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之我有金手指 (凉城心不凉)


  康熙的御驾来到上书房的时候,上书房的先生们正在给皇阿哥们讲课,康熙在窗户外看了看儿子们的状态,觉得还不错,心里因为奏章而产生的郁闷都好多了。
  康熙来到房间内,这时讲课的先生看见了康熙,停了下来,讲课先生给康熙见了礼,说了进来皇阿哥们的上课进度,康熙也在认真的听着,心里对自己的儿子都能如此优秀,还是很满意的。
  康熙:“嗯,朕知道了。”
  讲课先生看康熙有意询问皇阿哥们,自己作为一个臣子,也不好意思呆在这,于是道:“启禀皇上,这节课已经结束了。”
  康熙面无表情的说:“嗯,那你先下去吧!”
  程大人:“奴才告退”说完,他就离开了。
  康熙确实有意考察几个儿子,看到程大人识趣的离开,他是满意的。
  而下面几个儿子对康熙的到来是紧张的,毕竟康熙除了对太子有几分偏爱,对其他的儿子,都是属于“放养”状态,皇阿哥们见到康熙,既有期待也有一种对皇权的畏惧。
  除了太子以外的阿哥们,对康熙的偏心也不是没有怨言,只不过康熙是皇帝,而且康熙最喜欢看到的是,他们兄弟之间可以兄友弟恭。
  所以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皇阿哥们在康熙眼中,倒都是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样。
  康熙:“听程师傅说,你们的课业完成的情况都不错,快过年了,朕考你们几个问题,你们中谁答得好皇阿玛有奖励。”
  下面站着阿哥们听了,自然是有期待的,期待倒也不是康熙的奖励,而且要是他们要是能在康熙的提问中,答得和皇阿玛心意,可以给康熙留下一个能干、优秀的印象。
  他们自认为自己学的都不错,当然了,他们学的也确实不错。
  皇阿哥的身份让他们接受了优人一等的教育,让他们比旁人有了更多的自信,甚至自信到了有些自负的地步。
  三阿哥是这群阿哥里年龄最大的了,他自认为自己比下面的弟弟学的时间长,而且他读书算是所有阿哥中最有天分的一个。
  与生带来的天赋再加上后天的认真学习,让他十分有优越感。
  三阿哥笑着对康熙说:“皇阿玛,您随便考。”
  其他阿哥虽然没有说话,但眼神中所要表达的,也大都是这个意思。
  康熙看着儿子们如此有自信,自然欣慰高兴,于是笑道:“好,我爱新觉罗家的子孙,就应当有如此气魄。”
  康熙接着正色道:“既然如此,那么朕问你们,《大学》中‘古之欲明显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尔后知至,知至尔后意诚,意诚尔后心正,心正尔后身修,身修尔后齐家,家齐尔后国治,国治尔后天下平’,谁能说说自己的见解?”
  三阿哥听康熙说的是这句,心里默默的开心了一下,毕竟这句话他刚听师傅解说过,并且他记得很牢。
  三阿哥胤祉:“皇阿玛,儿子来说,儿子觉得这句话主要意思是,想要成就大事,首先要在小事情上做好,当然这其中少不了要提升自己的自身修养……皇阿玛,就这些,儿子说完了。”
  康熙听了,心想这老三还是老样子,虽然在读书上面有些天赋,但也只是在读书上有天赋而已,不会自己思考,怎么说都是徒劳。
  胤祉说的自然有道理,但是那是所有别人思考出来的,胤祉只是将别人的成果,给搬了出来。
  只能说胤祉背书很有天赋,死读书而已,和那些只会用理论知识治理管辖区的官员,似乎没有什么区别。


