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太后 (雁于飞87)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雁于飞87
- 入库:04.10
“你们都称颂古代圣君垂裳而天下治,这可能吗?可能,前提是辅弼大臣恪尽职守,确保天下井井有条。我也很想每天轻轻松松的直接在奏疏上圈阅同意就行,而不是整天焚膏继晷、夙兴夜寐,自己磨破头皮的想办法;我也希望,将来皇帝亲政以后,也能轻轻松松的作圣君。这就要看你们。”
“翰林院是储相之所,朝廷对你们给予了厚望;但是从储相到宰相,现在是阁臣,是有很长的一段路的。说句直白的,翰林院有多少人?庶吉士不算,三年一科,鼎甲三人是必入的。换句话说,只有内阁首辅每年换一个,才能让鼎甲都能过把瘾——前提是你没有犯事丢官,身体很好能熬到那个时候;如果再加上每届二十来个庶吉士,你们谁还有志在必得的心态?”
翰林们显然没有想到她这样直白,都有点发愣。
汪舜华面不改色:“能够进入翰林院的,都是国家的精英,谁也不比谁差到哪去,所以怎么脱颖而出?——就凭你文章写得好吗?翰林院谁的文章不好?说破了天,这种官样文章,都是你抄我我抄他,今年抄去年的,换汤不换药,只要不出现大问题,也没有人在意。”
“既然是选官,选的自然就是朝廷需要的官,尤其是内阁重臣。需要什么——忠诚、能干、担当;至于清廉什么的,那是每个为官者必备的素质,不是特殊要求。当然如果你做不到,就算一时得宠,早晚也会被政敌揪出来。要知道,你今天站在这里,本身就挡住了很多人的路,会有很多人想把你拉下来。所以一定要爱惜羽毛,不要授人以柄。”
“我说这些,并不是要吓唬你们,更不是要挑拨你们同僚的关系,而是希望你们能认清现实。戏曲有主角,但是人生,每个人都是主角,朝廷选人用人,是一把尺子量到底,不会因为你出身好、长得好、才气高或者名声大,就另眼相看,因为能站到这里的,都是天之骄子。”
“不要把别人想得太好,也不要把人想得太坏。要相信,世上总归是好人多。能每天和你在一起坐而论道的人,和你一样是十年寒窗熬出来的,他们和你一样有理想、有信念、有才学,但也会有底线。人心看不见,规矩摆在那,只要你不逾越规矩,即便是有人向你放冷箭,朝廷也会还你清白。”
“大巧若拙,大道至简,其实世间生存的法则,先哲早就告诉过我们;朝臣应守的官箴,父辈早就耳提面命,同僚也会口耳相传。只是有时候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找到了捷径,却忘记了初衷,迷失了心智,反而不如脚踏实地。”
“话说回来,我其实不希望将来史官评价,说这个时候出了很多的忠臣清官,而是希望后人评价出了很多贤臣,很多能臣,或者直臣。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圣君之下。多少忠臣不死在战场,却死在朝堂,甚至株连亲朋。除了自己得了个美名,就是让皇帝落下暴君昏君的恶名。今天我就把话放在这里,我不会牺牲自己的名声,去成就别人忠孝节义的名声,如果想讪君卖直、出位沽名的,趁早打消了念头,免得适得其反。”
“你们张口经典、闭口古训,口口声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什么时候请命?等到你入阁以后吗?现在不表现出来,朝廷知道你是什么人,心里怎么想?——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是做人的境界,不是做人的方法。朝廷不知道你,怎么敢用你,怎么能用你?——百姓奉养你们,是指望你们能用自己的才学安邦定国,不是让你们躲在书斋里研究一些谁也琢磨不透的艰深学问,或者写一般人根本看不懂的锦绣文章,更不是给自己醉心功名找一个高大上的理由。”
“再好的铁,都只有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成为一块好钢,否则就是一块矿石,没什么大用。你们只有从现在起,好好打磨自己,丰富自己的学识,涵养自己的品行,锻造自己的能力,打磨自己的意志,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国之利器。”
她看了看站在后面的程敏政,不知道这孩子听进去了没有,随后提出了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坚定信念;二是加强学习;三是积极实践,翰林官不到地方任职,但是应该了解基层实际,以后朝廷遣官到地方办事,也会派遣翰林官,你们要主动争取、积极前往;即便在北京,也要多到各衙门、或者市井间转转,听取民情民意,查找时弊;以后每人每年要上交一篇调研报告,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最后还是作风建设。
