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温道:“在下在采石矾驻守了几年.对附近的驻军和将领倒也了解一些.”
秣陵关的守将有两位.一个叫袁袭.是秣陵关的主帅.官至节度使.足智多谋.是个儒将.在他麾下有一支一万多人的水师.另一个就是刘威.官居都虞候.是袁袭手下第一大将.悍勇善战.袁袭把他派來.显然也是明白采石矾一旦失陷.他的秣陵关便也守不住了.可是他既兵出兵來援又能如何呢.”
徐温突然眉头一皱:“咳咳.不对.不对劲儿.”
正要信口聊天的祖文忽然锁紧了双眉.段明玉紧张地道:“大人.哪儿不对劲儿.”
“不是我不对劲.而是那秣陵关守将刘威有点不对劲儿.”
徐温锁紧眉头.苦苦思索半晌.忽然腾地一下站了起來.大声:“元帅.元帅.”
正在埋伏的军兵忽见站起一人.正要呵斥.却认得他是段明玉身边的亲信.有些人虽不知他身份.却见过他骑马傍在国公爷身边.国公对他说话也是和和气气、有说有笑的.当下不敢斥再见段明玉不就在他身边.不禁有些无语.段明玉转身在一个矮坡后面膘望远方敌情.徐温冲到矮坡后面.伏在段明玉身旁.急促地道:“国公.下官忽生一个疑虑.所以急來禀报千岁.请千岁参详.”
段明玉现在对徐温很客气.本來就走出身自己军营的官员.那时候的人本土观念重、出身派系观念重.朝中的官员因为藉贯是同乡.亦或是同科进士、同一位老师的门生.都能觉得亲近拉帮结派的.何况是从他军中走出來的官儿.再加上徐璟带來了水图.让他不必依靠水军便顺利过江.更让他欢喜不胜.一听之下便和颜悦色地问道:“徐将军有何疑虑不防说來.”
徐温说道:“国公.在下所言属实.秣陵关一共才两万兵马.袁袭冒冒失失派出一半人马來赴援就十分可疑了.国公你想.既然那袁袭足智多谋.那么他纵然不知道咱们有多少人马.可是采石矾有两万驻军却被咱们攻陷了.他们的水塞大营的消息他至少是知道的.咱们是攻方.兵力比起來石矾守军來自然应该只多不少.袁袭就这么放心.拿出一半的本钱來挥霍.笃定能收复采石矾么.”
段明玉目光一闪.脸色渐渐阴沉下來.
徐温又道:“秣陵关并非极难攻的地方.连一个不知兵的秀才都晓得采石矾既失.秣陵关根本无险可守.必将陷落.袁袭会不知道吗.他那么集中全力死守.要么弃城而逃.要么就该倾巢出动.救援采石观.本來兵力就弱.还要分兵.这样的兵家大忌像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大将所为么.”
段明玉目光闪烁不定.却沉住了气问道:“那么.徐将军以为他是什么意图.”
段明玉沉声道:“秣陵关守军一半是水师.一半是步卒.都虞候刘威率步卒正向我里面赶來.那一半水军.如今还在秣陵关吗.”
段明玉脸色攸地一变.一字一顿地道:“声东击西.毁我浮桥.好险.险些中了这厮的奸计.”
段明玉用兵虽未必如徐温.王彦章那种百战老将.但是杀伐果断.确也有将门之风.徐温的疑虑虽只是一个可能.段明玉却不敢大意.立即分兵一万.令徐温和徐璟统率返回采石矾增援.
徐璟年轻很轻.矫健的身子、刚毅的神情.年轻的脸庞.一双坚定有神的眼睛.得胜钩上挂一根白蜡杆儿.依稀有几分昔日电视上初见风度翩翩的岳飞小将军时的神韵.
正文 第三百七十四章 技术高超
此处距采石矾已然不远.二人率兵匆匆赶到.把留守的葛从周唬了一跳.还以为国公东进这么快就败了.一听徐温的话.葛从周将军也谨慎起來.忙把吴军水寨中俘获的战船都驶出來.沿着长江一字儿摆开.做好了警戒.
吴军水塞的战船都很犀利.如果他们能主动出击.战局绝不会是今日这般局面.可惜他们早已怯了唐军的威风.又得了杨行密坚壁清野、据险固守.绝不主动出战的命令.以致坐失战机.如今反为唐军所用.
未几.远处帆云蔽日.果然有一支水军鼓足风帆浩浩荡荡而來.早已有备的两岸唐军立即进入战斗状态.张弓搭箭.严阵以待.水上的船只中最前面是几十条小船.上面堆满了柴草.落下了风帆.只待敌舰一到.就点起火來顺流而下去烧敌船.余者虽不擅使船.亦不擅水战.但是在两岸弓手的掩护下.也尽量集中战舰.紧紧依靠在一起.准备誓死阻敌护桥.
來者果然是秣陵关守将袁袭.袁袭使刘威率步卒赴援.自己也亲率水师赶來.弃了秣陵关倾巢出动.目标就是这座使采石矾水军大寨陷落的浮桥.这座浮桥太重要了.只要浮桥在.唐军就能进能退.能把无数的军队源源不断地送过长江來.能把无数的粮草运过江來.让唐军奋勇直前.无后顾之忧.所以必须毁掉它.不管付出多少代价.
然而当他急匆匆赶到时.两岸箭矢如雨.水面上又有几十条火舌喷涌的小船顺流而下.唐军早已蓄势以待.偷袭战变成了阵地战.此时.田令孜迎战天德军都虞候刘威的一万大军.佯败而逃.已把他们顺利引进了包围圈.
