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明朝当太后 (雁于飞87)


  汪舜华觉得不解决这个问题不行——你连大地是个球都不知道来跟我扯天人感应?
  于是,趁着钦天监上报日食不准,汪舜华把人招过来。
  她没有打板子,也没有骂人,听着钦天监扯了一堆主客观理由,突然问了一句:“日食是怎么形成的?”
  钦天监正谷滨显然没想到她会问这个问题,支吾了半天没有说出个所以然。
  事实上,日食虽然很早就被发现,甚至对周期性做了探索,但原理一直没有弄清楚。大家宁愿相信太阳是天子的象征,发生日食是上天对人间天子的训诫,要求其改正行为方面存在的错误。
  汪舜华看他们低着头:“我来告诉你们,日月之行,是有规律的。”
  日食月食的成因是中学地理的必考知识点,过了这么些年,汪舜华其实都忘得差不多了,总还记得大致的道理,就是地球、太阳、月亮三个在一条线上,光都被挡住了;当时记得课上提过张衡沈括科学解释过月食的成因,于是让人把书翻出来。
  确实张衡说过:“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暗虚,在星则星微,遇月则月食。”也就是地球走到月亮的前面把太阳的光挡住了,后面沈括更清晰地解释了为什么太阳和月亮都是球体,并且为何人类看到的月亮会有初月、弦月和满月的变化。
  月食好解释,日食就更好解释了,肯定是月亮挡了太阳光。
  汪舜华派人搭了个模型,比划了半天,大致联系起来。
  这回把书拿出来,对着模型解释。天文学一般人不懂,懂也要装不懂,所以只能站在那里听着。
  只是等造型摆好了,大家都不干了。
  于谦还在皱眉头,商辂就站出来了:“太后此言谬矣,古人说天圆地方,大地怎么会是个圆球?”
  汪舜华已经做好了暴风雨来临的准备:“张衡、沈括也是古人,凭什么别人的话能信,他们的不能信?——你们想想,大地要是平的,如果没有山岳阻隔,你都能看到广州了,可能吗?”
  这话不无道理,可是大家还是不明白:如果是个球,人怎么能站的稳?也没见人斜着;何况还有大地那边的,不早就掉下去摔死了?
  牛顿万有引力提出之前,这应该是所有人的困惑。汪舜华耐着性子解释:“你们都说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就没有想过为什么是往地上,而不是往天上飞?为什么是人往高处走、而水往低处流?为什么别管抛什么物件,最后都要掉在地上;为什么日月东升西落,为什么有潮起潮落,你们想过吗?”
  襄王怔了半晌:“自古以来就是如此,有什么值得说道的吗?水不往地下流,难道还能去天上?”
  汪舜华道:“云腾致雨,露结为霜,天上的水还不都是地上去的?可世人最直接看到的却是水往地上去。”
  襄王有点迷糊:“请太后明示。”
  汪舜华道:“刚才说什么都要往地上去,可是日月星辰不在上面吗?怎么不下来?”
  大家更不知所谓了,彭时道:“关乎天文,请太后慎言。”
  汪舜华道:“我没乱说。你们没有想过,大地有一股力在吸引着物体,当这股力量够大,就引着物体向地上去;如果不够,保持均势,就相对不动;如果对方力量够大,还可以吸引大地围着它转。或者说,两个物体互相作用,就看谁的力比较大。”
  群臣摇头,都觉得不过是妄断。
  汪舜华道:“你们可以试试。”
  襄王道:“臣等可不能飞到天上,去看大地是不是个球。”
  汪舜华道:“这不难。你想想,除了你永远追不到的地平线挡住视线;你在河边站着,看航船从远方来,是不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体,这说明什么?下半部分被挡住了;日食、月食时,月球、太阳食面总有一定的弧度;还有发生月偏食时,大地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这就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如果你还不相信,以后可以让人出海,始终向着一个方向航行,早晚会回到起点,这就可以证明大地是球形了。”
  襄王一怔,不说话了;于谦也不相信:“天圆地方,这是从古以来的教诲,怎么会是错的呢?就算是张衡沈括郭守敬,也没有否认过。”
  汪舜华道:“你忘了还有个僧一行?我没记错,他连子午线长度都计算出来了,那么地球的周长、半径也就不难计算。”
  一行从通过实际测量,得到子午线一度的长,同现代测量相比,还存在较大误差,但已经是石破天惊之举了。只是他虽然测出了子午线的弧长,但由于没有明确的地球概念,最终未能再进一步。
  群臣还是难以接受,汪舜华道:“想证明大地有引力不难。你只要能测出这个力的常数,证明它和初速度、末速度、高度乃至物体重量的关系就行。”
  重力加速度不是一定的,在同一地区的同一高度,是相同的。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实验虽然不适用于宏观天体运行,但在微观是成立的,这对于证明地球引力已经够了。
  群臣还是难以置信,甚至觉得太后是不是又想下西洋了?
