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传之红楼篇 完结+番外 (紫莜dxm)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紫莜dxm
- 入库:04.09
郑中成亲之后,对妻子很满意,妻子是个美娇娘,持家有道,琴棋书面皆通,因为郑家是寒门起家,并未有多大的家业,而且他爹都不识字,还是他从小开始读书,但是因着家庭教养的问题,郑中的学问远远赶不上世家出来的子弟。他的官位可以说是太上皇照顾得来的,当初中举人都是吊尾而过。这会偶尔从妻子口中别样的答案,也会让他欣喜若狂。
两夫妻关起门来过着自己的日子。
参加了满月宴,回了府,林清又是一阵感概,以后贾元春的幸福不在是空话了。
夜晚,一家人交换了想法,才回了各自的院子。
瞭望星空,林清烦躁,索性心不静修炼没有效果,林清把小家伙们收回空间,愣愣的发呆。
良久,林清想了想,一挥手,一把飞剑出现,祭出飞剑,林清一晃就消失在了院子里。
而其他人一无所知。
林清并未飞多远,只是去了大屋山最大最高的山峰,几千米海拔的高度,山顶依旧白茫茫一片。
躺在雪地里,头枕在手臂上,望着星空,朦朦胧胧的感觉,眼皮越来越重,不一会林清竟然睡着了。
林清不知道的是在她睡着了之后,整个雪地开始泛着雾气,而且灵气充裕,都星星点点的向林清身体内钻去,这些星星点点带着光芒的灵气颗粒像是有意识一样纷纷的笼罩在林清四周。
熟睡中的林清陡然睁开双眼,揉了揉眼睛,看了下四周,有点疑惑自己怎么给睡着了?再内视丹田,发现丹田的灵气增加了,而且还是没有副作用的,要知道这段时间灵气暴躁,负能量充斥其间,吸收个灵气还要提纯。
林清费解,摇摇头,看着天色不早了,掐着法诀,祭出飞剑,趁着夜色还早,嗖的一下,又回到了清凉院。
天亮之后,林清难得的好心情,放出四只小家伙,让它们自己去玩,林清也逛逛林府。
不一样的心情观看事物是不一样的,此刻林清心情好,看着林府内水汽蒙蒙,翠绿青葱的花草树木,嘴角弯弯,难得的欣赏着黛玉种的那些鲜花绿草。
和家人吃了一顿美味的早餐,短暂的愉快的交流了一下信息,又各自做自己的事去了。
说起来,这段时间无海书院中,学生们乖巧听话的不得了,让各位教书先生们摸着自己的胡须,兀自欣慰着。
无海书院有个规矩,所有的学生都必须满了十五岁才允许去参加科考,不到年龄,山长先生是绝对不允许下场考试的,这一点是每一个进书院的学生家长都必须遵守的,不遵守?好吧,领回去自己教呗。
冯纪那群人,成长了许多,不在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叫苦,不再在外惹是生非,不再在外溜鸡斗狗行些纨绔子弟的行事了,一颗老鼠屎可以坏了一锅粥,而另一面却是榜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大家开始懂得思考未来,懂得谋划自己想过什么样的人生就要自己去努力。
这几个月的灾难大家都看在眼里,先生着重讲授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私底下大家也都在讨论,交换了彼此的意见,对未来又有一些新想法了。
这些人的长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即使以前的书呆子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也不再那么呆板了,不过书呆子样的风趣幽默一般人招架不住,是会让人吐血的。
第一百三十七章 布施
时间已经过了五月份了,天气越来越热,京城也受了巨大的影响,天都赶上往年六月份了,但是因着特殊时期,今年的避暑谁都没有可能出京城了。
皇宫里像是个蒸气锅,太上皇老人家可是受大罪了,不得已,秦霄还是把太上皇接回了王府,让太上皇过一个舒服的夏天。
当一些难民们来到京城的时候,京城热闹了。
那日,天才微微亮,到了开城门的时辰,守卫准时打开城门,就看到城门外站了许多难民,守卫吓了一跳,还好上面早就有吩咐了,难民来了,全部集中在一起,等候上面来处理。
从干旱开始到现在两个月过去了,京城才来了些难民,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消息。要知道以往大灾难的时候,难民不消一个月统统上京城。
