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嫁北方的狼 (一把野火)


  “我们下山。”
  让卫长缨愁眉不展的事,在不经意间就被轻易解决,李星回真是她的福星。
  申时后小珠从南街铺面回府,她自从得知是自己着了别人的道,就一直心怀愧疚,今日一整日都在卖力卖布,但别人也只挑一些打眼的颜色,卖不出去的还是卖不出去。
  “缨娘,婢子真是没用。”小珠恨得要掌自己耳光。
  卫长缨赶紧拦住她,道:“小珠,没事了,我想到解决办法,这几日你照常去铺面,尽管开心些,很快你就能看到那些布卖出去。”
  “真的吗?缨娘,你不是安婢子的心故意这样说吧?”小珠睁大眼睛。
  “我什么时候骗过你?自然是有了解决之法,但你不要说出去。”
  小珠看卫长缨笑容满面,似乎真有了法子解决那批布匹,道:“缨娘,那婢子就放心了,不然婢子就真的万死难辞其咎。”
  “哪有那样严重,小珠,你在我心里可比那批布重要得多,以后不许这样想。小珠,你快去洗脸歇一会。”
  翌日辰时卫长缨和小珠准备去南街,这时李星回下朝回来。
  “长缨,我送你们去铺面。”
  “不用,你去草场吧。”夫妻俩在门前说了两句便各去忙。
  李星回隔两三日会去草场一趟,给族人们带去生活所需的物品和药材,如果那边有什么事,则会每日都去。
  小珠挑起马车帘子看着李星回的背影,叹道:“君侯真是一个难得的好人,没想到北狄人也会这样好!”
  “想起赤骨了?”
  小珠确实想起赤骨,只要看到李星回,赤骨的形象就会浮现在小珠的脑中。
  这个人没随时间的消逝而遗忘,反而更加清晰起来。
  每到深夜时小珠躺在榻上都在回忆与赤骨的过往,可想来想去都是他们发生争执的片断,印象中她没给过赤骨好脸色。
  “是想起了赤骨。如果赤骨在,应该是赤骨去草场,君侯就不用这么累。”
  “不会,君侯依然会去草场,那都是他的责任。”
  小珠咬了咬嘴唇,向车窗外看去,远远地看到李星回正在向马车上搬运麻袋。
  “缨娘,婢子和你说实话,这些日子婢子反而越来越想赤骨,也梦到过他,可是在梦里,他还是和婢子吵架,然后婢子就向他头上扔了一把菜刀。”
  卫长缨嘴角一笑,握住小珠的手,道:“如果有一日君侯回北狄,那我是一定跟他去的,小珠你呢?”
  “缨娘在哪里,婢子就在哪里。”
  “好。那我相信,你和赤骨还有见面之机。”
  窗外阳光照眼,小珠放下帘子,近日天气一直放晴,估计到端午就会特别热。
  “缨娘,离端午没些日子了,我们要做粽子了。”
  “对,这次要多做一些,好让君侯带去给他的族人。”
  说笑间马车已到南街,绣娘们早就忙碌开,卫长缨让她们先放下活,将前日来的布匹裁成一条宽半尺,二尺长的布条。
  “缨娘,这些颜色的布匹都要裁吗?”小珠咋舌。
  “全部裁了,按照这个尺寸裁。”
  众人不知何意,但只好按照卫长缨的吩咐,将布匹全部裁成半尺宽二尺长的布条,并按颜色摆放好。
  直忙到下午才裁出一半布匹,看样子明日还得忙一天。
  临出门前有个小丫头在门前张望,小珠认得那是应红妆家的粗使婢女。
  “缨娘,那小丫头准是来打探消息的。”
  “让她看吧,没事。”
  没有人知道裁成布条是做什么,任凭应红妆想破头也想不出,自然她背后的韩国公夫人也不知晓。
  “大家先回去歇息,明日继续裁。”
  等回来长安侯府,李星回还未归,卫长缨坐在案台前写请柬,邀请李元青、卫长绡、卫长绫、周灿、魏国公夫人、定襄郡主于后日去紫金苑用北狄挂风幡祈福方式,给自己和家人祈福。
  有这些人参与,那在紫金苑祈福便必会传遍京畿。
  时间一晃到后日,卫长缨先在紫金苑中摆下果宴,请众人品尝佳果。
  这紫金苑是建于前朝的一个园子,原是个月老祠,周边多种植花草树木,卫长缨正是看中这里树木多,可以系风幡,才将祈福的地点放在紫金苑。
  众人先是品尝果子,然后品尝北狄风味的酸奶。
  “听说今日来是祈福,要怎样祈福?”卫长绫等不得。
  卫长缨这才让小珠拿来裁好的风幡,李元青瞧了一眼,道:“长缨,你把好好的锦缎裁成布条做什么?哪有你这样浪费的?”
