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碗阳春面。”文涌喊道。
“你刚才不是吃过了吗?”邹笙寒奇道。掌柜的胃口倒是不错。
文涌没说话,朝着赵相努努嘴,面上了之后直接往赵相面前推三碗。
因为胃口大饿的不行的赵相:“……要不然,俺分半碗给黄豆吧。”
听到半碗,小桃子怀里的黄豆不屑的翻身扭头,拿尾巴对着大家。
吃饱喝足,收拾妥当。众人商量一下,决定还是牛不停蹄往前走,免得多生事端。
郑飞一边上牛车一边嘀咕:“一直念叨着让年轻人多出去走走,结果年纪大了自己还天天晃荡。”
“快些吧,慢腾腾的。”老孟在后面嫌弃。
八月初至,太子李弘冀买通晋王侍从袁从范,毒杀晋王李景遂。南唐国主李璟大怒,朝堂上大发雷霆,追谥李景遂为文成太弟。
晋王李景遂纯厚恬澹,平日里与人为善,征战戎马半生,于社稷有功,未能安乐养于田园,未能尽忠殁于战场,断命在一杯毒水中,流言四起,怨声不绝。
自晋王亡故后,晋王妃遣散下人,携些许手下安身寺庙。吴王李从嘉终日忧思,饮酒混沌度日。
第48章 牛车慢行
刮痕磨旧,换帘缺角,一辆牛车改头换面。正值壮年的牛“哞”一声,以示不满。
披头散发,破衣烂衫,一行人往脸上抹点锅底灰,文涌审视一番,满意点点头,大家坐进车厢。
文涌手持缰绳,喊道:“驾!”牛没搭理他,车厢里的人都不禁黯然摇摇头。
赵相接过绳子,“吁”一声,启程出发。
出门在外,财不外露。
众人商议一番,决定一直向北走。当初与辛乐买卖房屋时曾经附带一份地图,照着地图走,先找到一处安身之所才是。
乱世人苦,不过走个三两天,便看见路边无数乞儿孤寡,然今非昔比,如今可不是发善心的时候。
每次小桃子想解开包袱都会被赵相拦住,断了念头之后小桃子总会在车厢里发会儿呆,谁也不理,也不知是生谁的气。
赵相摸摸头,也想不出什么门道,无法只能继续赶车。
这两日未曾留宿集镇上,都是在镇外不远处田野路边过夜。一来有路好走四方,二来有人不怕野兽。
升起一堆篝火,大家围成一个圈,相靠而坐。
“我就说嘛!人生在世,还是应当出门看看,涨涨见识也是好的。”郑飞翻着快要烤熟的番薯,看向众人道。
“也不知前日是谁在那唉声叹气?如今倒是意气风发,兴致盎然。”老孟翻着自己的那块番薯,低声反驳。
已然入秋,夜里天气微凉,若不然文涌是连这易引人注意的火堆也不愿生起。
番薯是在上个镇子买好的,就扔在车厢角落,想吃再掏出来。虽说乡间民风淳朴,但在荒乱年间,一个番薯有时也是能救人命的东西。
不问自取,终究不好。
小桃子抱着黄豆,黄豆老实得很,平日里都在车厢老老实实呆着,不叫也不闹。
看着赵相一个大个子拿着一个小番薯,小桃子拿木棍一挑,番薯滚到赵相脚边。赵相急道:“不用,俺够吃了。”
小桃子抚着黄豆的毛,道:“没事,我跟黄豆吃一个。”
赵相无言,被顺毛的黄豆暗想:你们能给个整的吗?