一时间.旗幡招展.号炮连天.刘威所部西有长江.东有慈湖.段明玉掐断他的退路.开始关门打狗了.凭心而论.刘威的确是一员径将.然而若论勇猛.吴军绝非唐军可比.再加上兵力相差过于悬殊.一钻进包围圈.他的人马就立即陷入苦战.遭到了唐军一边倒的屠杀.
刘威并沒有马上突围.尽管以唐军的凶猛.他即便立即突围也未必成功.但他连这种尝试都沒有做.因为他要为袁袭那一路兵马尽量争取时间.哪怕为此全军覆沒.只要主帅袁袭能毁了唐人的浮桥也是值得的.
浮桥一毁.唐人再想搜罗所需物资重新建桥.又需几日时光几天的宝贵时间.只要吴军抓住战机.集中各路人马打一个漂亮的歼击战.就能把这支入侵之寇予以消灭.
而这打算.他们甚至來不及报知扬州.今日果断应战.奇袭浮桥.是袁袭与他个人的计议.他们的使命.只是像飞蛾扑火一般.毁去浮桥也就完成了他们的使命.至于吴王杨行密能否抓住这个难得的战机.自有吴国的文武官员去判断.或许.他们会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仍然龟缩于城池之中被动地等待.但那已经不是他能操心的事了.他是吴人.是一名吴将.他尽到了自己的本份.死亦无憾.
决心以死赴国难的刘威把自己当成了一个诱饵.眼见受到唐军主力的包围不惊反喜.他指挥所部一边抵抗一边向人数稍少的段明玉一方移动.做出试图突围的姿态.紧紧牵引住唐军主力.为主帅袁袭争取着宝贵的时间.
袁袭的战舰还未驶到浮桥处.迎面便遭受了一番狂风暴雨般的洗礼.每艘战舰上都密密麻麻插满了箭矢.尚未交锋便折了一成人马.随即数十条火船便封锁了大江江面.肆无忌惮地向他的战舰群扑來.
“唐军早已有备.”
袁袭大吃一惊.随即桅杆高处的膘望台上又传來兵士的惊呼:“慈湖以西发现大股唐军.刘威将军已陷入重重包围.”
袁袭的脸色变了.奇袭、奇袭.攻其无备才叫奇袭.想不到这声东击西之计竟然如此轻易地被唐军看破.看这架势.唐军早已预料到他的到來.他还能得手吗.
满心希望自己以奇军奏奇效.立不世之奇功的袁节度陷入了深深的懊悔之中…当看见火船之后驾驶着缴获的吴军巨舰的唐人在殷殷如雷的战鼓声中向他逼近时.袁大将军果断地做出了决定:“撤.”
一矢未发.丢下以性命为诱饵的袍泽兄弟.纵横大江惯于水战的袁将军前队变后队.后队变前队.以迅捷无比的速度.在唐军面前展示了他的水军是如何的训练有素.操舟技术是如何的高超.在两军交战之前.他们逃之天天了.
徐温和徐璟硬着头皮指挥着那些经过匆匆训练.略知操舟之术的神策军战士.一半借助于长江水力的自然流动.慢吞吞地向來敌靠近.由于船速慢.有劲儿沒处使的士兵们只好把两膀之力都用在战鼓上.把一面面巨大的战鼓擂得山响.然后他们就看到來敌在他们面前以极精湛的操舟之术露了一手漂亮的原地转身技巧.然后便飞快地逃了.快得他们想追都追不上.
这样的军队.焉能不败.
徐温暗自慨叹.他现在已经明白.扬州方面试图割据是多么的一厢情愿.在段明玉这只小蝴蝶的扇动下.这个世界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些改变已足以影响历史的许多大事.但是有些东西不是现在的他所能改变的.军事实力、政局、吏治、人性.……
唐军多年积弊.再摊上一个只懂得吟风弄月的皇帝.但是段明玉的军队很给力.皇帝很荒唐.但是不管战事.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在唐国的军队面前他们根本沒有抵抗之力.就算是像徐温那样的将领仍然在吴国一边.也只不过多拖延些时日.让吴国多苟延残喘几日.即便沒人扶得起李儇这个连阿斗都不如的货色.神仙都无能为力.但是大唐有军队.有强军.有段明玉.有一干良将.他们就沒有机会.
正文 第三百七十五章 慈不掌兵
刘威浑身浴血地杀到高处.遥望采石矾方向.看到高高的帆椿移动的方向.已经明白奇袭计划失败了.袁帅的人马撤得如此之快.恐怕……恐怕他们根本不曾与唐军认真地交过手.他成了一枚无用的弃卒.所有的一切都是白白牺牲.
刘威悲愤莫名.如今情形.他是报国无门.只能为誓死追随的部属谋一条生路了.刘威率领亲兵卫队杀向堵住退路的段明玉.为他的袍泽兄弟争取着活路.他用血肉撕开一道口子.喝令所部立即突围.自己则率领亲兵卫队向左右绞杀.确保豁口不会被唐军再硬生生堵上.
相似小说推荐
-
我的悠闲御史生涯 [精校] (官笙) 起点vip完结 不结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灯前共剪西窗烛,镜里齐修举案...
-
宋医 (沐轶) 起点2011-01-17VIP作品 一个医科大学生穿越到北宋一个小县城,在一家濒临倒闭的药铺里当坐堂大夫,开始了他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