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明朝当太后 (雁于飞87)


  汪太后和孝宗皇帝英明,学汉武帝搞推恩,甚至连女儿都要分封,这急不可耐的吃相也是够了。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爹的不会为了大儿子杀其他的儿子,可是会为了儿子杀女儿,开头地盘大,都还能忍,世子也愿意姊妹分封,反正死了土地就归自己,没什么不好;可是后来地盘小了,日子不好过了,其他的兄弟又都愿意吗?便是世子也眼馋吧?谁知道姊妹们什么时候死?她要是活到八十岁,你还就只有一直等!看看这些年的女封君数量,比以往如何?
  这也不算啥,为了谋夺兄弟的封地,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尤其亲王郡王们更是眼馋!既然天高皇帝远,大家就可劲儿折腾吧。没有分封前私底下踢屁股,分封以后明着扳手腕甚至明火执仗的抢!要不是人少,估计比春秋战国还热闹!
  这点出息!
  可劲儿折腾吧,那边的宗室可不少,多是孝宗皇帝留下的。一窝一窝地生,再说下面的除封了,上一级的该高兴了;尤其涉及到郡王,亲王可以吃一顿了。
  没想到皇帝大骂了一通“停尸不顾、束甲相攻”,要求将土地拨给承政司衙门。
  但这遭到亲王甚至各级封君的极力抵制:谁不知道分封建国后,三司衙门也听命于亲王,下一级的地方衙门接受什么双重领导,既听命于上级衙门,也要服从当地的封君,如果有冲突,由亲王裁决;所以大权集于亲王。当然各级封君要给地方官发俸禄,到底谁说了算也就很清楚。
  说到底学周朝的分封制学的不到位,卿士大夫没有领地,就需要财政供养,朝廷不出钱,就得靠封君养着,军队也一样。所以不是封君收了税,交足了贡赋就拉倒,还得给这些人发银子;有的地方小,田赋不够,养不起这么多人,怎么办?还要想办法挖矿、开工厂、做生意。
  真是吃着大白菜的命,操着太液池的心。
  如今单独强调这一点,是不是想学汉朝,搞分封郡县并轨制?
  但是还是太早了。以后咱们要用钱,还得问三司衙门要!
  在遭到亲王郡王们的集体反对后,武宗想来也是意识到时机不成熟,没有坚持,只是骂了几句镇守的亲王管教不严;郡王府的几个属官辅佐不力,罢官;承政司主管宗藩事务和礼制风化的礼厅官员免职,承政使和参政、参议降一级使用,缺官由吏部统筹调用。
  什么意思?朝廷真要开始插手承政省了?
  还不够,在太学和会试单独给名额;而且除封后,封地不再归入王畿,而由承政司管理。
  图穷匕首见,虽然三司衙门还是要听命于亲王,但是去留由皇帝来定,土地也要逐渐收回,识相的还不知道该怎么办?
  也难怪,那边分封的多,说是宗藩,跟土财主也没啥区别。谁不知道那边富得流油?汉人多了,官吏可以入驻了,上好的肥羊,不削你们削谁?
  只是连我也一起削了,还没啥好办法,真是……算你狠!
  当然,这也不过是理论上的。强龙压不住地头蛇,在封国,亲王就是真正的地头蛇,想让几个流官就对付住,洗洗睡吧。
  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个信号。
  谁让人家有蒸汽船了呢,据说现在耗时减少了一半,需要的船员更是少了大半。
  终于熬到了载坛年满二十,通过考封,自己也年满五十。
  参加完他的婚礼,就可以让他去替了,我也可以留京养老。
  哎,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显宗皇帝把好名字都留给自己儿子了,给我儿子取得什么破名字!
  上辈子有份位的女人就有一百多个,这辈子没这么多;好在儿女缘分还是有的。八个儿子现在还剩俩,五个女儿也只有两个,这就是命吗?
  听说宣德省好多宗室在闹腾,日子过不下去了,甚至荣亲王系也在闹,日子不好过,要求除封。
  关我什么事呢?反正我有的是钱,还领着亲王的年俸,操这心干什么?还不如好好的求仙问道,看看什么时候能够飞升,反正这辈子估计皇位无望了,ε=(′ο`*)))唉。


第440章 番外7:俱是梦中人(下)
  几度夕阳红(上)
  这世道是真的变了。
  举人翊锥带着两个家奴,乘着蒸汽轮船进京,于路见风帆浩荡,港口繁华;如今看宫阙巍峨壮丽,行人衣着光鲜,发出一声感叹。
  翊锥是兴献王祐枟的曾孙,郡王厚熜的孙子。
  不知道是不是达沃的风水养人,还是天高皇帝远,没那么多是非;又或者郎中医术高明、或者气候炎热冬天不必烧炭取暖,兴王系自从分封到达沃,支脉繁盛:献王有二子四女,长子厚熙承袭王位,次子厚熜封了郡王,随父亲回京养老,后来又返回封地;厚熜有八子五女,全部成人,长子载填承袭郡王爵,其他的封了镇国将军,第三子载垒就是翊锥的父亲,还有三个兄弟七个姐妹。
  兴王系的遭遇并不是个例,同样分封到洪熙的荣亲王系、豫亲王系、醇亲王系、履亲王系同样繁衍日甚。豫孝王生了二子一女,长子厚焕袭爵,无后,追谥简王;弟弟厚炜接替哥哥的王位,生了十二个儿女,追谥惠王;他的儿子成王载增袭爵,又生了六个;到儿子翊键接位,目前就有八个。
  这样代代分封,到手的土地越来越少,偏偏只要有爵位就有封地,你还得给朝廷缴纳贡赋,但你还不能不生,否则干架都干不过兄弟,只能让人家给吞了!
