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无法理解"事业的成功。与母亲的连结"相关,成功里有妈妈的气息,接纳妈妈给予我们的一切,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透过母亲,我们与祖先以及更多的人。在灵魂深处遭遇会合,步入圆满和完整的宽阔领域。
活生生的灵魂,被禁锢在不能移动的躯壳里时,绝望便会慢慢滋长;吸入是接受,呼出是付出,深深地吐气!是一种让爱流动的方法,多一点爱意,少一点恐惧;古老的印第安人有个习俗,当身体移动的太快的时,会停下脚步,耐心等待自己的灵魂。
活出自己,保持自律,遵循序位,以身示范,是给予孩子最大的支持,当孩子需要时,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足以体会到力量,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意识到规则的存在,而又不被规则束缚。 放下系统动力,先从上修通与父母的关系,从平行修通伴侣、兄弟姊妹的关系,向下与小孩的关系不修自通;立足当下,审视关系,周遭如一面面镜子,将我们内心的状态,淋漓尽致的呈现出来,学会反转,一一面对。
做事情的力量,来自妈妈的支持,想象着妈妈就在身后,不离不弃的在后面支持着,看向目标;等待,蓄积力量,会不由自主的朝目标移动,原来,妈妈是力量的源泉,妈妈是爱的支撑;当如是的接受生命的源头时,才能够从中获取力量,从而改变命运。把上司投射成父亲,把家庭关系的感觉投射到工作关系,家庭模式在企业翻版重现,有时也会把员工投射成孩子,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关系,在不同的系统中,会冲撞产生纠结;归位,回到家庭系统厘清关系,处理好在家庭中的各种关系,才会在组织中胜任自己的角色,分清界限,处理好关系。
拒绝父母,就是惩罚自己,拒绝得越厉害,惩罚也越严厉;生命经由父母流淌而来,是最珍贵的礼物,没有生命,一切也都没有了;很多问题的发生,都是"自我"对抗的结果,接受意味着融入,把"自我"融入身体,融入家庭和系统,最终将"自我"融入更大的领域。
总是错误的以为,天下人需要被拯救,到头来却发现,原来拯救对象都是自己的化身,最需要拯救的不是别人,是自己;当自己归位时,会发现天下"无人可帮,无事可忙。",天下太平,平安无事。
正文 第二十三章 寂然忘我中的纯真
天力灵示: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过完全落单的经验,你突然发现你跟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人都失去了关系 ——你完全被孤立了。你的心中没有任何思想和情绪,它们全被封闭住了;你没有任何出口,没有任何人可以投靠;所有的神和天使都从云端消失了,你感觉到彻头彻尾的孤独。
但寂然独立是完全不同的一种状态,寂然独立之中自有美。你必须活在寂然独立的状态。人如果能彻底超脱社会结构里的贪婪、羡慕、野心、傲慢、成就或地位 ——当他从这些东西解脱出来时——他就是彻底寂然独立的。这种状态跟孤独截然不同,因为里面有活跃的能量和深刻的美感。
寂然独立不是孤独。虽然我们都是人,我们还是会透过国家主义、种族和种姓制度以及阶级区分 ——会助长孤立和孤独的方式 ——竖立起一道与邻人之间的藩篱。
陷入孤立和孤独中的心,永远无法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宗教。它也许有信仰、理论、概念和公式,它也许试图认同所谓的上帝,但是对我而言,宗教与信仰、僧侣、教会或所谓的经书都无关。只有当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美,才能体认什么是真正的宗教;若想了解美,你就必须保持寂然独立。只有当心处在彻底空寂的状态时,才能明白什么是美。
寂然独立显然不是孤立,也不是一种特殊的状态。如果有特殊感,一定会渴望某种程度的卓越性,而寂然独立却需要高度的感受性、理解力和智慧。寂然独立意味着心已经解除了所有形式的影响,因此不再受社会的染着。若想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宗教,就必须独立于物外,也就是为自己去发现那个超越时间的不朽境界。
认识孤独。孤独与寂然独立是截然不同的。穿越了孤独,才能进入寂然独立的状态。一个还认得出孤独的人,不可能了解什么是寂然独立。你现在是不是处在孤独的状态?我们的心尚未完整到可以保持寂然独立。因为心智的整个过程都是四分五裂的。一个四分五裂的心是不可能认识空寂的。
空寂与集体无关,它不受集体的影响,也不是集体的产物。它不是像心智这样的组合体,心智活动本是集体的产物。心智就是世世代代累积下来的一种产物。它永远不可能寂然独立,它永远无法认识空寂。但心若是能觉察到孤独的所有内涵,就会发现空寂的状态,那时他才能体会超越度量的境界。不幸的是,大部分的人都在追求依靠,我们渴望有伴侣、有朋友,我们只想活在界分的状态里,而这个状态里一定有冲突矛盾。寂然独立的状态里没有任何冲突,但心智永远无法觉知到它或了解它,心智只知道什么是孤独。
