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L县已经成了L区,有一些建筑公司已经闻风而动,年前就进入L区打点关系了,杜君琦大概记得,就是在今年,L区有一条老街的沿街两侧会建成新楼,要买房的话,还是很有的挑的。
如果是自个家要买房的话,杜君琦肯定不会在今年买房,因为一直到2003年以前,全国的商品房交易都是现房交易,不是后来的期房,所以可以慢慢等到楼盘建好,再到实地去挑选房子,这时候房子的朝向、地基有无倾斜、墙面有无裂缝、采光情况、绿化面积、杂物间面积、停车位等等都可以一目了然,没有期房的各种不靠谱忽悠,交易起来心里有底。
所以如果是自家买房,杜君琦会选择在楼房建好后再去选房,可是方家不一样,方谦益刚刚经历了绑架这件事,方家肯定要尽快在县城买房,然后来县城陪伴方谦益,不可能等新楼建好再买。
这个时候,民众住房大多是两种途径,一是祖屋,二是单位分房,房屋交易很少出现,方家要想在短时间之内买到房子,还真的挺难的。
杜家大人们也觉得挺难,但是也都表示会用心留意,方旺达感谢过后又提了另一件事。
绑架事件给方旺达敲响了警钟,这次儿子能安全逃脱完全是得天之幸,可是这种幸运可一不可二,不可能把儿子的安全寄托在这种幸运之上,所以方旺达打算让儿子习武,起码遇事时能有一点自保能力,逃脱时也更有体力一点,杜君琦就是从武术班进入少体队的,方旺达想问问,儿子这么大年纪,还能不能进入武术班,进入武术班需要什么条件?
杜君琦给方旺达做了解释,武术班是面向全社会的,只要想学,都可以上,只是一般来说,大家都知道习武得从小学起,所以都是家长送小孩去学,方谦益年纪不大,完全可以去学的,报名条件也很低,身体健康无残疾无重病无传染病就可以了,费用也不高,每学期只需要交150块就行了。
听了杜君琦的说明,方旺达心安定了许多,又坐了一会儿,方旺达就带着方谦益告辞了。
离开杜家后,方旺达直接带着方谦益去了武术班,趁着他今天来县城,他想尽快把这事给办了,而且这学期才刚开学,现在插班进去也赶得上进度。
方家父子离开后,杜家人也开始讨论买房的问题,对于买房这件事,宋惠兰尤其积极,这也是人之常情,就算与公婆相处再和睦,但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媳妇还是希望有一个自己当家作主的小家,现在宋惠兰手头也有钱了,更是想买房了。
宋惠兰开口试探,想看看公婆的态度。
爷爷的态度很随和,他们想买房就买房吧,只要别买远了就成,最好就买附近的,而奶奶则板着脸不说话,看样子就知道她很反对。
宋惠兰收口不再试探了,自从做了生意,她的处事方法就圆滑了许多,现在不是迎难而上的时候,家庭问题最好还是缓缓而为,她在心里有了一个打算,先打听附近哪里有房子卖,等有了消息再开口重提一次,只要房子距离近,公公就没意见,公公没意见了,自然就可以帮着他们劝劝婆婆了,婆婆一时不松口,难道还能坚持一辈子不松口,多劝劝就松动了。
知道妈妈的心思,可是杜君琦却不想这么快买房,现在买房根本没什么房子好挑的,不说今年电厂会集资建房,出个几万块就可以买套好房子,就是明年沿街商品房一盖好,那不是更有的选择,何必赶在这时候买房。
而且杜君琦压根不打算和爷爷奶奶分开,前世经历过两次永世离别,杜君琦更加珍惜这一世的团聚时光,买两套商品房,一套楼上,一套楼下,或者买对门的两套,这样不是更好吗,既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又不影响一家人的团聚。
“妈妈,今年先别买房了,明年再买吧,我知道玉荷路的沿街就要拆了,今年就会盖起新楼房,明年应该就能盖好楼了,到时我们买两套房,一层楼两套房,我们买一层楼,这样我们一家人就不用分开了。”杜君琦毫不迟疑的泄露天机。
“什么?玉荷路要拆?”宋惠兰瞪大了眼。
杜广明马上挺直了腰背:“消息确实吗?真的会拆?”
