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寡母难为 (京八桥)


  公主也觉得证据并不重要。所谓证据,它起不起作用不在于真假,而是判断的人愿不愿意相信。在权力争斗的漩涡中,讲究的是一刀见血一剑封喉,双方互相试探等待着,直到对方露出破绽的那一刻,才会凶猛地扑上去咬住对方的喉咙,输掉的那一个结局是万劫不复。
  “起来说话。”公主眯起眼,慢慢道:“你们也算是勋贵世家,然而经了两代之后,也只好做个富贵闲人,不适合卷进这样的事里。前头抄家的原因想必你心中明白,可见对方势力盘桓,不是你我可以阻挡得住的。再者如今边疆战乱,国中又天灾**,圣上仁厚,断不肯在此刻清算旧账,伤了叔侄情面。”
  李纨不敢起来,低低道:“公主所言甚是,然而正是因为如此,才不能拖延。那一位权势滔天,若是放任不管任其坐大,只怕是再清算不及。公主莫要忘记,另一位老亲王,是没有后代子孙的啊!”
  李纨突然提起那一位坏了事的忠义老亲王,公主亦是一怔。原先两位老亲王斗得你死我活,皇帝才能坐稳龙椅,继续玩这种权利制衡的游戏,自打忠义亲王死后,亲王府一支竟是没有可以扶起来的人,完全不敌。这些年不说京中军政,就连地方上,甚至是南边的土官似乎都有些骚动。
  这些她和圣上都明白,却没有放在心里,因为他已年迈圣上正值壮年,他仅有的一个儿子又昏庸不懂事,一味玩乐,这才放松了戒心。更不提一个熟悉的亲人兼臣子,还是争斗厌倦了的,总比新窜出来的年轻“新贵”好掌控。
  公主越想越不对,如若其真无狼子野心,为何拼命打压自己和宫中都示过好的贾家呢?孝伦公主向来聪慧,她模糊想起当年那场祸乱,不由得背上见了一点冷汗。
  “总之,既入了我这府里,带着两位小公子玩几天罢。”孝伦公主恢复了慵懒华贵的神态:“不久就是节庆,随我去宫里给两位老圣人请请安,也是好的。”
  李纨恭敬应了。小心退下后,她心中的一块石头才算落下来。无论如何,只要她动了疑,就够了。
  接下来在公主府的几日,李纨吃得好睡得好,完全没有一丝愁态。公主见她如此,反而自己增加了几分烦恼,私下入宫去找栗贵太妃讨要主意。
  栗贵太妃合着眼,沉默地将手中念珠转过半圈后,方睁开眼道:“等边境战报传回来后再说罢。”
  公主疑惑道:“可是,此番主将为英烈将军,即便得胜,他身为一个副将也……”
  栗贵太妃叹息道:“你还是太年轻了。”
  贾妃辗转隐约得知李纨入京之事,却和李纨保持着默契,并没有和对方相见。她已有四个月的身孕,她知道自己唯有安全生下这个孩子,才能成为稳固的后盾,是对贾家最大的助力。
  两个美丽温柔的女子,隔着一道宫墙,以自己的方式试图力挽狂澜拯救整个家族。男人在战场上流血流泪,女子在内宅宫闱中的刀光剑影,何尝不是十分相似啊。
  作者有话要说:新年快乐><


