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昭皱了皱眉,问道:“他都已经走了?”
“可不是走了么,就收拾了两件衣服几瓶药,拿了银子就奔马房去了,也不知出了什么大事,当年他上东京都没这么着急过呢……”
白福兀自絮絮叨叨个不住,展昭听得更心烦了,随口应了他几声,又走出去好十几步,才想起那屋子里已没了人,不由得兴致寥寥,看什么都没了意思,摇摇头低叹一声,便回开封府去了。
世人对“江湖”的概念,无非是快意恩仇儿女情长之类,对这些终日里安分守己的平头百姓来说,茶余饭后聊聊江湖,就好像自己也身处其中指点江山了一回似的,故而江湖的消息,从来传得极快,用不了多久,一件事便会传遍大江南北,同时衍生出无数不同版本。偶尔还有些好事闲人会为这些口口相传的版本争上一争,一个个笃定得不得了,好像都亲眼所见了似的。
展昭坐在太白楼的二楼,身侧摆了个屏风,以遮挡旁人视线。桌子上摆着一壶酒,几碟小菜,他就这么一面吃着喝着,一面听着外边的人声,若有所思。
外边有人在感慨:“要说这柳青啊,从来都为人称道,这回好端端地怎么就成凶手了呢?”
一人十分热情地接话,答道:“谁知道,据说他是跟人一起去寺中游玩,结果一时起了贪心,觊觎寺中宝物妄图偷盗,被方丈大师发现,情急之下杀人灭口的!只是运气不好,被人撞破,当场就拿下了!”
这话一出,立刻有人来了兴致,急道:“宝物?什么宝物?”
那人更得意了,大声道:“据说是个武林秘籍!你想啊,灵隐寺这么多年有这么高的地位,能没点儿压箱底的东西吗?柳青他自己其实已经是高手,可惜贪心不足,这下子,可算是身败名裂咯!往日再是风光,如今也是等死而已了。”
众人一片附和感慨,突有人冷哼一声,森然道:“可我怎么听说,是那老和尚自己不干净,被柳判官撞破,灭口不成反被杀呢?如今柳判官为了老和尚的名声不肯开口,也是仁至义尽了!”
立刻有人气愤填膺,大怒道:“岂有此理,你是什么东西,也敢在此口出狂言!方丈大师德高望重,岂容尔等信口污蔑!”
“嘿,什么德高望重,扒下那皮来谁知道里面塞了什么东西?柳判官这些年行侠仗义,做了多少好事,如今出了事,你们就翻脸不认了?”那人冷嗤不改,“无知竖子,不足与语!”
这话立刻便让外边炸了锅,众人纷纷职责斥骂,展昭拈了一颗花生米在手,竖着耳朵听着。只听外边骂了一阵,却没有人动手,也许是对方看起来不太好惹,又或许是天子脚下,也没人敢动不动就用拳头说话。而对方也并未再说什么,只传来渐渐远去的脚步声,应该是离开了。
展昭将花生米扔进了嘴里。
外边骂了一阵,又静了片刻,有人啐了一声,骂道:“这些个江湖人,不就是仗着自己会点把式吗,作威作福地算什么东西!有本事上开封府去,找展大人较量较量啊!”
猝不及防地被点名,展昭有些郁闷地摸了摸鼻子。
有人殷殷地劝,岔开了话题:“哎呀,老兄别说了,这种人有什么资格跟展大人比啊?咱们展大人可是御猫,是南侠呢!”
“就是,还有白大人,那才是真正的大侠呢!这些粗莽武夫,连给他们提鞋都不配!”
话题一开,便有人想起一事,立刻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诶对了,说起白大人,我前天看他火急火燎地飞马出城了,难不成又有什么大案子?”
“能有什么大案子,咱们有青天坐镇呢,什么妖魔鬼怪还敢冒头?”有人嘿嘿笑着接话,故弄玄虚,将众人的胃口都给吊了起来:“我可是听说白大人在江湖时,和这个柳青很要好,这趟出去说不定就是为他呢?”
众皆哗然,立刻催着那人说清楚,那人十分得意地左右一瞥,拿足了架势,清了清嗓子,拖长了调子,这才悠然开口:“这个嘛,我也是道听途说,当年白五爷和这柳青……”
展昭:“……”
——哪壶不开提哪壶,这家伙是存心来跟他添堵的是吧!
