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访县乡以小见大(五)
上梁不正下梁歪。
这句话不算贴切,但用在此时也无不妥。
中型马车的车厢内安静下来,只听得车轮辘辘。
楚芒他自己明白,想要避免上梁带歪下梁,最佳方法就是塑造好基础,让下梁不得不正。
其他人明白吗?
楚芒环视一圈,他不确定。
好一会儿,见还没人说话,他终于忍不住:“还记得山长曾经说过的权力来源么?”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这就是了。理想的情况应该是宰相管刺史,刺史管县令,县令管乡坊,乡坊百姓又看着宰相。不过,很可惜的是,乡坊百姓一般不认为宰相与他们有什么关系,他们只关心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只在乎眼前的吃穿用度。”
张同真听了楚芒的话,忍不住张嘴想要吐槽,但仍然慢了一步。
楚芒说完之后,立刻就长叹一声:“这又有什么办法呢,百姓们都吃不饱穿不暖,你还让他们去考虑国家大事,去体会宰执难处,这不是……这不是……”
他犹豫一下,最终没有说出那个词。
毕竟自己骂自己显然属于“贵脑有恙”的操作。
只是这么以来,车厢里的气氛愈加沉闷。
过了一阵,靠窗的符青岚掀开窗帘朝外看了一眼。
只这一眼,就叫他忍不住发出惊呼:“嚯!好大!”
“啥?”
众人好奇,聚拢到窗前。
“嚯~这么大!?”
“啧啧啧,这能走得稳吗?”
“什么什么?让我看看!”
不等挤在后面的人看清,最前面的符青岚突然闭眼捂鼻动作迅速地放下窗帘。
不提车内诸人言谈,他们乘坐的这辆中型马车被车夫赶着挪到路边,只差一点就要跌出路沿。
这不是要坑害他们,同一批出行的载人马车、载货马车全都往路边挪,让出一条稍微宽敞的道路来。
在这条被让开的路上,一个与众不同的车队缓缓向前。
车队中的每一辆车,都比大型马车还要大,上面堆着的木制品,更是有一丈多高,哪怕被绳子重重缠绕,在路面颠簸之下也是颤颤悠悠,让人揪心不已,担心这座木山什么时候会倒塌。
在这条路上跑时间长了,避让大车已经成了车夫们的本能。
每一名车夫都死死盯着路过的大车,哪怕飘扬的灰尘进了眼睛也丝毫不在乎。
只要他们发现路过自己车旁的大车有倾覆的迹象,立刻就会赶车跑出路沿远离此处,不再考虑乘客体验,更不考虑货物颠簸会不会受损。
一点点小损伤,总比货没了甚至命没了好。
楚芒陈衡等人最终还是冒着扬尘下了马车,捂着鼻子站在马路外看着这一列巨大的车队缓缓通过。
“二十二辆。”
数了一下,陈衡不由发出疑问:“这不会都是一家的吧?他们从哪找这么多骡子?”
二十二辆车,每一辆六只骡子,总共一百多只,除非开一个骡子养殖场,不然没办法解释。
而且,看拉车的骡子们那十分勉强才能颤颤巍巍迈向前的腿脚,陈衡毫不怀疑,如果不是空间不足,用来拉车的骡子绝对不止六只!
他们租的那辆马车的车夫听到这话,不由开口道:“官人可想差了!这些车全都是一家的。最前头那赶车的某家认得,是兴业号的老牛皮,这些骡子,全都是兴业号买的。”
陈衡等人面面相觑,然后陈衡继续开口:“像兴业号这样的商号多么?”
“也不多,遂昌也就五家。”
“都是卖木器的?”
“官人这话说的,遂昌不卖木器还能卖啥?”
陈衡等人闻言愈发好奇。
知道遂昌这几年木器行业兴旺发达,但说遂昌除了木器就不能卖其它东西,未免太过匪夷所思。
“老哥仔细讲讲?”
车夫睨了眼说话的楚芒,呵呵一笑,摇头不语。
张同真立马反应过来,摸出两枚铜钱递到车夫跟前:“给老哥买碗茶润润嗓子,左右无事,多讲两句。”
车夫手速飞快地收起铜钱,诚恳笑道:“瞧官人说的,能帮到官人,也是咱的福气。几位官人能想到去遂昌订做木器,肯定知道遂昌的木器又好又便宜。这遂昌木器,便宜就便宜在遂昌买不到其它东西。”
“这怎么说?我看过去的商队也不少啊?”
“都是卖给商号的。”
“那普通百姓……”
“都在做工,吃喝有商号。”
“省一大笔钱啊!”
“嗨!省啥啊!没工钱!要不你以为木器能那么便宜?”
“?”
