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奶奶之前把房子卖给陈建党和夏玲,还掉所有欠款、医院的费用以及王爷爷身后事的费用,还剩1万多点,她哭丧着脸说,“给我点时间,我去借借,很快就能筹齐2万,很快的!”
纹身男打了一个电话,似乎是在询问上级的意思,然后才对王奶奶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明天这个时候,带着钱到城东仓库,你一个人来,我们一手交人,一手交钱!你要是敢报警给我们找麻烦,我们会让你和你儿子以后的每天都活在恐惧之中!”
说完这句话,纹身男走了,摩托车高昂的声音渐行渐远,王奶奶一人孤零零的坐在空荡荡的房子里,眼泪不停……
第二十七章 大胆的想法
晚上10点过,陈沫一家四口带着满身疲劳回来了,王奶奶犹豫不安的前来敲门,说了想要再借几千块钱的事。
夫妻俩犹豫了几分钟,借了。他们向来重情重义,亲戚朋友有什么困难,他们能帮上就一定会帮。上一世,即便他们很穷,也借出过好几次钱。
次日,夫妻俩没有去摆摊,陈建党骑着电动三轮车,护送王奶奶和钱去了城东仓库。
在这件事情上,陈沫虽然担心,但她毫无办法,她不能阻止一个母亲去救自己的儿子,也没办法瞒着大人去报警。
对方是本地最大的赌场,背后的势力又怎么小得了?即便报了警,抓进去几个小喽啰,随之而来的是无休无止的报复。他们都是普通老百姓,怎么斗得过?
陈沫只能祈祷,希望对方能讲信用,让王奶奶顺利回来。
夏玲和陈沫母女俩忧心忡忡的等了很久很久,久到一个世纪那么漫长,陈建党终于带着王奶奶以及被打得鼻青脸肿、满身伤痕的王志刚回来了。
“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夏玲喜极而泣,难得露出一副小女人的姿态,挽着陈建党的手腕不撒手。
“我今天只是做了个司机而已,没有进城东仓库,有什么好担心的,别哭了。”陈建党抬起空闲的那只手,揽住了夏玲的肩膀,安慰道。
“那也很危险好不好!万一你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我和孩子们怎么办?”
陈建党傻笑着附和道,“好好好,我的错,我的错。我们去准备晚饭吧,好久没在家里好好吃顿晚饭了。”
“恩……”
陈建党、夏玲当着陈沫、陈辰以及王奶奶和王志刚的面秀了一把恩爱,然后无视众人去了厨房。
父母走后,陈沫的视线转移到全身脏乱的王志刚身上。
王志刚老老实实的站在那里,再也没有之前要钱时穷凶极恶的样子。王奶奶拽他回家,他也老老实实的跟着,一副呆呆傻傻的样子,似乎经历了什么可怕的事、吓得神志不清了。
……
王奶奶请了半个月的假照顾她伤痕累累的儿子,直到王志刚没有大碍,这才回来工作赚钱。
日子恢复平静,王奶奶每天工作、家里两点一线的忙活着。直到半个月后,王志刚的消失让她的生活掀起一丝波澜。
王志刚在家待了一个多月,身上的伤痕好得差不多了,精神也恢复了,便耐不住了。
他游手好闲、无拘无束惯了,受不了王奶奶每天絮絮叨叨的在他耳边念叨,找工作啊、娶媳妇啊之类乱七八糟的事。
他不是没试过找个工作干干,但他一没学历、二没体力,根本找不到好的工作,能找的,不仅辛苦钱还少,他也就愈发的不想工作了。至于媳妇,他倒是想娶,但一穷二白的,哪家姑娘愿意嫁给他?
