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欺世盗国 (司史)


  “啊,嗯。”赵德昭知道石熙载等人的谋划,但总感觉有些不靠谱,“梁王毕竟是朝廷柱石。”
  当初巴宁泰在推动陈佑罢相封王时所说的借口成了现实,天子真的准备借助陈佑来对付他这个现任首相。
  郭守能分析了一阵,赵德昭只是点头,不多说话。
  久在郭守能说得口干舌燥时,有宦官通秉:从华山请回来的道人已经等在门外。
  赵德昭早就在等着了,听到通秉,直接将连襟郭守能打发走,端正坐姿让宦官请道人入内。
  一名看上去不过二十许的道人大踏步走进殿内,大礼参拜道:“方外之人彭继道拜见陛下。”
  “尊师快快请起!”
  赵德昭连忙起身,快步走到道人面前将其扶起。
  “尊师方外高人,不必拘于俗礼。”
  彭继道顺势站起来,嘴里依然说到:“陛下乃天子人皇,乾坤之内、四海之间,皆为臣妾,继道虽方外,亦服管教。”
  这话听在赵德昭耳中,分外顺耳。
  “陈真人可还好?”
  “真人正在闭关修行,这才错过陛下诏令。”
  “陈真人一心求道,令人钦佩。”赵德昭喟叹一声,紧接着又语气激昂,“不过也正因此,才叫某见了尊师,也是天意。”
  彭继道笑笑,出声道:“天意即圣意,陛下有所疑,则继道顺天而来。”
  “哈哈哈!”
  赵德昭畅快地笑出声来,紧接着脸上笑容不止地问道:“那真人可知某所疑者何?”
  听到这个问题,彭继道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笑而不语。
  等了等,才在赵德昭的目光下缓缓开口:“圣心莫测,继道怎敢妄自揣度。”
  这话一出,赵德昭愣了一下,随即皱起眉头,好一会儿才舒展开来。
  这期间彭继道安坐如故,好似全然未曾关注天子神色一般。
  其实他大概能猜测到赵德昭请陈抟过来的原因,虽然这次陈抟闭关,是他代替过来,但目的应该不会变。
  光说彭继道,旁人可能不清楚,但提起他的道号“五松“,知道的人不少。
  当年他受陈佑指派,和释圆成分别担任日本道录司的主贰官,协助传法院在日本破山伐庙移风易俗。功成之后,释圆成回洛阳,他回华山,一时之间风头无二。
  不过从那之后,他便隐去道号,在华山只以姓名行世。
  所谓继道,继的乃是其师彭晓的道,虽然彭晓羽化之后他就跟在陈抟身边学习,但教养之恩他从未忘记。
  有从前的关系,他进洛阳之前,陈佑就安排人手将皇宫内的情况告知于他。
  最值得关注的,或者说最有可能成为天子心病的只有一条:当今天子现在只有一个女儿,两名皇子先后早夭,就在天子诏陈抟入京之前,周妃查出有孕。
  他本可以表演一番“测算之能“,不过他放弃了。
  好话说得再好听,都不如一个“诚“字。
  赵德昭有武德司,虽然之前被枢密院谍报司压制甚至控制,但身为天子,总能得到一些死忠。
  所以他知道彭继道就是曾经的五松道人。
  那么,彭继晓究竟有没有和梁王交流消息,更深一点,梁王有没有继续打探皇宫内幕?
  赵德昭虽然眉头舒展,可心中却冒出了这样的疑问。
  怀着这样的疑问,他问出了一个正常皇帝都会问的问题:“尊师久在真人身侧,可知有何修善养身之道?”
  “继道所学者,乃诵读经典吐纳静养,于时无用。陛下龙颜秀异,有天人之表,博达古今,深究治乱,真有道仁圣之主也。正君臣协心同志、兴化致治之秋,勤行修炼,无出于此。”
  赵德昭闻言默然。
  他不想听这些,他想见到一些神奇的表现,这样才能增加他的信心。
  终于,他忍不住直接问出口:“吾之子嗣,何应也?”
  稍一沉思,彭继道说了一句卜序:“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
  “作何解?”
