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一品状元 (下官)


这个情况让张珂的心顿时凉了半截.浮桥上的唐国兵士一靠近岸边之后.立即把无数根长短不一的桩子钉入水中.长短恰恰合适.以铁链、绳索、木楔连接的浮桥在被滚滚长江水冲断之前成功地固定成功.无数早已蓄势以待的唐军将士沿浮桥源源不绝扑过江來.
吴国守军一见神策军右军化不可能为可能的奇迹.士气顿丧.唐军则气势如虹.长驱直入.张珂虽率领自己部下的守军在阵地之上苦苦的支撑.但是亦抵挡不住.一时间死的死、降的降、逃的逃.吴国的守军溃败.固若金汤的采石矾宣告陷落.
段明玉一身甲胄.执一条镶铁枪跨上长江东岸.睥睨四顾.意气风发.
手下大将问道:“国公.我们是否占据吴军营塞.等待杨将军赶到.”
段明玉傲然一笑道:“兵贵神速连田大人都晓得抢功.你这厮怎么就不开窍.既已过江.那就当疾趋驰行.袭取扬州.把吴军水塞一把火焚了.号令三军.立即启程.”
手下将领依令而行.留下一支人马守住长江两岸.护住了这条浮桥.其他人马立即集结.片刻不停向前赶去.
这条浮桥断不得.若是沒有这条浮桥.唐军一跨过长江.那就是背水一战.只能胜、不能败.如果一时敌强我弱.想要战略迂回避免其锋芒都不可能了.而且吴人坚壁清野.粮草插生尽皆转移到了易守难攻的大城之中.如果浮桥断了.那唐军就只能饿着肚皮打仗了.所以段明玉虽是心急如离弦之箭.却也不敢不重视这条生命线.他把一部分军队留下.率所部保卫这条浮桥.自己亲率剩下的五万马步军混合兵种片刻不停地向前赶去.
芜湖城外.杨复恭收到了段明玉已突破长江.直奔扬州而去的消息.麾下大将宋文通担心地道:“田令孜.段明玉轻敌冒进.若是万一有个什么闪失.折了我三军主帅那就糟了.我们莫不如弃了这芜湖城.赶去与大元帅汇合吧.”

正文 第三百七十二章 把君弄死

杨复恭沉吟片刻.摇头道:“湖口数万吴军毫发无伤.肆后.他们必会追來.如果沿途各城守军犹在.既可与之呼应.又可为之提供粮草插重.那就抄了我们的后路.这羽翼.还是尽量剪除干净为好.至于段元帅那边……”杨复恭微微一笑道:“自徐温降我以后.吴国已无良将.而国公.田大人所御俱是禁军精锐.麾下战将又个个身经百战.当不致遇到强敌.无需担忧.”
大将宋文通蹙眉道:“可咱们这样一路攻城拔寨地行去.几时才能与元帅合兵一处.那可违背了陛下在发兵之前所议的水陆合兵、齐头并进之计了.”
杨复恭笑道:“战场上.瞬息万变.岂能拘泥不化.你只管听我号令.加速攻城.”
宋文通不得再劝.只得唯唯称命.赶赴城下指挥攻城去了.
杨复恭站在高处.望向扬州方向.若有所思地自语道;“国公和相爷都心急呀.他们等不及我.更不会想现在等到我.我还是识趣一些.待二人攻勇扬州城下.再与他相会吧.”
江南政局糜烂、军队士气低迷.杨行密胸无大志.唯一可堪一战.可以稍稍延长抵抗时间的良将也被他以一个简单的离间计杀掉了.吴国被唐国平定已是必然的结局.段明玉现在只希望这场结局早已注定的战争早一点结束.这里只要还有一天是战区.就会多一些流离失所的灾民、死于战乱的百姓.早一天灭掉吴国.朝廷抚民安境的政策就可以早一天下來.他也可以早一天返回长安.
段明玉身边有徐温.有王彦章.他并沒有浪费这个好机会.对禁军如何调动、如何作战、行军布阵、粮秣运输、军心士气.乃至擅长的进攻战术、防御手段.他都在充份地了解、充分地学习.
从战争中汲取的直接经验要比书本中获得的知识更实用.跟在两人身边.看他与众将议事.发号施令.指挥渡江作战.看他接收军情、遥控指挥另外几处战斗.居高临下.俯瞰全局.更令他掌握了许多战术心得.
他在求退不得的情形下.被迫选择了以进为退.为了未知的江山打天下.可是纵然他在这个时代具备许多脱颖而出的有利条件.他对前程也丝毫不敢大意.未來已经变成了未知.尽管后世对此时各方实力、战争的失的客观评价他还记在心里.也依然有用.但他很明白.那并不能成为他取胜的法宝.
后世的学者明白的东西.这个时代的军人们真的不了解.不.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明白.沒有人比他们更了解自己的敌人.更了解敌人的长处和弱点.但走了解并不代表就一定能解决.限于种种条件.他们只能因地利宜.选择最适合他们的选择.而不是最适合历史客观评价的选择.
;从他成为这个世界的一份子之后.在这个迷宫里.他也只能遵循这里的一切规则.利用这里的种种客观条件來行事.而不是依据后來的一点、经验來指导自己的行为.况且”后世人站在一切已经结束的角度去反思、总结得來的结论是否就是客观的、最准确的.那很难说.
当他置身其中.按照自弓掌握的历史知识去做一些应变时.对手做出的反应和选择便会针对他的动作而改变.于是依据既定历史做出评价和分析从他老出第步时便也成了沒有用的经验熙;譬如他对历史上已经发生过某场战役中敌我双方的得失已经了然于心.然后他穿越时空.进入这场战局.他就能成为军神吗.那不过是无知小子的幻想.当他踏进这场战争游戏时.如果他不能主导战局.那他只能做个炮灰.即便他对未來了如指掌也不能改变结果.
;可是如果他能成为一方主帅.由他來针对即将发生的错误做些改变呢.那么对方还会机械地按照原來的套路去走吗.对方也会因变而变.他原來掌握的东西已经沒有用了.
所以.他必须尽一切机会多多学习、掌握.未來的走势已无迹可循.他沒有作弊器可以开外挂.只能靠自己的才智从头打拼.
“大人.”王爱卿策马驰到了他的身边.段明玉赞道:“神策军是禁中的精锐.田令孜的中军练有素.千万人如同一人.行进如一座移动的钢铁城池.果然了得.之前是我们小瞧了他们.作为天子的羽翼藩屏.真的是不容小觑啊.”
“是啊.”王爱卿的目光从洪流般向前涌进的队伍中掠过小声问道:“大人.咱们如果真的和田大人闹翻了.那有朝一日.会与他们发生战争么.”
“希望沒有.如果有.应该也是打打和和.”段明玉轻轻一叹道:“如非得已.我不想和他们发生战争.田大人和今上关系非同小可.斗田令孜就等于斗陛下.如果以后.君逼臣死”
“那大人怎么样.”
段明玉沉默片刻.启齿一笑:“那臣不得不把君.先弄死.”
王爱卿听得意气飞扬.握紧腰间兵刃.涨红着脸蛋振声道:“下官誓死追随大人.”
前方忽有一骑里面驰來.段明玉忙道:“噤声.”
那匹骏马上的骑士背上插了一面三角形的红旗.策马而驰小旗迎风猎猎.一见他背上红旗.所经之处士兵们纷纷让路.那匹马就如乘风破浪一般犁开禁军的钢铁洪流.一直奔到赵光义帅字旗下这才扳鞍下马.急步前行.单膝点地禀道:“报.前方有一路吴军正驰援而來.”
段明玉一勒战马.沉声问道:“來者何人.有多少兵马.”
那探马禀道:“帅旗上一个刘字.再观其來路.应是來自抹陵关的天德军都虞候刘威所部.所部皆步卒.约万余人.”
一旁的田令孜仰天大笑:“只有一万兵马.也敢前來送死.哈哈哈.传令三军快速前进.给杂家辗平了他们.”

