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出乎他的意料,县令颇有那种古代名士处变不惊的风范,听了典狱的话,点头道:“我知道了,你且去安顿好狱中犯人,我自会着人整修牢房。”
没有斥责,也没发怒,着实叫典狱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虽然做好了丢职事的准备,能不丢那当然是再好不过,当即应承下来迅速离开。
在典狱离开之后,县令立刻放下书册站起来:“快去把张主簿叫来!”
主簿是县令的亲信,很快就冒着雨过来了。
牢房塌了事小,犯人跑了事大。现如今陈节使正严抓刑狱,治下出了这等事,县令怎能不心焦。
两人一商量,决定销毁逃跑犯人的卷宗,就当没发生过这几件案子。
既然都没发生案子,自然不可能有犯人,那就没有犯人越狱的事情发生。逻辑链十分完美。
至于跑出去的犯人会做出什么事,那就不是县令能管的了,只要没闹到都督府,几个犯人跑就跑了吧。
至于那几个典狱,因为处理牢房垮塌十分及时,收拢犯人未致任何一人逃跑,非但无过,更是有功,每个人都得了钱粮奖励。
此事就这么被压了下来,当靠偷窃食物恢复精力的余小林来到城门口时,看到毫无防备的城门,都有些难以置信。
也幸好县令真的没安排人检查出城百姓,余小林看没人细查,直接就在人群之中混了出去,根本没有仔细观察是否是陷阱假象的意识。
四月底,庐州发生了一件大事。庐州巢县余小林袭杀当地大户龚家家主的儿子和侄子,又在袭击县令的时候被擒住。
涉及人命,都督府立刻派人前往巢县调查。
第一份调查结果是余小林因私怨奋而杀人,因此法曹决定认同巢县令的死刑判决,准备移文刑部请求核准。
这事被一直关注法曹的汪弘洋得知,他当着陈佑的面,直接质问白轩朗:如果是因为私怨而杀人,为何还要去袭击县令?
白轩朗讷讷无言,法曹事务他都听幕僚的,本人心思并不在这上面,这时候自然也做不出什么有意义的回答。
汪弘洋也不需要他回答,征得陈佑允许之后,挑选老于侦缉的捕快,连同功曹之人一同前去巢县调查。
巢县县衙地牢,余小林躺在黑暗中一动不动。
也不知过了多久,一阵锁链声响起,紧接着光亮照进了地牢。
“陶刑狱请。”
“有劳了。”
脚步声响起,然后停下。
余小林睁开眼,隔着栏杆看到的是一个三十许的中年男子。
这男子姓陶,乃是新上任的都督府法曹府,今次专门负责调查余小林案。
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九)
看到狼狈不堪的余小林,陶际华眉头一跳。他没有表现出不满,平静地开口:“把他带上。”
作为一个长久混迹于底层的技术官,陶际华明白余小林现在的情况是怎么回事,不过这不关他的事,他只需要调查出所有能查到的信息,然后如是汇报给上官。
至于上官是准备为民做主还是准备为“民”做主,他查到的信息是真是假能不能公布,都同他无关。
陶际华带着余小林出了地牢来到县衙准备的一个空房间。
这房间里空空荡荡,只有一张桌子和几条长凳。
陶际华进屋时,里面已经有三个人了,其中一个坐在桌子后面,另外两个站在两旁。三人见他进来,同时出声招呼:“组长。”“官人!”
坐在桌后的那人是协助陶际华这次调查的佐史,立在两旁的是护卫。
陶际华点点头,走到桌后坐到佐史旁边。
余小林也被指引着坐到桌前的长凳上,带着他过来的两名大汉立在他的侧后方。前后四名护卫都死死盯着他,以防他暴起伤人。
“开始吧。”陶际华翻看桌上纸笔,见一切都准备就绪,宣布审讯开始。
佐史点头,一手摁住纸张,一手拿起毛笔蘸好墨汁搭在砚台上,等待审讯开始。
“姓甚名谁?”
沉默。
陶际华皱眉,禁不住提高声音:“我问你叫什么!”
一直恍恍惚惚的余小林终于回过神来,一脸茫然地看着陶际华:“啊?”
“你叫什么。”陶际华第三次询问。
“某叫,余小林。”
“住在哪里。”
“余家村。”
“家中都有谁?”
问到这个问题,余小林沉默一阵,低下头轻声回答:“就我一个。”
陶际华嗤笑一声,拍了拍桌子:“余小林,某劝你老实一点,说实话还有的救,若是说了假话,便是天王老子也救不了你!”
余小林依然沉默以对。
见此情景,陶际华明白老老实实地问讯是问不出来什么了。当即敲着桌子恶声恶气道:“都督知道你有冤屈,特令某来详查,你这鸟厮别不知道好歹!”
