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朕要做渣攻(小风扶月)


他骤然收住声,小心翼翼地望向宣旨官员离去的方向。
“我是说圣上为什么突然下了这道封赏?”周远压低声音,“莫不是应儿向他讨的?”
他向来没什么主意,家中大小事务全靠潘小钗一人打点,遇到难事周远也习惯先找潘小钗商量。
潘小钗摇头道:“应儿不是那么没有分寸的人。”
周远不同意这话。
“他要是个有分寸的,一开始就不该和那位……唉!”周远说不下去了,“现在我走在街上,都有人在背后对我指指点点,说我们送他进京考科举,就是打着这献媚讨好的心思,想要用儿子从皇家捞好处,这道圣旨一出不是更坐实了这种说法?”
周远捂着脸说自己以后怕是没脸出门了。
“那你以后就在家待着,别出门。”潘小钗推了他一把,“瞧你那点出息,你要真那么在意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何必娶我?娶个清清白白、没出过阁的大家闺秀不是更好?”
潘小钗是再嫁之身,且她前夫沈轶山家在金陵也是大户,当年周远迎娶潘小钗的事在金陵也遭了不少非议。
潘小钗讽他当年不怕,现在倒怕上了。
周远顿时不敢说话,好半晌才嘀咕了一句:“这又不是一回事。”
两个儿子在京中近况不明,潘小钗懒得与他多说,拿着那圣旨瞧了又瞧。
潘家也是名门世族,潘小钗是家中独女,他自幼听祖父和父亲讲着政务长大,对朝堂之事也颇有几分自己的见解。
这些时日,她虽人在金陵却也曾听闻朝堂变故,此刻她可以断定这道圣旨来得不简单。
“沈应恐怕出事了。”
潘小钗握紧圣旨。周远闻言大惊,忙问她现下该怎么办。
潘小钗怎么会知道现下该怎么办。潘家早已失势,周家不过商贾,指望沈家还不如她送条绳子进京让沈应自己吊死,偏这人还在旁边啰嗦个没完。
潘小钗嫌弃地躲开周远来拉她的手。
恰在这时,有小厮匆匆从外面跑进来,向二人禀报。说是沈家老爷病死了,沈家派人来请潘小钗传信给沈应,让他回来奔丧。
所谓沈家老爷,便是潘小钗的前夫沈轶山。
也不知是否报应,沈轶山这一生只得沈应一个儿子。纵然他再不喜欢,若无沈应,沈家连个给他摔丧驾灵的人都没有。
潘小钗正发愁如何营救沈应,听到沈轶山死了,登时大喜过望。
“死得好。”
“……倒也不必如此刻薄。”周远劝她。
虽然他心中也赞同,确实死得好。
这位前夫哥也是哽在周远心中的一根刺。
早死早安生。
为防事情有变,两人忙叫家仆驾了马车赶往沈府,在确认沈轶山真的死透了以后,他们又在沈家人愤愤的眼神中驾马回了周府,提笔给京中去信报丧。
武宗有令,凡大衍官员遇父母离世,应回家丁忧三年。
潘小钗是想借着这丁忧制度,让沈应回家躲三年。她不信男子也有深情,心道三年时间应该足够小皇帝忘了沈应,只是不知道她那个傻儿子愿不愿意斩断这段情。
信送出后,一连数日潘小钗都在家中担心沈应太过执拗,不肯断情。
而远在京城的霍祁,在接到她的信后,第一反应却是‘终于给沈应逮着一个完美的逃跑机会’。
霍祁翻着报丧信,向暗卫武柳抱怨。
“朕这位丈母娘真有意思,朕才刚刚送了她一份大礼,她不想着报恩就算了,还尽给朕出难题。”
跟武柳谈话最大的好处就是,这人不会讲些世俗的大道理,在霍祁跟前说些‘什么父母去世,来信报丧’是人之常情的话。
听到霍祁的抱怨,武柳躬身请示道。
“陛下可要小人去处理了她?”
