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梦里不知身是客 第一部完 (兰台月落)



“关于竹简中的防止瘟疫之法,李相说得有理,一定要慎之又慎。为君为官者的一个决定可能关乎数万人的生死,望诸位与寡人一样,三省吾身,审慎治政,善待吾民。”

百官自是诚惶诚恐地领命,齐颂“陛下仁慈,万民之福”,接着俯身大拜,三呼万岁。

“当然,祁将军说得也对。救人如救火,片刻耽搁不得。是以,甫一看到此卷,太子便请命前往灾区,探查真假。齐光,你来说说。”

“是,父王。”太子赵陆离起身向赵王行礼,看向百官,十四岁的少年,即便是满面风尘也挡不住一国储君的意气风发。大殿之上,他也不啰嗦,开门见山道,“各位大人,孤此次奉父王之命去往灵州,途中碰到一个绝户村,全村男女老少皆染了时疫。”太子说到此处见百官惶恐,抬手安抚,接着道,“原本城主已经下令封村,然孤想着与其让百姓等死,倒不如放手一搏。便命太医熬好青汤,令侍卫运至村口,言曰饮此青汤者或可有十之一二的可能痊愈,病愈者赏银十两。结果——”

百官凝神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太子,“结果是什么,您倒是快说啊”。当然也有善于察言观色的官员已经猜到了后面的话,但还是忍不住伸长脖子,想从太子口中证实心中的猜想。

“结果是,不过三日,轻者痊愈,重者也已经遏制住了病情,且无一人亡故。”声音铿锵有力,语速不紧不慢,太子赵陆离看似淡然地浅笑道。实则,他藏在袖子里的手不住地颤抖,心更是怦怦怦地乱跳。这样旷古绝今的功绩,竟是在他手中诞生的。若说此前他对父王还有一丝怨恨的话,此刻就只剩下满满的感激了。

但凡起事,民心、兵符、粮草缺一不可。当年父王率军征战,说是勤王平叛,但事实为何,大家都心知肚明。不过不论起初的目的如何,最终的结果的确是顺应民心的。然而。即便是有了民心,燕军也是独木难支,少不得拉拢世家门阀,谋财借力。他们为赵家提供兵马粮草,事成之后,赵家保他们世代煊赫显贵。这明码标价的交易不论何时来看都是非常公平的。只可惜人心不足蛇吞象,他们竟妄图染指皇家继嗣。先王后死的不明不白、先太子命丧巫蛊之祸,他隔三差五的落水、伤风、中毒,这桩桩件件,哪一样没有他们的手笔。只是此事的确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只得隐忍罢了。终有一日——

不过,如今他作为一国太子,不顾自身安危,亲赴疫区,拯救万民。如此功德,只要他今后不逼宫夺位,投敌卖国,这太子之位他便能坐得稳稳当当,甚至连父王也不能轻易废黜。这如何不让他欣喜若狂。至于那些上不得台面的阴私,有父王、国舅(李丞相),甚至还有昭烈侯府(祁蔷与太子有婚约)在,孰胜孰负,尤未可知。他可不是王兄那种清风霁月般的人。

太子随着群情激荡的百官长跪在地,高呼“天佑赵国,天佑吾王”。

赵王正坐在高处,看文武百官五体投地,心中豪迈顿生,若让整个天下都臣服在寡人脚下——他仿佛看到六国咸服、万民朝拜的盛况,那是何等的——“咳”,突然心口涌上一股腥甜,他不甘地握紧了藏在御案后的拳头,压下喉间的血腥,看着跪坐在御阶下的太子,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真是年轻的让人忍不住嫉妒啊。若再给寡人二十年,不,十年,寡人定能统一六国、称霸寰宇。时也,命也。只盼太子不要辜负了他的厚望。

“齐光,你来。”赵王平复着心中的豪气和不甘,朝着太子赵陆离招手,司礼太监得了赵王的眼神,入后殿取了玄绸金纹方垫,上前铺在御案的左侧,恭敬后退。

“太子年幼莽撞,救人心切,所幸青汤有效,才没酿出灾祸。今后还要靠列为臣工多多指点他才好。”赵王牵着太子的手,朝百官笑言。

群臣口中连道不敢,齐夸太子仁善果决、智勇双全。心中感叹“这太子之位怕是就此定了,即便陛下再怎么喜欢韩夫人和二王子,也不可能为他们动摇国本。”忍不住偷偷看向右相韩伯庸(李博衍是左相,又称主相、丞相),见他面色不改,顿觉无趣,他们还以为能看一出好戏呢。

