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仲说着,赶紧将油纸包递到胡头儿手上。
“好兄弟,休沐都不忘想着哥哥我!”胡头儿摸了把纸包,惊喜道:“还是热的呢!那可得赶紧吃,凉了就不香了!”
唐仲看着胡头儿着急忙慌跑上阶梯的背影,心中稍定,又转到城楼下,怂恿值守的赵力也赶紧上楼吃肉去。
“这……不太好吧!我走了城门口就没人了!”
“那有什么,我帮你守一会儿就是。那鸭子可是刚从炉子里取出来的,身上还滋滋冒着油花呢!”
“是吗?”赵力咽了口唾沫,爽快地将缨枪交到他手上:“我去去就回!”
唐仲连连点头,走出城门,环顾了一圈遍布在广场上各自健身的百姓,索性将缨枪靠在墙边,自顾自到一旁踩漫步机去了。
不多时,一个樵夫打扮的男人,周身被蓑衣包裹地严严实实,正快步穿过城门。
他头上戴着斗笠,看不清具体什么模样,只有两根长长的胡须,在斗笠之外徐徐飘荡……
#
春风送暖,城门外头好几株野生的桃树,集中在这几日开了花。
唐仲立在城墙上,看着城外水势逐渐盛大的清江,一时之间有些恍惚。
不知不觉,来到这个本不属于他的世界,已经小半年了。
从一开始半游戏半看戏的心态,到现在步步踏入其中,他都不知道,自己是在何时对周边的人和事,有了如此深刻的羁绊。
或许是福兴大酒楼蒙冤被封那日,或许是在顾大婶家过年那夜,又或许,自己对他们的在意,比他想象得更早……
“听说了吗?海边战事吃紧,连永宁府附近驻扎的军队,都被抽调去支援了。”
胡头儿过来,言语之中颇为惆怅,若是手指头上再夹根烟,沧桑的派头就更足了。
“不知战火还要烧到几时,该死的倭寇,他娘的!不如我们也跟上头请命,去支援前线吧!”
唐仲倒没他这般忧国忧民,他的心思光用来照顾身边的人,就已经不够分了,又哪里会将眼光投到清江县城之外。
“胡头儿高义,但我家中还有三个小孩呢!这些天,光忙着找看顾两个妹妹的老嬷嬷,都费了好些精神。要是我再离开清江县,家里三个娃只怕要闹上天!”
“也是!”胡头儿自嘲一般地笑出声来。
“都是拖家带口的人,哪能说走就走啊!”
“哟!在城墙上赏景呢!”
说话间,背后响起熟悉的声音,胡头儿不用看就知道,是戚捕头来了。
他正要转过身去挤兑几句,却见走上城墙的不止是戚捕头,身后还跟着一队捕快。
捕快们腰间扎着绳子和锁链,一看就不是串门子,而是来押人的。
胡头儿握紧拳头:“搞什么名堂!”
戚捕头面沉如水,全然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
“遵知县林大人的令,特来押东城门卫唐仲回去问话!”
胡头儿!
唐仲!
“问他娘的头!唐仲今天还要值守城门,去不了县衙!有话就让林知县自己过来问!”
戚捕头没心思跟他掰扯:“东城门卫唐仲,私下勾结商人,经营牟利,现在东窗事发,还不束手就擒随我回去!”
像是被人当头一棒劈中,唐仲脑中登时空白,全然不知该如何辩解。
或者说,他本就无从辩解。
铁链冰凉的触感落在手腕,激得唐仲指尖微微发颤。
即便心中千百般不愿,但这一场牢狱之灾,终究是躲不过了。
眼看着唐仲身披枷锁,被两个捕快押着走下阶梯,胡头儿心底涌起火气,捏着拳头快步上前。
“劝你别冲动!”戚捕头等到众人走远,才拦在胡头儿身前警告道:“证人此时就在县衙,言之凿凿,不会抓错!”
“证人?谁他娘是证人!”
戚捕头警惕地朝背后望了一眼,将声音压得更低:“看看你们东城门,今日少了谁!”
少了谁?
甩开戚捕头横在身前的手臂,胡秉义快步走下阶梯,目光刚好落在一脸诧异的赵力身上。
是老张!
老张今日没有当值!
作者有话要说:
啊,之前把县学的意思理解错了,还以为就是县里的学校。
今天才知道,县学是童试录取后进阶的地方,考进去的人要被称作秀才。
所以将之前出现的县学,通通改成书院啦!
第42章 可知罪
“东城门卫唐仲,你可知罪?”