正文 第三百七十三章 声东击西

“相爷且慢.”
段明玉急忙阻止欲摇旗下令的号兵.驰到田令孜身前道:“相爷.我军刚刚强行渡江.军士虽勇.然体力不无疲惫.虽是以多战少.若是硬战.折损恐也不如今.秣陵关赶來驰援的吴军不过一万多人.就敢迎着我大军疾奔而來.显然他们只知道采石矾有失.却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过江.更未料到我们未做休整便已上路.如今险和他们里面碰上.即然如此.何必硬拼.咱们不如稍退一步.预作埋伏.杀他个措手不及.即可减少我军伤亡.又可聚而歼之.免得他们见势不妙四处逃散.再要追歼又费手脚.”
“唔.元帅所言有理.”
已经过了长江的田令孜心情已经不是那么急迫了.对段明玉说的话便不能不予以重视.再说段明玉的分析十分合乎情理.若能减少己方伤亡.何乐而不为.
田令孜立即下令三军停止前进.后队变前队.往回奔去.采石矾以北三十多里处有一个大湖.叫慈湖.慈湖以西不远就是长江.田令孜派自己大将率八千步卒在往采石矾去的必经之路上等候杜刘威.段明玉率两万兵马埋伏在慈湖与长江中间狭长地段的两头.等着田令孜佯败.把刘威的两万人马引进这片死地里來.
草丛中.徐温趴在那儿正匿隐着行踪.忽然悉悉索索一阵响.段明玉爬了过來.段明玉懒洋洋地向他打了声招呼.徐温:“段右军.往日里徐某只知唐军练有素、能征惯战.今日才知盛名不虚呀.唐国兵马.将有谋、士有勇.吴国军队怎堪敌手.刘威只有一万多人.将军的五万大军还用打么.就是扑上去压也压死了他们.元帅却这般谨慎.这样的军队不打胜仗谁打胜仗.”
徐温又淡淡笑道:“战场上.天时、地利、人和、士气、计谋都是影响胜负的关键.可不是人多就一定会打胜仗的.古往今來.以少胜多、甚至八百破十万的战例也不是沒有.元帅谨慎些是好的.”
段明玉淡淡一笑.他正趴的无聊.有个人说话也好.便道:“这赶來赴援的刘威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可知晓么.他兵马虽少.可是一闻采石观警讯.便能不顾生死赶來赴援.也是个当机立断的难得将才.”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