  汪舜华没想到帽子能这样扣,不过也知道恼了很多人,如果不是御前,估计都要跳起来骂了。只得说:“地平线是永远追不上的,或者说任何一处都是地平线——因为大地是个球体,所以能看到的始终只是一小部分;但既然是球体,就会有半径,有直径,也就可以推算经纬长度,就算有大海阻隔,或者地势限制,不是笔直一线,但只要绕过去,就一定能回到起点——地球以南北两极之间的直径为自转轴,自西向东自转,每转一圈就是一天,于是有了昼夜交替、各地地方时间不一;自转的同时绕着太阳公转,每转一圈就是一年,因为存在黄赤交角,于是有了四季轮回;月球会围着地球公转,一圈就是一个月,也就是大家看到的月亮的形态变化。”
  简直是胡说八道!p>
  大家实在忍不住破口大骂,钦天监的反而插不上话;连于谦也奏请太后慎言。
  汪舜华不仅敢说,还敢当。第二天,她亲自审定了《论天体规律》,全文刊发在《大众日报》和《光明日报》上,图文并茂、系统全面的阐述了地球的形态特征、运动以及影响,当然也介绍了太阳、月亮和地球的关系,以及各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这些都是后代最基本的常识,但在眼前,简直是惊天巨雷。
  无数朝臣争先恐后的上书:太后您真的错了,错得很离谱!!!
  甚至回到宫里,永康公主就埋怨:“母后,你真是老糊涂了,大地怎么是个球?如果是这样,咱们早摔死了。”
  永安也说:“母后,您也真是,说这些做什么?不是给自己找事吗?”
  永宁道:“母后,须知言多必失啊。”
  汪舜华笑:“连你们也认为我是错的?”
  永安道:“您还真认为大地是个球?”
  皇帝道:“母后,就算三岁的小孩,也知道天圆地方。球体,怎么可能呢?”
  齐王拍着手:“哈哈,我知道,母后是想试探他们。老师说,当年赵高让人牵着一头鹿问群臣,这是鹿还是马?说鹿的就是不听他话的,就被杀掉。母后也是想这样吗?”
  汪舜华脸色一变,荣王连忙扯住齐王:“那不过是历史故事,母后怎么会跟赵高一样呢?可能……”
  他想了半天,是在想不出一个好的理由来解释,只好摸摸头。
  太皇太后叹息了一声:“德音,且听我一句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现在显然不是论辩的最佳时候,汪舜华也没打算弄出个是非曲直,而是立一个flag,等着几年几十年后鞭尸,阿不,接受膜拜。
  她需要这份威望。
  那句话怎么说的?
  早一步是先驱,早两步是先烈。
  尽管已经预料到会引发不少的风波,汪舜华还是低估了舆论的力量。全国上下一时流言纷纷,都认为太后老糊涂了,大地怎么能是个球呢?
  无数人连篇累牍的上书,汪舜华没有收回自己的言论,反倒憋着一肚子的火——话都说出去了,必须尽快开放天文学,让事实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同时确保明朝天文学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于谦很是忧心:“‘天圆地平、中国居中’的华夷世界观一直是天朝上国的理论基础,一旦说天朝跟其他蛮夷一样,都只不过是大地普通的一部分,那将对朝廷和世人观念造成何等的冲击!”
  汪舜华止住了:“事实胜于雄辩,如果死抱着天圆地方坐井观天,早晚让外头坚船利炮打上门。与其让人家来打醒,不如自己睁开眼睛。”


第243章 天文学(下)
  天文和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何其重大的影响,汪舜华再明白不过。
  ——这真的不是杞人忧天,万历年间西学东渐,天文学是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想见,在此之前,传统天文学已经步入困境。
  如果一直是落后追赶先进倒也罢了,问题是我国历史上在曾经在天象观察、仪器制作和编订历法等方面,都曾经有极为突出的成绩。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