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在灾难中靠种田求生 (八里做梦)


  原初贝慢吞吞地走着, 把每一株花都纳入眼底, 她在脑海里回忆着, 想不起这里什么时候长了这么多花了。
  难不成是程年移栽过来的?
  诶,可他不是天天跟自己在一起吗?哪里来得时间捣腾这些啊?
  她突然想起那天夜里,扭过身,冲微笑的程年问, “那天晚上,你不是去找红尾吧,是出去做这些啦?”
  程年笑弯了眉,点点头,“咱们宝贝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到啦~”
  原初贝瞬间觉得整颗心都被涨满了,又喜悦又心疼,她拉过程年的手,“你瞒着我做了多久呀。”手里那双修长的手,不复从前的细腻,关节处长出粗糙的老茧。
  看着这双手,此时又像咬了颗酸柠檬,酸意直冲眼角,她再也忍不住泪意,“你上哪找了这么多花啊...”
  程年感觉手心一湿,听到原初贝带着哭意的声音后,立马慌了神。
  忙把小人儿拥入怀里,柔声安抚,“怎么还掉珍珠了呢?我费了这么多心思,是想哄你开心呀。”
  好一顿哄,怀里的人仍在抽抽噎噎,哭得他心都化了。
  程年捧起她的脸,用袖子擦干眼泪,朝着嘴唇狠狠地吧唧一下,“别哭啦,后面还有呢,你这样哭,搞得我都不敢让你继续看了。”
  原初贝撅起嘴,细声嘟哝,“不行,这可是我的礼物,你得让我看完呀。”
  程年笑了笑,只觉得原初贝这个名字起得真好啊,这小姑娘可真是个可爱的宝贝啊~
  “行,那咱们接着看。”
  沿着玫瑰花道走到尽头,出现两颗高大的榆树,中间挂着一条用麻绳做的吊床摇篮。程年走上前用手撑开吊床,朝原初贝招招手,二人躺上吊床。
  仰头可以看到苍天树枝,若是到夜晚,还能透过树枝看到漫天繁星,舒服而浪漫。
  两人在吊床上卿卿我我一会儿后,原初贝躺到程年的怀里,冲他撒着娇,“快跟我说说怎么回事呀。”
  程年得意洋洋地圈住细腰,娓娓道来,“你不是喜欢花么?最开始想送你一束花来着,但我想起之前送你梅花,结果你全都做成吃的了!而且感觉鲜花摘下来会枯萎,这个太不吉利了,不好不好,想着索性送你个花园,这样能生生不息,永远不会枯萎,是不是很吉利?”
  原初贝本来听着前面都很感动的,但听到吉利二字时,也属实梗到了。
  忽视他的询问,又问,“那你是每天晚上弄得吗?我说呢,难怪这段时间看到你的黑眼圈了,我还担心你又失眠了呢。”
  程年点点头,也不想说太细。
  那段日子,白天趁着采集,他像雷达一样搜索着玫瑰花的影子,记好位置后,晚上又像做贼一样爬起来挖花苗,再把花移栽到这里。
  好在这段时间农活太重,原初贝睡得沉,他才能瞒她瞒到今天。
  而且,他本以为是件挺简单的事情,把花种进去就行了,万万没想到,最开始种的那一批不到一周就死光了。那天夜里,握着枯萎的花苗,他满心里都是绝望!
  后来,多亏那本植物百科的书,他好好地研究了一下移栽玫瑰花的注意事项。
  要选择疏松肥沃的土壤,移栽前先追肥,再移栽花苗,浅浅地埋进去,浇水时要慢慢浇,不要浇太多,不然会把玫瑰花淹死。
  就这么精心地养护一顿时间后,才有了今天的惊喜。
  不过,再苦再累又如何,在看到原初贝绽放笑颜的那一刻,他觉得一切都值了。
  回去后,两人吃着程年精心制作的玫瑰蛋糕,甜丝丝的,小米粉做得糕体意外的绵密,还真不输面粉。玫瑰酱吃得口留余香,美味十足。
  21岁的原初贝,就这样,度过了一个美好的生日。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的感情越发恩爱幸福。日子过得像山里的杏子,越来越甜蜜。
  杏子树花期过后,先是长出了青涩的果子,随着时间的推移,青杏慢慢变黄,成为了香香甜甜的杏子。
  原初贝先是做了一批杏脯,把杏子去蒂,泡在淡盐水里搓洗干净。挑选肉厚质硬的果子,外皮完好无损伤,切半去核,核可千万别扔,后面还有别的用处。洒糖腌制一夜,让糖分充分入味。
  第二天,将杏子和糖浆倒入锅里,大火烧开后,转小火至透明状时熄火,再浸泡半天,复煮一次后,捞出沥干,放到太阳底下晾晒几日,就能吃到酸甜的果脯了。
  剩下的杏子先不着急享用了,他们要开始做陶器了。
