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欺世盗国 (司史)


  但赵德昭听得十分高兴:“赵相公真乃柱石也!”
  ……
  这句话在当天下午就换了个说法用在了何德彦身上。
  赵德昭上午刚刚同意宰相封王,到了下午就后悔了。
  他舍不得拿出这么多王位来。
  毕竟现在为止宰相封王者就陈佑一个,赵德昭考虑后来者的时候,难免会以陈佑为参照。而陈佑在汴梁几乎是把汴梁变成了梁王的封地。有时候想起来这事,赵德昭都恨不得马上给梁王一个美谥。
  要是其它宰相封王之后也是一般行止,朝廷就得面对至少四处大城重镇难以节制的局面。
  纠结了好一会,他召见近臣商讨对策。
  何德彦给出的建议是,下诏规定只有在宰相位置上致仕才能封王,然后那些忠君爱国之人就让他们顺利致仕,桀骜不驯之人就直接罢相贬官。
  “美士乃能臣也!”
  赵德昭心情舒畅,夸了一句之后仔细想了想,转过话题问道:“也不再设两京,但凡封王宰相,全都放到开封去,这般如何?”
  “圣明无过于陛下。”
  何德彦这么回应。
  很快,诏令下达。
  为酬宰相安邦定国之功,三师、三公、尚书令加平章事者,开府仪同三司任侍中、中书令加平章事者,开府仪同三司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此三者致仕皆可受册为王。
  诏令颁发之后没几天,首相巴宁泰突然上表乞骸骨。
  赵德昭心情一下就变得不爽,干脆利落地下诏挽留。
  一开始巴宁泰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只以为是正常程序,等了几日再次上表,不出意外又被天子挽留。
  到他第三次上书被挽留后,是人都感觉到不对劲了。
  巴宁泰同幕僚商讨之后,第四次奏请致仕。
  这一次天子诏书语气严厉,直言日本骚乱未平、朝政未靖,宰相不得以自身为念,当为国尽忠云云。
  巴宁泰从善如流,立刻请罪,然后绝口不提致仕之言。
  ……
  “哈!”
  听了洛阳的消息,陈佑哑然失笑。
  他以前曾经想过,在宰相致仕之前将其罢相是不是可以减少给出去的王爵,没想到他的弟子和他想到一块去了。
  不过赵德昭选择的方式是不允许宰相致仕。
  只要对皇帝无法造成太大的压力,你就在宰相位置上干到死,然后被追册一个王爵,得到一个美谥。
  双赢!
  换个角度……
  “看来在天子眼里,巴庆安是个忠臣啊!”
  陈佑笑着说出这句话。
  坐在他下手的范昌佑闻言苦笑:“岳丈他这些天寝食难安。”
  “是么?”
  陈佑似乎不想接过话头。
  他能理解巴宁泰。
  急着致仕,除了感觉到天子专政的危险,还为了逃避对西海道骚乱和两大水利工程的决策。
  考虑到朝廷收支,不足以让周国同时干这三件事。
  巴宁泰之前来信询问,就是希望陈佑能够为了汴梁的特殊地位以及保住西海道而反对水利工程,只可惜陈佑根本不理会他的要挟。
  见陈佑不说话,范昌佑沉默一阵,然后沉声开口:“西海之乱,已然波及沿海,学生实不知当如何处置。”
  陈佑看着这个学生,唏嘘不已。
  当初范昌佑娶巴宁泰孙女,是陈、巴二人通力合作互相信任的标志。可惜现在双方分道扬镳,范昌佑也就陷入了当初李商隐经历过的困境。
  “请山长指点。”
  陈佑回过神来,年纪大了,就喜欢感怀往事。
  他收敛思绪,摇头道:“秉政者遇此难事,当早做决断,是对是错百十年后才有定论。若是犹疑不定坐视事态失控,今时今日便成罪首。”


第八百零三章 怎料四海难安宁
  道理谁都懂,但有时候,拖延无视也是一种选择。
  这样的话范昌佑没有说,而是重复一句:“当如何决断,望山长指点!”
  陈佑无奈,长叹一声:“是巴庆安叫你来的?”