寂然独立之中自有纯真。大部分的人从未尝过寂然独立的滋味。你或许会搬到山上过着遁世的生活。可是你虽然独自一人,心中仍然充满着经验、概念以及你所学到的知识。基督教的隐修士即使住在洞穴里,也无法寂然独立,他仍然抱持着对耶稣的信仰,仍然受到各种的信念、教条和神学的制约。同样地。印度的苦行僧虽然过着遗世独立的生活,却无法独立于物外,因为他还是活在记忆里。我所谓的寂然独立指的是彻底摆脱过去的一种心态,只有这样的心才是有美德的,只有这样的心才是纯真的。或许你会说:“你的要求太高了。在目前的乱世里,人怎么可能过这样的生活呢?我们每天都要上班,赚钱。养小孩,等等。”但是我认为我刚才所说的一切都是跟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否则这些话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你知道,从寂然独立的状态里会生出一种富有活力的美德,这种美德会带来超乎想象的纯真和温柔的感觉。其实人是否犯错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保持独立。不受社会的染着。因为只有这样的心才能觉知到那个超越语言、名相及种种投射的境界。
寂然忘我的人才是纯真的。导致痛苦的原因之一,就是那份压倒性的孤独感。你也许有人陪伴,也许对神有信仰,或者拥有渊博的知识,在社交上十分活跃。无止境地谈论政治上的八卦 ——大部分的政客都喜欢谈八卦 ——但这股压倒性的孤独感仍然存在。因此人才会去寻找生命的意义,并且发明出了各种意义。但孤独仍然存在。因此你能不能在毫不比较的情况下如实地看着它,既不想逃避它,也不想掩盖它?然后你就会发现那孤独逐渐演变成一个截然不同的东西。
我们都是文化、宣传、心理遗产和种种制约的产物。我们无法寂然无我,因此我们都是二手人类。当一个人寂然忘我时,他就不再属于任何一个家庭、国家、文化背景或约定了,他会有一种局外人的感觉 ——活在所有的思想、造作、家庭和国家之外。这样一个独立于物外的人才是真正纯真的。这份纯真能够使我们从痛苦之中彻底解脱出来。
创造出一个新世界。如果你想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新的文明、新的艺术形式,或任何一种不受传统染指的新东西 ——亦即摆脱掉所有的恐惧和野心,创造出一个属于你我的新社会,其中不再有你我之分,而只有“我们”——那么心是不是得彻底变成一个无名氏,也就是处在寂然忘我的状态里?这是不是意味着心必须反叛那些想要臣服及获得尊崇的*?因为受到尊崇的人都是平庸之人,平庸之人一定有许多*。他的快乐必须仰赖他的邻居、他的上师、他的《薄伽梵歌》、他的《圣经》或他的基督说了什么。他的心从来无法独立自主。他永远有人或观念陪伴着他。
因此我们必须弄清楚外境的影响和干扰是什么,也就是去发现与无名氏相反的自我是什么。如果认清了这一切,就会生起另一个问题:不受外境影响,也不受自己或他人经验影响的无染之心,能不能在当下立即出现?只有当这样的心境出现时,才能建立起不同的世界、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
寂然独立的状态里没有任何恐惧。心若是能摆脱所有的影响和干扰,彻底保持寂然独立,创造性就会产生。
现在越来越多的技术都在发展出来 ——透过各种宣传、强制、模仿来影响人心……无数的著作都在教人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有效地思考、如何造房子、如何组装机器,因此我们逐渐失去了开创的能力以及靠自己思考的原创性。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政府都在利用各种手段来影响我们,于是我们就变成了善于臣服和模仿的人。如果我们臣服于某种态度或影响力,自然会抗拒其他的影响力,在抗拒另一个影响力的过程中。不就等于在用负面的方式臣服于它吗?
心应不应该随时处在反叛的状态,以便了解那随时在干预、控制、塑造和不断冲撞我们的外在影响力?平庸之心的元素之一就是永远处在恐惧中,因为有困惑,所以想得到秩序,想让自我延续下去,想拥有一个能够引领它的形式。然而这些形式和影响力都会制造出矛盾与冲突……任何一种拣择性都属于平庸的状态。
相似小说推荐
-
御财 (芥末奶昔) 起点VIP2014-09-16完结本书超级超级渣渣,超级超级不好看。 谁看我跟谁急哦!T_T 见着绕道,千万别进来,谢谢。...
-
今夜我怒放 [封推] (米苔米苔处处开) 起点八大分类大封推VIP2014.11.3完结她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女孩子,孤独地生活在异国他乡。一次奇/遇,她掌握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