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木兰竹)


  朱樉等四兄弟负责领着中榜的南方学子和孔佑、张琳去皇宫面圣,顺便路上也要散发报纸。
  朱樉去找孔佑,本来想问孔佑是否紧张。哪知道张琳一番莫名其妙的举动,让朱樉都忘记自己来干什么了。
  朱樉忍不住不顾皇子的形象挠头。
  他开始担心,张琳的性格是不是不适合官场了。
  ……
  朱标的弟子们带着会考学子出发的时候,朱元璋也召来文武官员,就王亮状告主考官刘三吾科举舞弊一事进行审理。
  朱标回南京后,一直在幕后帮朱元璋干活,第一次出现在朝堂。
  令众臣惊讶的是,朱元璋在自己龙椅旁边摆放了一张小龙椅,居然让朱标坐在他身边。
  历代皇帝,哪个会在大龙椅旁摆个小龙椅让太子坐?!
  一些人对洪武皇帝对太子的溺爱,又有全新的认识。
  另一些人则在心里吐槽,如果不是标儿摇晃着皇帝的肩膀严词拒绝,皇帝就准备让标儿和他挤一个座了。
  朱皇帝:“龙椅这么大,一起坐!坐远了我怎么和你说话?”
  朱太子:“爹,你闭嘴!听我的!”
  这届状元是刘基的同乡。如果没有朱标提前布置,为了安抚北方学子和北方百姓,这个状元的脑袋恐怕要成为牺牲品。刘基心中十分悲愤。
  但临上朝看到这一幕,刘基心中的激愤少了许多,脑子变得十分冷静十分理智。
  脾气最暴躁的皇帝还在那里丢脸,看来今日这事,也算不上什么大事。
  希望今日能亲眼见到标儿骂死人。刘基怀揣着美好的期盼,大摇大摆地上朝,那副气定神闲的模样,吓坏不少心中有鬼的人。
  刘基这老匹夫已经知道状元是他老乡了,怎么还一点都不害怕?
  就算不害怕,你好歹露出点愤怒的神情吧!
  朝议开始,争吵十分激烈。
  但中书省的诸位相公有的面无表情,有的脸上带着淡淡的嘲讽。就连有人把火往他们处引,都仿佛事不关己,看得人十分火大。
  上首处的朱元璋的屁股悄悄挪动到了龙椅一侧,和朱标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朱元璋问道:“标儿,第一次上朝,你感觉如何?”
  朱标扫了一眼下方,眼眸低垂:“聒噪。”
  朱元璋差点笑出声。
  聒噪,确实是朱标对朝议唯一的感觉。
  他设想过自己站在朝堂上听文武官员辩论时的情形。在他的想象中,这应该是紧张的、认真的、充满着不见血唇枪舌剑的激烈战场。
  当他坐在了这里,他才发现,底下人的声音就像是苍蝇和蚊子一样嗡嗡嗡,非常难入耳。他听不进去底下人在说什么,只看到他们各种夸张的表情。
  朱标思考,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感觉。
  他得出结论,大概是底下这群人的话完全没有内容,全部都是“感情”。各种没有证据的戴帽子甩黑锅拉人下水,不像是朝中栋梁为了解决国家大事而激烈争论,倒像是一群市井无赖在胡搅蛮缠。
  听听。他们的话题已经不在了南北榜案上,开始攻击对方的私生活了。
  这个人说,你取了多少房小妾;那个人说,你热爱华服骏马肯定收受了不少贿赂……说着说着,连对方父母甚至祖宗十八代都挂在了嘴边,不少人已经撸起了袖子,仿佛言语争锋已经不能表现出他们心中的激烈感情了。
  乱糟糟一片。
  朱标道:“爹,我想起一首诗。”
  朱元璋道:“说。”
  朱标慢条斯理地低声吟诵道:“一窝两窝三四窝,五窝六窝七八窝。”
  朱元璋露出嫌弃的眼神:“你这诗怎么比你爹我的水平还次?”
  朱标看向闹哄哄的朝堂,声音逐渐加大:“食尽百姓千钟粟,凤凰何少雀何多?”
  朝堂顿时鸦雀无声。
  朱元璋朗声讥笑道:“好,好,好一个‘食尽百姓千钟粟,凤凰何少雀何多’!这首诗的题目肯定是《咏麻雀》!”
  朱标深呼吸了一下,道:“是《咏麻雀》。”
  他站了起来,走下了高台,走到了台阶正中央,垂首看着跪在地上,一身凌然正气的刘三吾。
  他又移动视线,看着一个个自述自己道德有多高,绝对无愧于心的其他考官。
  这么多考官,南北都有,只有王亮一人坚持状告科举舞弊。
  为何?
  因为如果定下科举舞弊,这群人统统逃不开责罚。
  可这些人怎么会全部支持刘三吾呢?刘三吾哪来那么大本事?