这是对翰林官说的,更是对满朝文武说的,甚至是对自己说的。
都是聪明人,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尤其眼下主幼国疑,人心浮动,与其让大家惴惴不安,不如把底牌亮出来,告诉大家我是什么人、要用什么人,反正加强官员队伍建设是再正当的理由。
朕即天下,你们效忠大明、效忠皇帝,也就是效忠我。
我知道你们心里在打小算盘,没关系,只要你心中有国、心中有君、心中有民,愿意办事、能够办事,而且作风清廉,我就用你。
我们不是对头仇家,我们有公约数。
大明和皇帝,就是我们最大的公约数。
汪舜华说得非常顺溜,实在太顺溜了,都是后代说烂了的话,在大会上当催眠曲都嫌聒噪的那种陈词滥调;但翰林官们觉得很新鲜,虽然有点不是滋味,却也只能听着。
只是程敏政和李东阳离开的时候,罕见的回头:作为钦点的神童,自然他们对自己寄望很高,尤其程敏政,父亲因他调到北京,又刚刚聘定了礼部尚书李贤的女儿,可以说春风得意,自信前途无量;然而,刚才汪太后的话并不洪亮,但却如同洪钟大吕、振聋发聩。
可能,他真的需要好好想想。
第109章 谈心谈话(下)
张凤的脸最是苦,因为汪太后对财政问题很不满意,相当不满意,总是寅吃卯粮,不是办法。
他不知道,汪舜华其实已经极力克制了,因为土地兼并等问题说出来容易,解决太难,不能打草惊蛇;宝钞的问题,她打算拿来做那个撬动地球的杠杆。只是说现在财政紧张,朝廷上下都要勒紧裤腰带,过几年苦日子。
只是没想到第二天开始就有大臣陆续束紧了腰带——当时的腰带都是虚束的,汪舜华曾经很不适应,不能显腰还是小事,只是那衣服宽袍大袖的,下面看不清楚,就怕一脚踩到衣服上或者踩空,那才叫悲催。
但是天地良心,她真的只是引用领袖的话,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后果。头天还只是一两个人束了腰带,后面陆陆续续三三两两就全束紧了,不到半个月,满朝都勒紧了。
汪舜华有点哭笑不得,马上想到一个成语“郢书燕说”,又想到自己曾经做过的阅读理解,这一想,挺好,也就没说什么了。
兵部此前汪舜华单独和于谦沟通过,这回是命所有在京的勋贵、五军都督府、京营指挥使一起入见:“土木之变,丧师辱国,深可痛恨,要痛定思痛,痛下决心,痛改前非,深刻汲取土木教训,发扬北京保卫战的成功经验。”她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军士加强操练,二是加大将领选拔培养力度,三是加强装备研发配备。
刑部这条线也好不到哪儿去,刑部和督察院、大理寺、六科、通政使司还有锦衣卫一起进来,汪太后主要说了四个意思:一是要提高办案能力,严禁刑讯逼供,更加注重证据,尤其是牵扯到宗室和官员,要把每一起案件办成铁案;二是要注重资料整理。以后提拔官员,会听取吏部提名,同时征求督察院、六科和锦衣卫的意见,主要是看有没有历史遗留问题,有没有作风问题,如果六科有不良反应,会责成锦衣卫和东厂侦办;三是要加强作风建设。主要是针对言官风闻议事,不能造谣生事,让朝廷内耗;四是要加强督查督办力度,以前就有,现在强调要把披红的办理情况作为部门和管理考核的依据。
汪舜华转头吩咐朱骥,对锦衣卫进行清理,对那些不合格的进行裁汰;与此同时,国内的情报侦探可以更多交给东厂,锦衣卫要尝试发展国防情报业务,派人前往北方、南洋打听情报。
太平盛世,官场的一大弊病就是冗员,这在锦衣卫体现的尤为明显。景帝为了收服人心,确实存在滥封滥赏的问题。
要澄清吏治,必须要革除这个弊病。
文官的清理已经交给了吏部。职数配置超编之类的不算大问题,毕竟只要有才学、有本事,就可以调用;要清理的一是年老的,三品以下七十岁以上一律致仕还乡;二是干得不好的,督察院那里有考核,到时候不合格的罢免;来路不明的,举人入仕之类的都不是问题,好歹一步步熬过来的;还有就是传奉官,这是成化朝的一大弊政,但在此前也不是没有,尤其前几年为了给嫡子造势,封了不少进献祥瑞的官员;此外还有纳粟捐官的,一律革除。
武职方面除了偏远宗室,就是锦衣卫。而且这个单位很特别,因为其他部门都有额定人员,只有锦衣卫没有,所以导致恩荫寄禄人员不断增加。不管勋贵还是文臣,或是外戚,还有宦官,都拼命把自家孩子往锦衣卫里头塞。这种情况必须杜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