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在灾难中靠种田求生 (八里做梦)


  这边蒸着肉,原初贝揉了些面团,擀成薄饼放到烤窑里。
  院子门口,程年正在剥杏仁,一地的碎核,盘里堆了个杏仁小山。
  “你尝了吗?是甜的,还是苦的呀?”
  程年摇摇头,“没有”,忍俊不禁地看着原初贝拿起一粒,放到口里,苦得直皱眉,顿时哈哈的笑了出来。
  原初贝一个爆栗叩头,“快点弄完!”
  程年摸了摸被打的地方,殷勤地大声附和,“好勒,老板。”
  南方出甜杏仁,北方出苦杏仁,他们现在取得就是苦杏仁。苦杏仁里含有毒素,吃多了会头晕,要通过炒制或蒸制处理后,才能食用。
  但处理之前,最好把苦杏仁放到水里浸泡一两天,不停地换水,泡到完全没有苦味了,滋味更加。
  烤窑里的薄饼散发出焦香味时,锅里的甜肉也出炉了。
  蒸了一个小时,肉已经被蒸得软烂,肥油也完全渗出来了,透明的肉脂看着亮晶晶的,像果冻一样。杏子的甜味随着热气浸透到肉里,还没吃就闻到了浓浓的香甜味。
  像切梅菜扣肉一样,改刀切成一片片的,黄的、红的、白的,几种颜色杂糅在一起,特别好看。
  这道菜偏酸甜口,程年吃得非常欢喜。
  肉入口即化,肥而不腻,酥软到一抿就化开了。


第34章 . 芦苇 芦苇粽 / 涂坛 制醋 过端午
  第二天, 木屋外下起微微细雨。
  碗里的杏仁被泡得发白了,尝着也没有苦涩味了。
  原初贝把所有杏仁都放到炒锅里,用小而缓的火候, 慢慢地炒制, 炒到外皮泛黄,轻微焦黑时,一股杏仁香从锅里传出, 捞出烘烤,烤干后可以研磨成细粉, 放到陶罐里储存。
  等杏仁凉透后,原初贝取了一把杏仁和小米,在石臼里研磨捣碎,放锅里加水煮15分钟左右,期间要不停搅拌以免粘锅,煮开后滤去细渣。
  再次小火复煮, 加糖和桂花继续熬制几分钟, 锅里冒泡泡了, 就能捞起来喝了。
  今天的早餐, 就是桂花杏仁露和昨天没吃完的薄饼。
  杏仁露奶白奶白,喝一口, 就能尝到浓浓的野生山杏仁味和桂花味, 处理过后的杏仁已经少了涩味, 又顺又滑。
  原初贝不太能接受杏仁的味道, 口感有点生还有点奇怪,但程年却接受良好,毕竟哪个北方孩子没喝过几瓶杏仁露呢。
  雨水唰唰地下着,透过淌着雨水的木窗, 看见院子里的作物叶片被雨滴打得轻颤,远处的林子,山坡,百里烟波,像披上了一层烟雨迷蒙的轻纱。
  下雨天省去了灌溉工作,他们只需要留心观察耕地里是否有积水,及时开沟挖渠就行了。
  正是,可以明目张胆偷懒的闲暇好时光。
  吃完早餐后,原初贝和程年懒洋洋地躺在木椅上,没有说话。
  他们听着屋外的淅沥雨声,偶尔对视微笑,偶尔亲昵一下,时间就这样被荒废,但一点都不会紧张害怕,反而是静谧而美好。
  忙碌的生活,偶尔也要停下来,听听雨声,发发懒意。
  北方初夏的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到下午的时候,天空又放晴了。
  雨后天晴,天空出现了许多柔软的白色的云块,一道浅浅的七色彩虹渐隐渐现,外围是朦胧的、彩色的。彩虹从碧绿的林子里升起来,直通高空,像架起了一座登天的琉璃拱桥。
  原初贝和程年站在院子里,仰望天空,沉浸在被这场绚烂的表演里。
  下午的时候,原初贝抓了一把小麦泡在竹筒里,等待它们发成麦芽。
  塑性完成的陶罐们依次摆开,今天要在罐子里抹热油脂,这样罐子内部能形成一层膜。这层膜能让罐子有更好的防水性,才能更好地盛放液体。
  在旁边的土地上,往下掘出一个小圆坑,坑两边开道,便于通风。坑里加炭火,再把陶罐倒过来,罐口对上火,火候要适中,把罐子烤热就行。
  在炭火旁边热着油脂,罐子要随时上手摸一摸,当摸着有点烫手了,赶紧搬下来。
  将热好的油脂倒入罐子里,缓缓地晃动回旋,让热油流淌在壁内的每一处,确保完全沾满热油,当油再也渗不进罐壁了,这一步就完成了。
  烧一些热水,倒进涂好油脂的罐子里,清洗,荡动,倒掉热水,最后盛满冷水,等过几天就能使用了。使用前,要记得清洗一遍,晒干后再用。
  山林里的初夏,还没显出什么威力,除了正午会有点炎热,其他时候都很凉爽。
  但长毛的橘子、红尾和粉云显然不认同,它们早早地察觉到了热意。