王志刚在家被王奶奶念叨得烦了,出了门又要面临周围邻居异样的眼光、以及明里暗里的挖苦讽刺,于是更加糟心了。
心烦意乱的他偷了王奶奶仅剩的几十块生活费、跑了出去,只给王奶奶留了几个丑陋的大字‘我去大城市了’。仅仅六个大字,写的歪歪扭扭的也就算了,还有一个错别字。
王奶奶不识字,还是让陈建党、夏玲看了才知道什么意思。
王奶奶今年不过五十几的年纪,但操劳多年的她,比同龄人苍老太多。而现在,她已经历经沧桑、无悲无喜。
得知王志刚又消失了,她没有太大的反应,而是一如既往的工作、生活。
……
这几天,陈沫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夫妻俩从张奶奶儿女手里买下的房子和从王奶奶老两口手里买下的房子原本就是相邻的,两栋房子结构类型、修建年份也差不多。最重要的是,两栋房子都有很大的院子,院子里种满了蔬菜。
就是这两个大大的院子让陈沫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修建楼房,具体来说,是修建二至三层楼的大卖场。
这里离‘夜市’不过30分钟的路程,坐车也就几分钟的样子,如果修建了大卖场,他们就可以买卖大学生所需的各种样式的服装、鞋子以及周边产品,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张。
为了解决路程问题,他们可以多买几辆电动三轮车,再雇佣几个人,在每个大学门前设立一个站点,拉载学生往返大卖场和学校之间。
但要实施这个计划,有个关键的问题------钱。
夫妻俩之前为了买店铺,花光了近年来的大部分盈利,以至于后来借给王奶奶的钱、以及最后买下老房子的钱,大多都是夫妻俩准备的货款。
夫妻俩向来稳扎稳打,货款一向预备充足,拿出一些急用也无妨,但没想到一下子花去这么多,眼看着马上就该订购下一批货物了,货款却欠缺了不少,他们自己也着急,又怎么肯建房呢?
事实上,真想弄钱也不是弄不到。
现如今,夫妻俩名下已经有了两栋房屋,以及两块不小的土地,再加上最值钱的店铺,怎么着也能从银行里贷出十来万的钱。现在物价低,劳动力成本也低,修建2、3层的房屋,应该足够了。
真正让陈沫担心的是说服不了父母贷款的问题。他们向来稳扎稳打,坚持着一个原则——有多少钱就干多少钱的事。
就像上辈子,夫妻俩一直辛辛苦苦的赚钱,却直到中年才买下一套六十几平米的小房子,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夫妻俩不愿意贷款。他们做着小本生意,收入不稳定,害怕自己还不了贷款,以至于最终房钱两空。
所以,他们为了全款买房一直省吃俭用的努力存钱。结果房价一路飞涨,90年代几万块钱就能买下的房子,到了十几年后变成了几十万,更别说一线城市里的‘天价’房子了。
陈沫思考了很多天,最终决定使用那个已经使用过的、但效果异常好的方法。
这天早饭的时候,陈沫故技重施,开心的拿出一个笔记本,对父母说,“妈妈,爸爸,我跟你们说哦,前天晚上我又梦见财神了,财神告诉我,‘你明天会捡到一个笔记本,那是我赐给你家的进一步发财的方法’,没想到我昨天真的捡到了耶!”
夫妻俩闻言,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满眼全是激动。他们早餐也不吃了,翻看起笔记本来。
第二十八章 青衿之城
陈沫在笔记本里写了她的新计划,从修建大卖场到用电动三轮车解决路程较远的问题,以及未来可以增加的业务范围等等。里面还附带了一张大卖场的草图。
她自学素描快两年了,依葫芦画瓢挺像回事儿,但还做不到自我创作的程度。这张图纸是她用了好几天的时间画下来的,一共3层楼,尽管看上去很简洁,但却是她经过多次修改后才拿出的成品。
这一次,为了减轻父母的怀疑,陈沫特意在字迹上下足了功夫,故意写的很潦草,这字迹足够断绝他们怀疑计划由陈沫所写的想法。
夫妻俩有所犹豫,陈沫正想劝说几句,却听见夏玲说,“建党,明天早上你去银行问问贷款的流程。”
陈建党点头,“好吧,我明天先去问问。”
陈沫一脸懵:怎么回事?他们难道不应该担心贷款的风险犹豫不决吗?今天怎么这么容易做下决定?
原以为是一场硬仗,结果却发现对手举白旗投降了。这种感觉让陈沫不明所以。
难道说,是因为上一次‘财神’赐予的方法让他们真的发了财,所以这一次他们轻易相信了?即便这次的方法违背了他们多年来的原则?
无论怎样,陈建党和夏玲的配合让陈沫省了很多麻烦。她的新计划开始实行。
……
银行贷款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一件麻烦的事,尤其是对无权无势的老百姓而言。一个流程走下来,大半个月也就过去了,学校也放假了。
在贷款下来之前,夫妻俩的资金短缺了一两个月的时间,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向服装厂商那边赊了一部分账。
双方合作时间不短,陈建党和夏玲也从来没有拖欠过尾款,信誉良好,所以对方爽快的答应了。
贷款一下来,夫妻俩的第一件事就是还清了赊的账。
学生一放假,‘夜市’也就歇业了,正好给了夫妻俩建房的时间。为了赶在春节之前完工,他们把工期定为一个月,找了一支规模不小的施工队,每天采用双班倒的方式加班加点的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