  彭晓回道:“陛下乃天子,人遂天意,天从人愿。非陛下问于继道,乃继道问于陛下。”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这种话,初听之下尚有欣喜,在赵德昭真正想问事情的时候再来一次,立马叫他心中不悦:“如此,彭卿且去歇着吧。”
  彭继道花了半个月时间来到洛阳,只见了天子一面,五天之后就离开洛阳返回华山。
  天子甚至连象征性的赐物都没给,可以想见对他的印象差到什么程度。
  没人在意这个不出名的道士,即便京城僧道圈子里偶尔讥讽的提及有这么一件事,也没人记得这么个名字。
  二月,朝廷终于达成共识,要打开西域商路。
  与此同时,将军事重心从辽国转移到西域也成为既定政策。
  不过两府在何人主持西域军事上僵持下来。
  毕竟不是什么好活,合适的人选有很多,选谁全看宰相想要提拔谁。
  是的,目前为止巴宁泰等人还想着把这次西域之战当成跳板,提拔一个或者多个符合心意的将领。
  在这种情况下,赵普直接来到巴宁泰的书厅,坐下之后开门见山:“庆安兄以为叫潘仲询去西域可行否?”
  巴宁泰听了,有那么一瞬间的心动,但紧接着笑着摇头:“若是叫潘仲询去,那就不是立功,而是发配了。梁尚同不会同意。”
  “如果潘仲询愿意。”
  赵普呵呵笑道。
  面对巴宁泰疑问的目光,他说出了答案:“可升其为安西大都护,若有功,则晋大都督。出则为将,入则为相,可也?”
  巴宁泰瞳孔微缩,眉头紧蹙。
  他在仔细思考其中利弊。
  赵普继续加码:“西域事杂,三五年内恐怕难以理清。”
  巴宁泰很快下定决心,点头附和道:“潘仲询能谋善断,当可平定西域。”


第七百九十九章 欲请天子亲掌政
  首相下定决心,又有宰相至少两位宰相支持,很少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
  这一次也一样。
  巴宁泰先是说服了天子,紧接着在两府议事中意外获得皇甫楠的支持。
  四位宰相意见一致,刘熙古、梁关山也只得默认此事。
  两府议事结束后,刘、梁二人又在刘熙古的书厅相聚。
  木门关上,梁关山放下只抿了一口的茶盏,看着刘熙古说出了自己的建议:“我准备去见天子。”
  面对着刘熙古询问的目光,他解释道:“我想劝说天子下令将两府议事改为御前廷议。”
  刘熙古稍一沉默,点头附和:“两府议事只得两府宰相知晓,的确不妥。”
  当年王朴等六位宰相谋于暗室,官家年幼不能理事,卢太后亦不能制,这才定下两府议事的规矩。
  两府议事最大的好处就是隔绝了皇权对宰相们的控制,利益兑换可以放在内部进行,全体宰相一致行动,就连皇帝也得退让。
  现在么,巴宁泰多次利用天子来清除陈佑的影响力,两府议事的初衷已被舍弃。
  上个月胡承约出乎意料的提议,这个月皇甫楠顺理成章的倒戈,叫刘梁二人警惕起来。
  他们不傻,即便身在局中难以看清,也有幕僚帮忙分析利弊。
  意见一致,那就好办了。
  当然,不能这么直愣愣地区找天子,肯定得准备一些要求。
  这不是利益交换,而是表明自己站在天子这边,因为这些要求一定会“对天子有好处”。
  惜哉当下朝局,这些利于天子的事情无法推行,必须做出某些改变,才能把这些事推行下去。
  商讨妥当,梁关山直接往同明殿去。
  赵德昭本来在批阅两府筛选后的奏章,都是些日常汇报的小事,甚至都不需要批“可”或“不可”,只需要圈阅。
  那些需要批准或驳回的奏章,都会在两府给出处理意见之后才送到他这里来——大多数时候送到他这里的奏章只起到一个“告知”的作用,两府批完直接就安排执行了。
  看上去似乎同陈佑在时没什么两样,但对赵德昭来说有本质区别。
  陈佑在时,两府定下的事情不会改,赵德昭提出的要求不会被满足。
  而现在,巴宁泰至少表现出愿意为天子意见去说服其他宰相的姿态。
  当宦官通报梁相公求见的时候,赵德昭先是没反应过来,之后才放下笔令宦官请梁关山入殿。
  行礼落座后,赵德昭先开口:“可是开封有事?”
  赵德昭也知道刘熙古、梁关山是陈佑的代言人。
  梁关山闻言露出诧异的神情:“臣未闻开封有何事,请官家示下。”
  赵德昭看着梁关山的面孔,想从中判断其是否在演戏。
  不过他很快就放弃了,转而问道:“既然开封无事,梁卿过来是为何事?”
  “未知陛下可记得教育少监曹骢所上《阶级论》?”
  赵德昭快速眨眼,张了张嘴,又皱眉仔细推敲一下才开口:“国子监不是说此论乃外道邪说?”
  其实从内心来说,赵德昭还是挺认同阶级论的,得益于陈佑从前的教导,他也知道权力源于人心。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