“……倒也不必,朕还是认这个丈母娘的。”霍祁无语,“只是这封信……”
霍祁捻起信纸思忖片刻,举到烛火旁烧燃。
“不要让沈应知道。”
武柳躬身应了。
霍祁看着火舌卷上信纸,眉目间露出一丝悲意。
他当然知道瞒下这事,以后只会招来沈应更大的恶感。现在两人的关系本就岌岌可危,霍祁不思补救,反而总是做这些让事情变得更糟的举动,只会加深两人之间的裂痕。
但霍祁又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有些迷上这种感觉。
他在反复试探沈应的底线,看沈应为他一退再退。爱与不爱,在此刻竟然变得如此简单,只看沈应肯不肯为他退让。
上辈子沈应从来没有退让过。
火舌烧到手指,炙热的疼痛从指尖传来。
霍祁脸色未变。
他扔下燃烧着的信纸,忽而向武柳问道:“武柳若你有个心爱的木偶,你弄丢了,又捡到一个相似的。两个木偶几乎一模一样,但你心里明明知道他不是原来那个。
你最想要的还是原来那个,只是你找不回来了。这种情况下,你会留着那个捡来的木偶吗?”
武柳愣了愣,偏头思考了片刻。
“小人从来不玩木偶。”
霍祁罕见地被哽住。
他想了想武柳喜欢什么,又换了个说法。
“若是剑谱呢?”
武柳更不解:“若两本剑谱一模一样,小人照着练就好了,何必管它们是不是同一本?”
他说得还真对。
霍祁被哽得更厉害,他今日非要求个明白: “那若是……”
霍祁顿住。
他想了半天武柳喜欢的东西,终于想到一个武柳没法说何必管的。
霍祁得意:“那若是文瑞呢?”
听到文瑞的名字,武柳脸色登时一冷。
“那个叛徒丢了就丢,不用管他。”
这下确实说的不是何必管了,直接给改成不用管了。
武柳这会儿还生着文瑞的气,也是霍祁没想到的事。
文瑞入禁卫军前,也是守卫皇帝的暗卫一员。而武柳进暗卫时,就是文瑞训练他。
两人也算有过一段师徒情谊。
不过文瑞家世好,先帝驾崩前曾给过他一个机会,问他想继续留在暗卫还是入禁卫军当统领。
文瑞自己选了禁卫军。
后来先帝驾崩,把暗卫都留给了霍祁,禁卫军却留给了太后。属于暗卫的武柳成了霍祁的人,属于禁卫军的文瑞自然就变成了太后的人。
两人现在虽然看上去像是陌路,但若说这世上除了霍祁以外还有武柳在意的人,那大概就剩一个文瑞了。
从前霍祁还与沈应八卦过,这两人最后能不能成眷属。
可惜文瑞是块木头,武柳是块寒冰。
前世霍祁跟沈应分分合合,要不是还有个朝堂牵绊着,恐怕都要闹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了,这两人却连开始都没有开始过。
想想霍祁都觉得可惜。
他满是调侃地看着武柳:“既然你不喜欢现在这个文瑞,那换一个新的不是更好。”
“换几个新的都一样让人讨厌。”
武柳张口就是不屑。
但迎着霍祁探询的目光,他终究是十分不乐意地在霍祁面前说出答案。
“文统领是九代单传,父母也已经去世,不可能再为他生育兄弟,我怎么可能再在世上遇到一个跟他一模一样的人?陛下不要再说笑了。”
霍祁原本还在乐呵呵地调侃下属的感情生活,听到武柳的话却是一怔。武柳说他只会遇到一个文瑞,所以不用费心去选。
但老天爷却让霍祁遇到了另外一个沈应。一个会为了他退让的沈应,一个会为了他流泪的沈应。
这个沈应爱他。
纵然他不是霍祁想要的那一个,但也聊胜于无了。
霍祁抬手捂脸,无奈叹息。
总好过……那具躺在棺材里无知无觉的尸体。
他咽下喉咙里的哽咽。
“老师的寿辰要到了,他这段时间可是送了朕不少大礼,朕也要回赠他一份。”
“你去大牢里,把朱宁提出来。刑部也查不出他的罪,看来真是好官,让罗旭别咬着他了,总不好叫老师过寿也没儿子相伴。至于其他人……”
霍祁轻笑一声:“他们不想让朕杀,朕偏要杀。不必再下圣旨,朕赐你一面金牌。你亲自带人去行刑,若有阻拦格杀勿论。
