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综]数风流 (千霁)


  八月,郭汜欲劫天子返回长安,计划败露,郭汜弃军逃奔南山。
  十月,李傕、郭汜后悔放天子东归,联合起来追击天子。不久,张济与杨奉、董承等人不和,于是率军返回,与李傕、郭汜联合。
  十二月,天子到达弘农,被李傕等人追至,与护卫天子的杨奉、董承在弘农东涧交战。杨奉、董承军大败,百官、士卒死伤无数,天子逃往曹阳,狼狈不堪。
  
  这是经过高度概括的兴平二年大事年表,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得多,足以令任何想要火中取栗的势力都只能望而却步。原因也很简单,投鼠忌器。
  天子身边始终有凉州军簇拥,李傕、郭汜、杨奉等人的反复无常与张济、杨定、董承等人的心思莫测都是巨大的不确定因素。万一天子在这期间出事,参与出兵救援的诸侯真是百口莫辩,跳进黄河也别想洗清身上的嫌疑。
  
  距离天子最近的三支力量,冀州袁绍曾经有过废天子、改立宗室刘虞为帝的谋划,不仅不受天子身边公卿的信任,自己也怀有一些不能说的心思,对出逃长安的天子采取了静观其变的态度。河东、河内太守兵力有限,身边并无出色人才帮助谋划,因此采取较被动的方式,在天子靠近自己境内时遣使贡奉米粮绵帛等物,兵员则不敢派出,唯恐引起天子身边的董承、杨奉等人戒心。
  剩下的,就是与关中、司隶两地均接壤的荆、益两州。益州北部汉中郡与关中隔秦岭相望,然而栈道被毁,交通不便;荆州北部的南阳郡与司隶毗邻,到洛阳是一马平川,入关中需打通武关,两面皆可用兵。
  
  一时间,全天下的目光均集中到南阳。
作者有话要说:下周结束汉末卷,进入新篇章【百家争鸣】。
“春秋三百年左右的纷争组合,就象春水化开了河冰,打碎了古典联邦王国时代的窒息封闭,铁器出现、商业活跃、井田制动摇、天子权威削弱、新兴地主与士人阶层涌现,整个社会的生命状态大大活跃起来。于是,旧制度崩溃了,旧文化破坏了,象瓦罐一样卑贱的平民奴隶雷鸣般躁动起来,高高的山陵塌陷了,深深的峡谷竟然崛起为巍巍大山!”
“进入战国,这种纷争终于演变为大争,开始了强势生存的彻底竞争。弱小就要灭亡,落后就要挨打,成为几乎没有任何缓冲的铁血现实。彻底的变法,彻底的刷新自己,成为每个邦国迫在眉睫的生存之道。由此引发的人才竞争赤裸裸白热化。无能的庸才被抛弃,昏聩的国君被杀戮,名士英才成为天下争夺的瑰宝,明君英主成为最受拥戴的英雄。名将辈出,大才如云,英主迭起。中华民族的所有文明支系都被卷进了这场全面彻底的大竞争之中!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举凡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都在这种大争之中碰撞出最灿烂的辉煌。战争规模最大,经济改革最彻底,权力争夺最残酷,文化争鸣最激烈,民众命运与国家命运的联系最紧密,创造的各种奇迹最多,涌现的伟人最多……所有这些,都是后来的时代无法与之比肩的,甚至是无法想象的。”
——《大秦帝国》序·孙皓晖
第三卷的篇幅相对较短,不再是投身历史洪流的规划参与,更多的是感受那个中国历史上最为自由奔放、充满活力的大黄金时代,接受至辉煌也至灿烂的诸子百家思想的洗礼。
时间大概选择在战国中期,魏国霸主衰落,秦国异军突起,齐国渐渐称霸的期间。
在此期间内各流派活动的人物主要如下:
【儒家】孟子
【道家】庄子、杨朱
【法家】商鞅、申不害、慎到
【墨家】墨子
【兵家】庞涓、孙膑
【阴阳】邹衍

第57章、落难天子

  三十六落难天子
  在为一举收复司隶、关中做准备的期间,如何沟通荆州、益州、关中、司隶,使四地连成一片、政令通行,成为王琅帐下谋士间的热门议题。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王琅当年之所以要对益州用兵,益州内部有机可趁是一方面,益州地势险阻,放任刘璋坐稳后再取太困难是一方面,但真正促使她下定用兵决心的,其实是荆州,或者说得更本质一点,是为了用军功树立自己在荆州的威信,一如百年后的桓温为了树立自己在东晋的威信而攻伐成汉。但既然已经攻下益州,白白放手绝不可能,只有想办法加强己方对益州的控制力,防止这块太适合割据的土地被迫吐出。
  为此,刘表以蔡琰出任巴郡太守,掌管荆州与益州的交通要道。汝、颍之战结束后,又提拔巴郡人严颜为将军,协助蔡琰控制巴郡。
  
