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明朝当太后 (雁于飞87)


  想到现在各省闹得鸡飞狗跳,知府大人心里盘算着,可能汪太后真的支持不了多久?
  刀横在知府的脖子上,他也就跪了,并献计擒拿在这里坐镇的都督卫颖——毕竟有个亲王,朝廷还是防着的。
  偏偏就是这个卫颖打碎了荆王世子的美梦。
  卫颖字明德,松江华亭人。他父亲是一代名将,历经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五朝,从蓟州百户做到都督佥事,但比他功劳更大的是名字:卫青,和汉武帝的大将军同名。
  正所谓父英子雄,卫颖自幼跟着老爹,也算枪林弹雨中摸爬滚打起来的。他有武略,也有眼光,历史上投靠了石亨,参加了夺门之变,封宣城伯,予世券,出镇甘肃;后来石亨败绩,因为镇守边关没有事;甚至革夺门世爵,他就上书说打外藩有功,皇帝就放过了他。
  这回石亨倒是找他了,他推脱自己有病,没去,但也没有跟朝廷报告,毕竟不知道景帝是不是真的快不行了,因此一直没有动。
  既然是头千年的老狐狸,荆王世子这种罗琦堆里长大的还要来玩花样,实在不够看;何况荆王自以为要当皇帝,对除了奉承他的道士之外的老娘弟弟都不好,何况侍卫?再说读书人的日子不好过,侍卫的日子并不坏,买了地,娶了媳妇,日子过得好好的,凭什么跟个混账东西造反?再说一个十三岁的小屁孩,嘴上没毛,能成什么大事?造反,是需要勇气的,而勇气,来源于成本和代价的性价比。
  于是得到消息说有紧急情况的卫颖将计就计,安排妥当就带兵入城,接着和侍卫们里应外合,放了一把火,把亡命之徒一顿砍杀,接着没怎么费力就捉住了荆王,把全家老幼一举拿下,自然也就清理出所有的违禁之物;顺便捉住了所有前来投靠的各路人士。
  居然是蓄谋已久!
  没事都会找事的卫颖岂会错过这种好事?马上奏报北京。汪舜华也傻了,他娘的居然早就预谋造反,不仅檄文,连龙袍和玉玺乃至登基诏书都准备好了。
  ——重点不是这个,重点是他才是个十三岁的孩子!
  这年龄在后代连刑事责任都不用负,但明朝不讲这个。
  还没等汪舜华破口大骂,朝臣就骂起来了,简直混账之极,不杀就没天理了!——居然因为你妈偏心就活活把人饿死!你爹死了迟迟不下葬!就因为道士说这样能镇住风水,可以帮你当皇帝!
  你大爷!这种混账当了皇帝,简直要天下大乱好吗?
  那就没啥说的,直接扔凤阳;荆王府宗室人口不多,连郡王都没有,几个弟弟年龄都还小,自然没什么问题。只是因为犯了谋反的大罪,必须除国,见溥是嫡子也不管用。
  但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在荆王叛乱中又捉住了一批读书人,他们积极为荆王世子出谋划策。
  呵呵,整天说什么君君臣臣,这就是君君臣臣吗?
  可以想见,直接参与者自然难逃死罪,直接送武昌开刀;但跟他们有牵扯的,尤其是全力阻拦朝廷改制的,也要全部锁拿,也不必送刑部,刑部官员现场办公,查实以后直接发配海南。
  苏州、南京、杭州等多地的罢市风潮已经持续了将近三个月,不能再拖了。尤其端午佳节,他们居然聚众掀翻了苏州府衙,知府杨贡被迫翻墙而出,狼狈而去;甚至朝廷派去处理事件的钦差被围堵,多人被打伤;此外,从四月起,他们开始联合拒绝使用建极制钱。
  汪舜华想到了中学课本里的那篇《五人墓碑记》,当时感动的稀里哗啦,以为真的是为民请命的义士,后来才知道不过是东林党的走狗,是资本——或者说是士绅的走狗而已。
  果然,太阳下面没有新鲜事。
  六月二十四日,汪舜华下旨朱仪等人,捉拿带头闹事的商会头子,全力征剿私盐贩子。
  但真正让朝野侧目的是另外一道口谕:“南直隶、浙江等省士子,不思报效,反而勾结串联,甚至勾结匪徒,隐瞒钱粮。着南直隶、浙江两省,暂停今年乡试;松江、镇江、温州、嘉兴、金华等府,停乡试二科;杭州、苏州、扬州、徽州等府,停乡试三科,其余州府,并江西、湖广两省各府,各停一科。士子当静心反省,修身正己。”
  说是口谕,是因为最后并没有落实到圣旨上。
  当天汪舜华得到江南的事情,大发雷霆,传达了这道旨意。
  朝臣震惊。
  于谦等人连忙出列,跪地不起,说不可以这样。
