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风筵冷清 完结+番外 (夕大大)


  抛下河堤之前,壮汉拔出刀子,捏开风筵下巴,割掉半截舌头。据说冤死鬼会跟阎王告状,割掉舌头就没法开口了。
  月光依旧照着苏堤,犯案俩人前脚离开,后脚一条小船过来,打着钱塘船行的旗号。撑船的远远看到人影,还以为这边能够上岸,老刀把子明个要杀猪,今晚让他们出来买酒。
  撑船的骂了句娘,刚想掉转船向,就听哗啦啦水声,船边冒出一人脑袋,挣动几下又沉入水底!
  撑船的喊了一声,扎进河里救起一人,七手八脚弄上船来……
  吴江是个好地方,坐落在太湖边上,姑苏城外五十里,大清早的出门,晚上也就到了!
  苏冷清来前交代不许惊动百姓,至于那群乡绅们爱等便等着,为县令接风洗尘是不成文的规定,他苏冷清却不在乎这些,只要在他治下不为非作歹,谁在他眼里都一视同仁。
  究竟谁在耳边说过,要爱民如子来着?!
  在城口与那帮乡绅们寒暄过后,苏冷清便随他们去赴宴,红袖等人先随师爷回县衙。苏冷清是带着家眷赴任,新夫人又生得沉鱼落雁,断了乡绅送他妾侍的念头。
  刚刚上任百废俱兴,苏冷清自然要花些气力,去熟悉县城的风土人情、百姓们的生计来源、县衙官署的日常事务、乡绅大户的往来关系,江浙商会的利益牵扯,偶尔还要应酬姑苏府的上司和同僚,谁让吴江县就靠在太湖边上,且不提诱人的龙盘糕、麦芽酥和太湖三鲜,单单就那船娘小伙对唱的渔歌,软软款款的吴江小调,便是水乡一道亮丽风景!
  光是熟悉还不够,一任县令一任作风,苏冷清非是畏事之人,心中酝酿着变章方案,怎样对那百姓有利,又能为商会乡绅留下余地,毕竟修桥铺路挖渠筑堤时,还需他们出银子出人力。陈规陋习也是要革除,但也非一锄头啄到底,法理还不外乎人情,转圜几分全凭他这县令拿捏。那秤杆子纵能翘高一些,但秤砣不能离了准星子。
  究竟又是谁在耳边说过,刁民平民富民都是子民,他苏冷清就该一视同仁不偏不倚,绝不仗着自己的县太爷身份欺压凌弱?!
  陪着那帮同僚在太湖泛舟的时候,苏冷清望着湖上的一轮明月,忽然想起了张若虚的那句,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那江月年年岁岁照着离人,那江水岁岁年年送着离人,何其相似又何曾相似?!苏冷清叹了口气,心头涌起丝丝寂寞,竟怎么都驱散不开。
  画舫主人何老板看在眼内,隔日竟然送来一个女伶,能唱得小曲能说得评弹,一双手会捏得男人筋脉通达血气舒畅。
  此女从小混迹茶楼,三教九流见识多了,一双眼珠滴溜溜转,一有机会便主动攀搭,那一声苏老爷叫得谄媚撒娇欲望横流,听得苏冷清一个哆嗦险些失手摔了杯子。
  刚到吴江的时候,众人以为红袖是他家眷,便只送财礼不送女子。
  后来,衙内传出苏大人到任三月不曾去过红袖房中,有一回红袖晚上进了苏大人的书房,但很快就被苏大人请了回去。
  原来红袖并非是夫人,而是苏大人当学子时,在姑苏置办下来的外宅。
  这一下又来了好事者,宴上问苏知县可有家小。好事者是明知故问,就等一句尚未成家,便可接了自己的下文。
  苏冷清倒也不动怒,轻描淡写一句成了。若是对方还不知趣,非要追问个清楚。苏知县便抬起眼眸,冷冷看到对方发憷,再也不敢多嘴为止。
  时日一久,好事者越来越少,也渐渐不敢再提了!
  说起书房撵走红袖,苏冷清倒不这么认为,只是觉得礼法不容,孤男寡女同处一室,难免会落人口舌。
  收下红袖的那一日,他便讲得很清楚了,从此她是自由之身,要走要留全凭自愿。红袖却说她一个弱女子,离了公子要如何生活?苏冷清说那你就留下,我也不会委屈了你!
  叫人将那女伶带走,苏冷清喝了一口茶,定定自己的心神,将事情想了一遍,终究认定是船上一时寂寞作祟。
  也该到娶妻之时,苏冷清认真思索,眼前女子也就红袖。红袖虽然出身不好,但知书达理是个贤内,琴棋书画也有造诣,不愁俩人谈不到一块,可是……
  可是究竟哪里不对?!苏冷清幻想花烛之夜,掀开盖头的那一瞬,看到红袖娇羞的脸,听她叫那一声相公,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没有那种翘首以盼,所欲所求并非其人,所以才会这般焦躁!
  苏冷清暗骂自己虚伪矫做,骨子里看不上青楼女子,只是未在脸上表现出来。
  明日干脆找个媒婆,说户清白人家闺女,识得几字会念些书,做得女红下得灶台,种菜养鸡操持家务,亲朋来了能有拔簪沽酒的义举,来日就算自己丢官卸任穷困潦倒,她也能守住贫穷过得日子。
  最好是整天乐呵呵,傻了吧唧的那种,自己已是人精,再弄个人精夫人,日子过得反而揪心!
  那一刻,苏冷清倒是没想,这些要求从何而来?!
  以前没考取功名时,想着娶妻该如红袖,才貌双全温柔贤淑。现在已是功成名就,又觉女子无才便是德,喂喂鸡鸭料理家务,才是他想要的贤内助。
  苏冷清想着想着也就睡了,隔日醒来已忘此事,找媒婆不过说说而已,该怎么忙又怎么忙去了!
  

