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段明玉还是决定立刻出兵.十几万人驻扎在这里.每天的粮草消耗就是一大笔数字.
兵贵神速.既然决定出兵.便立即动手.绝不迟延.次日.鸿驴寺信使便赶赴江南.第三日段明玉便轻骑上路.与杨复恭、田令孜三路大军齐头并进.
按照段明玉的部署.此番灭杨之战出动三路大军共计十余万人.杨复恭先赴荆南.调荆湖水军攻打池州以东长江南岸各处要隘.田令孜率步骑日夜兼程赶赴和州.在采石矾与段明玉会合.强行渡江直取扬州.京师水军自汴水而下破冰入扬州.自扬州攻打润州.
耗费巨力破冰之后.河面一夜功夫也会重新冻结.但是好在船队虽然连绵十数里.却只有一支队伍.船只行过之后.河水再度冻结也无所谓.而且越往南去.冰面越薄.战船又轻巧.所以越往后來速度越快.
杨行密正在王宫之中饮酒.朱延寿得到了唐僖宗的讨伐诏书圣旨.立即入王宫去见杨行密.朱延寿.是杨行密夫人朱氏的弟弟.历史上.杨行密老年之时想除掉朱延寿.便听取了徐温的计策.装成生了眼病.故意在接朱延寿來使时.看不清楚文书胡乱说.还当着朱夫人面.走路撞到柱子上摔倒.朱夫人扶他.便哭着说:“吾业成而丧其目.是天废我也.吾儿子皆不足以任事.得延寿付之.吾无恨矣”.可怜的朱夫人竟然不想想自己嫁的老公是怎样的枭雄.信以为真.急忙召朱延寿來面见杨行密.被杨行密在宫中刺死.自己最终落了个被贬出宫随便嫁掉的结局.
朱延寿奉上诏书.立即走得一溜烟飞快.片刻也不停留.谁知道杨行密会不会大发雷霆.殃及池鱼.
杨行密见李儇措辞虽然严厉.却沒有什么实质性的惩罚.不由暗自庆幸.连忙再度写下一封请罪书.诚惶诚恐地李儇请罪.并令人准备大量金银财帛、歌伎舞女.准备再用一份厚礼平息宋国之怒.
长江南岸.湖口.
此地驻扎着十万大军.原统军节度使就是江淮第一虎将徐温.自徐温家属被杀.徐温被迫反唐.军中士气一蹶不振.每日巡戈江防的士兵也是懒洋洋的.这可怪不得他们.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力主战的徐大将军全家被冤杀了.士兵们还有什么精神.
巡戈江防的士兵正虚应其事地应付着差使.忽然见一支舰队自上游驶來.船头高挂着唐字大旗.巡戈舰立即驶回大营.落帆闭寨.唐军荆湖水师每日也要例行巡江的.双方以长江中线为国界.各巡一方.一向相安无事.即便唐军已经誓师伐吴.但是对于江南.唐军一直沒有多么大的动作.江淮满朝文武都不由得产生了一个疑惑.难道唐人胃口就止步于淮南了吗.
不过自从徐温降唐之后.每逢唐军巡江.江淮水师都要回避一下.免得被那嚣张的唐军水师士兵挑衅.今日他们也以为是唐国水师照例巡江.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今天有些与往日不同.
这支水师舰队实在是太庞大了.沒有一个国家会这么烧包.日常巡江会派出这么庞大的一支舰队.插桅林立.巨帆蔽空.舰队浩浩荡荡.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从江淮湖口水师面前大摇大摆地驶了过去.
如果徐温还是这里的主帅.见此异状必然已判断出真相.当机立断下令出兵了.唐军水师摆了一字长蛇阵.扬州军占据地利.只要突出奇兵从中截断.这支唐军水师必然被硬生生截断.首尾不得兼顾.然而.此时的扬州将领只想息事宁人.百姓愚昧.下层不明真相的将官也是不知道内情.他们只知道.得罪了唐军.全家是要死绝滴.
唐国水师浩浩荡荡而下.江南长江防线的最前沿阵地湖口.未发一矢便被唐国水师“突破”了.
随后.池州一线也发现了唐军.池州守将闻讯立即大开城门.牵牛赶猪地去搞劳唐军.自江淮向唐称臣以來.池州守将一直就是这么干的.慰劳上国大军.原也合情合理.只是.往常宋唐军收了酒肉就会高高兴兴地离去.而这一次他们却如狼似虎地扑了上來.瞧那架势就像一群饿极了的难民.不止要吃猪牛.连人都要吃.
守将大吃一惊.在扈兵的拼命搏杀下.只身逃出.待他逃到远处勒马回缰扭头回望时.只见池州城头飘扬着的已然换了了唐国大旗.
不宣而战、闪电战、突袭战.接蹬而至.断邦交、递战书、约战期、堂堂正正而战的臭规矩.从春秋时期就已经失传了.兵不厌诈才是王道.
此时.江南准备了贡帛二十万匹.金银二百万两.美女歌伎五百人.正准备送往长安作为谢罪之礼.
正文 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陆并进
杨行密还道唐军这么一段日子沒有动静是不想再继续南侵了.所以誓死抵抗的态度就有些不坚定了.江南派往长安的细作正在日夜兼程赶回來.但是唐军的行动实在是太迅速了.南征已做了许多准备.计划详尽.战令初下.为配合闪电战术的顺利实施.各地关卡要隘便尽皆封闭.他们只能翻山越岭抄小路往回赶.到现在还沒赶到长江边上.而被袭击的地方败的也实在太快了.残兵败将们此时惊魂未定.刚刚派出快马向扬州示警.他们还在路上.