☆、70第七十回

  孝伦公主留李纨母子住了一些时后,仍吩咐其携二子回去,临走时多有金帛相赠。李纨情知此时急不得,面上还是笑眯眯的,与公主告辞后离去。
  坐在回金陵的车儿上,李纨不断盘算着公主及宫中那位贵人的意思。她们饶是再尊贵,多少因为男女之别隔了一层,不好直接插手,然而来京的初步目的已经达到了。
  孝伦公主并没有把她和兰儿灵犀捆起来送到宫内去,有了这个结果,还有什么不足的?
  贾璃和贾珍在沿海作战,虽是艰苦,好歹撑到了军资筹措前来,狠狠将倭寇收拾了一番,剿灭大半,剩余者泅水逃走了,也不知有多少能游回倭国去。
  首次打了胜仗,圣上龙心大悦。那英烈将军人虽老,心思却精明透亮得很,从此战中瞧出些不对来,又急着避开斗争风波,便只字不提自己功劳,一味保荐贾璃,恨不得把他说成胜仗第一功臣。
  贾妃十月怀胎分娩,诞下了一对龙凤胎,不说圣上,就连贵太妃和宫中两位老圣人都十分欣喜。两下凑合,不久圣旨便下来,贾赦罪名减去,命其以平民之身回旧籍金陵休养;京中荣宁二府归还,贾政袭赦之爵,官复原职,贾珍则降等复了官,一时间旧时冷落的门客纷纷来贺。
  贾母听说这个结果后,感慨数日,对众人道:“我年龄大了,经不住路上折腾,还是与你们大老爷一块留在金陵罢。琏儿这孩子最近不太像样也不好带过去的,干脆也留着一块侍奉他父亲。你们这回起复,承的是皇家大恩,切莫再走上老路,到那时便是天皇老子也救不得你们了。”
  众人自是不肯,痛哭流涕求贾母一并入京,贾母心意已决,摇头道:“你们若是真孝顺我,便更该体谅我年迈体弱,怎么反逼着我做不愿意的事呢?如今珍儿璃儿也回来了,该让着媳妇们管着家里了,她们比我当年强得多。”
  贾母既把话说绝,其他人便不好再劝,不然就是不孝了。李纨打点好府中事务,一遍遍嘱咐鸳鸯,鸳鸯不由得笑道:“好大奶奶,你瞧我是那不懂事的,你们走后这边自然是琏二奶奶当家,她往日素来会哄老太太开心的,还有什么可疑的?”
  李纨笑道:“她再能干,中间究竟隔了个大太太。我知道你才是老太太心尖尖上的人,好歹多拜你一拜。”
  到凤姐处辞别时,李纨见四下无人,低声道:“那梅娘不是什么好人,你莫要被她吃住了。”
  凤姐道:“我是懒得出手而已。你这次走,可有话对我说?”
  李纨附在凤姐耳边,悄悄说了一些话。凤姐的脸色瞬间白了白,很快又恢复常态:“你说的,可都是真的?”
  李纨道:“谁有七八个胆子拿这事玩笑。你看紧着点,缺什么只管写信告诉我,宁可破财,也不要染灾。待事成了,我好好谢你。”
  凤姐眼眶略红道:“我也没别的事求你,就是大姐儿之事一直放心不下。此番入京,还请你将她一块带去,将来再替她寻个好婆家,我下辈子再还你。”
  李纨道:“原先有件事我定下主意,却没好意思对你说——我嫂子家的三个哥儿都是十分出众的,大姐儿从小看大,想必也不差。”
  凤姐眼睛一亮:“即是这等,干脆就这样定下如何?有你这一层关系在,将来即便我去了她也不会在婆家吃亏。好嫂子,大姐儿就托付与你了,此番我没有了后顾之忧,你交代我的事,自然是爽利给你办了。”
  李纨戳了她一指头道:“你还是这般,不见鸽子不撒鹰呢。”
  半个月后,贾府二房之人一道入了京。大姐儿已经三四岁,知道李纨和母亲素来亲近的,啼哭了几日后便也不怎么害怕了,在李纨怀中睁着水灵灵的眼睛和贾兰灵犀玩耍。
  刚刚安顿下来,自然有不少事要办。清理旧府,查点遗失家什,修葺残局,给宫中送礼,回拜访帖子,全府上下忙得团团转。
  李纨和贾璃才在京中见面,还没来得及尽述离别之情,很快就只剩晚间说话的功夫了。两人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偏偏又都是十分精明能干的,很快博得上下一片好评。贾母不在京中,府里女眷便是以王夫人为首;不过她已经习惯了有李纨处理家务的清闲日子,每日专心念佛并不管事,李纨成了贾府实际上的女主人。
  好不容易稍微清闲下来,王夫人又想起探春之事,对李纨道:“如今三丫头年龄也到了,你留心替我打听着,有没有合适的人家。”
  李纨笑道:“太太又忘记了,之前东平王府的老太妃才来看过家里的几个女孩子,其他人都是一样的赏,唯独三姑娘多一个镯子呢。”
  王夫人诧异道:“好像是有此事,只是那东平王府不比其他王府,一向是不上不下的,也没什么实权职位。”
  李纨道:“说句话太太别多心,那边府里再不济也是个王府,三姑娘好个人物,只可惜没出在太太肚子里,这事若是能成,也是姑娘的缘分。话说回来,不上不下也倒是平稳之福,总比咱们这等人家心惊胆战的好。”
  此话王夫人心有戚戚:“对对,平稳是福。是那边的哪位公子?”
  “老太妃只有一个儿子,其他三个都是女儿呢。”
  “那甚好。”王夫人道:“如此,便也是我尽力了,别人也不好说我苛刻庶女。”
  赵姨娘得知探春有可能要做王妃,喜欢得和什么也似,动不动跑到探春处絮絮叨叨道:“我千辛万苦生下你,如今总算熬到你出息了。虽然比不上大小姐做娘娘,你能做王妃也是厉害的,将来不要忘记拉扯我和你兄弟。”
  探春冷笑道:“照姨娘的说法,如何拉扯?”
  赵姨娘道:“你都做了王妃,随便赏你弟弟一个官还不行吗?你弟弟有了官,我也是半个官太太了。”
  探春站起身来,含泪道:“姨娘要是还这么说话颠三倒四的,别说王府了,就算其他贫贱人家也不敢要我。我是什么人,环兄弟又是什么人,哪里就能让他做官了?再者即便他当了官,凤冠霞帔还有太太呢,关你什么事?在这家里熬了这么多年,越发连个规矩都混忘记了,是存心要害死我!”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