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农家子的科举路(仪过)


赵姓少年眼睛突然亮了,满含希冀的看着何似飞,说话都结巴起来:“真、真的吗?我、我可以考中秀才吗?”
他们夫子也是秀才出身,听说早些年还是某个村子的穷书生,如今靠着教书在县城买了三进的宅子呢!
“怎么不能?”何似飞笑了笑,“宵衣旰食,勤奋苦学,还能考不中么?”
这下不仅是赵姓少年,就连那一直安慰人的李姓少年也被何似飞这一句‘宵衣旰食’给刺激的迸发了无尽读书热忱。
是啊,他不可能看轻了自己,觉得自己府试排名倒数,就肯定考不过院试,考不中秀才——他就算府试排名靠后,但他年纪不大,今年才十四岁,他勤奋苦学三年、六年,就不信考不中那廪膳生!
船家原本在兢兢业业撑船,偶尔听到里面有个小孩哭着说府试没过,另一个小孩安慰,他在心里羡慕年轻人的同时,又觉得读书是真的败家——光考个府试就得花出去十七两银子啊。他们一家九口人一年才能攒这么多银子。
但听到那个最晚上船的公子哥儿的话,船家又想让自己那八岁的臭小子去读书了——只要能考中,可不仅仅是光宗耀祖,还能日后住进大宅子,不用像他一样没日没夜的撑船了。
看着两位突然迸发热情的少年,何似飞突然觉得有些乏味。
要是知何兄在就好了,他一定会叨叨:“你就蛊惑别人吧。”
就这一句,便平添了生活趣味。
——何似飞那两句确实跟蛊惑沾点边,就像那赌坊门口招徕客人的伙计一样,叫嚷着“一文钱变一两银子啦,买的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啊”。
但既然大家都是读书人,这么‘蛊惑’又无可厚非,毕竟都走上这条路了,何似飞不过是劝他们勤学罢了。
想到这里,何似飞叹了口气。
这才分别一刻钟不到,他就想知何兄了。
普天之下,能遇到这么一个合乎脾性的知交,太难、太难!
何似飞觉得,上天待自己是厚道的,能在十四岁就遇到这样的知交,何其幸运!毕竟有那么多人,终其一生,都找不到一个能懂自己心思的知己。
可上天对待自己又何其残酷,他才同知何兄相见、相识了一月多,就被迫分离,从此天阔路远,山高水长,再见遥遥无期啊。
晏知何曾对他说‘因为自身原因,无法参加科举’,当时何似飞回了一句——“那小弟便少了一位能分享其高中喜悦的兄长。”
这句话不是安慰,是他内心的真正想法。
就像今儿个知何兄兴高采烈的为他高中而欢呼一样,他也想为知何兄开心,甚至还想日后在朝堂相见,在太和殿内、在文武百官的见证下,一同进谏……
当时何似飞没说后面那些,是不想让知何兄失落。
可他自个儿心底还是会难免叹惋。
一时兴起,何似飞从书箱中翻出笔墨纸砚,飞快写下两句诗文。
准备写第三句的时候,何似飞突然想起老师所言:“写诗一定得有气,狂气、郁气……”
他现在这种情绪,算是郁气的一种吧。
那边两个原本兴致高涨准备回家后就好好念书的少年见何似飞冷不丁开始写诗,都有些愕然,但看清他写得内容后,又纷纷表示理解和羡慕。
理解是针对于何似飞,他同好友分别,此刻心中定有所感,才来抒发感情;
羡慕则是对于晏知何——何兄诗文做得如此之好,百年之后,这些诗文能传承千秋,那‘晏知何’这个名字,即便没什么作为,也会流传千古。
这可不值得羡慕么?
就在几人刚抵达木沧县渡口的时候,等候在这里的陆英等人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对大家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的消息——今年要开恩科。
天下读书人,没有一个会排斥‘恩科’。
恩科,顾名思义,是恩赐予书生的科考。
一般只有在新皇登基那一年或者第二年才会开。
如果单单是增加一场考试,那对学子们也没多大吸引力,毕竟竞争力还是一样的大,该考不中依然考不中。
恩科的恩赐意义在于,除了会试和殿试外,其他两科的录取人数会增加接近一半!