  范昌佑嘴唇动了动,之后才回答:“是,岳丈言天下智者无过山长,特遣学生来问计。”
  仔细观察范昌佑的神情,当他说完后,陈佑轻笑一声:“巴庆安倒是没看错你。”
  说完这句,陈佑敲了敲桌子,没有给出具体建议,而是道:“想来巴庆安也知道,只是下不了这个决心。”
  他看着范昌佑,笑着说出自己的想法:“当今天子只要忠心。你回去告诉他,若想安度晚年,保证忠于天子即可。”
  没能得到明确的意见,范昌佑不敢再纠缠,恭敬退去。
  陈佑坐在屋内,一边翻看从西海道送来的最新消息,一边考虑西海道接下来要往什么方向走。
  同时,他还得根据西海道的经验,去规划高丽的道路。
  好不容易遇上自然发生的反抗,不利用上实在是太浪费了。
  是的,西海骚乱一开始是当地大户自发自觉的反抗,但能发展到现在,有陈佑门下学生的一份功劳。
  他们需要机会来实践自身所学。
  接下来是高丽、辽国、岭南,最后是本土中原。
  不知道范昌佑有没有把陈佑的话带给巴宁泰,总之巴宁泰好像一下子放弃了一般,御前议事不再提出自己的想法,都堂议事也都以天子意见为准。
  常说的三句话是“臣请旨”、“臣领旨”、“陛下有旨”,如此作为,叫不少记性好的人联想到十多年前的阎俊臣。
  巴宁泰就这么一直拖着,半个月之后赵德昭终于忍不住了,他十分明确地要求两府三天内拿出西海道处置方案,同时催促政事堂确定两个水利工程要怎么开展。
  有些事情,无论怎么拖,身为首相都得做出决断承担责任。
  无奈之下,巴宁泰揣摩天子的心思之后,在御前议事中代表两府提出建议。
  西海道定性为昏官残民、百姓自救,现镇守使罢免论罪,命令镇守府平等对待中原人和当地人,宽宥本次参与骚乱的人。
  两大水利工程同时开展,将去年募入军中的民兵团练调去修建水利。不过因为洛阳人工河需要进行前期勘测和规划,正式开工可能要比疏浚黄河晚一年左右。
  西海道乃是海外之地,赵德昭之所以这么重视,还是因为他的老师陈佑。
  当初陈佑掌权,西海道安稳无比,边军将士开疆拓土,国威大盛。
  现在天子亲政,与辽国议和了,那就开启西域战事,西海道不安稳了,必须立刻解决。
  巴宁泰甚至把西海道的骚乱归咎于当地官员,然后把本该被镇压的骚乱,变成无需在意的自救,更加符合赵德昭的心意。
  至于两大工程,先借口勘测拖一年,之后根据现有人力物力慢慢来,挖个三五年甚至六七年,保证每一年的耗费都在安全范围内。
  为赵氏天下鞠躬尽瘁的巴相公,已经尽力了。
  但可惜,世事多不如人意。
  六月,先是黄河决堤,好在决堤地点离第一段施工地点有段距离,只是让工程中断,没有太大损害。
  之后汴河决堤,沿河已经成熟还没来得及收割的稻谷全部被淹没。
  紧接着,郓州、蔡州水灾的消息陆续传来。
  这时候不论是谁,都暗自庆幸没有开挖人工河,也没有调集水军镇压西海道。
  莫名其妙地,巴宁泰突然获得了他之前未曾得到的威望。
  不过考验仍在继续。
  六月水灾的善后救济尚未结束,七月,汴水再次决堤,同时青州、齐州洪水冲毁农田。
  之后在救灾的时候,因为有官员伙同商贾吞了一部分救济钱粮,导致民乱爆发。
  巴宁泰这时候表现出了武将应有的果决,背靠天子,直接下令调动军队,一面剿灭乱民,一面抓捕贪官贼商。
  这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青州州治益都被乱民攻陷!
  当啷一声,陈佑将茶盏搁到桌上,转身看向刘河:“确信无误?”
  “确信无误。”刘河点头,“消息已经递往洛阳。”
  陈佑闻言,哈了一声:“可真是我的好学生啊!”
  刘河默然以对。
  他给陈佑带来了益都被攻陷的消息,同时还带来了攻陷益都的带头人是书院学生的消息。
  陈佑那些学生,学到了如何去认识世界,也在尝试着如何去改造世界。
  当然,这样做会让他们更加认同陈佑的理念,但总会有热血上头的年轻人试图让江山换新颜。
  青州这批学生可能是受到西海道的影响,自觉应该效仿同学救民于水火,这才不管不顾地站出来领头。
  这么想着,源头还是在陈佑这里,毕竟西海道骚乱能持续这么久,没有他在背后指点以及引导朝堂风向,显然不可能实现。
  露出自嘲的苦笑,陈佑夸赞一句:“难得他们还知道不能打着我的名号!”
  刘河回了一句:“都能得到日本的消息,总会有些长进。”
  陈佑鼻腔哼了一声,没有回应。
  在桌前来回走了几步,他忽然停下来,语速略微加快:“我家大哥现在在哪?”
  “两个月前大郎还在交州,现在应该到不了青州。”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