喝过了酒,听过了故事,展昭一路溜溜达达地回了开封府,照例四处看看问问,一切都十分正常,便往包拯的书房走去。
走到一半就见一行人迎面走来,展昭认得为首那个,乃是赵祯身边一个随侍的小太监,机灵稳妥,颇得欢心,名叫小林子。
小林子一眼见到展昭,立刻眉开眼笑地快走几步迎上来,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展大人,近日可好,皇上今儿还提起你和白大人呢。”
这小林子是大总管陈琳的徒弟,当年白玉堂闹东京时,机缘巧合下救了陈琳性命,故而陈琳一直对他心怀感激,颇为照应,连带着展昭也沾了光。何况展昭本身性子也好,从来都是笑脸对人,和这一众大小内侍关系都很不错。
展昭略略躬身,笑道:“有劳官家惦记,今日是出了什么事,林公公怎么亲自来了?”
小林子摆摆手,笑道:“哪有什么事,官家今日在花园闲坐,和御史台的大人聊了一会儿,然后就叫奴才们拿了食盒,将桌上御膳房新做的糕点送给包大人来尝尝鲜,可见圣眷正隆呢。”
说者无心,听者却是有意,展昭目光微微一闪,随即掩去,笑道:“这样热天,真是有劳林公公来跑这一趟了——府里有些新鲜瓜果,公公不如略坐坐,歇会儿再回宫吧。”
“诶,罢了罢了,大人的好意奴才心领,可奴才还是早日回宫复命的好。”小林子笑着摆手,两人告了别,一个领着人出府回宫,一个在原地略站了站,方才继续朝包拯的书房走去。
书房门关着,展昭上前叩门,没两下门就开了,开门的是被白玉堂叫作“狐狸”的师爷公孙策。公孙策年逾四十,保养得却不错,面皮白净,通身的书生气质,优雅如兰,看上去也就三十出头。而里面的包拯看上去就苍老许多,面色黝黑,威严之外,着实让人难辨美丑。不过还好包拯从不在意这个,见展昭过来,出口便是问句:“刚刚可见到林公公了?”
展昭回身将门关好朝他走去,点头道:“是,见过了,他说……”
包拯略略抬手阻住他下半句话,神色复杂,看了公孙策一眼。府里师爷十分自然地接了话,道:“上意难测,自己心里明白就是了,不必说出来。”
展昭略微低头,没再吭声。
书桌上摆着一个食盒,盒子里还留着一盘粉色的桃花糕,另外两盘小食已拿出来放在了书桌上,包拯站在书桌边上,手里拿着张小纸条,犹豫了片刻,还是递给了展昭。
纸条上沾了一些油渍,展昭将眼一扫,眉头顿时扬起,有些难以置信地抬眼看向包拯,眼底满是疑问,“大人,这……”
包拯手在桌上轻轻扣了扣,低声道:“这信不入刑部、不入大理寺,而是从御史台直接送入开封府,你可知是为什么?”
展昭垂眸,看着手中的小小纸条,“属下不知。”
“你上次带回来的那枚令牌,我们仔细核对查验过了,”公孙策在旁边接过了话,“可一点儿也不像民间的手艺。”
——不是民间,又会是何处呢?
答案呼之欲出,展昭眉头皱了皱,缓缓收紧了拳头。默然片刻,问道:“不知大人打算如何应对?”
“既无证据,又能如何?官家的意思,恐怕也无非是‘留心’二字而已。”包拯轻叹了一声,神色间颇有些无奈,顿了顿,忽然问道:“白护卫的病可好了?”
展昭心里一跳,“他……”
“江湖儿女最重情义,故人有难,他岂能见死不救?本府明白。”包拯抬手打断展昭言语,看了他一眼,目光深沉,分明有所深意,“不过江湖险恶,他独自一人恐怕应付不来,左右如今也没什么大事,你若不嫌麻烦,也南下走一趟吧。”
展昭眼睛亮了亮,面上终于露出一丝欣喜,“是,多谢大人。”
看着展昭转身出门,公孙策摸了摸下巴上的那一小撮山羊胡子,眯了眯眼,不知是笑是叹,道:“和聪明人说话,真是轻松。”
包拯看了他一眼,面上显出几分无奈,道:“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情说这些?”
“什么时候,火烧屁股了?”公孙策轻嗤一声,眉宇间满是不屑,“操不完的心,你上辈子绝对是个老妈子。”
包拯沉默了一下,颇有些不赞同地开口:“我不是……”
公孙策嘁了一声,白了他一眼,也不再理他,径自转身出门了。
徒留包拯孤零零地站在书桌边上,半晌,目光落在桌上那几碟糕点上,目光闪动,忽然长长地叹了口气。
直到回到房间,展昭才意识到自己手里还攥着那张沾了油渍的纸条。
皱了皱眉,他将纸条展开又看了看,眼中掠过一丝愤怒,将双手一合,眨眼间,纸条便化为齑粉,散落无踪。
深深呼吸一番,拍拍手,展昭再不耽搁,立刻开了柜子,开始收拾包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