  程年先是做了个制陶木轮盘,砍了根粗壮的木桩,磨成约15厘米厚的圆盘。
  接着,用燃烧的木棍,在圆盘中间烧出个浅坑,约7厘米深,刚好一半,木棍插进去。最后找个圆柱形的木墩,里面掏出木棍宽度的圆洞,架起圆盘,穿进去,就能转动起来了。
  他们选的是小溪附近的深黄色黏土,泥很细腻,吸水性强。把土泥土晒干砸碎后,筛去杂质,加水能黏成面团状。
  后面,就要拿出捏面团的手艺了,根据器皿大小,捏个适量的泥团,放在轮盘中间。
  程年蹲在前面转轮盘,原初贝坐在后面捏。凭借着轮盘的转动,泥坯在轮盘上快速旋转,这时,凭借着手感先从中间掐,掐出形状后,开始拉泥坯,慢慢向上拉伸,逐渐拉成碗、罐、盆等形状。
  他们都没有捏陶经验,捏废了好多个泥坯,连着三四天,两人弄得满手泥浆。
  到第五天时,原初贝慢慢有手感了。
  她专心致志地看着泥坯,双手从两边向上拉着泥坯,慢慢地,一个像模像样的陶罐在她的手里诞生。
  罐子越来越高,下面的弧形渐隐渐显,拉到顶端时,她还是太紧张了,手抖了一下,罐口变成了歪嘴。
  不过,这已经是近期最成功的作品了。
  两人战战兢兢地握着薄木片,从底部把陶罐刮下来,移到平坦的阴凉处。
  直到陶罐平安落地,屏息半晌的他们,这才紧紧地抱住彼此,放肆大叫,“啊啊啊啊,成功了!!!”
  原初贝越来越熟练,陆陆续续地做出了缸、盆、碗、盘等等形状,样子都不算特别完美,但已经初具形状,完全可以投入日常使用了。
  程年那双手仍是没有巧劲,正常的陶坯捏不出几个,但他格外有创意,要么在泥坯外面贴上树叶、要么捏些带把手的罐子。
  总之,树底下那批排队晾干的泥坯,只要是看起来奇奇怪怪的,就是他的杰作。
  制好的泥坯,要及时地进行晾、晒,在早晚进行,切忌不能暴晒,否则泥坯可能被晒得裂口,晒到里外彻底变干后,就可以入窑了。
  接下来这一步,他们可以说是非常有经验了,他们可是有煅烧石灰石经验的人呀!
  一般土窑烧陶要一整天,温度需要在800-1200度之间,与煅烧石灰石的温度一样。
  之前煅烧石灰石的土窑还留着在,他们把土窑推倒后,又做了个比之前大一倍的土窑。
  按规律把泥坯装入窑中,大小搭配,放周正,不要挨太近,相互之间留一点间隙,全部放好后,要开始添燃料烧制了。
  依旧在侧边留口加柴,观察土窑里的土坯开始由橘红—橘黄红—外表的陶釉发亮透明时,就能停止加火了,赶紧封好所有通气口。
  这一夜,他们非常从容了。
  早早地在土窑旁边铺上了厚草垫,喝着玫瑰花,吃着酸甜杏脯,累了就轮流躺下来歇息。程年还甚至把香膏拿出来了,生怕原初贝的娇嫩的小脸被大火烤干发疼。
  他们的心态也很淡定,即使这次的陶器烧制失败了,也不要紧,反正有的是时间,让他们去实践尝试。
  只要他们俩在一起,天大的困难,也能携手战胜。
  第二天天亮,打开通风口散热,等土窑彻底凉下来后,程年弯腰从里面掏出个陶器,是个陶碗,烧制得非常完美!
  他们把剩余的陶器全都掏出来了,十几个陶器,只失败了两三个,其他都成功了!
  原初贝欣喜地拿起陶坛,左瞧右瞧,确认完好,“太好了,我们有坛子了,又能做好多事情了!”
  他们小心翼翼地把陶器搬回木屋,放到屋子的各个位置,盛上应有的物品。
  自入春以来,程年的木工手艺越发精湛,他接连打了好几幅家具,先是添置了衣柜、又打了个斗柜,后面还做了副长椅,铺上厚皮毛,可以当作沙发。
  现在走进木屋,一眼入目是个木色斗柜,上面放着几个奇形怪状的陶罐,里面盛着鲜花和绿植,错落有致,意外雅致。
  斗柜正面是餐桌椅,左边是厨房,土灶周边还是从前的装扮,但灶台上多了些碗罐,里面腌制着各色食物;右边放着个一米长的靠背椅,宽大的皮毛拖到地上,既柔软又舒适。
  往里走的卧室,也添了衣柜和床边小柜,可惜的是,木床中间横亘的隔板依旧屹立在那。
  家里大变样,喜上眉梢的原初贝,决定来做一道“杏梅烧肉”,来犒劳家里的大功臣。
  切一条肥瘦相间的肉,冷水下锅,加花椒和野葱去腥,煮的半熟后,捞起来晾干备用。
  陶碗底先铺上一层杏干,把肉条码在上面,再铺上一层杏干,洒一把糖,上锅蒸约一小时左右。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