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我有金手指 (凉城心不凉)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凉城心不凉
- 入库:04.10
而作为康熙朝的大臣们,他们对康熙的做法,有些不同的意见。
大部分的满族臣子,觉得康熙这样的做法,会给汉人留下一种不知道‘礼’的印象,不利于他们满族对汉人的统治。
另一部分(胤禛暗中收买的人)则是听了胤禛的吩咐,对康熙此举表示支持,并且说:康熙此举是一开创性的举措。
只有一小部分官员什么都不表示,很是佛系。
事情发酵到了一定程度,康熙将他暗中培养收集消息的暗卫头头叫来,说:“最近京中不太太平,你将各个家族的表现,一一报上来。”
暗卫头头道:“回主子的话,对您这次科举改动表示反对的有:乌拉那拉家族、宗室几个王爷……,对您举动表示明确支持的有:舒穆禄家族、索绰罗家族、还有上届科举中的探花……,表示中立的有:佟佳家族、董鄂家族……”
康熙听了暗卫的话,他挥了挥手,暗卫就消失在康熙的书房里。
康熙独自思考了一会,对梁九功道:“你去将太子叫过来。”
梁九功也不问为什么,听了康熙的话,就往太子的住处走去。
太子在听到康熙叫他过去,并没有多想什么,毕竟康熙经常叫他去乾清宫的书房,教导他政务。
太子来到康熙的书房,见了礼,康熙就让他坐下了。
太子胤礽:“皇阿玛叫儿臣过来,可是有什么事要吩咐?”
康熙:“也没有什么大事,进来京中对科举的事,议论纷纷,朕想听听你有什么见解?”
今年的科举改题事件闹的不算小,胤礽自然听说了,对比他觉得皇阿玛有些冲动了,毕竟科举是大事,没有经过严格的商讨,就贸然改动,会引发许多问题的。
不过毕竟是他皇阿玛亲自下的命令,他自然不能直言反驳。
胤礽:“皇阿玛,儿臣有些不解,您怎么会突然想要改科举的题目。”
康熙没有说话,而是将去年官员考核的奏折拿给胤礽看,胤礽看了之后,凭借自身的学识,胤礽自然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只不过这些问题,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他不觉得改科举题目能解决问题。
胤礽思索了一下道:“皇阿玛,儿臣觉得科举改题改的有些突然,今年的举子们可能会有些意见。”这科举改的,有损一些人的利益,肯定会有些波折。
康熙:“朕知道,朕就是想听听你的想法,你觉得这科举到底该不该改?”
胤礽:“儿臣觉得应该改,就是儿臣觉得改的有些突然。”
康熙听了胤礽的回答,也没有表示喜怒,直接就转的话题,同胤礽聊起了奏折。
而胤礽则是因为康熙话题转换的突然,有些忐忑不安,同康熙说话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康熙作为掌管天下的boss,自然能一眼就看穿,还没有长成的储君,他觉得有些无趣,说了几句就让胤礽回去了。
胤礽回去之后,将自己的心腹叫了过来,他将今天书房同康熙的谈话说给了心腹程琳听。
那心腹程琳听了,也有些迷糊,毕竟康熙同太子的谈话,着实有些另人摸不着头脑。
程琳想了一会,道:“主子,皇上会不会示意让您带头支持他的决定,毕竟索额图大人的意愿,可以代表朝中一大部分人的意愿。”
胤礽听了后,觉得有些道理,毕竟皇阿玛找他过去谈论这件事,肯定不会让他表示反对意见的。
胤礽:“你说的有些道理,容孤再想想。”
第九十四章
胤礽想了一会儿,然后对程琳道:“程先生辛苦了,德福你带程先生去休息。”
德福闻言回道:“是,程先生请随奴才来。”
程琳也算识趣,听到胤礽的话,就知道太子爷心里估计有了成算,他就回去了。
胤礽独自一人在房间里想了许久,提笔写了一封信,然后招来心腹,让他给宫外的索额图送过去。
胤礽信里倒也没有直言要索额图要做什么,只是他说:让索额图最近一定要听康熙的话,无论康熙做什么决定一定要先同意了再说,还有就是不要和纳兰明珠唱反调,免得惹了皇阿玛的眼。
四阿哥所的书房里,胤禛听完下面的人来报告了科举改题的后续,他觉得如今出现的问题都在意料之内,只让下面的人多多注意一下,别回头有什么大变动,他就让来禀告消息的人出去了。
北京城贵人区里的一座茶楼上,源凯带着能够出门走动的辛茹,再外放风。
辛茹坐在茶楼的包间里,面前放了一杯茶水,她对着源凯道:“哥,你听隔壁好像有点吵。”
源凯听力自然是不错的,他也听到了隔壁的声音。
源凯:“你什么时候能改改你爱看热闹的性子啊!”
