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侍卫大人太高冷了怎么办(重生) (六斛珠)


  他没生气,仍是一幅温温和和的模样,把一杯滚烫的茶推到她面前,“疑虑重重的,分明是妹妹。朕今日不过出宫巡视御林军防卫,得了空,便来这儿尝尝招牌酱肘子。”他抿唇一笑,以袖掩面吞下温酒,“实在没想到,能遇见妹妹。”
  孙婵看他的确着一身便服,也不再多说,欲起身告辞。
  “陛下,臣女尚未出阁,与陛下同桌吃饭,实为不妥,臣女先行告辞。”
  “妹妹好狠的心,前几日朕救了你,今日,便翻脸不认人了。”
  他展着折扇,自嘲一笑,好一个伤心失意的贵公子,“妹妹也像那群老臣一样,看不起朕么?”
  “你小时候,爱跟在我身后,还爱唤我凌风哥哥。”
  孙婵简直想不通这李凌风哪根筋不对劲,非要对着自己大献殷勤,冷声道:“没有。臣女先行告退。”
  “你的姐夫,沈青松。”他卸了伪装,抬起眼睫看她,细长的眼睛漆黑如墨,深不见底。
  “朕排了世家阻力,把他提拔为兵部尚书。这是朕对孙国公府的示好。”
  “多谢陛下。”
  “朕有意与孙国公府交好,”他换上一幅真挚的神情,短短几瞬,变脸似的换了几副面孔,孙婵深深折服于他的能屈能伸。
  “多谢陛下,等哪一天陛下收了沈青松的权柄,扶持傅祎登上兵部尚书之位,咱们孙国公府也会欣然接受陛下的好意。”
  他垂眸一笑,摩挲着瓷碗,幽声道:“婵儿妹妹,朕,与你们孙国公府,都深受世家掣肘。”
  孙婵冷笑,合了瓷碗的杯盖,“砰”一声清脆的响,“陛下靠着世家顺利登位时,可没说过这番话,靠着世家处置了只忠心于先帝的老臣,也很是顺遂,为何卸磨杀驴,才几个月,便说自己被世家掣肘。”
  “婵儿妹妹有所不知,朕亦有诸多无奈。先帝偏爱三弟,朕努力学习诗书礼御,得到众臣交口称赞,在先帝心中,却无论如何也比不上他。若不依靠着世家,朕只怕早就成了天牢中的阶下囚。”
  他神色哀伤,看着她,把软肋放进她的手中,等着她的决断。
  孙婵站起身,拂了衣袍,拉了大门,门外的忠胜有些惊诧,她回头笑道,“陛下好一番肺腑之言,只是不知栖凤宫中我那眼里容不得沙子的皇后姐姐傅韫,是否知道陛下的心思。”


第52章
  新安元年十二月初八,连日阴雨的天色稍微放晴,厚厚的云层里散落一两丝缕细微的阳光。
  一声凤冠霞帔,脸上两抹大红胭脂,元娘纤指抓着一条红绸,端坐在梳妆镜前。
  身后的十全夫人梳顺了她及腰的长发,挽了个髻,为她戴上金鸾振翅的凤冠,再用红盖头遮住她的倾城之貌。
  孙婵站在门旁,看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
  她曾经恨她,也恨那个无力回天任人宰割的自己,看着她穿上这一身前世从未穿过的嫁衣,又有些为她欢喜。
  她送了她与沈青松平起平坐的地位,与她交易了立足京城的资本,他们一家人离京后,京城的局势会如何风云变幻,她却是顾不得了。
  无论如何,她会过得很好吧,前世她便把一幅烂牌打得极好,若不是荀安,只怕上位当了这宅子里的正夫人也是指日可待之事。今生她已经为她铺上了一条康庄大道,她定会青云直上。
  孙婵握着她手里的红绸,为她引路。
  这事本该由家里的长辈来做,把她送到府外,交到沈青松的手中。到底不是真正的亲戚,孙文远与俞氏都有些疑虑,孙婵只好亲自上任。
  从东厢房的房门到院门、大宅正门,一路铺上了红绸,两旁道路有人鼓瑟吹笙,前方两个引路的婆子一路撒着红纸包的糖果和碎银,不少下人的孩子蜂拥而上,两旁有小厮拦着,以免他们没轻没重伤了小姐。
  孙婵想起了前世自己出嫁的时候,也是这样一幅场景,红盖头闷热,向下望,只能看到自己的大红绣鞋,一步一步踩过红绸。
  满眼都是红色,过了两日,还双眼昏花,看什么都带着点红。
  她凑近了新娘子,悄声问:“元娘,你可紧张?”
