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马上准备好了?我们该走了”
“再等几天吧。”
这些天里,他一直住在这个客栈,只是路过金陵,出门办点事。
他常常坐在二楼这个位置,每天固定的时辰,就见对面那家门户前,有个少女出现。锲而不舍的好像要见什么人,也不知道什么原因,那家主似乎不愿意见她。
今天她终于进去了,再出来时,眉头紧锁,心事重重的样子。
不知道她要去见什么人,做什么事。她在门前站了半个月,他在酒楼里住了半个月。每天看着她站在那里,无论刮风下雨,都来。
为什么会在这里待了半个月之久,自己也想不明白,大约是觉得那女子有意思吧。看起来,不像寻常人家的女子。
“公子,咱们也该回去了,家中还有事,等着公子处理。”一旁的侍卫已经催了好几天。他们在金陵停留太久了,家里那边的事情,回去有的忙了。
这几天以来,那女子再也没有出现过,他喝了口茶,是该回去了。低低咳了两声,起身下楼上了马车。
第42章 玄冬霜雪
【一】
“谁呀?”燕绡听见一阵敲门声,朝门外询问道。过了半晌,也没有人答话。于是她推开门,只见周围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正要关门回去时,眼角的余光却撇到了地上。角落里放着一个黑色盒子,她有些奇怪,还是俯身捡了起来。
“小姐!”
“怎么了?”
“刚才有人敲门,开门的时候却不见人影,只留下这个。”
宛蓉看了看她,又看了看盒子,上下打量了下。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地方,只轻轻一扣,盒盖便开了。里面放了一个黑棕的瓶子,上面写着,玉肌膏。还有一张纸条,早晚敷在疤痕处,两个月便会痊愈。
“看见什么人了吗?”
“没有!”
“是什么人知道小姐受伤了?”燕绡眼底隐隐有些担忧。
宛蓉拿起瓶子左右看了看,还透着一股淡淡的清香。
“拿去给郎中看看。”
“是!”
没一会燕绡便回来了,兴冲冲道:“小姐,大夫说没毒,还说这是十分珍贵的治伤良药,一定可以祛除小姐肩膀上的痕迹。”这下好了,小姐肩膀上的伤有办法了。
宛蓉看着一个瓶子,有些奇怪。有人知道她受了伤,现下需要除痕的良药,不愿意出面。又知道她们住在这里,主动送上门来。
不免让人心底打鼓,说明那人对他们的情况十分熟悉,甚至了如指掌。不过看样子,对方并没有恶意,反而是一番好心。知道她受了伤,还是烧伤,若是医治不及时,可能留疤。
对女子来说,面容,肌肤,都至关重要。她还没有婚嫁,若是将来夫君看到她身上的疤痕,也不知道会做何感想。
这些日子,也看了很多大夫,对于宛蓉肩膀处的疤痕,都束手无策,说这是肌肤受损,哪有那么容易修复。
每每照镜子看到时,自己也是心沉到谷底。她是女子,虽说不一定要貌美如花,但是一块伤疤在身上,看过去自然有些不舒服。也涂抹过不少药物,只是效果微乎其微。
又是什么人,知道她受了火伤。是当初害父亲的那波人吗?如果是他们,应该巴不得她去死,怎么还会送药过来。
那又是谁默默在背后,留下东西就走?
两个月后,“这药也太神奇了,小姐身上的疤痕真得好了。”夜晚,宛蓉趴在床上,肩膀裸露在外,肌肤似雪,先前留下的疤痕,现在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和正常的肌肤相差无几。
“就是不知道,那人到底是谁,又为何对小姐的事情这么上心。”
“不出世的人,大有人在。”
“会不会是大老爷送来的?”
“应该不是。”大伯一个商人,怎么会有这么名贵的药,就算有也不会白白送给她。
“这人真奇怪,做好事还不留名。”
“大伯那边怎么样了?”
“薛统领已经盯着大老爷很久了,可是大老爷并没有什么异常,出入的地方,只是丝绸商铺,酒楼,还有家里。”
“大伯常常去的地方是哪?”
“薛统领说,就是万花酒楼。”
宛蓉翻了个身,“那明天咱们就去万花酒楼!”
“只怕不行吧?”