枢密院承旨兼沿江巡检刘建便一个箭步蹿进大殿.慌慌张张仆倒在地.放声大呼道:“大王.大王.唐人不宣而战.湖口已破、池州陷落.北、西.南三面已是处处烽烟.大王.速召文武.商量对策啊.”
杨行密呆呆站立半晌.手中的“善缝湖笔”吧嗒一声落在那滑如春冰密如细茧的“澄心堂纸”上.把刚刚铺好的纸张涂污了.
他痴痴地问道:“刘爱卿.你.你说甚么.”
唐军是从北、东、西三个方向水陆并进.最终合围目标就是扬州.虽然夺下了淮南.唐国还是对杨行密发动了战争.这是必然的.然而统兵的主帅却换了人.时势能造英雄.英雄也能造时势.两者本就是互相作用的.段明玉取代了田令孜统兵前來.到底意味着什么.未來的时势会做怎样的改变.
段明玉惶惑莫名.越往采石靠近.往來的大队马兵越多.难民亦不绝于途.有的难民只能选择一些大军调动不会选择的小路前行.这一來绕來绕去就耽搁了时间.等难民赶到采石矾之时.采石矾上战旗如云.兵甲森立.已经无路可行了.
杨复恭的攻势实在迅速.他突破湖口、破峡口寨.水师大军浩浩荡荡直趋铜陵.铜陵守将李神福得了消息并不畏惧.段明玉所领荆湖水军的战斗力远不能同扬州精锐相比.如果不是湖口守将犯了糊涂.他的大军根本别想安然通过.李神福手中虽只三万人马.但是自信倚仗地利.足以阻挡十万水军东向的道路.
他把三万人马集中到一百多艘大型战舰上.封锁了整个江面.船墙如林.前后数层.直如铜墙铁壁一般.大军到了.杨复恭见李神福早已有备.情知不可力敌.于是令大将宋文通先行上岸.趁李神福陈兵江上.攻占铜陵城.在城中放起火來.
铜陵守军多是当地人.一见城中火起.牵挂父母妻儿.纷纷向李神福请求上岸救城.这时阵势已然摆开.杨复恭的大军气势汹汹而來.李神福怎能答应.那些扬州兵见主帅不允.干脆违抗军令直接驱船上岸.俗话说军令如山.如今这军令却不敌骨肉亲情.李神福令亲兵斩杀了带头的多名士兵也阻拦不住.
一时间.唐军水师尚未接战.扬州水师便阵势大乱.船儿横七竖八、互相交错.竟然发生了水上交通堵塞.堪为战地奇观.宋文通受杨复恭严令不得擅杀平民.所放的火不过是在城中街市上堆积的柴禾.火势一起他便出城埋伏.待见扬州兵上岸才发现自己过于慎重了.扬州军上了岸便哭爹喊娘地直奔城池.既无队形.亦不顾从属.根本就成了一群乌合之众.
宋文通立即鸣鼓进攻.挥军掩杀.抗令上岸的扬州军被劈瓜切菜一般杀得落花流水.水面上的扬州军更不用说了.杨复恭的军队大模大样靠近.直接登船做战.双方混战正如火如荼.宋文通杀光了抗令上岸的扬州兵.已夺了他们的船也向扬州水师迫來.
李神福眼见大势已去.这仗败得窝囊.痛哭流涕地被几个亲兵掩护着逃到排布在后方的战舰上逃之尖天赶往当涂报信去了.
消息传开.沿江扬州军惊惶失措.只能设置障碍、施放火箭沿途阻碍唐军水师的行进速度.杨复恭片刻不留.只奔芜湖.准备拿下芜湖.继而转攻当涂.而此时.采石矾之战已经打响了.
段明玉兴冲冲挥师南下.一路马不停蹄、日夜兼程.赶到采石矾与杨复恭汇合的地方时.杨复恭的水师还未赶到.按照唐僖宗的吩咐.他的马步军要藉杨复恭之助渡江作战.但是田令孜等不及了.听说杨复恭尚未赶到.田令孜大喜.立即下令搜罗沿江渔船强行渡江.
他的目的只有一个:抢功.
段明玉战功赫赫.是唐国当前的武将序列中排名第一.如果田令孜能抢在段明玉和杨复恭之前.根本不需杨复恭的水师相助就攻破扬州要塞采石矾.那就能一鸣惊人.一跃成为唐国最擅战的第一大将.虽说除了段明玉以外.还有一个杨复恭亦以善攻而闻名.但是论官职、论声望.杨复恭比段明玉还略逊.也是无法与他相比的.
他治理天下十年.文治功夫已是尽人皆知.到那时他的武功必也名扬天下.
可是天险不是那么好攻的.凭着一些搜罗來的大小渔船就想攻破要塞谈何容易.采石矾扬州军守将是马步军都虞候张珂.他手中有精兵两万.采石矾一战.神策军中军军丢盔卸甲.血染大江.第一战竟尔败了.
田令孜自知凭唐国实力早晚都能打下自称为吴王的杨行密.这是昨天的事情.杨行密见唐军铁了心要灭掉自己.竟然公开自称吴王.建国吴国.麾下兵马俱用吴军旗号.
相似小说推荐
-
我的悠闲御史生涯 [精校] (官笙) 起点vip完结 不结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灯前共剪西窗烛,镜里齐修举案...
-
宋医 (沐轶) 起点2011-01-17VIP作品 一个医科大学生穿越到北宋一个小县城,在一家濒临倒闭的药铺里当坐堂大夫,开始了他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