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乱世栋梁 (米糕羊)


  李笠继续说:“你知道就好,此次出征,你多听听参谋们的建议,一定要记住,打胜仗,是你最需要的东西。”
  “其他什么仁厚之名,什么爱民之心,莫要想那么多,待得拿下周国,凯旋归来,你什么美誉都有了,不用费心思弄那些虚的。”
  “还有,不要搞什么‘推心置腹’,风险太大,你梁叔入蜀时,敌军就派刺客扮做渠帅诈降,于席间行刺。”
  这件事,李昉知道,当然明白提防刺客的重要性。
  李笠其实还想说很多,但为了不弄巧成拙,搞得儿子心事重重,很快便结束谈话,让儿子回去,好好休息休息,明日精神饱满出发。
  等儿子离开后,李笠却坐不住,在案前来回走动,仿佛是他第一次挂帅出征,心中忐忑不安。
  但哪怕是在当年,他参加大战之前,也没这么烦躁不安。
  坐下,看着舆图,良久,叹了口气。
  自古太子难当,作为储君,表现太好不行,表现差也不行。
  东宫羽翼丰满,不行;羽翼稀疏,也不行。
  如何拿捏好这个度,如何让皇帝父亲放心、让弟弟们死心,如何稳住储君之位,真的很难。
  而且,太子作为储君一般最好不要轻易离开京城,不要离开皇帝身边,否则容易生变。
  譬如,一旦皇帝驾崩或者重病昏迷,而太子在外,就很容易为人所趁。
  又或者,太子在外,难防小人在皇帝耳边诋毁自己,又无法及时辩解、伸冤,很容易被暗算。
  现在,李笠担心儿子挂帅出征后心中惶惶,既要操心战局,又要牵挂行在的动静。
  若是有人从中作梗,造成单方面误判……
  譬如,让他以为皇太子在外面东搞西搞,仗着手握重兵,想要图谋什么。
  亦或是让皇太子以为行在有变,皇帝病重昏迷/去世,奸佞伪造遗诏,若自己不及时应对,就是扶苏第二。
  皇太子出征,有太多的非军事因素干扰皇太子的心智,有一定概率让其发挥失常,甚至酿成大错,这就是李笠为之纠结的原因。
  他静静想了一遍,回想自己做的布置,觉得已经很完善了,实在是没什么需要担心的。
  皇宫这里,就算他出意外,还有黄姈镇着,可以主持大局,轮不到宵小隔绝内外,假传圣旨、伪造诏书;
  中枢,有肱股之臣掌握局面,没有政治投机者兴风作浪的空间。
  外戚黄,就在京城,必要时,靠着皇后之兄、太子舅舅的身份,以及军中的老交情,稳住京畿诸军并无问题。
  有亲生母亲和舅舅在京城“看家”,太子在外,没什么好担心的。
  真要是京城出了事,太子也不会是孤立无援:
  一河之隔的河东,是太子的丈人武祥坐镇,而洛阳,是太子的姨父彭均守着,一旦开封出意外,太子不至于进退失据、无人可以依仗。
  有武祥和彭均给太子保驾护航,太子若要立刻停止西征、回师开封都能做到从容不迫,即便开封真的变了天,谋逆者也掀不起大浪。
  真要是开封出事,各地许多牧守或许会旁观,可徐州寒山,必然有勤王之师向开封挺近,和太子的军队东西夹击。
  与此同时,黄河北岸的黎阳,也会有勤王兵马南下。
  而坐镇冀州的梁淼,作为梁森的弟弟,忠诚没有问题,即便不能带兵入京勤王,也能留在任上震慑河北各地牧守,莫要投机取巧。
  李笠这些年的布局,一直在巩固皇权,该有的布置一应俱全,谋逆者没有机会得逞。
  所以关键在于,此次西征,皇太子能否如愿以偿。
  李笠看着舆图,心情渐渐放松:万事俱备,只欠捷报。
  没有人能抵挡西征军的进攻,因为西征军的战斗力,是这个时代的军队中,实力最强的!


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们一定会赢的!