明日正午前,朕要看到那二十四个贪官的脑袋挂在贡院大门前。他们想玩官官相护那一套?那就让朕看看他们能护得住谁。”
转过头来,又是那个搅天搅地的混世魔王。

清晨时分,武柳手持金牌带人进了刑部大牢,提出了一个人犯和二十四个头颅。
刑部大牢里血流成河。
被关在贪污官员隔壁行贿举子都被吓破了胆子,生怕那群杀神下一个就杀到自己。
文瑞接到消息赶来时,武柳正站在刑部大牢门口用白布擦着手中的剑。
男人的衣服和手上都是鲜血,表情却平静得像他只是刚刚练完剑。
或许确实是练剑,用人命练剑。文瑞心头寒了一下。
见到他来了,武柳也只是淡淡瞥来一眼,又专注地开始擦剑上。
文瑞越过他大步走进刑部大牢。
牢房四周都弥漫着血腥味,甚至掩盖了大牢本身的臭味,还活着的犯人此刻都瑟瑟发抖地缩在角落,嘴里不断呢喃着‘好汉饶命’。
看到被血染红的地面,文瑞的眉心一跳。
他停下脚步,七八个侍卫提着数颗人头、抬着个浑身血污的人从他身旁走过。
文瑞向担架上看了一眼,认出上面躺着的人是朱宁。
小皇帝又要拿朱宁生事的念头在文瑞心头一闪而过,他的眼角又瞥到侍卫手中狰狞的人头。
饶是文瑞见惯腥风血雨,此刻也忍不住别过头去。
二十四条人命,就这样死在上位者的一声令下。文瑞忍不住想,他们其中真的每个人都死有余辜吗?
他跟在那群人的身后走出刑部大牢。
见武柳将手中长剑插回剑鞘中,走到担架前伸手确认了一下朱宁的情况,便让人将朱宁抬到门口停着的马车上。
待侍卫将朱宁抬上马车,武柳便要上马离去。
文瑞侧身拦住他。
“你有没有想过这里面可能有人是被冤枉的?”
武柳牵着马回身。他看了文瑞一眼,眉头隆起山川。
“查案是刑部的事。”
言下之意就是这些人是不是冤枉的,都与武柳无关。
他只负责听命杀人。
暗卫行事本来就是只听命令,不管是非。文瑞怎么也没想到,曾经教过武柳的暗卫守则,有一天会化作回旋镖插到自己身上。
文瑞握紧拳头,好半晌干干笑了一声:“是我傻了。”
他避开身子,放武柳离开。
武柳顿了顿,牵着马在原地停了片刻,最后还是什么也没说。他飞身上马,将那位大义凛然的禁军统领扔在身后。
武柳按照霍祁吩咐,先将砍下的那二十四个贪官的头颅挂到了贡院大门的横梁上,才带着昏迷的朱宁向宫中赶去。
他来得匆匆去得匆匆,全然不顾自己给贡院外的守卫留下了多么深的恐惧。
贡院大门紧闭,横梁上整整齐齐挂着二十四个人头。
守卫看都不敢向身后看一眼,有血肉渣子从梁上滴下落在地上,他们眼角瞥到,被吓得直咽口水,心里大叫着阿弥陀佛。
路过的行人也被吓得不轻,纷纷从贡院门口绕开。一辆送菜的小车在此时经过贡院门口,见众人绕路也有样学样地跟着一起绕开,送菜的老汉问绕路的人。
“小哥怎么绕路走,难道今天贡院那边的路又不准走?”
行人面色难看地摆手:“不不不,是不敢走。没人敢走。”
“什么意思?”
老汉不解,跟在他身后推车的周府小厮暮云脸上也露出疑惑。二人往贡院门口望去,目光与那二十四张死不瞑目的脸相接。
暮云当即被吓出一身冷汗,老汉更是‘啊呀’一声直接吓晕过去。
暮云忙扶住他:“张大叔张大叔你别晕啊,你好歹把我送进沈府再晕。”
暮云急急摇晃着张老汉,心中急得不行。
他受主母所托跟着管事来京中报丧,谁知来了京城才知道少爷沈应被皇帝囚禁,主母之前派来报丧的人马也不知所踪。管事昨日见情况不妙,本想先带着他们向周家在京中的店铺求助。
结果人前脚才到店,后脚官兵就来了。
官兵不问青红皂白,将管事和暮云其他的伙伴一起抓了起来。
只有暮云因贪吃,进店时耽搁了几步,这才侥幸逃过一劫。
他们原先还说,夫人派这么多批人进京报丧,是浪费人力。
现在暮云才知夫人有多明智。
暮云乔越改扮在沈府外守了几日,终究摸不透内情,今日特意买通了给沈府送菜的菜贩,想潜进府中一探究竟。
这张老汉一晕可就什么都办不成了!