  朱标又想了想,明白了原因。
  虽然考官中有北人,但各自职位是由学识和声望来定。北方考官如王亮一样,都只能成为某一房的阅卷官。
  而主考官的权力极大,不仅最后位次由他们定,他们还能去各处搜卷。
  虽然试卷糊名,但这只能防君子防不到小人。不少朝代都有主考官偏袒家乡,取士大半是家乡人,名次前列更是完全被同乡霸占的事。
  这是潜规则,甚至都不算科考舞弊。
  所以,这次要掀起巨大舆论,他们只能一个北人都不取,否则按照科举潜规则,甚至不算科举舞弊啊。
  这些官员肯定以为主考官只是偏袒家乡人,偏袒南方士子,没想到会做得这么过分,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他们只知道自己阅卷的名单。
  直到放榜他们才愕然发现,所录取之人,居然没有一个北方士子。事情闹大,若他们承认,就是渎职,就是舞弊的共犯。
  “这一届考官除了王学士,就没有再站出来的了吗?”朱标问道。
  底下跪着的考官心头一颤。
  朱标再次问道:“一个都没有吗?”
  朝堂仍旧鸦雀无声。
  这时,一位大臣站出来道:“太子殿下,你这是在逼迫他们吗!”
  朱标微笑:“我该感谢你说的是逼迫,而不是我用言语屈打成招吗?”
  那位大臣:“……”
  正听吵架听得胸中又有火焰要冒出来,差点没忍住加入战局的刘基,眼睛猛地一亮。
  站在他身旁的宋濂小声咳嗽,提醒刘基看好戏的表情不要这么明显。
  “你们说刘三吾绝不可能舞弊的原因,是他为人慷慨,不设城府,不畏权势,志不可夺,绝不可能是小人。”朱标笑了一下,继续道,“他好酒,喝到酣畅处就文思如泉涌;他重礼,却又经常嬉笑怒骂讽刺权贵;他经常召开文会,不少文人得他提携;他著书立说,自入朝之后,著作等身……”
  刘三吾抬头,看着将刚才别人夸他的话重复一遍的太子,心中不知为何,惶恐越来越深厚。
  朱标重复了几句后,道:“你们这究竟是夸他,还是在骂他?”
  刘基忍不住了,赶紧上前道:“太子殿下,这当然是夸刘三吾是道德完人,怎么能叫骂他!”
  宋濂差点想扶额。
  刘基跳出来太快,他都没来得及拉住!
  朱标摇摇头,道:“自大明建国后,天灾仍旧不断,还要扫灭东西南北胆敢进犯我大明的贼寇,要清除朝中贪官污吏,要建公学、兴教化、定律令,兴国抚民。”
  朱标指着头发已经全白的季仁寿道:“季先生曾经也是著作等身,但大明建立后,他只能在奔波的马车上匆匆写下潦草的书稿。”
  他又指向宋濂:“宋先生曾经也是著作等身,但大明建立后,他读书都只能在吃饭和走路的时候读。”
  他指完朝中众臣熟悉的大文人后,又指向朝中大臣不熟悉的元朝南归大臣王亮:“王先生在北京的时候,每日必笔耕万字。我回南京之后问王先生,王先生抱怨朝中事务繁忙,明明说翰林是闲官却一点都不轻松,哪有空写什么文章,嚷着要致仕。”
  王亮抬起头,眼中泪光闪烁。
  朱标道:“大明建国,百废待兴,大明的皇帝每日最多只睡两个时辰,已经从洪武元年持续至今。刘三吾,我问你,你哪来的时间?”
  他不等刘三吾回答,高声继续问道:“我问你,你哪有空著作等身,哪有空办文会,哪有空去嘲讽权贵,哪有空去经营你的狂士形象?!”
  “什么是道德完人?书读得够多,道理讲得越大,就是道德完人?”
  “上不能忠君,下不能爱民,赈济不了天灾人祸,阻挡不了边疆的千军万马,这是道德?这是虚名!”
  “士农工商你不懂,兴教化开明智总是你的本职,你又做了什么?”
  “对了,吏部是不是多次弹劾你怠职?”
  “是啊,你如果不怠职,哪有时间去经营你的虚名?!”
  “你刘三吾的名声很大吗?你看不起的王学士曾经是元朝高官,是元朝皇帝都敬仰、逃回草原时专门派骑兵保护的大儒。”
  “浙东四先生和浙东二儒名满天下,季先生更是举世闻名的‘四经先生’。”
  “朱允升先生的九字箴言是大明建国的基础,叶子正先生在民间已经有多地百姓主动为其建生祠。”
  “他们为大明、为百姓殚精竭虑,他们中谁还有力气为虚名奔波?!”
  朱标说着说着,把自己说乐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