第九十章
  虽说胤祉回答的不是非常合康熙的心意,但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能答到这般程度,已经非常不错了,就算是往年的举人回答也不过如此而已。
  康熙教育孩子虽然以严厉为主,但是他还是愿意适当的鼓励自己的孩子的,毕竟胤祉也是真的优秀不是?
  康熙:“说的不错,前些日子听你额娘说,你想要***的一块砚,正好朕的库房里有一块,回头让人给你送过去。”
  胤祉听了康熙的话,心里自然高兴,好的砚他也不是弄不到,只不过皇阿玛亲自赏下来的,和从旁处弄来的,自然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胤祉笑着说:“儿子谢皇阿玛的赏赐。”
  康熙:“接下来是第二个问题,来年就要科举了,那你们说说科举制度的利弊。”
  这个问题说好回答也好回答,说难回答也难回答。
  胤祉因为刚才回答过问题了,所以就算心里有了想法,此时也没有说话。
  至于胤禛,他作为一个当过皇帝,又经历了众多变革的人,自然知道科举制度的利弊,只不过他还是个十来岁的孩子,他在思考该怎么说才符合他‘孩子’的‘人设’。
  就在胤禛思考的时间里,八阿哥开口了,他道:“皇阿玛,儿子觉得科举制度的优点是,可以选出优秀的读书人,为咱们爱新觉罗分忧,至于缺点儿子觉得科举选出来的人,有些过于推崇孔孟之道。”用俗话来说,就是读书人大部分都有些迂腐,不知道变通、死板。
  康熙自然知道这回答不算是最好的,但是一个孩子能把主要的问题都说出来,证明八阿哥确实很优秀。
  康熙看着自己的八儿子,就像是第一次认识他一样,八阿哥胤禩今年才九岁,一个九岁的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出来,确实很优秀,优秀到让他这个当皇阿玛的有些陌生。
  康熙:“嗯,说的不错,你想要什么?”
  康熙对自己这个儿子,实在陌生的很,实在不知道他想要什么。
  他平时大部分时间都在处理政务,对于自己几个儿子的教导,主要是请大儒来教导。
  他不过有时间的时候,会过来看一下,是不是的询问一下学习进度,知道自己儿子们学的都不错,基本上就不会再过问了。
  八阿哥的字不好,平时也就和七阿哥走的比较进,七阿哥是出了名的不爱出风头,所以和他在一起的八阿哥,自然也不怎么得康熙关注。
  至于其他皇阿哥,比如五阿哥,就算他汉学不好,但是康熙仍然能从皇太后或宜妃那里,听到关于他的事,即使五阿哥也不爱出风头,康熙也不会对他陌生。
  八阿哥母妃是个不得宠的贵人,自然没有人为他说话。
  这次八阿哥回答康熙问的问题,回答的非常不错,自然让康熙一下子就记住了。
  胤禩像是个得到糖的孩子,笑的有些满足的对康熙道:“回皇阿玛的话,儿子什么都不缺,儿子身为皇阿哥,不缺用的的东西。”
  康熙听了有些不喜,作为一个皇阿哥,说话怎么扭扭捏捏的,只不过看着胤禩满足的样子,他也不敢真的说什么,毕竟他还真有些忽视了这个孩子的存在。
  康熙:“朕问你要什么你就说,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胤禩经常在惠妃宫里‘讨生活’的人,对上位者的脸色看的十分准,此刻他感觉到康熙有一丝不悦,虽然他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但是他知道自己刚才说什么都不要,是错的。
  胤禩:“皇阿玛,儿子可不可以让刘太医为额娘诊治一下,额娘已经病了好久了,儿子怕再耽搁下去,儿子以后就在也见不到额娘了。”胤禩说到最后,声音已经有些哽咽了。
  胤禩从小到大,唯一得到的温暖就是他亲额娘给的,他自然不想与额娘从此天人两隔,他还想让额娘等着想福呢。
  康熙对胤禩的额娘良贵人,还是有印象的,虽然他已经很久没有去过良贵人哪里了,但是良贵人的容貌,确实令人见之难忘。
  康熙想了想,事情已经过去那么久了,八阿哥又确实有些几分才情,于是道:“行,朕准了,梁九功你差人将刘太医带去给良贵人看看。”
  梁九功:“喳”
  胤禩这下笑了,笑的很开心,笑的很好看,毕竟康熙长得不丑,良贵人又是个大美人,八阿哥自然好看。
  胤禩:“儿子谢皇阿玛。”
  康熙看着这个儿子,心里不知道想了些什么,只道:“学习的不错,以后继续努力。”
  胤禩:“是,儿子一定努力学习。”
  虽然胤禩说的不错,但也只是一个九岁孩子而已,胤禩的答案并不是康熙想要的,于是他有说:“老八说的不错,你们中还有谁能再说说。”
  这时胤禛也想好了该怎么说,于是他开口道:“皇阿玛,儿子有些拙见。”
  康熙对胤禛还是很看重的,于是笑道:“嗯,你说说。”


第九十一章
  胤禛已经在心里组织好了语言,于是他直接道:“皇阿玛,儿子觉得科举的优点是,为读书人提供一个通往仕途的道路,让贫寒子弟也有机会做官,提高了读书人的地位,还有就是科举是一个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至于科举制度的缺点,儿子觉得应该是科举选拔出来的都是读书人,理论知识很优秀,但是真要去实施起来,科举选出来的官员,估计还不如一个有经验的工匠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