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病,就一直病到平遥府放榜。
这一日,乔老爷子喝了药后,坐在院子里晒太阳,身上穿得厚厚的,怕吹了风。白氏在院子里编篓子,乔松月身子好了,也需要营生,这编织芦苇的活儿是打小做惯了的,于是领了慧慧帮忙。慧慧可懂事了,帮着母亲分芦苇、递芦苇,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咳咳……”
乔老爷子肺里烧得慌,抽了几口烟就咳得停不下来。
白氏数落他:“老头儿,你还病着,绾绾都跟你说要少抽点烟,你怎么不听。”
“你别管。”乔老爷子咳了一阵子,缓过气来又问:“对啦,今儿是几号了?”
“四月十九啦。”白氏道。
乔老爷子脸上露出了几分怅然:“已经十九了哇,明鹤和明渊都走了快一个月了。”
“可不?”
白氏知道他想听什么,从前乔松平去赶考,乔老爷子也是这般神色恍惚的。
她就笑道:“算起来,府试已经考完放榜了。我昨天在老三他们屋子里,听绾绾说,前天收到明渊的信,说放榜就在这一两日,他也快回来了。”
这段时间来,白氏从不作妖,反而处处帮衬照顾二三四房的人,于氏怀着身子,端茶送饭一样不少,她是生过好多个的人,经验丰富,比起乔明丽那个半大小姑娘,自然用处非凡。于氏心里感激,做什么都不避讳她了。三房那边也是,乔松岳行动不便,有时候白氏也会去帮着喂喂鸡鸭,帮着赶这些圈养的小动物什么的。四房两口子现在都在超市忙碌,家里那两个小屁孩没人管,整天都是放在白氏这。
因着这些,白氏跟二三四房的人关系好了起来,晚上得了空,还去坐坐,听听大家聊一聊白天做买卖的事情,她也高兴。
乔老爷子的心还是偏的,但对大家来说,好像已经不重要了。
白氏对他们好,他们就向着堂屋,哪怕乔老爷子有些小毛病,作为子女孙子的也不会过多去计较。
时间一长,大家也能看出来白氏是真心改了从前那些臭毛病,所以像一些小事,他们都不会瞒着她,白氏就知道,乔明渊已经考完了的事情。
她笑眯了眼睛:“绾绾说,明渊考得不错。”
话不能说满,明渊那孩子她也清楚,说考得不错,八成就是百分百可以考得上的。想到家里又要出两个童生老爷,白氏很高兴。
是的,虽然很喜欢二三四房,很相信乔明渊,但白氏的心里也很相信乔明鹤一定能考中的。
她刚说完,乔老爷子就笑了,他心里跟白氏想的一样:“这样说来,明渊最起码也能考中童生的,哎,这书没白读,不枉费绾绾那么辛苦的供着他!”
两人这边还在说着话,一个半大的小子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乔阿爷,快,快去里正家!你们家明渊大哥过了府试,考中啦!听,听说又是案首,咱们平遥府,平遥府的第一名咧!县太爷都惊动了,特意来报喜,现在,在,在里正家里呢。”
啪嗒——
却是乔老爷子惊得呆了,手里的旱烟落在了地上。
白氏大喜过望:“你说我家明渊考中了?”
“是啊,又是第一名呢!”来人噼里啪啦的说:“咱们平遥府的第一名里,这可光彩!连县太爷都听说了明渊哥的名头,特意来咱们下河村看看,族长让我来跟乔阿爷手一声,快去见见县太爷,县太爷点了名说要来看看的哩!让您老过去露个脸!”
乔老爷子的表情瞬间就变了。
一时欣喜,一时呆愣,一时高兴,一时怅然……
总之,他几乎控制不住自己的表情,完全不知如何是好。
落在地上的旱烟就在脚边,他弯腰下去捡,捡了几次都没捡起来,最后还是白氏看不下丘,捡起来递给他。他嫌弃白氏多事,横了对方一眼,嘴角却压不住笑容了:“我孙儿明渊中了,又是案首!”
他从椅子上站起来,肺里不烧了,咳嗽听了,身轻如燕:“走走走,我们也去看看!”
“慢点,慢点!”
白氏追着他喊。
乔老爷子这会儿反而嫌弃她了:“慢什么慢,我腿脚好着呢,你也快点呀,县太爷啊,咱们这些泥腿子一辈子都见不着几回。”
“月儿,看着孩子们,我跟你爹去看看!”白氏吩咐了一声,忙追着乔老爷子出门。
乔松月也想去看,但到底是被休回娘家的姑娘,面皮薄,应了一声,将慧慧和四房的明强、明琦都叫到了跟前来。此番动静惊动了二房和三房,于氏挺着肚子跑出来:“明渊中了?刚刚来人是这样说的,我没听错吧!”