  “阿娘,这不是布条,这是风幡。在北狄,风幡是用来祈福的,像祈祷丰收、风调雨顺、平安健康、吉祥如意,等等,便将风幡系在高处随风飘扬。”
  “好有意思。”周灿听入迷了,她去了一趟草场,对北狄的风俗尤其感兴趣。
  卫长缨瞟了众人一眼,道:“当然,祈福用的风幡是有规定的颜色,必须是沉香、虾子色、蒲桃青、鱼肚白、东方亮、苗色、千草色,不能是其他颜色。”
  说着,卫长缨便从小珠端着的文盘里取出一条蒲桃青色的风幡,走到前面的一株含香樟树下,将风幡系下去。
  卫长缨最爱凑闹的人,当即也学着卫长缨的样子,拿了一条鱼肚白色的风幡去树枝上系了。
  “当然,也可以系在家里的花枝上,风拂动时,风幡飞扬,幡动,福动。”
  这最后的四个字“幡动福动”太打动人心,在场的除了周灿,皆是士族女子,哪个都有希望自己夫君飞黄腾达的心愿,另外家宅平安也是众人在寺中常求的。
  当即李元青便去系风幡,定襄郡主正在为她的女儿婚事发愁,心有所动,便也去系风幡。
  “大阿姊,可以系几条风幡?”卫长绡问道。
  “有多少心愿就系多少条。”
  卫长绡对这个北狄风俗深信不疑心,况且北狄的风俗就是与中原不同,女子向男子表达爱意是将花环戴在他脖颈上,男子向女子表达爱意竟是送一张完整的羊皮,这些风俗都有趣得紧。
  她拿了五条风嶓去系,周灿见她们都去系风幡,赶紧也拿了几条。
  紫金苑中有不少游玩的老百姓,看见她们拿着风幡系在树枝上,便就停下驻足观看。
  胆大的还去询问,小珠热情地将卫长缨的话复述了一遍,这下众人都听懂了。
  小珠瞧着他们跃跃欲试的样子,笑道:“我家主子说了,今日在场的人可以送一条风幡,先到先得,送完了就没有了。”
  霎时,几十条风幡就被人领光。
  这时还有许多人没领到,其中有一名六旬的老妪,向小珠索要风幡。
  小珠解释半天说已经没有了,但老妪还是坚持索要,说自己的一只耳环刚刚掉了,那是她过世的夫婿给她的,必须要找回来,所以想要一条风幡去祈愿。
  卫长缨听她如此说,便将自己手中的一条风幡给了她。
  “小珠,你去帮帮这位阿婆。”卫长缨见她年纪大,怕她挂不了风幡。
  小珠扶着老妪走向一株梧桐树,撑着她的身子,总算帮老妪挂好风幡。
  忽然老妪大叫一声,吓得小珠打了个冷颤,还以为老妪身子不舒服。“阿婆,你怎么了?”
  老妪指着右手袖子,道:“在这里,找到了。”
  小珠定睛一看,一只极小的耳环挂在她的右袖上,这老妪大概太心急一时没有察觉挂在袖子上,便以为是掉了。
  老妪取下耳环,兴奋得手舞足蹈,逢人便说挂风幡祈福太灵验,她才挂上去就找到失踪的耳环。
  “李夫人,老身太感谢你了!”
  说着,那老妪竟落下了泪,慌得卫长缨和小珠赶紧安慰她,才让她止住泪。
  卫长缨见这老妪衣衫陈旧,知其家境不好,便拿出几两散碎银子,叫小珠悄悄给了她。
  周围众人见老妪挂风幡就马上找到耳环,一些不信的立即就相信了,相信的就更信了。他们都嚷着要挂风幡,只是风幡早就挂完了。
  小珠正要说让他们去南街“织襕”去买风幡,有个人认出了卫长缨。
  “这位夫人就是长安侯的夫人,前几日在南街,以三面绣打败京畿最负盛名的应红妆。”
  “明日我们就去南街李夫人的铺面买风幡挂起来,大家一起祈福。”
  小珠喜得合不拢嘴。
  到了明日,果然许多人来铺子买风幡,卫长缨没有加价,只在成本价上核算,因此风幡的价格不算贵。一日之内,所有裁出的风幡销售一空,京畿内到处可见风幡招扬,迎风飞舞。
  渐渐挂风幡祈福越传越盛,不只是京畿,便连周边也开始盛行挂风幡。
  原来只是裁出一条宽半尺长二尺的布条,便逐渐发展成在风幡上绣福字,真正的“风动福动”。还有的在风幡上挂铃铛,风一吹铃铛响,便是福至家门。
  小珠也在长安侯府挂了风幡,树上挂了她不满足,便就爬到塔顶上挂风幡。
  因这里是京畿的最高处,挂得越高,风就吹得风幡越响。
  转眼端午节已过,进入七月,还有几日便是乞巧节,这是个女子们的节日,未婚的女子祈求美满姻缘,已婚女子祈求早生贵子,甚至还可以祈求手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