  她摇头,孙婵分明感觉到,她握着红绸的手在轻轻发抖。
  孙文远夫妇在正门等着,与一身新郎红袍的沈青松,相对无话。
  他背手立在那儿,神色平淡,眼底没有任何情绪,看不出是欣喜还是忧伤。
  走进了,孙婵略略福身,看清了他一身锦袍,比前世大婚时穿的要简陋不少,除了几条粗糙的金线,几乎没有任何装饰。
  迎着他不能再勉强的笑意,孙婵把红绸递给他,等他迟疑着伸手握住,退了两步站到爹娘身边。
  孙文远笑了两声,上前轻拍沈青松的肩,“沈公子,咱们家婉儿,可就交给你了,你要好好待她,若是她受了什么委屈,咱们国公府,是一定会为她出头的。”
  沈青松握着红绸躬身拱手,垂着眼睫,掩下重重不甘,“小婿省的,谨遵叔父大人教诲。”
  ……
  孙婵与爹娘一同坐上国公府的马车,前去兵部尚书府赴宴。
  前兵部尚书刘挈的家宅,撤去了所有富丽堂皇的装饰,只剩一个残败的空壳,就连大门上悬着的那块“兵部尚书宅第”匾额,亦与这宅子一样高龄,稍擦拭一番,照样又挂上去。
  几个大字缺胳膊少腿,在寒风中萧萧瑟瑟。
  一路走进去,已经来了不少在朝官员及其家眷,不少公子热络地向孙婵打招呼,以往她会礼貌地笑着回礼,经过石娱之事,再也不敢轻易对人笑脸相迎,对着谁都一幅生人勿近的神色。
  她径直走到后院,到元娘歇息的房间去看她。
  一路花叶荒芜,杂草丛生,仆人也没见着几个,门窗的木条上都覆着尘埃,廉价的红绸倒是用得多,企图用一二分喜气掩饰这儿的破落。
  不难理解,沈青松家境贫寒,能置办下这些,已经是强弩之末。她这几日倒是为元娘扒拉了不少嫁妆,都是些带不走的大瓷器、红木酸枝桌椅床榻,与她说好了,算上十几间铺子,三月后一并还她现银。
  她可以自由打点,为这宅子稍作装饰,沈青松也不能看轻了她,欺负了她。
  她想着,已经带着绛芷走到了新房前,几位婆子在外守着,里面已有几位官员的夫人,正与元娘闲话家常。
  见了她,纷纷起身见礼。
  孙婵在靠近外间的椅子上落座,看着元娘轻轻巧巧几句话,把几位夫人逗弄地忍俊不禁,掩唇笑着。
  她天生便迎来送往游刃有余。
  过了半晌,有个婆子进来道吉时将至,请新娘子移步正厅,举行婚仪。
  元娘颔首,正要起行,孙婵眼尖,发现她素白皓婉上空空如也,“姐姐,先前沈公子送来聘礼,不是说了,有一只家传的红玛瑙镯子,沈老夫人希望你在婚仪时带着么?”
  元娘略一怔愣,摸上手腕,“我……随手把那镯子放嫁妆里了。”
  那只镯子是沈老夫人口中的传家之宝,实则十分简陋,想来元娘也看不上眼。但沈老夫人不是个好相处的人,前世她忘了带那镯子,进门的一个月,没得过她的好脸色。她爱在这些琐事上纠结,总疑心儿子取了个高门女子,会看不起她这个婆母。
  “嫁妆被送去了库房,婵儿,劳烦你帮我取了过来,可好?”她柔柔开口。
  孙婵想着,旁人怕是不识,也就应下,“好。请两个婆子和绛芷与我同去。”
  ……
  先前回话的婆子带着孙婵走过重重回廊,愈往后院深处,愈加凋敝。连红绸的表面粉饰也不要了,袒露着光秃的躯壳。
  婆子把她带到一间房门前,用钥匙打开锈蚀的门锁,一阵尘垢漂浮,这屋子里头黑压压的,虽有窗子,却十分不通风,也没有一线阳光。
  孙婵觉着似曾相识。
  那婆子看她在门口疑虑,解释道:“郡主,原先的库房,陛下命人封了起来,待清点完毕,所有库藏搬进宫中,再行开放。这儿是新辟的库房。”孙婵打量着,里面放着几个红色的大箱笼,的确是她亲手打点的嫁妆,听她继续道:“这儿,原是稚奴小姐的房间。这儿阴寒,终日不见阳光,正好用以储存宝物。”
  “你是原本,就在兵部尚书府上伺候着的?”
  “回郡主,是的。”
  “那便把这些箱笼都打开吧。”
  两个婆子手脚麻利上前动作,孙婵也迈步进去。
  房间里倒是四处挂了红绸,幽暗无光,更觉诡异阴森,孙婵停留在一面墙壁前,红绸底下的墙面似乎有些刻痕。
  她把绸布撩开,就着微弱的日光,看清了上面的字。
  心里一沉。
  很多个歪歪扭扭的字连成一片,是她的名字,被刻出来,又全都划花了,乍看起来,只是一片凌乱的划痕。
  孙婵捏着绸布的手微微颤抖。
  她理解了她的恨意。
  那个阴阴沉沉的孩子,小时候总爱跟着她,或许,她认为她们是同一类人。不像文昭玉和傅韫,是真正的自在洒脱、无忧无虑,她们总有些小心翼翼,藏起自己的软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