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扶摇上青云[科举] (长安墨色)


  “玉寿那孩子稳重,我看也能考得上……”
  作者有话说:
  二更~晚点三更哦~老规矩,评论发红包,么么


第32章 开考了
  ◎永远不要攀比【三更】◎
  在一片热络的夸赞声中, 沈长林和沈玉寿有点不好意思,村民们的反应太激动了,沈长林现在有种全村第一个大学生的错觉。
  但前程未知, 沈长林还不知道县试的难度,并无十成把握。再说, 科举考试可比后世的高考难多了。
  钱氏也不想两个小孙子陷入被捧杀的境地,谦虚笑着冲村民解释:“就是参加考试,考不考的上还两说, 有谁愿替他俩做保吗?”
  “我!”
  “还有我!”
  很快就凑齐了五个人, 钱氏拿到了摁手印签了名了保约书,拉着两个小孙子同大家鞠躬:“来日若考上了,再请大家吃酒。”
  从野地里回来的周氏看见这一幕,简直惊掉了大牙,这两货要参加县考了?那么她的宝贝孙子沈玉堂呢?咋没听见动静,这不应该啊。
  当日下午,钱氏驾着牛车送他们回县城,另带了一大篮子鸡蛋, 嘱咐他们用开水冲了, 加勺蜜糖一块吃。开水冲泡的鸡蛋又香又甜, 做起来也方便,沈长林沈玉寿已经这样吃了一年了, 另外还有些菜干和鹅蛋, 是送给白雪的, 感谢她给沈玉寿开的药方子。
  “等开春暖和些了,就请顾师母也帮你们的爹也看看。”
  沈玉寿的身体养好了, 近来沈如康咳的有些厉害。
  “不过家里的事情你们都不用操心, 安心读书便是了……”
  一家人话着家常, 很快就到了县学,钱氏不想走夜路,急着返程,送到他们门口就回去了。
  沈长林先跳下车,伸手拉沈玉寿下车的时候,瞄见一个鬼祟的影子一闪而过,没待他看真切,那人就闪到县学里面去了。
  若他多看一秒,便能认出这人正是周氏。
  原来周氏从下午听说沈长林兄弟俩要参加县试后,就一直心神不宁,这几年为了供沈玉堂读书,她可是将整个家底都扔了进去,就盼着宝贝孙子出息起来,算起来玉堂比那两个都年长些,今年都十四岁了,就算轮也该轮到他先参加县考啊。
  因此周氏立刻放下野菜,直奔县学而来。
  柳秀才的文智书馆现在已改名德正书馆,换了先生掌教,沈玉堂在德正书馆继续读了一年后考入县学,现在也是乙班的学子,猛然见教室门口出现一个鬼祟的脑袋,他吓了一跳,紧接着看清楚那满脸皱纹,头发蓬乱的老太太,正是自己的奶奶。
  乙班的学子中,目前沈玉堂的家境是最为贫困的,以前还有沈长林兄弟俩垫底,他心里好受一些,现在自己成了最窘迫的,沈玉堂花了很长时间来调整心态。
  “奶奶,不是叫你不要来县学找我吗?这样会耽误我读书的!”
  周氏呵呵笑着:“奶奶有急事问你。”
  说着就提起县试的事情,沈玉堂脸色一黑:“我不想说!”
  县试对于考生的年龄,一直都是有要求的,除了找到人做保外,年龄一般要在十五岁以上,但是县学的学子有些许便利,顾北安也觉得要多给小学子们锻炼的机会,于是在十五岁以下的学子之中,安排了八个名额,然后让学子们考试,按照排名来争取考试机会。
  沈玉堂恰好排名第九,错过了今年的考试。
  周氏一拍大腿,毫不怀疑是孙子能力不够,认定是先生偏心,谁不知那位顾先生,最是喜欢那沈长林沈玉寿。周氏眼珠子滴溜溜乱转,琢磨了一番,找顾先生肯定问不出个结果,听说在县学里,顾先生只是老二,真正的老大是孙学长也就是孙教谕,于是周氏拍拍屁股,直接冲到孙教谕那去了。
  孙教谕近日正在忙县试的事宜,这是开春之后的头等大事,因此县令大人也来督查,看看孙教谕准备的如何。
  就在这个当口,周氏冲进来,劈头盖脸就说要举报顾北安偏私。
  “竟有此事?”
  事关科举,便无小事,县令大人当即去县学亲自询问。
  顾北安那时正在甲班为学生上课,见县令大人问及县考名额之事,深感困惑:“不知是谁揭发我?”
  周氏勇敢的跳了出来:“我!顾先生,我们砸锅卖铁供养一个读书人不易,你不能这么偏心眼啊……”说着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起来。
  “老太太莫要伤心,随我来。”顾北安吩咐甲班的学子们先自习,自己领着县令、周氏等一干人往外走:“此前我们举办了一次考试,来确定名额,所有学生的答卷、分数、评语都粘贴在墙上,随我来看便是。”
  “可我不认识字哇!”
  “无妨,县令大人、教谕大人在,他们可以帮忙品鉴,老太太,你信不过在下,连这二位大人也信不过吗?”
  周氏眼神闪烁几下:“行,我信。”
  听见外面一阵阵热闹的动静,乙班的学子也都无心上课,沈玉堂也侧耳细听着,突然,奶奶熟悉的音色落入耳中。
  “不可能,这不可能啊,县令大人,你们看错了吧!我孙子的文章,怎么可能火候未到?”
  沈玉堂脸色一白,急忙冲了出去,只见周氏哭坐在地上,嘴里念叨着:“我不相信,我不相信,我孙子的文章定然是极好的啊……”
  “奶奶!”沈玉堂将周氏扶起来:“不要在这里丢人了。”
  紧接着他将哭哭啼啼的周氏往门口拉,让她早些回家去,并说他在县学很好,先生并未偏心,是他自己火候不够云云。
  顾北安一直站在不远处,看着沈玉堂将他奶奶劝回家:“玉堂,你随我来。”
  “是。”沈玉堂战战兢兢的跟了上去。
  “玉堂,你是有天资的人,但也只比常人多上三分,因此,仍要刻苦努力,潜心向学,若能笔耕不辍,以我的经验来看,科举之途,你小有希望。”
  “然,此路艰苦,人生在世,并非孑然一人,若你有家庭要兼顾,有姐妹兄弟要扶持,有长辈要奉养,做先生的劝你好好权衡,到底是尽孝还是逐梦,何轻何重?此外,永远不要同别人攀比、比较,因为无论输赢,这样都乱心之举,于学业无益。”
  顾北安是背对着沈玉堂说这番话的,语气平和,徐徐道来。
  而前一刻,沈玉堂的奶奶还对他来了一番上不得台面的诬告,一瞬间羞愧、内疚、感激种种情绪交织在沈玉堂的心头,顾北安的话,让最近浑浑噩噩的他,顿悟了一丝清明。
  “学生明白了。”
  目睹这一场闹剧的沈长林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沈玉寿也深觉无语:“希望先生不要被此事影响了心情。”
  “先生雅量,定不会为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挂怀。”
  沈长林猜测的没错,今日闹剧顾北安一笑而过,半刻都没有放在心上,因为他忙着给参加县试的学子列复习计划。
  计划密密麻麻,只有考前一天是休息时间,拿到复习计划的沈长林眼前一黑,不愧是你——填鸭式教学的拥趸者,顾衡水。
  经过艰苦的复习期,终于到了二月下旬。
  让沈长林期待数年的县试。
  科举应考的第一站,开始了。