“大叔大叔。”
暮云摇了几下,见张老汉动也不动,又惊又惧。他本就年纪小,惊惧相加之下竟渐渐委屈起来,声音里也不由带了哭腔。百姓听到哭声围了过来,看到这一老一少,不由摇头感叹。
“这小孩真可怜”
见有人捧场,暮云哭得更伤心。
“大叔大叔,你快醒醒。”
他一边哭一边推着张老汉的身体。张大叔你再不醒,我家少爷可真就要当皇后了。
有个书生拖着个挎药箱的大夫挤进人群,嘴里不断喊着:“请让让,请让让。”
大夫也高声喊着:“快散开,你们真想让那老者丧命不成。”
两人都是二十来岁青年,中气十足,喊出来的话整条街都听得清清楚楚。
众人忙散开,暮云见那大夫跑到自己跟前,翻了翻张老汉的眼睛,又拿起张老汉的手把脉。
暮云忙问道:“你是大夫?请问张大叔的情况如何?”
大夫凝神诊了片刻:“放心,不过是神昏而已。”
他安慰了暮云一句,转头对书生说道。
“子平去给我找碗水来。”
“清水吗?”书生问了一句。
“随便什么水都行,救人要紧别磨蹭。”
书生忙起身去寻。有人认出书生的身份:“那不是状元游子平游大人吗?前年他跨马游街的时候我见过他。”
“对对对,我也见过,看着确实像。”
听到书生可能是个官,暮云忙低下头去。不一会儿,游子平端了碗水来,大夫接过水碗喝了一口低头往张老汉脸上喷去。
张老汉浑身一激灵,在暮云怀中睁开眼睛。
暮云松了口气。他扶起张老汉,两人对大夫谢了又谢,暮云都始终低着头,待人群散去后,暮云连忙带着张老汉离去。
看着他这匆匆忙忙的样子,大夫唐陵双手抱臂,若有所思。
“这人怕是有古怪。”
游子平向那少年和老汉看了一眼:“哪有古怪?不过是平平无奇的一对叔侄。”
“随你怎么说,”唐陵耸肩,“你早晚会明白,不听大夫话,吃亏在眼前。”
游子平无奈:“我看你才是最古怪的那一个。”
他们在背后讨论暮云的古怪,暮云却在担心他们会不会来抓自己。管事等人被抓捕的情形还在眼前,贡院门口血淋淋的场面也叫暮云头皮发麻。
他此时才对自己在跟谁做对有了些许认知。
对于帝位的拥有者来说,他渺小得就像一粒尘埃,碾死他比碾死蚂蚁还简单。
张老汉把暮云带到沈府后面,暮云心里却开始忐忑起来。
——他害怕明日贡院门口又多一颗脑袋。
“……小云……小云……”
暮云提心吊胆着,以至于连张老汉的呼唤都没有听到。
张老汉无奈只有提高声音。
“小云快帮忙搬菜!”
“好——”
暮云骤然回过神来,忙扶上装菜的竹篓帮忙搬卸。
“等等。”门边侍卫疑虑地看了他几眼,“这小孩怎么从没见过?”
暮云瑟缩了一下,菜贩忙笑道:“官爷你见笑了,这是我远房的侄子,来京中投奔我。今日才跟着我打下手,头回来,所以你才瞧着眼生。”
“头回来?”
侍卫看向暮云,暮云忙对着他挤出谄媚的笑容:“是头回,从前在乡下我从没见过这么大的宅子,真是气派。官爷你在这里当官,一定是大官吧。”
“大官?”侍卫低声嘀咕道,“帮皇帝守小老婆罢了。”
见暮云向他投来疑惑的视线,侍卫咳嗽一声摆手道。
“现在府里不准生人进,你们把菜留下就走吧。”
暮云一听,立马忘了心中的忐忑。
“别啊官爷,你让我进去看看成吗?这么好的宅子,都到门口了还进不去,我心里得憋屈死。”
守卫看着暮云笑了几声,表情意味深长。
“小子,让你走是为了你好,快走吧别惹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