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荡两端,黑、红两拨人群就这么默默对望。
不知过了多久,楚军骑兵陆续掉头,分左右两拨,沿着来路的两侧,撤退。
尉迟运见状,咧嘴一笑,露出森森白牙。
想走?晚了!!
为了防止猎物在临入陷阱前掉头跑开,他已经做了布置:有游骑在外围候着,一旦“猎物”在芦苇荡前犹豫,这些游骑就要“断后”。
他让人吹响号角,号角声刺破长空,向四周扩散。
果不其然,远处左右两翼,很快尘土大作。
那是布置在外围的游骑得了信号,开始截断楚军退路。
随后,埋伏在芦苇荡里的周兵,纷纷踏镫上马,会同主将一起,追击试图逃跑的楚军。
几乎是一瞬间,双方兵力差距拉大,周军这边仗着兵力优势,奋力追击楚军骑兵。
骑兵群渐渐加速,沿着土路,向那些惊慌四散的楚军呼啸而去。
尉迟运看着这些落荒而逃的对手,心中快意非常:从你们追过来的时候开始,就已经输了!
忽然,平地起惊雷。
他看见前方地面忽然绽放出大量火光和浓烟,与此同时,雷声暴起,不绝于耳。
己方前军被火光和浓烟笼罩,而许多坐骑被这突如其来的火光、雷鸣和浓烟惊吓,瞬间失控,四散奔逃。
但骑兵群里,哪里能随意乱跑?
左右乱跑的马匹,驮着主人与别的战马撞在一起。
前方纷纷倒地的人和马,成为突然出现的障碍,后续跟进的骑兵,一时间躲闪不及,陆续撞上,相继倒地。
本来井然有序的追击队形,瞬间混乱起来,变成大规模的踩踏现场。
人仰马翻之际,“惊慌逃窜”的楚骑,从四面包围过来,如同群狼包围一群惊慌失措的绵羊。
乱成一团的周军骑兵,即便没有坠马,但坐骑也已经不步起来,大多是原地打转。
有勉强躲过混乱的骑兵,被迎面冲过来的楚骑淹没。
骑兵只有动起来才有威力,若是慢如乌龟,面对跑起来的对手,就只能当活靶。
乱军中,尉迟运好不容易稳住坐骑,看着外面开始包围的楚军,声嘶力竭的喊着:
“布阵,布阵!”
“聚集起来,布阵!所有人下马,不要乱跑!!”
“用马做屏障,聚集起来,不要乱跑!!”
尉迟运极力应变,收拢部下结阵,稳住阵脚,等外围骑兵赶来汇合。
但楚军骑兵不会错失良机,奋力发动冲锋,不断“撕咬”周军人群外援。
混战之中,周军渐渐聚集起来,形成一个大圆阵,外围的兵卒以长矛、马槊为鹿角,抵御楚军的冲锋。
就如同刺猬把身体蜷缩起来,浑身都是刺,看上去很难啃。
但楚军骑兵没有放弃。
他们既然敢追出来,当然要提防对方是诈败,故意引自己入埋伏圈,于是将计就计,用新式兵器“地雷”暗算成功,把猎物的腿弄“折”了。
既然猎物的腿折了,他们就不会让猎物跑掉。
楚军骑兵继续进攻,没有直接冲击愈发成形的圆阵,而是拔出“骑铳”,以回旋射击战术,在周军圆阵前“画”一个个圆圈,近距离开火。
骑铳,为骑兵用火铳,相比步兵用的火铳,铳管短不少,而且是双铳管。
这就意味着,一把装填完毕的骑铳,可以射击两次,而每名楚军骑兵配备的骑铳(都已装填完毕),是八把。
回旋射击的楚军骑兵,根本就不用瞄准,对着人堆扣扳机即可,直接将奋力结阵的周兵射得鲜血四溅。
虽然相互间的距离不过二十步,虽然也有不少周兵奋力射箭反击,但是,冷热兵器的代差,已经远超勇气能够弥补的差距。
近距离射出箭矢的骑弓,杀伤力有保障,但是难以一击致命,难以让人立刻失去作战能力,若射中着甲之人,和挠痒差不多。
但是,同样距离上,火铳射出的弹丸,可以轻易击穿铠甲,让着甲之人要么重伤,要么很快失去作战能力。
铳声不断响起,大量火花和浓烟围绕着周军圆阵,导致圆阵外缘快速崩溃。
持矛的周兵,在火铳面前不断倒下,弯弓射箭的周兵,即便把目标射成刺猬,但对方安然无恙,但自己却中弹倒下。
被当做屏障的战马,要么中弹倒地,要么挣扎起来,挣脱束缚,四处乱跑。
周军将士好不容易鼓起来的斗志,在楚军诡异兵器和战术面前,迅速消散。
周军圆阵陷入混乱,兵卒们已经无力维持密集阵型,回旋射击的楚军骑兵瞅准空档,弃铳,拿起双头矛,趁着混乱,奋力猛冲。
混乱的圆阵,承受不住楚骑在各个方向一齐发难,很快出现一个个缺口。
后续跟进的楚骑挤入缺口,将缺口“挤”大,变成“裂口”。
很快,圆阵支撑不住,四分五裂。
第二百二十八章 对策
