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之顺治爱美食 [金推] (痒痒鼠)


  小顺治不置可否地点头,问了另外一个问题, “好像我们北方和西北一些地区最近几年的羊毛出口也很好?”
  提起大清国的羊毛出口吕宫大人不由地笑得一脸欢喜, “我们的羊毛出口量这两年在皇上的指点下已经有赶上英吉利的希望, 而且我们大多是做成成品出口,利润更高。造办处研究出来的羊毛线、羊毛布料、羊毛衣服……等技艺在喀尔喀和科尔沁等地区反应特别好……。”
  “有问题?”小顺治听出来了他的犹豫。
  “是有一点……”吕宫大人犹豫之下又觉得与其等到那几个商官来和皇上提, 不若由他自己提出来,“臣最近听到一些反应,青海和伊犁河谷那边的羊毛好, 西藏、伏尔加河一带的羊毛也很好……很多商人想要进去那边收购羊毛……”
  小顺治忍不住笑出来, 不管什么样的困难都挡不住商者的足迹, “我们目前在西部的政策是和前朝一样,在青海和伊犁一带设置的元帅府, 配合达颜汗、当地世族首领维持商贸通道安全, 既然商者有心朝西部发展, 那就让理藩院和那边沟通。”
  “在西边收购羊毛,估计他们还想着直接去西部国家贸易……”小顺治稍作沉吟,“都让理藩院一起给他们打个前站, 有需要的话找豫亲王配合。准格尔那边……和僧格台吉也打个招呼,可以的话,先把商贸做起来……。”
  吕宫大人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臣遵命。”
  大清国早晚都要统一西部蒙古,在各种文化方面的交流之外再做做商贸交流,确实是更好,更何况那些“贪心不足”、“胆大包天”的商者们早晚都会朝西部大举进发。
  小顺治也想到这个事儿,“这两年的武举、文化交流会、民族艺术学院的学子招收……包括接下来的办学等等,都不要把伊犁河谷还有准格尔那边丢下,我们尽可能地争取……,先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儿。”
  “臣明白。”
  心里头因为皇上的想法震惊的吕宫大人表情严肃,越听越迷糊的三阿哥小阿哥翻个身子趴下来掩藏自己同样震惊的表情--好想突然长到进学的年纪搞明白这一切--大清国和僧格台吉的关系什么时候这么好了?
  察觉到他们小动作的亲阿玛“视而不见”,“英吉利的羊毛之所以被欧洲贵族们接受,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前朝海贸量不足,欧洲贵族们无法获得想要的东方丝绸,丝绸这一方面的出口不应该下降,要继续保持。至于英吉利的圈地运动……”
  吕宫大人掏出铅笔把刚刚君臣两个的谈话在小本本上记下。
  小顺治等他写完后接着讨论,语气不急不缓,甚至带着笑儿,“朕的理解,英吉利在前面两百年内人口剧烈增长,对土地的需求加大,各种农产品价格爆长促使人们设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想要大量的开荒。”
  “而在此之前英吉利各个领主的地盘内都是敞田制度,土地由无数条田构成,每块条田的面积都不大,一家一户的土地分散到几个地方彼此混杂地交错在一起,没有邻人的帮助就无法从事耕作。这是一种非常原始的土地耕作和土地占有方式,亟需变革。”
  吕宫大人呆愣,怎么听着皇上的意思好像和自己理解的不大对?
  “你们是不是都看了《乌托邦》然后就认为英吉利的圈地运动害处很大?”小顺治的语气并没有肯定或者否定哪一方,“‘你们的羊,一向是那么驯服,那么容易喂饱,据说现在变得很贪婪,很凶蛮,以至于吃人……’朕不否认圈地运动中存在的种种害处。”
  “只是据我所知,圈地运动是英吉利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前面的几百年内存在的两种圈地方式:一是圈占大片土地做牧场;二是为了更有效地耕作而合并小块土地。现在存在的圈地方式是在契约和法律的监督下,佃农或者土地自由者与农场主、作坊主的谈判。”
  小顺治把他对英吉利圈地运动的这一整个进程中相关的国家干预、法律协助、契约精神等等娓娓道来,把在场的“四个人”都听得一愣一愣的。
  对皇上在英吉利圈地运动上的正面看法真的非常惊讶的吕宫大人试探着问道:“我们也学着英吉利的办法,把现有的《土地法》修改,让农民和商者自己解决土地或者做工的问题?”
  小顺治轻轻摇头,“我们目前的土地制度,和英吉利的敞田制度不一样。但是我们大清国的契约精神需要加强。世家文人都宣扬‘一诺千金’,法律也是讲究一个‘情理法’,朕对此很赞同,但是有的时候确实是需要白纸黑字的写下来,罗列清楚各自的条件。”
  “这是其一。其二,英吉利圈地运动中变为农场主的有很多是原先的自由农民,而他们的商者因为法律和契约的约束并不敢大肆地作为,这也是我们要学习的一个方面,要让大清国的商者害怕我们的《商法》和《大清律》,而不是想着行贿某些个官员就可以肆意而为。”
  …………
  三个小阿哥因为亲阿玛对于贪腐的态度心惊,即使是同样痛恨贪腐的三阿哥也从没想过从律法方面管制这些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商者。而出身江南的世家大族,同样占据很多土地,还和当地的官、商都有联系的吕宫大人更是因为皇上话语中流露出来的“杀气”心惊肉跳。
  作者有话要说:  “你们的羊,一向是那么驯服,那么容易喂饱,据说现在变得很贪婪,很凶蛮,以至于吃人,并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和城市蹂躏成废墟。”

