀国之殇,魏国却得到了难得的喘息机会。
北伐的蜀军退去后,魏国赶紧在雍、凉二州实施紧急军屯,抢种大量的冬麦,希望充盈国内的粮饷。
正是由于主战派的诸葛亮病逝,魏国以为没有了蜀国的威胁,开始了南下伐吴的战略。
魏国没想到的是,襄阳之败损了3员大将和15万名兵卒,并被姜维讹了600万斛粮饷,这已是魏国军粮的13以上!
司马懿和十几名魏国大将被俘,这并没有削弱他们在军中的威望,也没有受到问责。
由于魏皇曹叡动用国库将他们赎回,其威望反而有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