  上午,天气多云,潼关,守将宇文孝伯在关墙上一处战棚内,透过觇口,用千里镜看着东面敌情。
  东面黑压压一片的营地,为楚军大营,楚军已经进抵达潼关外。
  今日一早,楚兵就在潼关外一里左右位置,布设攻城器械。
  宇文孝伯本打算派兵出击,不让对方从容布置攻城器械,但因楚军戒备森严,无机可乘,只能坚守。
  他所在的战棚,外围堆了许多沙袋,很厚,也很结实,正常情况下,投石机短时间内都砸不烂,所以能够相对从容的观察敌情。
  千里镜的视野里,楚兵正围着一个个两轮车忙碌,这些两轮车上均有一根柱状物,其前端对着潼关。
  宇文孝伯猜测,这应当是名为“克虏伯”、“忠勇伯”的兵器。
  据说,齐国晋阳城就是被“克虏伯”、“忠勇伯”攻破的,再坚固的城墙,于这两种兵器面前,也不过是单薄的一道木栅而已。
  宇文孝伯回想着自己所知的军情,眉头紧锁。
  很显然,潼关迟早失守。
  但是,在那之前,他无论如何都要让楚军付出沉重的代价。
  或许,这样的坚持,改变不了大局,或许,周国最后还是会灭亡,但是,他绝不会轻易放弃抵抗。
  他姓宇文,却不是皇族,不过因为和先帝宇文邕同一天生日,所以当初,得文帝(宇文泰)看中,接入府中抚养,与宇文邕相伴。
  养育之恩,不能不报,宇文孝伯的心中,没有不战而降的丝毫念头。
  为了抵御楚军的进攻,潼关已经进行了针对性的加固,夯土关墙加厚了一倍,又挖了许多壕沟,以及各种防御设施。
  这么做,都是为了增加楚军进攻的难度。
  而为了让守关将士免遭敌军大威力兵器的伤害,关内又搭建了不少坚固的掩体,挖掘了不少藏兵洞以及地道。
  并且故意把关内建筑弄得十分杂乱,道路蜿蜒曲折。
  目的,就是等着楚军在攻破外墙之后、派兵攻入关城内时,被迫和守军在狭窄、复杂的地形里展开白刃战。
  这样的短兵相接,那“克虏伯”纵然威力巨大,也使不上劲。
  而敌军兵力再多,也无法在关城内施展。
  所以,宇文孝伯明白己方能够发力的时机,在敌军攻破关墙、派兵入关城之时。
  那么,在此之前,对方的“克虏伯”、“忠勇伯”为所欲为之际,他们只能默默承受。
  他收起千里镜,在关墙上巡视,给坚守墙头的将士鼓劲,随后下了墙头,到城中掩体里等着。
  因为“克虏伯”、“忠勇伯”威力巨大的缘故,宇文孝伯只留了少部分将士在墙头战棚里值守,提防楚军以兵器攻城之际,又派出步兵偷偷蚁附攀城。
  其他大部分将士,则躲在关墙后、关城内的各类藏兵洞、掩体里,养精蓄锐,等着与破关楚兵展开白刃战。
  走着走着,宇文孝伯闻到了一股炙肉味,而气味的来源很多,仔细一看,许多藏兵洞口处,兵卒们点起火,炙羊肉。
  羊是什么羊?犒军时发的羊。
  宇文孝伯为了鼓舞士气,今日特地发羊,让将士们加餐。
  吃饱肚子,才好厮杀。
  他走过一处藏兵洞口,聚集在火堆边炙羊肉的兵卒,见主将来了,下意识的站起来,手里拿着羊肉串,有些不知所措。
  敌军即将攻城,他们却在炙羊肉,这种行为若是在平日,那是要倒大霉的。
  “注意火候,烧焦了,就不好吃了。”宇文孝伯笑道,一脸轻松,继续向前走。
  兵卒们见状放了心,随后想起来,今时不同往日,是主将允许他们在战前吃饱喝足。
  于是纷纷坐下,继续炙羊肉,并且听老兵继续说往事。
  老兵一脸沧桑,盘腿坐在洞内草席上,吃着别人帮炙好的羊肉串,说着当年的故事。
  那是将近四十年前,奸臣(西魏对高欢的称呼)兴兵来犯,分三路大军进攻关中。
  三路是哪三路?
  奸臣自领数万大军,从晋阳出发,抵达河东蒲坂,架起数道浮桥,准备渡河。
  另一路,是有当世项羽之称的高敖曹,率军从沔北走武关道,攻上洛,逼近长安。
  第三路……
  “轰!!!”
  雷鸣声起,此起彼伏,宛若晴天霹雳,打断了老兵的话。
  随后,众人只觉地面在震动,洞壁也在震动。
  很明显,敌军发动进攻,关墙承受了攻击,位于关墙墙体内的藏兵洞,自然就“哆嗦”了。
  洞内,顶部有些许沙土落下,弄得洞里的人们灰头土脸。
  几名年轻兵卒手里的羊肉串落地,顾不得那么多,往洞内退了几步——虽然他们本身就在洞内(靠近洞口)。
  雷鸣声不断,许多人的心有些颤抖,仿佛那一声声闷响,是无形的铁锤砸中自己的心,发出令人心悸的声音。
  “第三路,是奸臣的妹夫窦泰,此人骁勇善战,足智多谋,极得奸臣信任。”
  老兵继续说,仿佛正在发生的“地动山摇”和自己没关系。
  “他从蒲坂分兵南下,于风陵渡过河,抵达潼关东,一是夺潼关,策应奸臣于蒲坂过河,二是要朝廷之兵,使得官军无法集中兵力,阻止奸臣过河。”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