  汪舜华语调铿锵:“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江南士绅不体察朝廷之艰难、百姓之困苦,却只为一己之私利,勾结串联,制造声势,甚至驱逐命官,对抗朝廷。此而可容,孰不可恕?他们真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想想,想想什么是家国天下,什么是社稷苍生。而不是只顾念着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蝇营狗苟,慌慌张张的想要做官。这种人,就算做了官,也是朝廷百姓的祸害。”
  她看了一眼于谦,到底放缓了口气:“杭州出了安国公,又有岳武穆的灵秀,我相信其中有不少精忠报国的,只是被几颗老鼠屎坏了汤。这样吧,杭州府的禁令就取消,还有商学士,也不让你难做,严州府也免了;两省今年的秋试还举行,只允许这两个府的士子参加。”
  她的语气相当严肃:“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朝廷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要想耗,就慢慢耗吧。”
  汪舜华拂袖而去,留下一殿官员怔怔的说不出话来。
  但回过神来还是要反复进言:“开国以来,还没有因为士子作风不端、行为不检停止整个地区乡试的,尤其一口气停止三科,那就是九年!人生能有几个九年?况且江南人文渊薮,一旦停止乡试,导致贤士离心,那也是朝廷的损失。”
  于谦也反复陈说:“这些士子利令智昏,固然可恨,但是选人用人乃是朝廷第一等大事,非可儿戏。太后不能为了几个士子的疏狂无知,就牵连其他所有无辜士子,这对他们来说不公平,也有伤太后亲贤爱贤之名。”
  汪舜华的口气明显松软了:“正是因为江南出才子,才不能不树立规矩,否则一个个只想着自己,不想着朝廷,早晚也是朝廷百姓的祸患!”
  于谦上言:“立身不正的毕竟只是一小部分人,不能因为他们连累整个群体。”
  李贤上言:“只要规定所有参加考试的士子,必须有当地县衙已经完成田地清理、并且没有拖欠钱粮的证明就行。”
  汪舜华低着头,总算开口:“好吧,就这样办。”
  商辂上言:“现在已经快七月了,估计很多地方来不及。要不,等下一科?”
  汪舜华看着他。
  李贤赶紧上奏:“以臣之见,不如把这几个省的考期延迟到十月,全部由朝廷派遣考试官。以示公允。”
  果然,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汪舜华加了一句:“从今以后,各省乡试也是如此,必须有府县的纳税证明,才能报名参加考试。以后会试前,已经完成清理的各省士子,都必须拿着纳税证明到礼部报到。胆敢包庇纵容,一律严办。”
  想了想,又加了一句:“以如今的田赋为标准,土地就算他现在实际有的,从建极改元开始算,补齐了,才准进考场。以后士子若有拖欠钱粮的,不分欠数多寡,皆革去功名出身,永不叙用;现任官员,皆罢职不用。”


第202章 战场(四)
  尽管于谦等人已经尽力挽回,但这道已经放宽条件的旨意还引发了惊天的风波。朝臣屡屡进言,甚至纠集到左顺门请愿,核心就是读书人就该有特权,不能对他们过分要求。
  汪舜华根本不听,甚至让刘金带着水去,说:“太阳大,多喝水,才能坚持的久一点。”
  这明显就是奚落了。
  还没完,跟在刘金背后的吏部尚书萧维祯脸色有点尴尬。
  刘金替他说了:“有旨意,清理土地人口是朝廷决议,关乎天下安定,关乎社稷民生。百官应体悟朝廷之艰难、朕之苦心,合力同心,强国富民;而非假为民请命之名,实为包庇纵容,出位沽名,坏我朝纲。有不从者,可以挂冠去职,朝廷绝不强留。”
  他将拂尘一甩:“太后命萧尚书来此现场办公。诸位若是想去职,尽管站出来,当场勾了官籍,便可自行离去。”
  朝臣们面面相觑,只得站起来拍拍衣袖,继续回衙门办公。
  而在真正受到影响的浙江、南直,士子们是真的傻了——此前朝廷已经杀了一批,发配了一批,大家不是不害怕,只是相互鼓劲——坚持就是胜利,只要多坚持一天,胜利的希望就大一点——马上就要乡试了,朝廷为了脸面,一定会让步的。
  万万没有想到——居然是这样的结果。
  而这已经是以于谦为首的大臣极力争取的结果了。
  所有人都蒙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