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梦呓黄土 (柳宝丁)


  一群蓝天下的鸽子总在豆子的头上飞翔。
  母狼带着她的小狼走进酣睡的梁子身旁。
  叮咚的泉水声总是伴着小芸的梦乡。
  在东山岭的战壕中一战士正端着机枪扫射,元兵激昂的叫起。
  硕大的红苹果挂满树枝,垂到地上,新华梦中贴着苹果绽着泪花。
  半崖丛中,小亭凳上,一个书生捧书靠柱,悠然自得,那是柳树青恬恬的桃花源梦。
  …………


第16章 第四章 山村风云 第一节 队委开会


第一节 队委开会
  老杜回到公社一汇报,公社干部慌了手脚,这些干部多数也是农民出身,水平不高,狂查语录,没有“尾巴”二字。本性知晓破坏青苗确是有罪,想要发威,又师出无名。正两难之际,县革委李丕斗来了指示,叫不要管老杜挨打的事了。
  冷庙沟的干部们却一直提心吊胆,不知公社如何发落。多少天过去了,公社没有一点儿反应,老杜再也不敢来冷庙沟。老贾他们一直惴惴不安。
  这天,刘树生去公社开民兵工作会,李丕斗代表县革委传达中央战备部署,说北边紧张,各队要把民兵组织和战备工作搞好。会后,刘树生远远的圪蹴在会场边的大柳树下抽烟,斜瞅着李丕斗在戏台上和公社干部们谈话。自从李丕斗到了县上,他和这个表兄见面就少了,但是只要有机会树生就必定要向他这个大哥汇报、讨教点什么。因为李丕斗是从这个山村出去的大干部、是树生的表兄弟、又是他一手提拔树生当的队长,虽说丕斗已经不是队上的干部了,队上的大事还得让他拿主意。一方面刘树生想问问老杜的事,另一方面前些日子李丕斗拿知青的安家费给村里买机器,还没下落呢,老胡托他问问,还剩下钱没有。这不,树生等着李丕斗下来好问问这些事。
  丕斗一扭头看见了树生,挥了挥手,公社干部散去了。把中山装的干部服往肩上一披,下了戏台,冲树生走过来:
  “圪蹴这儿,寻(xīng)甚呢。”
  树生递过烟斗,丕斗推开了,给树生倒递过来一支纸烟,自己也抽出一支叼上。树生只有火镰火石,想给丕斗点烟,不知如何下手。丕斗皱眉,自己拿出火柴,自顾点上了烟,说:“一盒火柴值几个钱,不嫌丢人!”
  “哥呢,你就不要臊呱你兄弟了。俄想问那机器的事咋样了?”
  “过两天,你派车进城来拉走,一共四样,一台柴油机、一台打场机、一台碾谷机、一台铡草机。”
  “多少钱?”
  “到时候,给你张□□,是给知青买家什、修窑的,你到公社落帐就是了。”
  树生还想问问剩下钱没有,张了张嘴,没再问。本想这次能拿点钱回去,队上、自己都能解决点饥荒,这是等在这里最大的愿望。
  “捆老杜的事,俄知道了。没啥,公社我也招呼了。回磕和老贾说,那几个知青娃,少惹他们,给他们点儿事做,当神神供着。”
  “为啥?”
  “来头大着呢!那靓女子叫什么……新华的,还有元兵那娃,他大(dá)都是大官呢!维好了,也许有咱村的好呢!”
  树生向来不是个灵性的人,对丕斗的话不是很领会:什么叫来头大?如何当神神供着?如何给点事做?他都不得要领,再说村里还有老贾主事呢,有点犯难。低着头只在那里咂嘴。
  丕斗一把拉下树生一同圪蹴在柳树下,如此这般说了一通。最后说:“回去就和老贾说,就这么办了,既维住知青,又不要把村里的堂帐搞乱了。”
  刘树生回来已经天黑,在井旁碰见老贾担水,赶紧说了:上头不追究捆老杜的事了,但要维住知青。老贾拉着树生去申有福家。这话老申也才听到,是听他一担挑曹贵田的儿子曹永鹏从公社回来说的。正商量着,胡老三也来了。说是他亲家哥段和生捎回信儿来,也是这话。
  队里主要干部都来齐了,就算是开起了队委会。冷庙沟生产队自打贾顺祥重新当政,就是四个支委共商国事的体制。至于段和贵、李宝京、王坤山、韩生根,那都是安个副队长、组长的名分带领社员下田干活的掌柜,进不得决策层的。桂芝娘这个妇女主任也是上头要求的官职,只有听的份。
  老贾辈高位重进门脱鞋就上了炕。老申在自己的家也在炕沿上坐下。老胡虽年纪大点,毕竟在这个村是外姓人家,轮不上辈分,在硷地上找了个木凳坐下。树生年轻辈低,就圪蹴在炕桌旁的阶地上。桂芝娘盘腿靠着炕掌坐在黑影里,把桂芝放躺在腿旁。