  ☆、第62章 第 62 章

  然而小顺治的话还没有说完,“朕听说民间已经有一些有见识的商家在自发地研究更好的布料, 更好的走商方式、内部管理模式, 这是一个好现象,要大力地支持。把商者朝官员们身上使的力气和财物空出来做研究, 皆大欢喜。”
  “那些使用不正当手段获取不法暴利的行业或者商行,要严厉打击。商者行商, 和农民种地一样,利润要有一个度, 不能也不应该有暴利, 尤其是投机取巧、官商勾结这类因为败坏世风的不法暴利……。”
  吕宫大人目瞪口呆, 所以皇上是要在给商者一个“二代以后可以科举的胡萝卜式”的希望之外,再给他们一闷棍敲敲他们的脑袋?
  他的语气满是小心翼翼, “臣也认为商者为了追求超高利润无所不用其极这一方面需要打压,利润应该有,但不应该超出他们的应该所得太大。目前他们的所做所为引得很多老实种地做工的人心思浮动, 应该开始打压一波。”
  小顺治点头, 就算华夏大地上的官本位、官商勾连的情状已经深入骨血无法改变, 他越想试着给大清国,给未来尽可能地留下一个好的发展商业环境的基础, “当然朕也知道五品一下的官员们, 尤其是出身贫困的官员们生活困难……。”
  吕宫大人……明白过来的吕宫大人是真的呆住了, 皇上对商者看似拿着大棍子敲打,其目的还是爱护,希望他们可以更加正规地走商, 可是皇上要高薪养廉看似厚待士人实则是真真正正地打压。
  小顺治对他的反应毫不意外,他抬手拍拍这位陷在“旧时好文官心理”不自知的大臣的肩膀,看看马上要落下的太阳让宫人抱着同样发呆的小阿哥们,一起进到甲板上的小帐篷里坐下来。吴良辅麻利地领着人点上蜡烛、端上来点心和纯奶,君臣两个继续商谈。
  “自前朝万历年间开始,地方官员们都把碎银熔化重铸为银锭时的折耗称为火耗,当成一个名正言顺的额外收入,在征税时加征的‘火耗’往往大于实际‘火耗’,已经在前朝引起巨大的民愤……说起来,我们也需要心生警惕。”
  “张居正变法中的有利措施一个也没有留下来,倒是‘火耗’这个最不好的弊端留了下来。”
  …………
  已经隐隐约约地感觉自己要被皇上说服的吕宫大人心里着急;同样被亲阿玛这番话震动的三位小阿哥则是各有所思,尤其三阿哥因为亲阿玛和他一样的想法激动。
  小顺治回应着三阿哥突然激动兴奋的“啊啊啊”,接着说道:“吕卿不必介怀,此乃人之常情。‘……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当年宋真宗写下这首《劝学诗》是想要国人积极读书。”
  “可是所有人都只看自己想看的那三句。知识丰富通过合法的途径,经商、做工、做官获取良田、财富、贤妻,而不是世人传唱的那样,读书就是考科举就是做官就有良田、财富、贤妻……大清的官员,要把理所当然的朝百姓伸手要‘火耗’的坏习惯改过来。”
  说到这里,他突然有些庆幸刚刚进关的那两年因为禁止女子裹脚汉家官员不足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职位的事儿。官员的问题,贪腐不作为一个,人数太多吃空国家和百姓是另一个;官风不振,把好官逼成贪官是另外一个。
  “把‘火耗’的收取定下一个明确的数字,该是加十之一,还是一百之十五,都定下一个标准统一收归国库,然后作为养廉银子或者加俸统一下发。让那些不忍心伸手朝百姓多收银子的好官、清官也有一些补贴家用的钱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