“会。”杜君琦重重点头,“你们也别问我是谁说的,反正我答应人家不说出去的,你们只要知道今年玉荷路会拆沿街两侧,然后会盖起新楼房就是了。”
杜君琦的故作神秘一点也没引起家人的怀疑,他们知道杜君琦的人际圈子一点也不比他们小,县轮机公司的单子还是从她的交际圈子中介绍过来的,所以她得知了这个消息一点也不奇怪。
杜广明马上开动脑筋,有新建房,就肯定有人买房,买房肯定要装修,能买新房的人肯定不缺装修这点钱,就算是简单装修,这也是一个极大的市场啊。
“爸爸,你可以等拆迁的告示出来后去找承建公司,和他们说,我们公司愿意免费给他们装修两套房子,做为展示给买房者看的新房参照,也就是做个样板。有了样板房,买房者肯定更有买房的意愿了,等买房者签定购房合同时,让承建公司在合同后面给买房者加塞一张装修广告单,这样一来,只要买房者打算装修,肯定第一个就会来找我们公司了。”杜君琦又给爸爸出了个主意。
杜广明眼睛大亮,用力拍了大腿一下:“对呀,琦琦真聪明。”
杜君琦的这个消息让全家人都兴奋起来,宋惠兰想着明年可以住新房了,拥有属于自己的小家了,杜广明想着可以大干一票,赚笔大钱了,爷爷奶奶更是开心,买一层楼两套房,既有新房住,一家人也不用分开了。
第68章 挣钱新领域
果然如杜君琦所说的那般,老街玉荷路开始动员拆迁了,区政府专门成立了城区拆迁办事处,张贴了告示,写明了拆迁范围和赔偿标准。
因为这是本地第一次拆迁,不管是区政府还是老百姓,对这事都没有头绪,也都对这件事很是谨慎,不过这年头,有单位的人占了大多数,对于有工作单位的人来说,区政府说服他们是很容易的,同时区政府也尽可能的想办好此事,说服劝导并有条件的加大赔偿,毕竟是被拆的大多是祖屋,怕态度太过强硬了激起民众反抗,经过最初期的震惊和慌张后,大部份的居民也渐渐的接受了即将拆迁的现实。
不过除了有工作单位的居民,还有一些单位已经倒闭,或者效益不好很可能倒闭,甚至没有工作单位的民民,他们的态度就激烈许多,他们因为没有工作,或者工资太低,更想在这次的拆迁中占到便宜,在拆迁过程中还是引起了一些矛盾。
拆迁是最耗时间的,杜君琦知道这一点,所以没有把精力放在这个上面,可是杜广明不一样,他盼着拆迁快点完成,楼房快点盖成,装修单子快点接到手,所以他每天都会去玉荷路看看,看看拆迁的进度怎么样了,又有什么消息出来,又有什么抗拆的事了,急得他像是承建商一样。
《昆仑仙侠传》的故事已经连载完了,最新一期的《新视野》换上了《天道》,读者反应怎么样暂时还不知道,得等下一期的销量统计出来后才知道,不过杜君琦问了周围看《新视野》的同学,他们的反应还是不错的,他们对《天道》的故事发展还是挺期待的。
连环画更换了,诺亚服装厂也跟着更换了连环画后的彩页广告,放上了春装新款的彩页,上面的小模特正是杜君琦杜君琬姐妹俩,两人穿着不同的款型衣服,穿出了各自不同的风格和气质。
因着服装厂的销量越来越大,而且布偶娃娃的定货量也越来越大,杜君琦开始考虑开一间专属的品牌店,专门展示本厂的服装,以及各系列的娃娃,对外接受批发和零售定单,方便服装店的进货,以及娃娃爱好者的定货取货。
既然打算开品牌店,那最好就是直接买间店面,反正这时候店面的价格也不贵,几万块就可以买下来了。
宋惠兰再次找上朱萍,能从银行买自然比从市场买便宜,挑拣了一番,宋惠兰拿了几间店面的资料回去,杜君琦在其中找了找,挑了一间二级路段的店面,现在这条路还属于二级路段,等过几年城市发展后,这条路就会变成一级路段,现在买下来很合算。
挑好了店面,杜君琦就开始设计店面装修,等店面手续办好后,杜广明正好可以拿着杜君琦的设计图直接开工了。
L县改制成L区后,F市对L区投入了大笔资金进行前期规划,有好几项大项目定向投给L区,L区的经济形势开始好转,但是之前倒闭的单位太多了,一时半会的,市里给的项目还是不能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闲置的人数多,可以安排的工作岗位又太少,这个现况引得人心不稳,加上本省又有从明清起,及至近代持续不断向海外发展的历史传统,所以人心思动,许多年轻人中年人都动起了偷渡海外的念头。
本省偷渡人群最爱去的国家就是美国,因为工资高,遇上总统竞选或大赦时,移民政策还会放松,说不准就能获得工作签证,所以美国是第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