……
遂昌木器,物美价廉,在两浙江南一带颇有名气。
因着木器生意,遂昌聚集了不少人口,粮价也比周边要高。
不过,不是因为人多导致粮价高,而是做木器生意的几家商号以高价购粮的方式给粮商让利。
别看一斗米不值多少钱,但遂昌这么多人,一天天下来,总价也不低。
最重要的是安全,真要出事,粮商只是按照市场价卖粮而已,不会被卖木器的商号牵连进去。
张泽琼坐在马车上,仔细回想州内情况,确认没什么疏漏才松了口气。
靠着车厢小憩一阵,恍惚间不知过了多久,张泽琼突然听到有人说话。
睁眼一看,幕僚正掀着车帘朝车厢内看来。
张泽琼眨眨眼,舒一口气,回想起自己之前的安排,开口问道:“松阳县到了?”
“到了,刘县令正等在外面。”
“叫他进来。”
幕僚放下车帘,张泽琼趁机揉揉脸让自己更清醒。
不过片刻,刘士达掀开车帘:“士达见过使君。”
“一年未见,济时清减了。坐下说话。”
刘士达恭敬一礼,跪坐在车厢门口,垂首道:“有劳使君挂念,士达在松阳,丝毫不敢或忘使君教诲。”
“我知道你受得苦。”
张泽琼这话一出,刘士达感动不已,口中连呼己名,情绪激动之下愣是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说到这个,张泽琼索性道:“今次过后,你或可得一功劳,也能离开这松阳县。民兵都准备好了?”
刘士达这才收拾好情绪,恭声答道:“都准备好了,现在就能出发。”
“那就走吧。”张泽琼重新合上眼,“去遂昌荡涤鬼魅邪祟。”(xinshuhaige)
第七百五十五章 访县乡以小见大(六)
马车进了遂昌县。
城内街道热热闹闹,一条大路从东门贯穿城池直到西门,街面上店铺人来人往。
只是走马观花地看过去,全都是卖木器的。
这是陈衡等人才对车夫说的“不卖木器还能卖啥”有了直观的认知。
在大街上走了一节,马车拐入另一条街。
不过七八丈,就仿佛从人间进入鬼蜮。
两旁房门紧闭,悄无声息。
路上几无行人,便是有,也是如陈衡他们一般,坐在马车上或者驴车上。
都不是那种普通百姓。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陈衡猛然惊醒。
除了一开始店铺里面的伙计,走在遂昌城中,的确难以看到普通百姓!
抵达遂昌驿旁的车马行,登记付钱之后,一行人直接入住驿馆。
打水洗去脸上灰尘,几人又聚到楚芒的房间。
陈衡说出他的发现,其余几人仔细回想之后也意识到不对劲。
再联想到车夫的介绍,一个个脸色严肃不已。
商讨一阵,他们决定这次一同行动,从驿站开始查访,一直走到县衙,直接去找县令。
毕竟遂昌县看起来怪怪的,为了安全,早点找到官府更让人安心。
遂昌驿很大,占了足有半条街。
而且,它是遂昌城内最大的木制建筑。
陈衡他们跑了这么多地方,遂昌不是城池改造做得最差的一个,但它是最嚣张的一个——非但不改,反而大肆扩建木制建筑。
不过遂昌驿对得起它的大,整个驿馆空房率不超过八成。
住在驿馆的人,九成九是商贾,而且来遂昌不止一次,随便找个人问了下,就问到了县衙所在。
走出驿馆巷,往左拐是中央大街方向,往右拐是县衙所在。
往左的巷子人流如织,往右的巷子空旷无人。
陈衡几人站在巷子口犹豫一阵,一同迈步前行。
一路上,两旁房屋关门闭户,少有几个没关严实的,也都是虚掩着没有人声。
好不容易遇到一家开着门的,家里只有两个七八岁的小孩,一见人来立刻躲回屋子,陈衡等人只得离开。
原定要一两个时辰的路,仅仅一刻钟就走完了。
站在县衙正门前,几人还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甚至还有人提议再去其它方向转转。
楚芒否决了这个建议,决定先去县衙。
只是这个县衙。
与松阳县是两个极端。
松阳县衙崭新且宽敞,遂昌县衙破旧且逼仄。
县衙正门甚至都没人把守,一群人快步走进县衙。
相似小说推荐
-
汉末小士族 (牛角的二师兄) 起点VIP2021-08-15完结张俨穿越到雁门马邑的一个小士族家的嫡子身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丈夫生于...
-
大明第一吏 (纸花船) 纵横VIP2021-05-23完结山村小人物一脚踏进了大明官场,成为了县衙里的一个小小捕快!玩弄人心,堪破毒计,出身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