不过,赵姓小少年很快垂头丧气起来:“恩科只是针对于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且绝大多数名额都给了院试和乡试,我府试没过,是蹭不上今年的院试了。”
陆英草草安抚了他一句,然后悄声问何似飞:“似飞兄,你可要参……”
何似飞颔首:“参加。”今年八月的院试。
陆英同他一道往回走,诉说着自己的纠结:“你们在路上,消息未免有些闭塞,其实昨儿个这消息就传来了,我爹娘带着我专程去找了夫子。夫子说我的天资,去考这增加了考中人数的恩科院试,可能会通过,也可能不会通过,一切全看我的发挥。”
顿了顿,陆英道,“但他还说,就算运气好通过,也是最末等的秀才,此生便与增广生无缘了。”
沈勤益便是增广生,可以继续在县学念书,且不用交任何学费。
陆英叹气:“夫子说我再压两年,指不定能冲一冲那廪膳生——如果能考中第一榜的廪膳生,日后再要中举的几率也大一些。可我爹娘听周围人都让孩子去考那恩科,他们便觉得恩科不下场,就是一种吃亏,现在他们想让我去参加八月的恩科。似飞兄,你的想法呢?”
何似飞想了想,说:“恩科的考中人数会由四十多人增加至七八十人,到时县学书生人数定会增长许多。原本一些末位的秀才可以通过交钱进入县学继续念书,恩科一开,他们可能就进不来了。”
“对啊,似飞兄说得有道理!我如果运气好,真考中的末位的秀才,那我也进不去县学,咱们县城愿意教书的举人老爷可都在县学呢。”陆英宛若醍醐灌顶,“我这就回去告诉爹娘,还是听夫子的意见,再苦学一两年,去冲一冲那廪膳生!”
何似飞回家放了书箱后,先去余府看了一眼,自家老师还没回来,余管家跟着伺候他也走了,府内只剩下几个打扫的小厮。
不过小厮见到何似飞后倒是很开心,见他风尘仆仆,定是一回县城就过来了,连忙让厨娘去做饭,并且给了何似飞书房钥匙。
“先恭喜少爷考中童生!昨儿个报喜的官爷就来了,咱们此前受了管家教导,没给老爷和您丢脸。”
顿了顿,小厮又说:“少爷,老爷临走前说他最近如果回不来的话,您就在书房看书,科举时间紧迫,功课一日都不可落下。”这句话小厮显然背了不知道多少遍,继续说,“老爷说书房镇纸下有给您列的书单和学习规划,他回来后要检查的。”
最后那一句小厮说得很不好意思,毕竟何似飞是老爷的亲传弟子,是这座府邸的小主人,他这么直白的传递老爷的话,可千万不要讨了少爷嫌弃。

走过长长的抄手游廊, 再过一道花枝繁茂的垂花门,便是书房。
说实话,老师的书房, 何似飞来得次数不少,但他以前都是找书、或者被老师考校问题才会过来,像现在这样独自一人开门进来,还是头一回。
以往总是两人在的书房现下只有何似飞一人, 桌案上还落了一层博灰,无端显得有些冷清。
何似飞没急着擦桌, 而是先拿起镇纸,底下压着一张简简单单写了寥寥数行字的读书规划。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何似飞微微有些诧异,觉得这不是老师的风格——他家老师, 平日里看起来严厉,其实心中满是慈爱, 对小辈更是喜欢絮絮叨叨的表达着关怀, 留书内容不该如此简洁。
他出发去府城前, 老师都恨不得把自个儿当年的经历全给他讲一遍, 以免他因为年纪小而吃闷亏。
按理说,何似飞到府城安顿好后,应该书信一封给老师报平安,但因为新帝即将登基, 老师不带他去京城的借口便是‘似飞人在府城,如今联系不及’, 故此, 一月多来,他一封书信都不能给老师写。
老师这边亦是同样。
可不能寄信不代表不能在家留书, 何似飞不免有稍许失落。他将这份规划收起来,自己出去打了盆水,将尘封二十来日的书房擦拭一番。