第33章 考完了
  ◎走出考院号间【一更】◎
  这日清晨, 天色微亮,考场外面就排起了长龙。
  前来参加考试的学子们站在微凉的寒风中,或镇定, 或兴奋,等待着搜身放行, 赴一场逐梦之约。
  县试的题目由县令和教谕一起商议而定,在科举考试中,这一场难度最低, 共有五场考试, 第一场考四书意,共有三题;第二场试论一道、诏诰内科一道及判语三题;第三场则考经史时务策,共六题;第四场考诗赋,要求考生帖诗和赋各写一篇;最后一场则是八股文;
  以上考题均对答题字数做了要求,一般在二百字至三百字间,合六七千字左右,考试时间为四日三晚,时间还是颇为宽裕的。
  并且, 一县所拟的题目, 主要出自四书五经, 围绕伦理道德、治国之策展开,只要学子们认清题意, 从自身角度结合国情民情书写即可, 只要立意不偏, 无错字,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再措辞雅正一些, 便大有过关的希望。
  只是四书五经全文便有三十余万字, 想要将全文都读透,亦非易事,因此,对于考生来说,这份科举之路上最初级的考试,也并不简单,多少读书人考到发须皆白,也不曾跨过这一道坎。
  “沈长林,年十一……”
  这次永清县的监考官是知府派下来的陆经历,年约四十,长着一张宽脸,他捏着保约书看了看,又上下打量沈长林一番:“这么小就来应考?你考的上吗?”
  沈长林内心一万句吐槽飘过,但面上不显,作揖道:“纸上得来终觉浅,学生想亲身躬行一番。”
  站在陆经历旁边的县里大人捋着胡须微微颔首,不愧是顾训导教出来的学生,伶牙俐齿,就是会说话!
  但偏偏陆经历是个麦秆吹火的小气鬼,他屡试不第,是疏通关系才弄了个从九品的文书官当,最看不得最羡慕的就是那些一朝春风得意的举子们,现在看沈长林颇不顺眼,觉得他身上已隐约有那些人身上的傲气。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