  ☆、第四三章

  这厢里,苏冷清渐渐摸熟脉络,治理吴江越发上手,干得是风生水起;那厢里,风筵伤口渐渐愈合,等能下地干些活时,便在船上当个杂役。
  起初是在厨房帮工,活计相对轻松一些,后来逐步恢复体力,便跟船上汉子一样,做些搬扛拉纤的苦力。
  当初,他被俩船工救上来,断了舌头缺了手指,前胸背后都戳穿了,抬到船老大面前时,还剩最后一口气。
  船老大嘴巴不好心肠不错,肯拿死马当作活马医,给他灌了不少汤药,真就把人给救活了!
  鬼门关前走了一遭,等风筵能下床走动,已在船上待了三个月,装木头的船顺着河道,从南到北一个来回。
  船老大把他找去,说我救了你,你不会不认账吧?!风筵舌头少了半截,无法开口说话,只能用手比划,表示自己认账。
  那晚的割舌剧痛,让他从昏死中苏醒,跟着就被推下河堤,巨石拽他往下沉去!
  苏冷清和牛车早就走了,桐木琴和老屋也不见了,冰冷河水窒息而来,风筵就在那一刻清醒过来,迸发一股强烈的求生意志,奋力挣脱系着巨石的绳索!
  船老大指着门上刻的道道,说你得还我汤药费,还有这些天的口粮,你是哑巴工钱减半,差不多一年还一道吧!
  门上密密麻麻的道道,风筵当时真有点傻眼,后来想想自己又伤又残,船老大救他时都没嫌弃,现在又肯收容他在船上,要知道他连个路引子都没有!
  风筵想着又感激起来,此后安心待在船上,跑上跑下干着杂活。船工们又都好相处,大大咧咧讲话无忌,见他哑了也常帮衬,特别是那黄大厨子。
  黄大厨子以前犯过事,便跟风筵语重心长说,小娃打娘胎里出来的时候,也从羊水里挣扎出一口气,你就当自己又重新投胎一回吧!
  黄大厨子虽然不识字,但总能说出在理的话,让风筵心里感佩不已。
  这一番折腾下来,苏冷清和姑苏老宅倒似前生事,即便想起也只剩淡淡的影,再也触动不了他的心思。
  风筵想这回算是骨血为刃,从绝地杀出一条生路,从十岁见到苏冷清,到如今总算放下了!
  等江面飘起片片雪花,船工们也都告假回家,就留风筵一人守船。船老大留下两坛酒,算是给的额外奖赏。
  风筵便似江上醉翁,蓑衣斗笠独坐江雪,醉了索性就躺甲板,任那雪花打在脸上,随性自在无拘无束。
  风筵醉去之前总是想,这下跟阿辰一样了吧,只不过一个江上一个塞外,也不知他何时才能回返!
  阿辰肯定是会来寻他,得回白桦林子留个信,免得他寻不着人担忧!
  风筵那边得了空闲,日日江上自饮;苏冷清这边忙得紧,外务内务不得松懈。
  临近岁末,姑苏府已经送来官函,各地知县年末科考,上报人丁、税垦、粮储、治安等状况,苏冷清倒是不用师爷动手,笔墨加上一把铁算盘,亲自在衙署核验撰写,那一头蝇头小楷漂亮得连师爷都为之惊叹。
  究竟又是谁在耳边说过,为官要跟宁知远一样,恪尽职守公正廉明?!
  再入姑苏城已是官轿一顶,苏冷清捧着精巧的手炉,偶尔瞟眼帘外江南景致,倦怠之中些微感慨。
  时光如梭弹指五年,想当初自己跟那痴汉,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一步一步扎根经营,终究换来今日的衣锦还乡。
  那痴汉被自己赶走之后,半年竟没捎来只字片语,也不知现在过得如何,心里怕还在怨恨着他吧?!
  苏冷清叹了口气,没追来吴江也好,俩个男人老住一起不像话。
  风筵有那斗蟋蟀的手艺,临行前自己又给了他五十两,想必在老屋日子不会难过。等过一些时日,自己再出一笔钱,将那间老屋买下,赠给那痴汉算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