  真没想到,堂堂天潢贵胄居然也跟村夫一样,靠生孩子来壮大家族势力。
  从前靠生孩子挣朝廷的钱,如今……似乎也没什么区别。
  父亲死得早,翊锥十岁就袭了辅国将军的爵位,分到了一块封地,但还不到百里小县的大小,位置也偏远,人口也稀少。
  这样下去并不是办法。好在崇德十二年春,十六岁的翊锥乡试中举。
  这绝对是大好消息!多少人读书到白发都还是童生!
  虽然武宗以后,承政省有了单独的科举名额,但水涨船高、水落石出。支边的宗室,第一代还可以说饱读诗书,第二代就只能说粗知礼仪,越往后竟是一代不如一代,平时斗鸡走狗、吹拉弹唱的多,读书的却是凤毛麟角。
  因此,不仅镇国将军高兴,甚至郡王、兴亲王也高兴,开祠祭祖,大排筵席,然后各赏了一笔钱,催他赴京赶考。
  启程的那日,翊锥在港口不仅见到了堆积如山的金银宝货,更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蒸汽船,不用双桨滑动就能自己飞驰,当场跌坐在地上:“这世道变了。”
  船上供着一尊菩萨像,和港口边的巨大塑像差不多,却不是莲花宝相,而是头戴冕旒,身穿龙袍,正是汪太后。
  听船工说,从前敬奉妈祖,自打汪太后开放海禁,大家又都信奉她了;尤其后来环球航行成功,大家都相信太后是妈祖托身,庇佑众生的,所以自发建庙祭祀,甚至在船上供奉太后。朝廷开先还不同意,后来也就准了。
  船上的吃食,除了豆芽和船家在船上种的菜蔬瓜果,还有沿途捞的鱼,几乎每餐不离兔子,都是五香风干的。自从当年发现弘治省野兔泛滥成灾,朝廷就和兔子较上了劲,民间百姓也当成笑话来说:只听说过粮食不够吃导致饿殍遍野的,没听说过能吃的太多还会有麻烦的。
  翊锥听人说过,当时武宗的庶子霍亲王就封,也有商人到那里求前程,每天不用干别的,就是杀兔子、吃兔子,可人就那么点,吃也吃不完。于是霍亲王奏准父皇,用风干的兔肉交贡赋。武宗皇帝同意了,让他每年交十万只风干兔子,于是中央官员们每天中午就少不了一盘兔子肉;霍王又联系了镇守南方各省的勋贵,把兔肉当成军粮和港口推销品;还不行,又联系了齐亲王和顺亲王,让他们帮忙解决。
  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霍亲王招了数千人专门打兔子,风干兔肉也就成了弘治省的一大特色产业,据说每年卖到各省的兔子有数百万只;吃兔肉也就成为南方各省包括船员的生活习惯。
  沿途听船工们说话打趣。农夫希望天上掉下个织女田螺姑娘,读书人希望有仙女狐精红袖添香,船工们当然也希望遇到龙王爷的公主招赘驸马。
  沿途碰上了不少船只,互相挥舞旗帜;船主老胡跑过远海,还拿到过宣慰使的册封,年纪大了才跑近海——如今洪熙省也算近海了。
  听老胡说,近海是这样打招呼,出了马六甲或者开平府可不是这样,是对天鸣炮。
  翊锥好奇,老胡说:“这还是绍治年间那会儿传下来的规矩。当时有很多商人从朝廷那里买了战船火炮出海经商,有些还进城当了宣慰使,回乡穿着三品朝服去祭祖,可风光可荣耀了,小老儿的爷爷就是跟着祖叔出海的。可是出海的,不全是正经的商人,有些凶徒当起了海盗,专门劫杀过往的商人。听说那时海里可乱了,两船相遇,不是打招呼,而是朝对方轰,轰得远远地,这在当时叫作‘安全距离’。”
  当时的海盗主要在马六甲以西,过了马六甲,就不许战船火炮进来,但这也只是规矩上的,毕竟海洋太大,朝廷管不过来,商人们夹带不是新鲜事,再不济还可以从爪哇那边绕道,还有号称要去美洲从朝廷那里骗了火炮结果到处抢劫的,吕宋等地民间作坊的火炮生意也好的吓人。朝廷只允许几家官办的工厂售卖,但是赚钱的买卖砍头都有人往上冲,何况天高皇帝远,即便朝廷抓住了私铸火炮的,也不过把带头老板砍头,其他的工匠反而收到朝廷的工厂去,甚至有几个民间工匠造的好被抓后不但没问罪,反而一路做官到科学院的;在大海上,就算遇到巡航的船只,也不可能登船检查到底是不是官方生产的,或者有没有违规装配火器,惹急了,便是官兵,一炮轰沉了也是常有的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