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靖苏]魂兮归来 完结+番外 (谢子舒)


最后一句话,回响在空旷的大殿里,像是涟漪般一圈圈地散开去,引起耳膜一阵又一阵的颤抖。
“景琰……”霓凰眼眸含泪地看着他,声音哀戚得让人不忍再闻。
萧景琰转身看着她,“霓凰,这件事,我有分寸。你产期将近,不宜思虑过多。”
“他这大半辈子,一直在为你的天下奔走辛劳,这天下,只有他,是绝对不可能反叛的啊!”
萧景琰搀扶着霓凰的手顿了顿,“我知道,小殊不会叛我。”
但那人,不是他的小殊。
陆相早就把一切与他说了,那人逼走了叶卿,又迫他上位,还提出让庭生分管一半长林军。
一开始他不明白,梅长苏此次回京,如此翻云覆雨,所欲究竟是为了何事。
但现在,他明白了啊。

【——祺乃吉意,倒是个好名。】

【——庭生,你很出色……比你的父亲,还要出色。】

【——他这次去北境,世事难料,前途未卜,我想,也是时候了……】

【——……是啊,这天下……本是景禹大哥的。】

【——可是陆大人,你是不是忘了,冀州还有一个人?】

……
原来打从一开始,他就决定背叛他。
打从一开始,他就没想要他。
承君此诺,必守一生。
一切都不是他以为的这个君。
一切也从来不是他以为的这个诺。

【——景琰。你既坐上帝王之位,就该有承受孑然孤独和天下指骂的觉悟。】
你看……
这个人,终究还是露出了原形啊……

第二日,十万皇城军经过前七日的准备,终于集结完毕。萧景琰脱下身上的龙服,换上时隔多年的戎装,临走前,他还带上了林殊的遗物,那把放置多年的大弓。
摩挲着熟悉的纹路,萧景琰沉浸于往事的眉目忽然缓缓舒展,笑意淡淡。
【——你知道我这双手,也是挽过大弓,降过烈马的。】
小殊,这次我带着你,一起上战场,挽大弓,降烈马……
你,欢不欢喜?
一时间,天地俱静,万籁无声。
然而等了许久,却始终只有风声飒飒。
萧景琰笑出声来,拍了拍那把大弓,像是在招呼自己相隔已久的老友。
与你在一起,总归,我是欢喜的。
欢喜得很。

永嘉二年八月中,长林军在短短十日内,攻下了兖州一半领土。梁帝萧景琰率皇城军御驾出征,于北上途中安抚民心,最后与叛军对峙于兖州南部,死守领土,骁勇抗敌。
八月下,两军交战愈发激烈,死伤亦是无数。长林军中大部分是早已许诺誓死追随祺王的,即使小半部分无心反叛的,也被形势所逼,不得不拿起长矛戟剑,参战对敌。
皇城军虽仗着人多,但长林军破釜沉舟,人人奋勇杀敌,谁也讨不着好处,战势因此变得十分胶着。
萧景琰此时正在营帐里负手看着地图,长林军前几日又攻下了豫州,扬州就在其东南,金陵岌岌可危啊。
“陛下,”一人掀帘而进,原是蒙挚,“陛下,前线来报了!”
“如何?”萧景琰猛地转过身来,直直地看着蒙挚,双目灼灼。
前几日,他派一小支军队从侧翼包抄长林分军,希望把总军和分军从中截断,进行围剿。
“拒马河一战中,我军惨胜,未料到之后祺王的长林右军及时赶至救援,我军,我军……”蒙挚的嘴唇颤抖着,面色悲恸难忍,最后竟是直直地跪了下去,声音哽咽,“我军,全军覆没,尽淹河中,无……一人生还。”
一万的皇城分军,临走时还一个个说要收复河山,匡正大梁,曾跟着他南征北战交情甚好的几位弟兄还笑着说,陛下,等着吧,等你这杯酒喝完了,我们也该举着战旗凯旋而归了……
而今,竟是……无一人生还?
萧景琰愣愣地看着桌上那杯酒,身形一颤,喉间似是涌上了血沫。
这杯酒,他就这么放在桌子上,一直未动。就等着,就等着,那一个个意气风发的士兵归来时,与他们一起笑着举盏共饮。
喝个不醉不归。
喝个彻夜不醒。
喝个一梦千年。
……
“陛下?”蒙挚原本自己在抹泪,见萧景琰一直望着桌上那杯酒,心里一颤,不由担忧地开口,“胜败乃兵家常事,陛下……不必挂怀。”
“……”萧景琰没说话,亦没看他,只盯着那杯酒,沉默了许久。
就在蒙挚以为他的陛下会一直沉默下去时,萧景琰却动了。他走到桌前,举起那杯酒,眼眶泛红,声音虽带颤却也沉稳,“蒙大哥,陪我喝了这杯酒,可好?”
蒙挚在这时,才明白萧景琰为何会一直盯着这杯酒。他沉默了一瞬后,悲笑着点头,“好。”
声音,竟也是颤的。