灰尘没了,便显得有了人气儿。
正好这会儿饭食已备好,何似飞净了手和脸后出去吃饭。
迎上来的小厮还是方才那位,只是可能因为传了最后一句话,面色有些讪讪,不大敢看何似飞的眼睛。
何似飞倒是慢慢品过味来——他老师并非不想给自己留书,很可能是上面派来的人一直跟着他,他不想跟自己表现的太过亲密,便随口给小厮说了两句。
毕竟,‘回来后检查’这种话,可以平辈代传,可以长辈对晚辈传达,由一个下人对少爷传达,就稍微有些逾矩了。
何似飞最开始听了,没反应过来,是因为他骨子里还是没有这时代的尊卑观念,现下看了小厮的态度,便渐渐回过味来了。
除此之外,老师此举还能深入的推断出一些消息——他老人家不想在新帝的人面前表现的与自己亲近,只是袒露了‘严师’这个表象,很可能是不想自己日后被新帝过度猜忌。
可即便老师这样走一步算十步的人,这辈子也三起三贬。看来,为官之路,当真是难于登天。
何似飞倒没害怕,反而心中充满了跃跃欲试之感。
真想时间过的快些,早日考过科举,步入朝堂。
——骨子里就没有过‘安分’这个词的何似飞如是想着。
余府的小厮们只感觉小少爷考中府试案首后,读书比以前更加刻苦认真了。即便没有老爷在旁督促,小少爷依然在不断誊抄、练字、写策问,就连锻炼也没落下。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案首老哥,最近叫你出来怎么越来越难了?”刚蹴鞠结束,沈勤益自来熟的揽着何似飞的肩膀,“以你的才学,院试案首肯定不在话下啊。”
当然,后面这半句,沈勤益是压低了声音凑在何似飞耳边说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若自得自满,岂不又是一个伤仲永?”何似飞淡淡反问。
“但……兰甫兄的策问都远不如你写得好了,他比我还早一年半中了秀才呢。”沈勤益再次嘀咕。
何似飞回眸看了一眼蹴鞠场,只见裁判还在算分,于是挡开沈勤益的胳膊,双腿弯曲,双手撑在膝盖上,任由面颊上的汗水不断滴落。
见沈勤益还是不解,他继续说:“大家都知道恩科的考中人数增多,那报考人数定然也会暴涨,到时恐怕比普通的院试还要难考。案首之位,竞争者更不知凡几了。”
“也对,毕竟院试不像府试,是得本年度考过县试才能参加。院试这边,只要是个童生,不管是多少年前考中的,都能参加。我们县学的夫子就在说,有些原本已经熄了考秀才心思的老童生,得知了恩科消息,都开始拿起书看,跃跃欲试。”沈勤益顿了顿,“不过,我觉得他们对你来说,应该不算对手。”
何似飞摆摆手,不想继续讨论这个话题,不管竞争者如何,他只需要一直提升自己,就算失败,也无愧于心,无愧于己,无愧于师。
一个同样走过来擦汗的书生听到沈勤益的话,忍不住搭茬:“老童生们自然不算什么,但还有些世家子呢。”
此话一出,何似飞都来了几分兴致。
说到底,他所处的木沧县,到底太小太偏,连一个能称得上‘世家’的门第都不存在。那行山府府城倒是有一个能与‘世家’擦上边的家族——花家。
花家如今的嫡长子花如锦便是连中小三元,且担任了行山诗社的副社长职务。
两月前府试放榜,花家管家还去专门看了的。
见何似飞看过来,那书生像是受到鼓舞一般,立刻打开话头:“罗织府的罗家……诸位可曾听说过?”
何似飞不知,沈勤益考过院试,对罗织府并不陌生,但对于罗家,他想了片刻,还是点了点头。
“罗织府,紧邻着咱们行山府,但因其地域辽阔,且中间有运河通过,比咱们府城要富足不少。那罗家,好像是罗织府第一大家族。”
“岂是‘不少’二字可描述的?”书生比何似飞他们看起来大几岁,已经加冠,“罗织府府城可不仅仅是一府中心,还是咱们整个瑞林郡的中心呢!”