  这几天早上,橘子一醒来,就会积极地钻到棚屋里,站在围栏门口叽叽大叫,红尾和粉云被叫醒后,就会开始用头角撞栏门。
  这曲初夏演奏曲日日在清晨上演,吵得不行。
  最初,原初贝和程年也摸不透这三只有什么目的,只好打开门,红尾和粉云就会激动地跑出来,灵活的橘子拽着红尾的长腿,用力一勾,踩着它的绒毛,再借力一翻,坐到头顶上。
  接着,它们像风一样,朝着小溪方向跑去。
  程年和原初贝吓个半死,还以为家里的动物们集体逃逸了。
  急匆匆地跟着它们来到小溪边,发现它们一到溪边,就寻了处树荫,懒洋洋地瘫下来了,似乎终于解去了一身热意。
  程年暗戳戳地观察了好几天,发现它们只是太热了,去溪边乘凉罢了。
  每当太阳下山后,一家三口就会慢悠悠地回到棚屋。
  天天这么吵也不是个办法,他们也尝试过彻底敞开门,有了自由的红尾粉云一下子没了章法,大晚上还跑来撞木屋的门。
  事情的契机发生在某天清晨。
  前天晚上被吵醒的程年,许是太困,把红尾粉云赶进棚屋后,匆匆把门上的麻绳挂到勾子上,就离开了,他忘了往里拉紧门。
  第二天早上,异常安静和谐,夏日演奏曲似乎停演了?
  原初贝和程年慌慌张张地跑到棚屋边上,没有踪影,跑到小溪边,一家三口已经躺在老地方舒服的乘凉了。
  后来,程年回忆了一整天,这才想起昨晚的关门方式。
  难不成是红尾它们自己顶开的?
  可是之前他也这样关过门呀,傻傻笨笨的红尾和粉云根本不会开门。
  所有证据都指向了唯一的嫌疑动物,橘子,可是它这么小一只,怎么开的门呢?
  晚上,程年又如法炮制,打算明天来一探究竟。
  第二天橘子刚醒,他们跟着醒过来了,于是,目睹了橘子的英姿——
  它精神抖擞地从木屋里跳出来,小小的一只,还没棚屋的四分之一高。接着,只见它跳到边上的稻草堆上,用力一跃,接近麻绳时,迅速用头顶开麻绳。
  门开了.....
  这时,程年才观察到,看起来蠢萌的橘子,似乎是三口之家的灵魂动物、智商担当。
  它们每次出发前,都要等橘子爬上红尾的头顶了,坐稳抓角,那姿态、那待遇,就像尊贵的王子来民间游巡。
  程年的三观完全被颠覆了,橘子只会卖蠢的甜宠形象也一去不复返了。
  他呆呆愣了半天,摇着头,“没想到啊,没想到,橘子原来藏着两幅面孔啊!”
  陶罐也晾晒好了,原初贝想做些醋,程年当然表示积极响应。
  要说夏日必备口味是什么,那酸味一定是当之无愧。炎炎烈日,当舌尖尝到那股强烈的酸味时,沉睡的味蕾定能瞬间惊醒。
  小麦已经发出了一点白色芽苗,还需要再长几日,等白芽彻底长出来了,就能做成制醋的曲了。
  她打算做小米醋,但从制作原料到醋化,这全部过程,整整需要大半年。
  所以,原初贝打算先做一点蜂蜜醋,按1比4的比例,加入适量蜂蜜和水,搅和拌匀。罐口宽叶子覆盖,以稻草做饼盖,覆在上面,四周用麻绳箍紧,放到大太阳底下,暴晒个把月。
  蜂蜜本身含糖,已经具备糖化的基础条件,经过时间的发酵,产生乙醇,然后在微生物的运作下,逐渐醋化。
  纯种蜂蜜的发酵速度快,周期短,但风味一般,如果加了曲口感会更好,但这样制作的醋,等待时间又会变长。所以,就先将就的使着吧~
  在等待蜜醋的日子里,他们还操办了一场隆重的端午节。
  步入现代后,传统节味日趋淡薄,商家营销的越热烈,反而衬得节味愈发寡淡。
  灾难后,回归农耕生活,才明白了节日是为了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也才知道节日是为了庆祝辛苦的劳作换来的收获。那些繁杂的习俗,蕴藏的深刻含义,在木屋里再次焕发了活力和生机,
  六月二十,他们将这一天冠以端午节的名义,让它成为特别的、独具情氛的迷人日子。
  天刚亮,程年就起床去林子里割新鲜艾草和菖蒲,他刚走没多久,原初贝也醒了。
  原初贝把地窖最里面的坛子拿出来,里面盛着黑乎乎的鸟蛋,这是前段时间用草木灰和黄泥腌的咸蛋。
  把草木灰和黄泥加盐加水搅拌成泥浆,把鸟蛋往里面滚上一圈,再洒上一把草木灰,一个接一个摆放到缸里,摆满后,用泥巴糊口,等上三个月最佳。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