  “这些学生娃,不能这么散放着,得给点事干。”老胡说。
  “是呀,得把他们用起来,要不压不住阵脚,会出大事的。”老申说。
  “咱们队就这大的堂帐,能让他们干甚?”老贾急的。
  “事从何起,还从何办。”刘树生文邹邹转(zhuǎi)了一句,竖起炕桌上的筷子晃了两下。
  “树苗?!”老贾、老申不约而同。
  “好主意!”老贾一拍大腿。种果树本来就是老贾开发副业的一个初衷,当初只是让知青们试探一下,也是老申出的一个“阴谋小计”。这次公社在这事上没有发威,看来可大干一场,借此也可安抚知青,平息激奋。
  当即决定正式成立果树队,李新华为队长,加上汪燕、椒花、宝旺婆姨、小树桩。把新栽的果树、前坡的核桃树、脑畔山的枣树、锅塌沟的桃杏李全归她们管。
  既然商量的是给知青派事的会,顺便又决定,村办小学老师由葛振文顶上,赤脚医生由汪燕担任。金解都和赵熙云正式任记工员。柳树青协助段和贵记账(兼做出纳,老胡的提议)。耿瑞拿粪、邢飞赶驴、梁大山候补拦羊。其实这些事多数已既成事实,或是临时抓差、或是大家公认,就是还没有个名分。这一商量,成为队里决定,该有的工分补贴就名正言顺了——农民想的就是实惠的东西,你知青要事干,不就是想提高收入吗。
  “秋底下再培养两个耤地的,今年秋下恐怕忙不开。”老申说。
  “是嘞,这些学生娃挺灵性。”老胡说。
  树生想起机器的事,说:
  “丕斗哥说了,四台机器赶紧拉回来。”
  老胡问:“还剩钱吗?”
  树生说:“一张□□全报了。”
  “呸!知青的钱也敢……,要遭报应的。”老贾愤愤。
  老胡说:“知青娃的窑洞怕是修不好了,还有粮囤……”新打的七孔窑,门窗不严、墙壁没抹、灶炕未砌,粮囤没买,一应家具都没安置。没钱拿什么去置办。至知青走光,知青窑也没盖周全。
  老申说:“别让知青娃们知道了……”
  树生说:“知道怎样,娃们来这,总要有点‘建设’。年底十几个人的口粮,还不得从大家伙口里呕出来。”这话似乎对老贾的胃口,他默默的点了点头。他对外来人口一直有抵触情绪,没有办法,都是亲戚朋友。后来想了个馊主意,来的人都要有“建设”,像驴娃和他娘就贡献了一条大白驴。
  正商量着呢,广生婆掀起门帘进来了。桂芝娘赶紧迎上炕。树生叫了声“姑奶奶,这么晚了,你来这作甚?”广生婆与桂芝娘坐到炕头,也不言传,拿起个烟锅吸起来。
  闷了一阵,老胡就着树生的话茬说:“话是这么说,但最好不要让知青知道机器是用他们的钱买的。知道了又得闹出事来,上头不是叫‘维住’吗。”
  “叫维住也是他,用知青的钱也是他……”老贾又开始愤愤。大家都知道他说的“他”是谁,不便搭话。
  “这不都是给村上做好事吗。”广生婆头也不抬,说了这么一句。
  老胡说:“机器来了,就先让树青那娃管着,听说他在学校开过车,迩后咱们村里再派个娃跟他学着。”
  这事大家没法有异议,在这偏僻小村,谁能再推荐一个懂机器的人来。
  广生婆扬起烟锅说:“元兵那娃得派点正经事做。”
  这老婆虽高寿,却精力旺盛,爱管些闲事。广生婆与吴德茂老汉在村里六姓中辈分最大,李茂林管她叫婶,丕斗和树生管她叫姑奶,李家势大,广生婆就更胜一筹,大家都敬畏三分。队委们开会,一个耄耋(mào dīe)老妪(yu)插一句嘴,而且说的正是讨论的议题,既没人斥责、反驳、也没人搭理,一个个低下头去抽起了闷烟。
  广生婆这么一说,各自都忽然觉得似乎忽略了一事。
  老贾的心思全在打坝修田上,最近上头宣传学大寨的势头越来越大,老贾把陈永贵当做他心中的榜样。他贾家几起几伏,如果能在学大寨这件事上干出点名堂来,就能改变贾家在冷庙沟势微言轻的处境。来的这帮知青正好是用在这上面。
  触动老申的是同一件事的两个思路。老申是个城府很深的人,在冷庙沟借着连襟曹家的帮衬,混了个副职,不高不低,很不容易,极想立住脚跟,扩展势力。他早就看出知青势力不可小视,生久了,迟早要争霸江山,必须争取。他也觉得应该在知青中竖起个人物来,广生婆一提苏元兵,让他立即想起另一个人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