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传之红楼篇 完结+番外 (紫莜dxm)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紫莜dxm
- 入库:04.09
这可不是一个城门口如此,京城四个城门口,都陆陆续续来了许多难民,一两个官员估计还搞不定。
索性这两个官员后面跟随着的是一众衙役,推着推车出来了,里面都是从仓库里拿出来的粮食,还有大锅一类,煮饭的家伙。
两个官员是临时从各部门里抽调出来的四品官,听从的皇帝的吩咐,先来安抚住灾民,剩下的另有大官领着皇帝的圣意来好好的安排难民。
最后一辆推车里面是装的热馒头,足有数百个,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筹集到这些馒头,还算是这些官员的本事了。
两个官员说了皇帝大概的处理方法,具体后面会有大官下来安排,让大家先吃个馒头暖暖肚子,午饭就要靠大家自力了,毕竟粮食锅铲子煮饭的东西都带来了。
两个官员的一席话,让大家不由得都露出了一丝笑容,不由得松了一口气,还好,皇上他老人家还管他们。
于是,发放了馒头,在衙役的督促下,就地架好了大锅,现在就开始熬粥。
等到一个时辰之后,皇帝派的大官终于来了,这次带的人更多,准确的说,这是兵营里的士兵。
大官还带来了五个大夫,里面有两个太医,三个在城里医馆内征用的坐馆大夫,让大夫依次给难民检查,大夫一个个检查下去,好在都没有传染病一类的,要么是营养不良,要么是身体太弱,不过太医还是开了清热祛毒的方子,让现场熬出来,每人都喝上一碗,有病治病没病预防。
至于带来的士兵们,则在指定的地方开始搭建木屋,城内可没有这么人的住处,好在许多人都知道帮忙,一两天内搭建上百个木屋不成问题。
就这样京城的四个城门不远的空地上,都在搭建安置难民的木屋。
直到夜幕深沉下,林如海才回了林府,他今天也是安排难民的负责人。
草草的用了夜宵,林如海才松了一口气,今天他和另一个同僚负责西门那边的事宜,今晚上同僚在西门那边守候,明晚上就轮到他了。
贾敏看着林如海的模样,瞬间忘了林如海是修真者事情,担忧的说道:“老爷,可不要累着,身体重要。”
林如海望着围在四周的妻子儿女,眼神闪过一道光,才笑道:“夫人,你忘了我们可不同于一般人?”
“倒不累,就是精神紧张,为了加快搭建木屋,可不是忙了一通。”
“爹爹,干旱地区的灾民都来到京城了么?”那可是不少人哦。
林如海摇头,“哪能那么多人,那样京城可接受不了这么多人。这只是少部分,听说逃亡江南一带,沿海一带的灾民也不少,皇上应该做了许多安排。”
“我看皇上对江南一带,沿海一带的富庶地区的情况了如指掌,隔几天皇上就会把这些信息说给我们听。”
林如海皱眉深思,良久才点点头,“看来,皇上有暗手,”而且宣和帝并不避着他们,这让林如海不得不想着是不是皇帝变大方了?
“管皇上有没有暗手,只要能够很好的处理这次灾难的事情就行了。”
“也对,反正对我们无影响。”
“对了,夫人,这天气越来越热,难民也越来越多,国库囤的粮食不能全部用完,这不久,皇上就会让我们世家布施了,要早作准备。”
贾敏沉吟,“行,我会安排下去的。”
囤了粮食棉被衣裳的人家,这个晚上的也是如此商量的。
接下来两天林如海都未回过府,一直在城门外管着事情,吃住都在那里。
三日过后,难民越来越多,该这些家族出力的时候了。
贾敏在接到林如海的信息之后,就立即安排布施所要准备的粮食,棉被,衣裳。
第二日,贾敏就带着一队人拉着东西去了城门外,把粮食交给管理的官员,棉被衣裳则是现场一个一个发放,直到发完为止。
如此,这几日,陆陆续续都有家族送东西到各个城门的难民营。
这让宣和帝颇为满意,果然众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第一百三十八章 继续
因着城门外的难民们,城门口进出检查的非常严,城内的许多百姓,看到大户人家在给难民们送东西,也自动自发的捐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物。
林如海一阵忙碌,贾敏也没闲着,皓玉禛玉一如既往的在书院上学,林清两姐妹有时候跟着贾敏帮忙,有时候做自己的事情。
这日,林如海还要在早朝之后给皇帝汇报差事的进展,要知道他们礼部衙门里一个留守的官员都没有,其他部门里好歹还留了四五个官员留守,可见这次安置难民的差事,宣和帝是各个部门里都征用了人手。礼部最厉害,一个不留。
早朝之后,林如海进了御书房去面见皇帝,还碰到了几个同道中人,于是大家就顺道一起去见皇帝了。
“微臣参见皇上,皇上圣安!”几个官员一起给皇帝行了礼。
宣和帝抬手招了几人起来,不等几人说话,就问道:“各位爱卿,安置事宜做的如何了?可顺利?难民们的反应如何?”
