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百工匠心 (雅玩居士)


资料记载1924年,溥仪接到民国政府半日内离开皇宫的命令,18岁的他及其家族成员其实早有准备,一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一旦离开皇宫,靠什么去谋生?
所以早就怂恿家族成员和亲信偷偷地在故宫中选择宝物,并转移到自己的居住地,妥善地装箱待运。
中饱私囊!
监守自盗!
光溥仪曾以赏赐弟弟溥杰的名义将许多珍宝运出宫殿,据溥杰后来回忆,他每天放学回家就从宫内带走一包裹的字画,竟持续半年多时间。
溥仪还以典当、修裱等名义,由亲属将书画作品转移出宫。离开皇宫居地,携同成员和一些太监迁到津港,随后跑到东北,故宫珍宝也迁到伪满皇宫,藏于不起眼的小白楼里。
可惜好景不长,岛国战败投降,溥仪深知当满洲帝国皇帝的严重后果,所以匆匆忙忙地带上一百多件书画,乘上装载撤退的关东军首脑的火车,准备逃往岛国。
出逃时那些装满珍宝的木箱,约有一千多件珍宝还留在伪满皇宫的小白楼里。当皇宫的守卫者发现木箱中全是值钱古董,从长官到士兵就开始哄抢,抢古董后便作鸟兽散,在哄抢时就有不少字画被撕毁,造成前所未有的浩劫。
他们都不傻,一旦让人知道自己身份,重者丧命,轻者服刑,所以有不少人得到宝物后不敢回到自己的家乡,有的迁居,有的流浪,靠出卖古董为生。
有些人即使回到家乡,也将所得古董再次入土埋藏,甚至有的怕事者还将古董付之一炬了事。
据一个伪军交待,王羲之的《二谢帖》和《岳飞文天祥合卷》等珍宝就是被他的妻子放入灶火中烧掉!
欧阳放下茶杯,回忆起那段往事道:“还记得1963年4月的一天早晨,有个背着包袱的青年来到荣宝斋,说包袱中是一些古字画的残片,希望作价出售。”
“伙计老李打开包袱一看,满满一包裹全是残片,有的小残片仅蚕豆般大小,从纸质来看,确实是有年代的东西,可当时我和二掌柜都不在,只能要求青年住下,过一天给予答复。”
“我知道后赶紧回来,经过一个昼夜的努力,终于拼合成数件珍贵的书画作品,其中有米芾的《苕溪诗》,仅缺损引首和作品的八个字,基本恢复原貌。”
“还有北宋名画《三马图》的跋,当时我就知道这批货来路很有可能就是当年的东北货!出价一千元,全部买下后,几次试探青年的来历,对方很谨慎,不愿意回答,只说还有一包袱残片,匆匆离去。”
“当时我们也没有时间追查,联合故宫专家第一时间进行艰难而又复杂的拼合工作,竟然拼出《故宫书画佚散目录》所著录的37件作品残迹!”
时过境迁,老爷子想起还是忍不住激动之情道:“当时所有人十分兴奋,一次性得到如此多的国宝重器,令大家很振奋,赶紧追查对方下落,可惜……”
“就在所有人失望放弃的时候,1964年3月的某天,那位奇怪青年再次背一个包袱来到荣宝斋,又要卖一包裹古字画残片。我们再次拼合出符合《故宫书画佚散目录》著录的20余件珍贵的古字画。”
“他还是不愿意透露身份,当然也不愿意说出两包残片的来历,我们也不敢强留,生怕还有更多国宝在对方手里。只能说他是给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想报请当时领导,希望能给予奖励。”“但对方说回去考虑几天,可第二天就人间蒸发,消失不见。我本打算继续调查,可惜文化浩劫到来,荣宝斋自身难保,这件事终于沦为一桩悬案。”
说完老爷子站起身,来到窗边,看着熙熙攘攘的街道,感叹道:“许多年过去,那个青年的身份和字画来变成萦绕在我心中最大悬念。每次想起,总是习惯往门口看看,希望能再次见到那个神秘身影重新出现。”