她已有了五个多月的身孕,气色不错,只是孕激素的作用下,脸上冒了些痘痘。
乔松月忙起来扶她:“二嫂,你别乱跑,小心身子!”
“没事,没事!”于氏摆手,正巧乔松岳出来了,她笑意盈盈的说:“三弟,走走走,咱们也去看热闹,你听到了吧,明渊又是案首,这可给咱们乔家挣了光了,县太爷都来了,你这当爹的不去可不行。我就知道,明渊是个有出息的小子。”
乔松岳喜不自禁:“明渊果真中了,没负了我们的期望。”
他说着话,手连忙去推轮椅,险些绞着了手。于氏忙去扶推他,他哪肯让个挺着肚子的于氏忙碌,摆手说没事,也跟着去了里正家。
一行人匆匆赶到陈里正家里时,陈里正家已经被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了起来,但大家都只在庭院外看着,进不去。
马太良带了衙役过来,衙役往陈里正门口一站,就将大伙儿吓住了。
乔家人风风火火的过来,就被客气的请到了屋子里。
“拜见县令大人!”
乔老爷子领着大伙儿,向马太良磕头问安。
马太良的目光扫过一众人,老的老,残的残,还有个挺着大肚子的,脸色微微一变,跟着涌上了几分敬佩。乡下人要读书多不容易他是知道的,因此,他能想见那少年到底用了多少心血才走到今天。
他快步上前搀起乔老爷子:“都起来,不用行礼了。”
第208章 赏识
马太良这次过来,其实没什么大事,他只是想来探探乔明渊的底,看看是个什么样的人家,能让谈益刮目相看。
当初力保乔明渊夺得案首,他有一部分是看了谈益的面子上,加上那文章的确让他称心如意,事后回想,又觉得自己鲁莽了一些。
结果府试后,那叫乔明渊的少年却出乎他的意料,竟是又拿了一个案首。
须知考中不难,难的是考到第一名。乔明渊有本事连续考中两个,这不是凭着一句话就能决定的事情了,这是实力,是天赋,更是一种气势。照着这个气势,乔明渊一个秀才是稳稳当当的,说不定这次科考还能拿下举人。他今年不过十七岁,十七岁中了举人,就意味着他很有可能往更高的地方走,进士也不在话下。
什么叫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这就是!
他摇着头,语气里全是感慨,同身侧的陈里正和乔族长笑道:“你们大概还不知道,明渊给咱们易县争了光了,几千人里的头一名,本官当年赶考都不曾得过案首,这小子比我有出息。本官就任易县知府四年,临到换任还能出个案首,也是本官的荣幸。”顿了顿,又道:“当初本官在县试时初见他,就觉得他与众不同,假以时日,必定是个人中龙凤,可不,让本官猜中了,当真是个人才啊人才。”
乔氏一族的人听见县太爷这般赏识乔明渊,都觉得脸上有光,更不提在座的乔族长和乔家人,他们腰背挺直了,与有荣焉。
其实马太良还没将话说全。
府试那边刚刚结束,连榜都还没放,他这边就收到了何友良的亲笔书信,询问起乔明渊的出身来。
都是官场上混了好些年的,何友良此举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朝中党争日盛,谁都不愿意不小心得罪人,尤其是他们这些底下的小官。越是问清楚,就代表着对此人越赏识,处理的态度就越谨慎。
马太良提笔回信,说了乔明渊的出身,末了提了句:“此人似乎为谈益旧识。”
他心里清楚得很,何友良是朝中谈阁老那一派的,放到平遥府来,是替谈家人看守老巢的,所以,这句话送过去,乔明渊的前途差不了。
他捋着胡须,想告诉乔氏一族的人,乔明渊在知府大人跟前露了脸,知府大人铁定是要提拔乔明渊的,但又觉得这话不能明说,更不能泄露,他便硬生生压住了不提。他在县衙纠结了几天,一直等到放榜,看到乔明渊的名字高高在第一位,便觉得这是个笼络乔明渊的时机,万不能错过,不等报喜人出发,自己就先来送信。
乔家人很上道,看外面人群的排场,他的目的达到了。
他来就是告诉大家,他很看重乔明渊。
同时,也是借机告诉乔明渊——小子,将来发达了,可不能忘记了老爷我对你的赏识和提拔,对我回馈着一些啊!
他的话果真让所有人很震惊。
县老爷这么看好乔明渊的吗?
乔明渊真这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