几个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让排在第一个的林如海先来。
“回禀皇上,一切安好。并未有难民反感。”
“只是,皇上,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们总不能一直养着这些灾民,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其自力更生。”
立即有官员附和,“是的,皇上,难民们每天吃了无事可干,实在是浪费。”
“而且,后面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每天这么养着,也是一大笔花费,要知道国库里的粮食用一点就少一点。”另一个官员也忧心道。
宣和帝右手敲着桌子,一下两人,才开口道:“那看看各大家族有没有用人的?”
“或者就近农户少的村子,可以选择合适的灾民安家落户也成。”
又有官员提了疑问,“这大灾过后,肯定会有大部分人回老家。还有大家族用人都是要签卖身契的...”
“也是,从良民变成奴隶,自愿吧。朕现在只想先解决难民吃饭住宿的问题。”
汇报了安置事宜的进展,林如海并未直接去城门外,而是先回了府,给贾敏说了一下他要做的事情,还把管家带走了。
林如海在难民营里挑了许多户这两天他观察到的品行良好的十多家人,让管家带着安置到京城郊外的庄子上,本来庄子上人并不多,林如海也不要他们签卖身契,直说了,先把这几个月渡过了再说,等到灾难过后,要回老家的,林家会发回家的路费,要在这庄子上安顿下来的也成,那时候再商量。
因着林家财大气粗,京郊的庄子就有好多个,而且前段时间的囤粮行为,各个庄子上都有许多粮食,不怕这些人去住。
后面陆陆续续,林如海又挑选了许多人,总的人数有四五百人,分散到京郊的庄子上了。
进了庄子吃饱不是问题,只是进了庄子,要听管事的安排,要帮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对这些难民来说,都是小事,求之不得。
难民营里的灾民有来的,有走的,其实有些人并不喜欢吃白饭,在难民营安顿下来之后,就自己出去找事做了,等到真正的安顿下来了,就从难民营里退出去了。有的跟附近的村子套了近乎,住进了村子,在村子里安家落户了,当然这也是官员们积极促成的。有的咬牙自卖自身,进了大户人家当丫鬟小厮粗使嬷嬷什么的都不在话下,总之都能够自力更生了。
当然这是后话。
五月中旬,京城的难民一事,终于告一段落了。
林如海终于有闲心听皇帝说全国各地的情报了。
宣和帝宣了林如海秦霄大皇子三人一起去御书房商量事情,因为林如海三人第一次来见宣和帝的时候也是他们三人,这之后,宣和帝要找三人分享消息的时候,就习惯性的叫了三人的。要跟其他官员商量事情,则是避开三人。
从宣和帝那再次知道了全国各地的信息,几人又沉重着脑袋离开了。
这段时间,大家都在忙碌,就连大皇子都参与到安置难民的事宜当中的,亲眼见过了那些灾民,大皇子还是颇有感触。
难得早点回了府的秦霄,去见了太上皇,太上皇这段时间在王府还是一样的过日子,心里却无比的担心这灾难,皇帝能不能应付?要知道,他当皇帝那会,虽然也有灾难,可是却没有这次这么大,广,严重,简直包含了全国各地。太上皇心里还有点安慰,沿海一带因着大海的关系,干旱并未有多大的影响,最多粮食亩产减少一点。
“父皇,这几日身体可有不适?”
秦霄的问话唤醒了沉思的太上皇,太上皇拍拍秦霄的手,让其坐在前面。
“小五,说说外面的情况。”
秦霄点头,“父皇,不要担心,京城内外的灾民已经安排妥当,并未有灾民不满或者暴动。”
太上皇吁了一口气,“也不知道今年怎么是这么个霉年,就算是一个地方一场干旱都能引起天下的不安,更别说这是全国各地大部分地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