余小林抬头看向陶际华,眸光闪动,嘴唇张了张似乎要说什么,可惜最后还是垂下脑袋低声重复:“就我一个。”
他是准备用自己的死换来妻儿的生,只可惜他忘记了,且不说孤儿寡母如何活下去,就算他不说,别人就不知道他还有妻子孩子了吗?
陶际华见他不配合,便不想浪费时间,摆摆手示意护卫带余小林回地牢。
仿若傀儡般地余小林刚被带出门,陶际华转向佐史:“那个女人和小孩找到了么?”
声音不大,但刚好可以被余小林听见,脚步一顿地余小林被拽了各踉跄。
“应该是回娘家了,顺利的话最迟到后天就能......”
佐史话未说完,门外余小林突然爆发了:“有什么都冲我来!冲我来啊!别动我家里人!”
“摁住他!”押送的两名护卫呼喊着控制住余小林。
听到动静的陶际华露出笑容,高声吩咐道:“把他带进来。”
刚一进门,余小林就十分惊惶地高喊:“我说!我都说!求求你,不要......”
“放心。”陶际华声音变得温和起来,“你不愿意说,我只能找你妻儿了解情况。如果你全都说出来,自然就没必要找其他人。”
说话间,他看到余小林惶恐的脸上挂着泪痕,心中一动。再联想到之前听说的余小林的遭遇,当下心生同情,叹了口气,缓缓道:“如果你这边什么都不说,我能听到的全是龚家人说的话,孰好孰坏,你自己也清楚。”
他这里总算是起了个头,另一边里正那里也有人在讯问。只是里正应该是担心大户报复,或许也担心自己出卖族人的事暴露出来,总之就是不肯说实话。
负责讯问的两名法曹史看着自己记录下来的一连串车轱辘话,脸色越来越黑。
坐在他们对面的里正心中忐忑,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蒙混过关。
咽了口唾沫,他脸上堆起谄媚的笑容:“那个,两位官人问了这么久想必口渴了,要不喝点汤水歇一歇?”
两人对视一眼,其中一人深吸一口气,猛然拍桌子大喝道:“余四宝!某劝你老实交代!若是被我们查出来你有隐瞒,别说这里正之位了,你这老汉的性命能不能保住都是两说!”
里正一个激灵,连忙弯腰拱手上下摇动:“官人明鉴啊!小底是真的不知啊!”
那法曹史面色不虞地摆手:“这话你跟我们说没用,到县里面去跟上官说罢!”
言罢,站起身来对身边护卫道:“带上这里正,咱们回县城。”
原本还要询问村里一干村民的,可惜看里正这样子,估计村民也不会说出来。
眼见身旁大汉准备上前来捉住自己,里正慌了,要是进了监狱那还能落得了好吗?
惊慌失措之下,他突然大声叫道:“都是龚家逼得!”
开了个口子,里正突然醒悟过来,这是上面有人要收拾龚家了啊!
当即不管不顾,也不等两名法曹史仔细问,便把所有事情都竹筒倒豆子般倒了出来。只不过在他的叙述中,他依然是那个一心为了族人的好族长,所有的事情都是龚家做的,他之所以不作为也是因为被龚家威逼胁迫。
这边调查的有序推进,那边龚家也在自救。
巢县龚氏属于都督府挑选出来协助管理巢县的两户贤良之一,陈佑挑选贤良的标准主要是看这一家势力有多大。至于是不是真的贤,不过是一个不怎么重要的参考因素罢了。
因此他们在县中有关系,在州治合肥也有人情往来。
现在所有人都在猜测都督府——主要是陈佑——究竟是怎么看待余小林案的,这关系到他们如何对待龚家的请托。
这个问题,别人只能猜测,但是冉益谦却直接问了出来。
学堂之内,魏王、陈衡、贾寻幽全都把目光投向陈佑,等着他的回答。
陈佑端正坐姿,看着站在房屋中间的冉益谦:“道盈怎会如此问?不论我怎么看待,总是要依法依规,依照事实才行。”
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十)
陈佑十分坦荡地同冉益谦对视。
正如他所说,这件案子只要依法依规查办就好了,他并不准备插手。
相似小说推荐
-
汉末小士族 (牛角的二师兄) 起点VIP2021-08-15完结张俨穿越到雁门马邑的一个小士族家的嫡子身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丈夫生于...
-
大明第一吏 (纸花船) 纵横VIP2021-05-23完结山村小人物一脚踏进了大明官场,成为了县衙里的一个小小捕快!玩弄人心,堪破毒计,出身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