辛茹:“……”她哪里爱看热闹了,只不过清朝的娱乐项目着实不多,除了看热闹还能干什么。
隔壁隐约传来几个人的对话。
一个有些文弱的声音道:“刘兄、王兄,也不知道万岁爷怎么想的,怎么会突然改了科举的题目,让咱们在考场上都措手不及。”
另一个有些温润的声音答道:“万岁爷怎么想的,咱们怎么可能猜的到,不过我最近听不少举子在说,今年会试因为改题的事,好多人都觉得发挥不甚理想,既然都不理想,那么咱们都还有机会不是?”
一个浑厚的声音道:“刘兄说的也不无道理,既然事情已经这样子了,咱们总得往好了想。”
文弱的声音叹了口气道:“但愿如此吧!左不过是今年落第,再等个三年罢了。”
隔壁的声音渐渐小了下去,辛茹觉得有些无聊,小声对源凯道:“哥,你说不就是换个题目吗?整个京城弄的人心惶惶的,皇上也没个表示。”
再现代的时候,年年更换高考题目,题目一年比一年变态,也没见有考生如此啊!果然时代决定的人的思维方式。
源凯也知道自家妹子,以前生活在一个制度比较完善的时代,对这些古代人的思维有些不解。
源凯:“你要知道,在古代讲究士农工商,士排在最前头,这就决定了古代读书人的地位,自满人入关以来,为了巩固皇权,科举制的内容慢慢的变为八股取士,如今读书人已经熟悉这种‘刻板’的出题方式,猛的一改变题目,对一直以来学习八股文的读书人不利,他们当然会有意见,要知道没有不流血的革命,想要改科举,四阿哥还有的忙呢?”
辛茹:“我知道是四阿哥在背后推动这件事的,可是现在不已经成了康熙的事了吗?难不成康熙会让步?”
辛茹觉得依照康熙的性子,只要他想做什么,估计没有人能够阻止他。
源凯笑着说:“你想的太简单了,我可听阿玛说了,康熙可是出了名的爱名声,要是别的方面康熙可能会坚持,真要让康熙与天下大部分读书人‘为敌’,他的名声估计也不会好,为了有个好名声,康熙估计会妥协的。”
辛茹:“不会吧!”
源凯:“有什么不会的,如今清朝重要的官职,大部分都是由满人来担任的,科举制不过是为了安抚天下汉人的一种方法,科举出来的官员要是能更好,那最好不过了,要是科举出来的官员不能更好,那对清朝的统治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辛茹:“……”好不负责的康熙皇帝,这么一想,胤禛上辈子当皇帝期间做的事情,真的可以说的上是为国为民了。
第九十五章
源凯没等辛茹说什么,又道:“不过四阿哥估计不会轻易让康熙妥协的,这件事背后肯定有四阿哥推动,四阿哥经历过那么多事,手段必定不会少,这次科举改题估计会是康熙胜利。”
辛茹:“哥哥你对四阿哥的评价还挺高的。”
源凯:“……”他什么时候对四阿哥评价高了,四阿哥活了那么多年,又经历了常人不能经历之事,要是他连他自己推动的事都弄不好,上辈子在九龙夺嫡中早就完了。
源凯:“活了几百年的老怪物了,这点事都弄不好,就百活了。”
辛茹:“……”说的真没毛病。
……
纳兰明珠在自个的书房里,对着心腹道:“你去给宫里的娘娘带个口信,告诉她最近不要在皇上面前提科举的事,顺便让她约束一下大阿哥,让他最近多顺着些皇上,别为了和太子作对,把皇上惹恼了。”
“是,奴才这就去办。”
京城里不论官员大小,不论男女老少,都在议论纷纷。
眼看事情闹的越来越大,朝堂上虽然没有多少人明着反对,但是暗地里,有许多读书人在不停的活动着,虽然事情不大,但是闹的康熙心里也甚是心烦。
这天康熙叫来了几个大臣,问:“你们说这事改怎么平息下去?”
下面的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说话。
康熙看着心更是气恼,有些生气道:“朕养你们是干什么吃的,一遇到问题就都不吭声了,平时话不都挺多的吗?怎么现在没话了。”
这时一个汉人官员开口道:“微臣觉得,可以先用安抚今年参加科举的举子们,让们先消停下来再说其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