何似飞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他现在身处绥州、瑞林郡、行山府、木沧县、牧高镇、上河村。
此前考县试,要从村子里到县城;考府试则要从县城去府城;那院试,自然得去郡城考。
朝廷为了方便管理,一向是相邻几个府城并称为‘郡’,其中最大的那个‘府’的府城便自动上升一级,称为郡城。
而罗织府、行山府,还有周围其他两个府城皆属于瑞林郡,罗织府作为周边几个府中最富庶的存在,其府城亦是瑞林郡的郡城。
书生说:“我弟弟、哎,我弟弟读书比我厉害,我还没考院试呢,他前年就先考过了。他说,他同窗考试的有一个罗家的旁系子弟,那学生很厉害,气度不凡,为人又谦逊,在他们那一批考生中有很大威望,是有望夺取案首之位的存在。”
周兰甫见他们仨围在这儿,自己也跟过来,听了这句立刻颔首:“是,我便是那年考的院试,那位罗兄,我也略有耳闻。不过那年从咱们行山府杀出一个花如锦,虽然考前名头不如罗兄响亮,却以完美的答卷,精妙的诗文夺得了院试案首。”
周兰甫虽然不常讲话,却是县城书生中难得的好脾气,旁人向他请教问题更是有问必答。书生一见到周兰甫,立刻拱了拱手:“兰甫兄。”
“函如兄。”周兰甫回礼。
函如兄继续说:“那年是咱们行山府的学子夺魁,但听罗织府的百姓说,那是因为罗家的嫡出小公子正在外游历,没来得及参加那一场院试。不然,夺魁的就是罗家嫡出公子了。”
周兰甫颇有些两耳不闻窗外事,对此一点也不知情。
沈勤益也有些纳闷:“函如兄,这是哪儿听来的,我今年二月去考院试,怎么都没听到这些——诶,等等,我想起来了,我在茶馆喝茶时,好像听有人说那罗家公子要游历归来了。”
不过这种零零散散的消息,沈勤益压根就没放在心上。
“可不是么!”函如兄道,“我弟在府学念书,知道的消息能多一些,他说那位罗公子两个月前就被家人叫回罗织府了,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准备恩科。而且,除了这个,郡城还有其他两个世家,好像都有嫡系和旁系的公子准备参加今年恩科呢。”
沈勤益听得头都大了。
这种世家培养出来的子弟可比县学还要强——县学一个学堂里有接近二三十人,世家呢?一般都不到十人。
即便夫子水平与县学相当,但世家公子的人数少,夫子给每个学生分到的关注就多些,更能有针对性的提高。
并且,世家子弟平日里除了学习外,骑马、射箭、琴艺、棋艺……基本上一个不落。他们呢?他们平日里最好玩就是蹴鞠了。琴艺棋艺县学倒是有教,但大家都谈得、下得马马虎虎,平日里也甚少练习。
此前沈勤益还觉得何似飞一定能在院试拔得头筹,听函如兄这么说完后,立刻劝他:“似飞,要不明年八月再下场考?反正就一年。”
连中小三元这名头多好听啊!何似飞已经中了俩案首,就差最后一个,可不能被别人给夺去了。
函如兄还想再说什么,蹴鞠场内有哨声传来,大家立刻站起,过去进行下一轮比拼。
这些话题倒被抛在脑后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不仅仅是罗织府的三大世家,还有其他府城的稍大些的家族,都有人在思考着要不要让自家嫡出子弟参加今年恩科院试。
“罗家那嫡出公子是其一。”
“行山府花家,小三元花如锦还有两个弟弟,也都是童生了,不晓得今年参不参加恩科。”
“罗织府的云家,虽说他们嫡出公子都考过了院试,但有几个旁系子弟也都声名在外啊。”
“……”
“别忘了,行山府还有位作诗奇才何似飞,今年四月刚过的府试。”

第87章
“推迟一年参加院试”, 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如果真这么做了,其他科考——乡试、会试和殿试, 就得连推三年了。
这么算下来,就算何似飞能顺利考上去,那考中进士的日子得比今年参加恩科晚上足足四年。
且不说为了陈竹当周兰一正妻而答应周老爷的事情,不说若能早些考中进士, 便可以早些入新帝的眼,日后仕途也能攀爬地快些, 单单说他答应了知何兄要在两年内去京城寻他,那也是不能放弃今年恩科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