萧景琰和蒙挚各自沉默地抿了一口酒,吞咽入喉,烈得很,也凉得很。
而后,萧景琰转身,正对着东南,高高举起那杯未尽的酒,手一倾斜便哗啦地洒落至地。
“狐死首丘,代马依风。”
“尸骨虽寒,浩气长存。”
“你们,是这大梁最出色的将士。”
萧景琰顿了顿。
“我萧景琰,这一生永欠诸位一杯酒。待来日,地下相见,定当一一交盏,大梦三生!”
萧景琰对着那东南苍茫天色,举杯松手,“砰”地一声,酒盏碎个一干二净。
这杯酒,终究还是尽了。
燕歌行,成了他们最后的终曲。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是哪里的风声?是哪里的胡笳声?又是哪里的人声?是哪里的哭声?
终究,越来越淡,越来越轻。
再也难闻。
……

九月初,长林军攻下了负隅顽抗的幽州,却被奋勇北上的皇城军打得失去了豫州大片领土,扬州金陵终于暂得无虞。失失得得,得得失失,就在两军以为这仗会这么一直打下去时,转折发生了。
萧庭生打开隘口,撤去守军,把北燕军队从北境长城外放了进来。
这一下,再也不是大梁内乱,而是国之殇乱。
北燕的铁骑一路驰骋着从冀州南下,刚夺回的豫州又被叛军和北燕收了去。北燕对大梁向来觊觎已久,此次得机以逞暴欲,所到之处,奸淫掳掠,屠杀焚烧,无所不为。豫州九清县,三万手无寸铁的村民,在短短一夜间被他们一一坑埋于黄土之下,万人尸骨,堆积如山。
家国残碎,河山沦丧。
孤苦幽魂,再无归处。
一时间,不堪其辱的士族和平民纷纷背井离乡,逃亡南下。所有人未料到的是,在此之后,迁徙之潮愈发扩大,连偌大豫州在战争结束时也仅存百千户。江南江北,两处风景。
《大梁史书》记载:“梁中永嘉,祺王叛变,北燕来袭,中原丧乱,焦土万里,民失其所,颠沛流离,死伤百万。士人凡民多携家眷避难入闽,举国南迁之势愈发浩荡。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
此次一乱,大梁早已颓危的国势,是彻底衰落了。萧景琰,梅长苏,叶成云,陆期,那一个个有为之士辛辛苦苦维持存留的大梁,那一个个有志之士日夜不寐心血尽付的大梁,终究还是乱了。暮气沉沉的帝国,在一瞬间摧拉枯朽,分崩离析,倾覆殆尽。

驻扎扬州西北部的萧景琰在得知北燕侵入中原的消息后,抚着胸口差点气昏过去。
“我料到他会心有不甘……没想到,他竟会叛国。终究,还是我失了策……”
这是梅长苏出的主意,还是萧庭生自己出的主意?
他本以为,庭生只是想夺回皇位,断不会负了这大梁天下。但那人,竟是把这大半河山拱手让给了死敌北燕。呵……梅长苏,萧庭生,这两人,他竟是一个都没看懂过。

那夜,策马扬鞭的蔺晨在十多日的奔劳后终于赶至大营,亲手呈上怀中薄册。萧景琰挑灯看了一夜,彻夜未眠。第二日,他出帐时,双目通红,不知是熬的,还是哭的。
他在萧萧凉风中声音嘶哑地吩咐下去,“传我命令,昭告叛军,北燕乱华,乃是国难,他们若与北燕狼狈为奸,便是叛国投敌,背弃故园,终为父母妻女所不耻,为世人后代所唾骂,遗臭万载,千秋不忘!念人心本善,故特予一宥。长林军倘愿投降,我可从轻发落众卒;若执拗不降,除却主叛祺王活捉外……其他人等,一概格杀勿论!
其他人等,是何概念?
包括众卒,包括沈承,也包括那,梅长苏。
此言一出,长林震惊。
然而,远在北方的那人,在得知消息后,却是吐血三升,昏迷七日,待醒来后,双目尽盲,两眼俱瞎。
昏睡期间,他唯一的呓语便是:“我以为,他会信我的……”
【——我以为,他会信我的。】
【——原来,你不信我。】
……


家山北望国安在,碧血横泪付函谷关。
南渡依稀梦故里,飘零复得几时还?
万里焦土燃永夜,九秋孤魂枕尸骸。
残骨未朽犹欲起,倾尽血泪寄河山!

——《祭山河》

第二十二章/碎月尘花

空旷的屋子里,只有一床、一桌、一椅。梅长苏坐在那楠木椅上,对着窗口晒着微薄的阳光。来这北境也有一个月了,阳光由一开始的灼热刺目,都现在的煦暖微弱。冬,是快近了吗?
他一笑,这几日昏睡榻上,不知日夜,自己倒真是痴傻了。秋还未尽,冬哪那么快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