“怎么不行”
“那万花酒楼,是风月场所,都是男子出入。”
“既然是酒楼,当然是赚钱为主,只要有钱也就不分什么男女了。”
“要是夫人知道,小姐要挨骂了。”
宛蓉当然知道母亲的脾气,平日里多看一本杂书,便被关禁闭,总不许她们看,要是知道她去那种地方,大概不知道要怎么罚她了。
眼下,父亲接二连三的被贬,总不能坐以待毙才是。这些有牵连的人中,只有大伯,最适合作为突破口。
必须要找到是什么人要挟大伯,又拿什么要挟的大伯。
天空下着阴雨,宛蓉站在酒楼门口,看着人来人往。这里仿佛是另外一个世界,没有人间疾苦,都在醉生梦死。
酒楼的老板上下打量着她,“我们这里只接男客。”
宛蓉拿了一锭银子过去,“我只是略坐坐,听个曲。”
那老板接了银子笑眯眯,“请进,请进,快请进。”
到了包间里,那老板只盯着宛蓉瞧,“要是小姐来我们这里,一定是最红火的姑娘。”
“胡说八道什么,这是我们家小姐。”
“是,是,小姐要听什么曲?”
“你们这里是不是有个叫花眉的人?”
“花眉呀,早就被赎身了,现如今已经不在这里了。”本来还指望着从花眉身上多弄点钱,奈何别人给的太多了,不得不同意。
“是什么人给花眉赎的身?”她眉头微蹙。
“只要钱到位,谁管他什么人?”
“那她现如今去哪里了?”
“谁知道去哪了?”
从酒楼里出来,燕绡道:“会不会是大老爷?”
宛蓉摇摇头,花眉突然消失,大伯依旧照常来这里。说明对花眉并无特别之处,并不钟情于她,当然也不会为她赎身。唯一的解释,花眉见过找大伯的人,现在有可能已经凶多吉少了。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查到幕后凶手?”
“要查到背后之人,只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就算查到了,凭他们现在,也奈他们不得。只怕这里面金陵,和长安的人都有。
“叫薛大哥帮我找个人。”
“谁?”
...............
宣宗十二年玄冬,陈怀泫接宛蓉去连州。路过衡阳境内,中途大雪纷飞阻断了官道,她们一行人迫于无奈只得在附近的驿站住下。
已经一连过去十多日,大雪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走。宛蓉站在窗前,看着纷纷扬扬的雪花。
燕绡拿了件浅色的裘衣披在她身上,为她系好领结,又捧了个暖炉放在宛蓉手里。
“第一次见这么大的雪,听说官道连着玉霞山都被封住了。”
天际边白茫茫一片,雪花堆了一层又一层。
“等着吧!”官道不通,想走也走不了。
“听说大小姐的日子过得并不顺遂,刘公子为了气她,还纳了一房妾室?”
宛蓉叹了口气,一切都是自己选择的,日子好坏也怪不得别人。
“小姐出去走走吧,一连待在房里待了十多日,怪闷人的。”
“确实有点闷!”
大雪封山,客栈里也是少有人烟,唯有店里的掌柜正在低头拨着算盘,见宛蓉过来。“小姐今日出来了。”
她点点头顺着客桌坐下,“闷了几日,想出来活动活动。”
掌柜五十有余,有些年迈,世代寄居在这里,凭着一家客栈养活家里老小,吩咐小二给她倒杯茶来。
“小姐是该出来活动活动,这抢修官道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且得耐心等着就是。”
“小时候听父亲说这衡阳郡是有名的雁城,有八百里玉霞山,又是燕雀的故乡,倒不曾想这里还会下这么大的雪。”
“也不是年年都下这么大的雪,往年也有不下的时候,如今这么大的雪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地里的庄稼冻坏不说,待到来年颗粒无收,朝廷赋税还是要交,百姓想要活命没有办法,只能去高息借粮,来年息粮翻几倍不说,又是什么光景只有天知道。”
“若是来年同样大雪,百姓岂不是走投无路?”
一旁经过的小二哥端着托盘义愤填膺道:“何止是走投无路,那是没活路。什么雁城,食人城还差不多。”
宛蓉正有些不解,他便已经接着忙碌去了。掌柜见状道:“小姐不要理会他,这人家中近日琐事缠身,正因为这高息的事情,愁眉不展。他是我们这西北郊外的,一家子指望着几亩地生活,靠天吃饭,去年水灾,今年雪灾,地里颗粒无收不说,欠的高息却是翻了几翻,今年还不知道怎么渡过呢。如今朝廷赋税层层加码,百姓们苦不堪言。”
“郡守大人不管吗?”
那小二哥复又愤愤道:“我们这些老百姓的死活,郡守几时在意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