“哈欠!”一阵冷风吹过,邹笙寒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文涌放下番薯,跑进车厢拿了三条毯子。毛毯厚实暖和,也不比棉被那般笨重,但为了轻装简行,也只带了三条出来。
一条给了邹笙寒,一条递给小桃子,文涌拿着一条毛毯站在老孟和郑飞之间摇摆不定。
老孟朝郑飞努努嘴,文涌会意递给了郑飞。单瞧体型,郑飞的确是六人中最瘦弱的一个,弱不禁风的那种。
有了毯子的郑飞很开心,拿着番薯傻笑,低头猛一瞧这毛色,这质地,好像是最差的那一个,顿时笑容僵在脸上,想收又收不回去。
番薯和脑子一样,是种好东西。不仅可以熬粥、烤着吃、做粉、做汤、做饼、做丸子,还可以晒成干储存起来,就连番薯叶子饿极了也是能吃的东西。
剥着烤好的番薯皮,文涌“唉”的一声,轻声叹口气。出门不似在家里,吃喝住行,样样都是开销。
老孟和郑飞身体尚健壮不假,但毕竟年纪大了,跟着他们奔波本就不该。
邹笙寒和小桃子也能吃苦,可女孩子总归跟他和赵相不一样。
明日定要好好找个客栈,好好吃上两顿,文涌想。
道路两旁整齐排列着两行大树,一行人围坐在离路百十步的空地处,牛在前方车边低头吃草。
不远处树影婆娑,少风无雨,已是极好。弥漫着番薯的香气,木柴燃烧带来的温暖和细小声响,有一种别样的静谧。
邹笙寒正啃着番薯,不是什么精细吃食,但她不挑食。听见一声轻叹,看向了自家掌柜,眼神往下一瞥,就看见他那个最小的番薯。
本来是故意为之,但近日奔波,每个人的头发都有些乱糟糟的。文涌眉清目秀,有一种文弱之感,乱糟糟的人抱着个小小的番薯,倒真是连强盗都懒得打劫了。
邹笙寒停住嘴,想了一会儿,喊道:“掌柜的。”
文涌抬头,笑道:“怎么了?不好吃?你先将就一下,等明日到了镇子上,我们寻个客栈住上一日。”
邹笙寒摇摇头,跑回车厢,在众人目瞪口呆之下拿出一双从未见她穿过但一看就很旧的鞋。
掏出鞋里的鞋垫,再将鞋垫后面的钱取出递给文涌,邹笙寒泰然自若又坐回去了。
手拿银票的文涌:“……!”他来了这么久就没见过哪家的人才敢将人才藏鞋底里的。
这里的鞋多是布鞋,鞋底有多重布料纳成,故街头巷尾经常看见三五妇女一块纳鞋底,唠家常。
平日里剩下的边角布料用稀饭黏在一起,待晒干之后自然会变干变硬。
小桃子虽然善女工,但文涌的鞋子都是自己死皮赖脸求着邹笙寒做的,鞋底很厚实。鞋底的布料越多越难做,自然也就越经穿。
文涌看向邹笙寒手里那双快要破了的鞋,问道:“你就不怕银票跟着鞋底一块磨没了?”
这年头可没有银行去专门兑换啊!
邹笙寒看向自家掌柜,无奈道:“塞钱的时候专门找的最破旧的一双,怎么会再去穿?”
掌柜的是不是一直以为她傻?
文涌这才想起邹笙寒是有家底的人,笑了,将钱递过去,道:“你的钱你自个儿留着,日后以备不时之需。”
文涌觉得大家应该不会在路上饿死,心情好了很多,感谢道:“辛乐真是够仗义,一座房屋只收了那么一点银两,下次再见一定要好好谢谢他。”
众人点头,邹笙寒笑道:“自然,那可是我亲表哥。”
文涌眉头皱起:“亲……表哥?!”
第49章 入住客栈
走走停停,询问观察,如此折腾了半天才见到这镇上最大的迎福客栈。
牛车之上,邹笙寒和小桃子最为讲究,也就是头发乱了几分,到了地方神情看起来还有几分亮色。
老孟和郑飞舟车劳顿,显得有些憔悴。虽说为长者,猛然见到金陵城外的景色仍是新奇的像个小孩,东跑西逛,南遛北荡,反而耽搁了不少时辰。
文涌和赵相就不行了,一路上劳心劳力,劳苦功高,然形象上却是面带灰迹,发藏草叶,衣衫褴褛,活像乞丐。
镇子不大,客栈倒是不小,想来是迎往来客商之故。
客栈有二层,一楼与书肆一样,前面是大堂,吃饭招呼,后面是后院,厨房杂物。占地不小,结构简单,倒是顺眼大方。高楼大门,悬挂牌匾,人来人往,小厮迎送于门前,当真有几分热闹。
文涌本就在车头,走的又快,先行一步上前。还未来得及开口,那迎客小二便是一副可怜的表情道:“哎!先别进去,别着急,你先等会儿。”
客来客往的客栈门口,一位衣衫破旧,满面沧桑的年轻人立于前方。
文涌不知何意等在门口,只见那小二端出一碗面条,看起来不像新鲜的,道:“到旁边吃去,我们客栈也是要做生意的。别急,慢慢吃,回头把碗递给我就行。”
文涌端着一碗面条,掏出一两银子,淡定道:“来六间上房,再准备些热水。对了,将我们这牛喂喂。”
说罢,文涌将碗递回去,又添上一句:“我不爱吃面条。”
小二怔了一下,反应过来笑道:“好嘞,几位客官请进。”
……
“清炒蘑菇,清炒芹菜,清炒豆芽,清炒蒜苔,青菜豆腐汤。客官,您们的菜齐了。”肩撘毛巾的小二举着托盘下去了。
入房洗漱打理一番,足足花费半个时辰人才下楼聚齐,以足口腹之欲。
满目皆素,十分健康。郑飞闻着四周鸡鸭鱼肉的香气,羡慕得不行:“掌柜的,出门在外要对自己好点,偶尔的情况下打打牙祭犒赏犒赏自己也是可以的。”
努力将豆腐看成鱼片的文涌:“出门在外,精打细算,细水长流方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