“齐光,你也要戒骄戒躁,好好向诸位大人学习。”赵王摸着太子的头,毫不避讳的向大臣们展示着父子间的亲近。

“儿臣谨记父王教诲。”太子被摸的有些害羞,红了脸道,满脸孺慕。

“陛下,既然药方是真的,老臣以为朝廷应立即加派人手,筹集药草,尽快控制疫情才好。”李丞相从兴奋中清醒过来,擦了擦额上的汗,拱手上奏。

群臣附议,赵王自然亦是赞成,拍腿道:“好,此事就交给李相了,韩卿便在一旁协助。”赵王透过紫玉旒珠看着一直沉默不语的韩伯庸,眼睛眯了一下,抿了抿嘴角。

“老臣领命。”
“老臣领命。”
李博衍、韩伯庸俯身领命。

“陛下,疫情缓解可喜可贺,然若能找到传出这书简的高人,为我赵国效力,岂非更美?”祁忠最是佩服这些来去无名的高人,希望今后有幸能同朝共事。

赵王抚掌称善,转头命太子去民间寻访。百官亦是对这位神出鬼没的高人好奇不已,有人认为他是淡泊名利,更多的人却觉得他是在待价而沽。但不管怎样,只凭这一副方子他就能在赵国横着走。他们也要去向西街的乞丐那里打听打听,就算见不到高人,能在太子面前混个脸熟也是好的,看陛下这架势,明显是要为太子造势啊。

司礼太监一声高喊,早朝就在百官各异的心思中结束了。赵王携着太子走进内殿,群臣跪送。好不容易送走了两尊大佛,李丞相和祁将军又对上眼了。最后丞相后退一步,祁大将军不顾儿子的苦脸,朝李博衍冷哼一声,甩袖率先出了殿门,祁威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后。徒留丞相在门槛内蹙眉咬牙,百官凌乱。






第39章 无题
——续上章

“父亲,您这样——”下李相的面子是不是不好。祁威说到一半,被阿爹看傻子似的目光刺的讪讪的住了嘴。

“老子很好奇你是怎么当上这中军元尉的,还前将军呢?”祁忠满脸鄙视,不再为这个傻儿子留所谓的颜面,反正他也听不懂。果然——

“阿爹,你可要相信我,儿子绝对没有作弊。”祁威·大傻子一听父亲这话,顿时急了,祁家人什么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失了正直骨气。

祁忠被他气得脑仁儿抽疼,这是被他娘教傻了吧。自己的夫人王氏因着早年的经历,颇有些嫉恶如仇,将大儿子也教的憨厚正直。起初他也不以为意,毕竟对上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对下爱护幼弟、慈爱儿女,这是老理儿,任谁也挑不出错来。可是对着外人你老实的个什么劲儿。只可惜已经长歪了,再怎么样也扳不过来。三儿子祁武出生后,他得了教训,手把手地教。这回倒是不迂腐了,机灵的像只野猴子。只是这聪明劲儿没用对地方,靠着一张嘴皮子将他们老两口哄得服服帖帖,明知道他那嘴里没一句实话,心里就是不由得慰贴。整日里在军营里点个卯,就游荡着去找他那些狐朋狗友了。他自己不着调,娶个婆娘更不靠谱,成天为着几个妾室姨娘闹得二房鸡飞狗跳,偏她还压制不住,简直不成体统。至于老二祁勇是个木讷的,媳妇儿也是个木头桩子。哎——就是他不考虑长幼嫡庶,他们三个矬子里也拔不出高个来。所幸他这把老骨头还能多撑几年,大孙子看着也不错,只要别跟他爹一样长残了,这祁府还是能传几代的。至于这几个蠢材,到时候他双眼一闭、双腿一蹬,管他们是死是活。祁老侯爷抚着胸口气呼呼的想着。

“阿爹,你怎么样了?”祁威看父亲胸口激烈起伏,鼻间还粗喘着气,扶着他的胳膊,担忧道。

祁忠:……

罢了罢了,他和这块榆木疙瘩生个什么气。祁老侯爷扶着儿子的胳膊上了马车,狠狠地瞪了祁威一眼,尤不解气,又掐了一把儿子满是肌肉的小臂,将他也拉了上来。马车缓缓行驶,撵在清晨的路上,显得格外清晰。祁忠放下侧帘,看着儿子“乖巧”地坐在那里,心里一软,趁他还能护着他们,就多护着些吧。至于以后——再说吧。

“威儿,你可知作为上位者最重要的是什么?”祁忠软了口气,认真道。

祁威被父亲突然转变的画风惊住了,半天才明白“威儿”是在叫自己。静下心仔细想着答案。祁忠也不催促他,抚着胡须端详儿子沉思的模样,“这样看着臭小子还是很顺眼的么,果然像老子。”显然祁老侯爷已经忘记他刚才嫌儿子傻这件事了。

“是贤德。”祁威想着史书上昏君亡政、暴君祸国的例子,肯定道。

“贤德你个头,你以为挑媳妇儿呢。”祁忠恨不得破口大骂,但想了想还是忍住了,要和这二愣子理论,保准又得被他带到沟里去。

“盛世里的守成之君才靠贤德治国,乱世里不管是治理朝政,还是开疆拓土,最重要的都是用人。”祁忠看着儿子还是不懂的眼神儿,继续道,“用人就是人尽其用,用一切可用之人。不论忠奸,不管敌我,只要用的好、用的对,就能将死棋下活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