林知县坐在太师椅上,将手中的杯盏往茶案边一磕,摆出父母官的威严。
唐仲双膝跪在冰冷的地板上,抬起头来。
“不知大人要定小人何罪?”
他被捕快们一路押进县衙,受审的地方却不在公堂,而是县衙一处偏厅当中。
一进来,押解的捕快们通通关门退了出去,偏厅中只剩下林知县,和站在一旁的主簿。
事出反常必有妖,唐仲只觉得,他们应该还有其他打算。
“还装蒜!”
林知县一巴掌重重拍在茶案上,震得杯盏哐当作响。
主簿忙递眼色过去,示意他来说。
“听说你每旬,都要去福兴大酒楼一次。每次过去,要么关起门来与刘掌柜密谈,要么直接进入后院避人耳目。这些我们都有人证,你认不认?”
唐仲还不知,他们究竟打的是什么算盘,便顺着主簿的话:“请问人证何在?可是亲眼见到,或是亲耳听到我和刘掌柜分银子?”
林知县:“唐仲!现在单独问话,是在给你机会,可不要不识好歹!”
“大人息怒,我来,我来……”主簿再次压下了林知县的火气,继续扮红脸。
只见他轻叹着踱步过来,在唐仲身侧缓缓蹲下。
一开口,便是惋惜的语气:“唐仲啊,你可是清江县,甚至是整个永宁府,唯一一个世袭城门卫。要知道,许多普通百姓即便打破了头,都争不到一个官府差役的位置。”
“而你,今年不过十八,就已经是东城门在册的差役了。这其中固然有你父亲的功劳,更多的却是上头的恩典,要珍惜才是!”
若是在以前,唐仲或许还会巴结衙门中人,想要蒙混过关。
但如今,见识过林知县如何压榨城中百姓之后,他对这群贪官蠹吏,发自心底的厌弃。
“小人愚笨,主簿大人有话不妨直说。”
见暗示了许久始终不见起色,主簿哼了一鼻子,抖落袖子站起身来,索性把话说开。
“林知县念你有修建人民广场之功,又招租广告位为官府增加进项的份上,可以给你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只要你如实交代,到底跟城中哪些商户有来往!”
林知县脸上此时正浮出得意神色:“以你的能力,若说经商牟利只跟一家酒楼来往,本官是不信的!”
唐仲这才明白过来。
原来,两人打着从轻发落的幌子,只是想诱他说出其他商户,好以此为由搜刮民脂。
果真打得一手好算盘!
主簿继续苦口婆心:“人有高低贵贱,士农工商,自古皆然。你身为官差,又何必自甘末流,去维护那些低贱的商人?可别作践了自己的铁饭碗!”
正如主簿所说,生活在这个朝代的人,被阶级身份的框架牢牢焊死在各自的位置上。
读书入仕才是正道,买卖经营却是钻营逐利,自甘末流。
可是,有没有想过,这些商户也都是平头百姓,也是奉公守法的普通国民。
什么自甘末流,什么铁饭碗!要他为了自己,出卖刘掌柜,高家父子和王铁匠。
做不出来!
“没有商人想要与我勾结!”唐仲直起腰杆,朝前头的林知县肯定回话。
“不过是我以官差的身份,每到旬日便去福兴大酒楼恶意赊欠。店里的运菜骡车每日要从东城门经过,他们若是不给我好处,我便要仗着手头这点微末权力,强行扣下车驾,让他们这一天都无法开门做生意!”
“什么!”
林知县显然不信,有人居然将罪名揽到自己头上!
“本官劝你想清楚了再回话!”
唐仲直接略过林知县话里话外的警告,坚持道:“小人想得很清楚,句句都是实话。知县大人生财有道,我等自当上行下效,也得主动学会吃拿卡要不是?”
“放肆!”
原本放在案上的茶盏,此刻结结实实砸下来,在唐仲身侧摔成碎片。
“冥顽不灵!等到过堂审判时,看你是不是还像今日这般嘴硬!来人,带下去!”
门外的衙役听到吩咐,迅速进门,一左一右擒着唐仲的肩膀,将他押了下去。
好半天过去,主簿才观察着林知县稍缓的脸色,小心翼翼探问道:“是否要将福兴大酒楼一干人等,也拘到牢里?”
林知县揉着太阳穴,摆了摆袖子。
“明日同知大人就要到县里了,此事没找到由头,先暂且放一放。等应付了同知大人,本官可不管什么证言证词,拉到牢里去挨顿鞭子,通通都老实了!”
“那……等在外头姓张的城门卫,该怎么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