渭水南,华阴,城外军营,周军主帅尉迟迥看着遍体鳞伤的侄子尉迟运,眉头紧锁。
尉迟运带兵去救朝邑,结果打了败仗,在左右的护卫下奋力突围,虽然身上多处受伤,但好歹活着回到华阴。
医师已经仔细看过伤情,断定尉迟运身上多是皮肉伤,没有伤到要害,当无性命之忧。
至于打了败仗……
尉迟迥觉得侄子碰到强敌后,还能活着突围回来报信,已经是老天保佑,败给如此强劲的对手,只能说是尽力了。
他和侄子说了几句,又吩咐医师好好照料,离开帐篷。
外面朝霞满天,天色大亮,看来会是个好天气,但尉迟迥的心情却是乌云密布。
战事不利,楚军的攻势十分犀利,两路大军已经攻入关中。
潼关失守,朝邑沦陷,朝廷苦心经营的两处据点,在楚军面前如同纸糊一般,这让尉迟迥心情极差。
朝邑沦陷,西面同州州治武乡,也撑不了多久;
楚军破了潼关,距离华阴,已经不远了。
他率军驻扎于此,本意是同时策应朝邑和潼关,可两处地方短时间内相继失守,华阴大军连救都救不及。
接下来,两路楚军南北并进,他在华阴根本就挡不住。
那么,稳妥的办法就是立刻后撤,放弃华阴,放弃长安以东地区,收缩兵力至长安。
背靠长安城,和来犯之敌决战。
尉迟迥走在营中道路,看着两旁正在吃朝食的兵卒,看着规模庞大的军营,眉头依旧紧锁。
如今的形势,比当年沙苑之战时还要凶险,因为他的对手,已经不能以“常理度之”。
对方不仅兵强马壮,还有威力巨大的兵器助战,攻防兼备,是前所未有的强军。
比起高欢当年的大军,楚军实力明显更强,而令人头疼的是,楚军内部并没有什么将帅不和等内患可以利用。
一开始,尉迟迥得知楚军主帅,居然是其国储君时,还觉得己方或许有机会。
毕竟太子挂帅出征,顾虑颇多,既要操心前线战事,又要时刻关注京城动静。
关键时刻很容易因为瞻前顾后,导致行事犹豫、错失战机。
亦或是某些人,为了贬损太子威望,故意做些手脚。
但是,幕僚们分析,楚国太子此次出征,其父安排周详,既有丈人在河东策应,又有姨父在洛阳支持,所以很稳。
那么,楚国国主让其太子挂帅出征,必然是为了立威,也好将来继位后,镇得住开国勋贵。
所以,楚国国主必然对此次西征志在必得,安排最厉害的兵马,打仗最稳的将领,给儿子铺路。
现在看来,以楚军的实力,确实不需要什么奇谋,只需要稳扎稳打,沿着大道向长安推进即可。
面对这样的对手,面对这样的打法,尉迟迥觉得自己纵然想破头,也想不出破敌之策。
想到这里,尉迟迥停下脚步,抬头看着蓝天白云。
事已至此,华阴已经没有必要守了,硬要守,只不过是把最后的家底全都输光。
思来想去,想要扭转危局,也就只有寄希望于表兄宇文护的那个对策了。
来到大帐,诸将已经到齐,尉迟迥看着这些久经战阵的宿将,良久,终于下了决心:
“全军撤退,把带不走的辎重、物资,全都烧了!!”
……
潼关,关陇道行军总督行辕,行军总督、皇太子李昉,在大帐里听参谋部诸位参谋分析战局发展。
前方来报,官军前锋已经抵达华阴。
在此之前,华阴周军焚烧辎重,悉数退往长安。
而华阴以北、黄河西岸地区的同州朝邑、州治武乡,已经被河东兵马陆续拿下。
简而言之,一切都按作战方案顺利进行,接下来,就是两路大军南北并进,向长安进军。
周国一定会集结能集结的兵力,在长安城外负隅顽抗。
这一场决战,只要官军打赢了,取长安如探囊之物,而周国也会随之覆灭,陇右地区传檄可定。
算算行军速度,决战,不过十余日后。
因为只要己方主力抵达长安郊外,这决战,对方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当家不好了 (雨天下雨) 起点VIP2021-07-21完结小喽啰:大当家,不好了,他们打进山来了。林子然:慌什么,稳住!小喽啰:那我们现在怎么办?林子然:...
-
盛明天骄 (网文大叔) 创世VIP2021-01-03完结总字数:2177158这是一个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古代,称王称霸,成就传奇的故事。轻松、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