  这个蔡琰可不是蔡邕的女儿,那位名满天下的大才女蔡琰蔡昭姬,而是在刘表接掌荆州中立下大功的襄阳蔡氏族人,蔡瑁的同堂蔡琰。严颜则是王琅麾下的几名将领中最受刘表欣赏的一位,不仅能征善战,更重要的是为人忠诚沉稳,仪容庄严端正,非常符合刘表的用人标准。
  
  握住巴郡,就等于握住益州的东大门,荆州、益州之间的交通问题已经解决,真正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沟通益州与关中。
  修复通过秦岭的三条栈道是必须的,然而占据汉中的张鲁暂时不能动,王琅帐下的谋士们于是出了一个比较阴损的主意——让张鲁替益州修栈道。
  
  后世的经济学界用“马太效应”来概括社会上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认为当一个人或群体已经取得一定成功后,随着积累优势,将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能更轻易地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所以贫富差距一定会越来越大,两极分化现象一定会越来越严重。
  这是一条应用广泛的真理。
  
  以汉中为例。随着荆、益两州连为一体,王琅的战功与威望日益增加,有才能的士子纷纷离开汉中,流向南阳、襄阳,即便仍然留在汉中的士人也有不少意志动摇或生出二心,俗语说墙倒众人推就是这么个道理。
  事情也不是没有例外。比如曹操、刘备这样善于笼络人心的枭雄就颇能抵抗住这条真理的侵蚀,在陷入危难的情况下保持人心不散。但张鲁显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明知道修复栈道是一件为南阳做嫁衣的辛苦事,还会沟通关中、汉中两地,使自己失去充当两地缓冲的意义,张鲁却无法拒绝王琅修复栈道的要求。
  一来关中忙着争夺天子,无暇分神汉中,二来自己已经投降荆州,推三阻四正好给了南阳对自己动兵的借口,到时候大军压境,四面无援,除了身死族灭没有更好的下场。因此,为了解眼下之渴,即使饮下的是毒酒张鲁也顾不得了,形势比人强,姑且走一步算一步罢。
  
  话又说回来,张鲁的遭遇其实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一种体现。如果不能未雨绸缪地抓住时代脉搏,则迟早会被时代的浪潮席卷吞没,这一点是任何满足于现状、小富即安的割据势力都必须警醒的。
  王琅的远虑还是姜尚昔日所画,自己也一直对天下大势保持关注,目前所遇到的所有麻烦都在预料之内,因此总能以非常从容的姿态着手解决。
  
  十二月初,三条栈道修缮完毕,蜀中的粮食通过巴郡水路运往襄阳,襄阳的粮食通过汉水运往南阳,万事俱备,只看天子一边的消息。
  
  “张济、李傕、郭汜一同追赶天子,双方在弘农东涧展开大战,董承、杨奉的军队战败,文武百官与兵士被弑者不计其数。御用物品、符信典策、图书档案等几乎全部散落。不久天子抵达曹阳。董承、杨奉等假装与李傕等联合,而暗中派出使者到河东郡去招请黄巾余部白波军的首领李乐、韩暹、胡才以及南匈奴右贤王去卑,各率部下数千骑兵前来,与董承、杨奉等合击李傕等。李傕等大败,被斩杀数千人。”
  
  太守府内,负责掌管情报工作的郭嘉念着己方一月以来的情报成果,少见地褪下了不羁神情,改换成一脸平淡:
  “二十四日,天子继续东行。董承、李乐保护车驾,胡才、杨奉、韩暹与南匈奴右贤王去卑率军作为后卫。李傕等又来攻,杨奉等又大败,死者更多。光禄勋邓渊、廷尉宣璠、少府田芬、大司农张义全都遇难。司徒赵温、太常王绛、卫尉周忠、司隶校尉管郃被李傕俘虏,李傕欲杀之,宣义将军贾诩劝阻:‘这些人都是朝中大臣,怎么能杀害他们!’李傕这才作罢。天子一行的部队断断续续在道路上连接有四十里长,到达陕县,筑起营寨固守。”
  
  “此时护驾的虎贲、羽林武士不到一百人。天子与公卿徒步走出营寨,伏后之兄伏德一手扶着伏后,一手挟着十匹绢。董承派符节令孙微用刀在人群中开道,杀死伏后身边的侍者,鲜血溅到伏后的衣服上。黄河堤岸离水面有十余丈高,无法下去,就用绢结成坐椅,让人在前面背着天子,其余的人都爬着下去,有的人从堤岸上自己跳下去。到达河边后,士卒争先恐后地跳上渡船,董承、李乐等用长戈阻拦,船中堆满了被砍落的手指,多得可以用手捧起来。天子这才上船,与他同时渡过河的,只有伏后以及杨彪以下数十人。宫女与跟随的官员、百姓未能渡河的,都遭到乱兵掠夺,衣服全被剥光,连头发也被割掉,冻死者不计其数。”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