第203章 宝藏聚集地




鲁善工听完也唏嘘不已,这段旧闻他也知道,这次来就是希望从荣宝斋这里得到线索,当年溥仪逃跑带走的国宝可不止这么一点,最少也有几千件
换句话说溥仪退位之后,故宫珍宝逐渐流失,上至溥仪,下至太监,都参与对这些珍宝的偷盗。
历史上有五次国宝流失,最后一次就是溥仪事件,可以跟八国联军入侵京城媲美,可想而知起恶劣程度。
当时内务府、宗人府、銮仪卫这些人员一共有1055人左右,太监有1500出头一点,所以再加上溥仪自己的家里人,维持规模是3000多人左右。
民国政府允诺他们每年给他们皇室经费是四百万两,作为宫中的用度。虽然溥仪已经不是皇帝,可排场一点不比爸爸爷爷们差,花钱如流水,他也知道好日子不多,拼了命的造钱!
故宫本身是个巨大的聚宝盆,他们就生活在宝物里面,从哪儿抓个东西都可以出去变卖成钱。
最后演变成一场末世时代的狂欢,溥仪朝廷的遗老大臣,太监宫女们,利用职务之便盗窃宫内文物,各自开辟生财之道。
猖狂到什么程度?
溥仪大婚的时候,堂堂皇后婉容的那个珍珠玉翠装嵌的一个凤冠,在她大婚以后居然被人偷偷换成赝品!
还有唐代卢椤伽的《六尊者像》册,也是被小太监藏在一个木轴后面,藏在木柱子的后面,结果也没带出去,过去几十年无意被故宫工作人员清理垃圾才重见天日。
“你知道建福宫吧?乾隆五年修建的一个花园,十全老人将生平搜集到的珍宝玩物都存放在那里。珍宝堆满库房,数不胜数,可以说是整个故宫文物的精华所在之地。”
欧阳回过神,继续道:“溥仪曾经对那里的珍宝规模有个大概了解,不过还没等他动手,1923年6月26号深夜,紫禁城的西北角突然红光冲天,十几丈高的火焰映红半个京城,着火的地方正是保存着无数珍宝的建福宫。”
“不但是把建福宫给烧干净,而且附近至少有十几个附属建筑全给烧没。大火到底烧掉多少东西?至今仍然是个谜,后来听梁海生查询当年档案,光捡出来的金块金片就有一万七千多两。”
“按照当年的野史推测,那场大火很有可能是内部人所为,溥仪也曾经下令调查,结果不了了之。可见对方身份很高,说不定就是为掩盖盗宝,才一不做二不休……”
鲁善工眉头紧皱,很有可能,当时乱世出奸臣,谁不知道故宫都是宝贝,那块肥肉能咬一口下半辈子都不愁!
“后来洋老师庄士奇对他影响很大,准备重振清朝,首先是要有钱,看着奴才们都明目张胆拿自己老祖宗的宝贝,溥仪能不生气?”
“最后开始监守自盗,赏赐字画一开始也是试探性,盗三件五件,后来胆子越来越大,没人知道弄出去多少?”
“用故宫善后委员会清点结果来看,宝笈三编所收,琳琅秘录所载的飘香精品大多移至宫外,这批文物的珍贵程度无法表述,乃历史文化的集大成,最精品的东西都在这里头。”
“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墨迹《曹娥碑》《二谢帖》,有钟繇、怀素、欧阳询、宋高宗、米芾、赵孟頫、董其昌增人的真迹。”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稿》的原稿,唐王维的人物,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还有闫立本、宋徽宗的作品,数不胜数,不计其数。”
“虽然后来一部分通过努力追回,但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其他的……”
欧阳摇摇头,不再说话,鲁善工追问道:“难道没有其他关于那个神秘人的线索?”
“线索?”欧阳先是摇摇头,突然好想想起什么,站起身从柜子里翻半天,终于找出一份发黄的宣纸,展示道:“这是当年交易完成的合同,有那个神秘人的签名,不过十有八九是假名,查不出来什么线索。”
鲁善工接过来,用手轻轻碰到那个叫孙大明的签名,脑中居然闪过一个信息,心中暗喜。
欧阳没有在意,事情过去几十年,人说不定早就死了,没办法,只能希望那个人手里全部国宝已经买给荣宝斋,至于还有没有剩下的……
“要说东三省,那可不只是溥仪一个散财童子!”
欧阳品口茶,平复心情道:“民国收藏有四巨头,都是非富即贵的风雅人物,张锦芳总督之子张伯驹,恭亲王奕忻之孙溥侗,民国大总统三子袁克文,最后一位便是大名鼎鼎的少帅。”
“别小看他的眼力,业余时间的一大乐事就是收藏古董,甚至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一生收藏足以令人震惊。早年他经常来琉璃厂寻宝,无意在一家书店的旧纸堆中偶尔发现一卷古画。”“虽因年代久远,该画面上一片污垢,且未署名款,但他还是一眼看出该画笔墨精湛,认定该作必是出自名家,于是重金购下。你猜结果如何?”
“经鉴定发现此画竟是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李唐难得一见的真迹,堪称国宝。”
“毕生收藏上至晋唐五代宋元下至明清精品,门类齐全蔚为大观,光古代书画就有600余件。其中不乏王献之的《舍内帖》、李昭道的《海市图》、董源的《山水卷》、郭熙的《寒林图》、宋徽宗的《敕书》等,都是稀世珍品、难得的真迹!”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