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她的眼泪扑簌而下,把锦盒还给他,他不肯接,她偏要还,拉拉扯扯数次,她与锦盒一起被他紧紧地揽入怀中。
她呆住。
他低下头,挨着她的侧脸。
“秀秀,收下吧。”他呢喃她的名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告诉她,“我只认你为我的妻子,除了你,我不会再娶。”
她愣了很久很久,猛地伸手搂住他的肩膀,失声痛哭,一番倾诉支离破碎:“不要说这种话,我很过意不去了……答应我,回到长安之后,一定要娶一位各方面都胜过我的贤良女子为妻。”
他没有做出承诺,也不可能做出承诺,反而把她抱得更紧。他舍不得放开她,舍不得让她离去,可是,再多的舍不得,到了今时今日,也只能舍得。
她不爱他。这一个理由就足以使他斩断对她的种种痴缠。
然而,人心都是肉长的。
他不是生来就一副铁石心肠,他有血有肉,他也付出过最真诚的感情,临到最后,他失去了朋友,失去了妻子,独自承受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剪不断理更乱的痛苦。这一种痛苦,他不可说,只可淡忘。
是不是随着时光流逝,总有一日,他能够淡忘掉这种痛苦,她也淡忘了他,仿佛,她和他从未相遇,从未相识?
忍不住一腔苦楚,尉迟敬德问:“裴承秀,我能再吻你一回么?”
称谓的改变使得裴承秀一下子意识到了什么,泪眼朦胧地亦是很惊讶地看着尉迟敬德。拒绝,太伤害男人的自尊;不拒绝,又对不住李淳风。
“裴承秀,你我再比试一次剑术。若我赢,你由我处置。”
裴承秀还来不及说“不”,尉迟敬德已准备拔剑,她不敢应战,慌慌张张地挣脱开他的怀抱,向后退,她的身后是亭柱,退无可退之时听见尉迟敬德很惊讶的道,“李淳风?”
裴承秀惊慌地回眸,在她全然放松警惕的一瞬间,瘦尖的下巴被尉迟敬德突然地握住。视野里一阵回转,明亮清澈的杏眸就对上了一双流露出复杂深意的眸子。
尉迟敬德闭上眼,吻住那一瓣嫣红的唇。
这是一个不同于以往的亲吻,如狂风,如骤雨,饱含了痴缠、绝望、痛苦、无可奈何种种复杂情绪的诀别之吻。
他的舌头碾过她香甜小口里的每一处,积累在他心中的疼痛却没有随之减少一分,他甚至失去控制咬破她的唇瓣,血弥漫在唇齿之间,他情不禁地收紧手臂,强劲的臂膀紧贴着她的身体,百般不愿意放过她,依然吮着她,轻咬她,含住她。
直到两个人都快要不能呼吸之际,他慢慢地放开她红肿的唇。
她双腿颤颤,差点站不稳。
他扶她一把,没有为他的失态向她致歉,反而探手摘下她的发冠,言简意赅:“珍重,裴承秀。”鶡冠子赠他,终不辜负他与她一场相遇相识。
转过身,不允许她看见他眸子里的悔恨,他迈步就走。
“尉迟敬德,”苦涩的呼唤在身后响起,“我,我有一事相求……”
他适时地踟蹰了脚步,既没有回头看她,也没有问她所求何事,仅仅沉默片刻,接下去,向她许下一个庄重的承诺:“裴承秀,即使你我无缘结成夫妻,我还是会竭尽所能关照你的父亲。”
掷地有声的这一刻,他踏上了属于他自己的孤单归程,一步一步走远,一步一步背离她。尽管,她又一次急切地唤出他的名字——
“尉迟敬德!”
回头吗?很想回头,却不能回头。
竭尽所能克制住把她掳回长安的冲动,若在此刻回头凝视她的容颜,他一定会前功尽弃,一定会告诉她,他根本不愿意放她去静州,根本不愿意解除婚约。
如果能够重来,他绝对不会在长沙郡府与她别离,也绝对不会交待李淳风好好照看她。
悔吗?
恨吗?