当难民们被守卫拦着不让进城的时候,大家都慌了,人们本能的怕官府怕士兵,全部都如惊弓之鸟。
好在守卫们尽责让难民们找了四周的树荫阴凉处待着,并一再保证皇上会派官员下来安排好大家,让大家不要急不要慌,皇上顾虑着大家的。难民们才抱着自己的包袱蹲在路边,两眼望着城门口。
这里的难民并不多,一百多人,虽然衣衫褴褛,破破烂烂,不过并没有臭气熏天。
这么多人全部都盯着城门口,那目光让守卫们瘆的慌。
人群中,说话声音不少,大家都害怕守卫说的是空话。
“爹,平儿肚子饿,要吃饭。”一个二三岁的小男孩,瘦瘦的小脸,撅着嘴说道。
“爹这里还有几块馍馍,平儿吃一块,垫垫肚子,等会会有包子吃。”一旁半抱着小孩的二十来岁,同样消瘦的男子摸着包袱里的东西安慰道。
“不要吃这个,...”小孩子撅着嘴不乐意,他已经吃了好几天这个了。
年轻男子无奈,“平儿先就这个吃点,等进了城,爹爹给你找吃的。”
“先喝点水,再吃馍馍,不会那么干。”年轻男子旁边一个年轻的妇人拿着水壶,小心的喂着儿子。其实年轻男子一家本来不应该这么落魄,就算是干旱来临,也有点资产到其它地方生活,哪知道遇到了山贼,家产一抢而空,就连父母因为年老生病都失去了,就剩下一家三口,一路磕磕绊绊,好不容易来到京城,哪知道这会被挡在了城门外。
年轻男子本来打算进了城找个短工解决掉暂时的吃饭住宿问题,这会恐怕也不行了。
“相公,这还有几块馍馍,你也吃点,看这样子,今儿进不了城。”妇人也不无忧愁的说道。
一家三口,只得耐心的等待着。
“丽儿,你家就剩下你们姐弟俩了,可要好好的,好死不如赖活着,皇上他老人家肯定不会不管咱们的。”这个热心的大婶在路上颇为照顾两姐弟,让丽儿两姐弟很是感激,两姐弟的父母在路上生病因为没钱没大夫而去世了,从此以后,丽儿就不得不担负起照顾弟弟的责任,这是她答应了父母的。
“莫婶子,丽儿知道,丽儿会好好的照顾弟弟。”丽儿咬着干涉的嘴唇,坚定的说道。
“哎,莫婶没有能力养你们,以后只能靠你们自己了。”莫婶叹气道,她家还有一大家子人,总不能为了外人让自家人吃不饱饭穿不了衣?
“哎,老头子,我们到京城了,这是咋整的,怎么不让我们进城?”老婆婆眯着眼,看着前方黑压压的人群。
“我哪知道,不会又是那些贪官不让我们进城?这咋整呢?”老汉看起来单瘦,身子骨比老婆婆要好,他们两老无儿无女,这次干旱,从老远的家乡出来,路经不少的小城市,即便宣和帝布置妥当,这个世上还是有铤而走险之人,俩老人就对前几天遇到的一个县令,印象深刻。那县令不让任何人进城,凡是看到难民,要么赶跑要么抓回去关起来,两老人还是在城门口发觉不对立马跑路,才没有进狼窝。其实这两老人这样有惊无险的来到了京城不可谓运气不好。
“难道京城都没有青天大老爷?”老婆婆嘀咕。
老汉叹气,“谁知道,说不定贪官就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藏着呢。”
“菀儿,现在世道如此,脸上的东西可不要急着去掉,等我们安定下来再说。”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妇苦口婆心的对一个十五岁左右的年轻女子说道。
这年轻女子是老妇的孙女,还有一个孙子,这会在前方打听消息,她们家就三口人,因着孙女长得好,开始逃亡的时候,受了不少的骚扰,还是老妇和孙子一起护着几次逃脱,后来老妇就在孙女脸上抹了乌漆漆的东西,掩盖了脸色,才算是一路有惊无险的到达了京城。
“婆婆,莞儿知道。”如果不是经过了那段被肮脏龌龊抓住欲行不轨的经历,莞儿可能不愿意。这会莞儿巴不得一辈子这样,那几个龌龊的男人给莞儿可是留下了深刻的阴影。
“婆婆,婆婆,孙儿打听到了,城门口的守卫说了待会皇上会派官大人下来安排我们的,让我们在这等着。”一个跑的气喘吁吁的十八/九岁的男子说道。
“真的?那就好,即便没有官大人,让我们顺利进城,找个活计做,解决吃饭住宿问题就好了。”
不过老妇也知道这可能不现实,就算是进了城,也不会有多少人会用难民。
..................
就在人群快耐不住了的时候,从城门里走出了两个穿着官服的官员,这两人是来打头阵,先安抚住众灾民来的。
宣和帝这会正跟一二品大员刚刚开始讨论,制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