……
再悔再恨,到了最后,并不是一则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笑话,他爱过她,她也曾经属于他——
一场空,
亦是一场欢喜。
*
花开花败之时,尉迟敬德抵达长安,并从程咬金的嘴里得知了李淳风已经向秦王殿下辞去官职的事实。
程咬金牢骚满腹,尉迟敬德蹙着眉头,说出一则噩耗。
【裴氏女,病逝于益州。】
噩耗,震惊朝野。
那一日,魏国公暨尚书右仆射裴寂晕死过去,复清醒,捶床痛哭。
那一日,长孙无忌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隐忍多时,终于,可以图谋天下。
☆、第七八章 世事难料(下)
秋时。
竹林里重新栽种了一大片青翠欲滴的竹子,秋风乍起,翠竹摇曳,枝叶婆娑,丝丝缕缕的凉意渗入到肌骨,袁天罡从时节更替变化之间品出一丝久违的淡淡的怅然,不知不觉,故人亲手种下第一株竹苗的那一年,迄今已有整整二十三载。
再过了几日,裴承秀与李淳风双双向袁天罡辞行。
裴承秀住在白云观的日子不算短,又是道观里唯一的女子,性格开朗,颇有趣,知远对她产生了依赖,临别之时,小人儿紧紧扒着马车一口一个央求“小师嫂不走不走,再住几天吧”、哭得稀里哗啦。
裴承秀见景生情,抱住知远,挠挠他痒痒再好言好语地哄他:“小乖乖,不哭了啊,我去静州住几个月就回来陪你玩耍。”
知远用肉乎乎的小胳膊拭去脸上的泪,伸出指,奶声奶气道:“拉勾勾,我等着你。”
裴承秀重重的喔了一声,伸出指:“行,拉勾勾。”
承诺归承诺,当马车绝尘而去,知远又哭得一塌糊涂。袁天罡揉揉小徒儿圆滚滚的脑袋,又好笑又忍不住叹息。
“徒儿,往后的日子还很漫长,或许,你能与她再相见,又或许,你与她永不相见。”
知远蓦地止住哭,吸吸鼻子,仰起小脑袋看袁天罡,困惑不解:“师父何出此言?”
袁天罡牵起小徒儿的手,不徐不缓地往白云观回走,边走边告诉他。
“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男女.情.事.与天下大势如出一辙——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尚未抵达静州之前,裴承秀以为静州也是一个山清水秀政通人和之地。这种朴素的想法随着翻过好几座大山、渡过好几条曲折的江河而渐渐地发生改变。尤其,马车驶入盆地,来到了一个四面环山满目荆榛的不毛之地,裴承秀惊讶得合不拢嘴,差点以为走错方向了。
哪里是“定居”静州,分明是“逃难”来了……也不对,逃难逃难,应该逃到一个通天大邑,而非逃到穷乡僻壤之地。
裴承秀远眺四面深山,摇摇头,默默地放下马车车帏。
难怪益州谓之【益】,静州谓之【静】,此地,荒凉寂静得连一只鬼影都看不见啊。
也罢,既来之则安之。裴承秀如斯安慰她自己。
马车缓缓地前行,驶入城门。
静州是一个西南县城,总人口仅有几万余,少数民族居多,尤以羌族列在首位,汉族人只占总人口的十中之四。
历经苗人一祸,裴承秀打从心底忌惮异族同胞,正忐忑不安,马车居然停驻在一户羌族人家的院子里。
但闻李淳风用娴熟的羌语与对方交流,之后,她随李淳风一同下了马车,走进一座全用实木横排垒盖的三层高楼房。
这种建筑称之“木楞房”,全房既不用一颗钉子,也不用一片砖瓦,衔楔架构而成,乍看奇异,实则极为牢固。
木楞房三坊一照壁的外观让裴承秀觉得很新奇,实木散发出的清新气味也让她的心情变得欢欣雀跃,也不和李淳风招呼,一溜烟地步入屋内,正欲登楼梯,注意到楼梯踏步板的祥云图案乃精雕细琢而成,再瞧瞧扶栏,同样雕刻着繁复的栩栩如生的花鸟纹案。就此一处,暂且不论木楞房其它角落,她远在长安的闺房就这般被轻易地比了下去。
裴承秀很高兴,兴冲冲地入了卧房内室,被马车颠簸好几个日夜的小屁股刚挨着床榻,她整个人都觉得爽快多了,也不顾忌李淳风与她同处一室,速速蹬掉绣鞋,在被秋时阳光晒得软绵蓬松的布衾上面滚了一圈又一圈,然后,身体横陈,神色惬意。
李淳风凤目含笑:“喜欢么?”
“喜欢。”裴承秀拍了拍床板,示意他坐过来,“我瞧出来了,你不是突发奇想决定来静州,你是早有安排。”
李淳风不解释,修长的指扯过衾被盖住她的身体:“已是秋季,别着凉。”
裴承秀“哎呀”一声,忙不迭去推身上厚实的被子:“不用不用,我还觉得热,去开扇窗户吧,让我透透气。”自从启程,她很容易疲惫,也很怕热,汗多,晨起之时犯恶心,想吐却吐不出来,不知是不是水土不服。
李淳风也不勉强,依言推开一扇窗。
远处是连绵起伏的重山,微风拂过李淳风的面庞,他仿佛看到了并不遥远的将来,心情霎时轻松而美好,微微一笑:“秀秀,此处即是你我的安身立命之所。”
“嗯,我知道。”裴承秀揉了揉迷蒙的眼睛。
“相信过不了多久,你会见到一个人,一个对你很重要的人。”
久不闻回答,李淳风回眸瞥向裴承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