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还相当‘颐指气使’的朋友立刻嬉皮笑脸起来:“哎哎,许公子饶恕则个罢!我这上有老下有小的,家里全指望我一个人,若是不来许公子这里蹭吃蹭喝,一个月如何过得下去。”
“那是你自己惹下的麻烦!”许文华本想说什么,到底觉得这是别人私事,挥挥手不再说话。示意小厮出去,按照安排的买早饭——其实这个时候了,说是中饭也可以。
许文华这朋友确实上有老下有小,不过都在乡间,他原是一个乡间小地主人家的子弟,和许文华一个出身。这几年种地越来越不赚钱,小地主的日子难过,他大哥又不善经营,家业越发寥落了。
他如今在苏州讨生活,每个月拿了钱先分一半给乡下。这是给爹娘补贴家用,以及养乡下结发妻子和女儿的。
乡下结发妻子是家里给定下的,他很不喜欢,所以一年难得回家一趟,也不愿意将妻子接到苏州城里居住。如今苏州城里他又娶了一个,按照道理这肯定是小妾,但是他哄人家姑娘这叫‘两头大’。
反正如今城里房子住着,买了一个小丫头,雇着一个婆子,都管城里这个叫做奶奶了。
这两边都要养的话开销可不是大,他那本身还算不错的薪金也捉襟见肘起来。
许文华最烦这些讨小老婆的事情了,只不过因为朋友关系实在不好开口——直接说吧,许文华的少女心还体现在了婚姻嫁娶上,他非得要一个一生一世一双人不可。他自忖是个才子,将来一定有个温婉佳人来配。
红袖添香夜读书,也不是想了一回两回。
朋友晓得许文华的脾气,也是习惯他在这方面‘傻里傻气’,早就不在意了。反而帮忙略过这一段尴尬,笑着道:“你翻看了那许久报纸,就没有一张值得看的。”
许文华给了他一个略微矜持,又相当具有暗示性的笑——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整个苏州的报纸都是垃圾。
“少爷,昨天的《朝日报》送来了。”许文华的另一个贴身小厮单独送来了一份报纸。
看他的样子似乎是想表功,然而许文华却是一张晚娘脸:“好呀,这还是我们苏州内倒腾,我这才知道嘉定和苏州城离的这么远,定下的日报要等到次日才能到。呵,哪门子日报!”
话是这么说,不了解他的人恐怕以为他就要从窗户扔掉这份报纸了。然而他的手比谁都敏捷,一下从小厮手里抽走了报纸,熟门熟路地翻到自己要看的版面。
朋友见到这等好玩的场景哈哈大笑:“你这不是自打脸?才说苏州报纸没有什么可看的,越发不如了,这就这么热心一份报纸。到底是什么神仙报纸,竟然让你许大才子这么另眼相看,免于被羞辱?”
埋头于报纸的许文华勉强抽空看他一眼,假笑道:“假使你有听清楚,我是说苏州的报纸越发堕落了,这是嘉定的。”
“一样一样,嘉定难道就不是苏州了?”这就是玩文字游戏了,许文华的本意只是指苏州城,而这朋友的意思竟是包括整个苏州了。
如果是平时,许文华肯定会和朋友辩论,不过今天实在是没有空了。因为《朝日报》上清清楚楚地说明,今天《海上归来记》大结局,两天的连载分量一天发完。
一方面小说完结,而且一次看完一回,这确实很爽。另一方面,小说完结,以后没得看了,糟糕!
许文华的阅读速度是很快的,等到早餐送来,朋友还没有吃完,一回文字就看完了。他愤怒地摔下报纸:“混账,这是什么结局!云姐儿(《海上归来记》女性角色)这般好女子竟然不管不顾!”
朋友舒舒服服地吃完美味的早餐,这才有空搭理自己生闷气的许文华:“我说文化,你看的是什么小说,竟然这样入神了。”
许文华相当不可置信地看着他:“我看你真的是昏了头了!如果是别人不知道这个也就算了,你自己也是行内的,却不知道这部小说——什么时候你被行内给甩开了,连这碗饭都混不上了,我一点也不奇怪!”
虽然业务能力被狠狠地嘲笑了一番,朋友还是很好脾气地拿过许文华丢到一边的报纸,显然他已经习惯这种事了。
“《海上归来记》?哦哦,就是你之前评过的那小说本子。哎,不是我说啊文化,你既然看的这么不顺,做什么还要说好话,这么在意做什么!”
许文华在看着你。
这句随意点评一出,这朋友就被许文华用眼神杀死了。
“恕我直言,以你的水准是不能够点评这部小说本子的,就像我和文静兄讨论我的小说的时候你是插不上嘴的。我当然可以看不顺,但是换成是你的话,先多看看这小说学着点吧,你知道的,你就是那种...的水平。”
对,这就是许文华在朋友圈子里成为天使与魔鬼集合体的原因。当事情回到他的领域,他几乎看不上任何人,并且会用他自己的方式进行‘羞辱’。
相处日久,朋友已经能从他的话里提取中心意思。
“所以你认为《海上归来记》的作者水准很高,和你差不多?”
“怎么可能,差我差得远了!”许文华矢口否认。
否认的太快了,朋友心里评估,很容易得出结论:在他眼里,《海上归来记》作者的水准确实和他差不多。
虽然生气小说的结尾有自己认为的败笔,许文华也没能真的扔下小说。等到朋友走了之后,他又重新捡起报纸阅读。
“有意思,报仇也是在伤害自身,还算是有想法。”许文华这个级别的作者当然足够敏锐,很清楚地接收到连翘想要传达的信息。收起报纸之前自语了一句,只不过除了他自己没有任何人听到。
第33章
《海上归来记》的完结意味着两个事情,一个是新的小说即将登上连载,另一个是经过苏州的书商,单行本即将发售。前者还要等一等,因为需要空出版面来...就算要腰斩掉别人的作品,也得提前留出几天时间让完结啊。
至于后者倒是很快,连翘手上提前到手了一本样书,是专门送来的。不仅如此,那边还说明,等到正式发书的时候还会赠送十来套,让连翘可以用来送人。一般作者发书之后总有些亲朋要索书的,这也是荣耀时刻嘛!
不过连翘可能是个例外,她真正亲密的家人只有母亲吴美娘。其他的亲戚根本不知道她就是《海上归来记》的作者乔琏,而她也不打算让自己的身份人尽皆知。这么多书,知道她是乔琏的人人手一套也不能完了。
这种事想也无用,甜蜜的负担而已,连翘干脆不再多想,只等着几天后收书——其实这时候书都已经印出来了,正在运输往各地投放而已。
连翘很期待,单行本当然不如连载能积累人气,但是大书商的平台很大,能够将小说投送到更广阔的区域。乔琏这个名字影响的地区还是太小,对于连翘的事业来说只能说迈出了第一步。
“连翘!贵子她们来了!”吴美娘温和的声音从屋外传来,与此同时来的还有一班女孩子的说话声。
乔琏先生什么的,名扬天下什么的...算了吧,活在生活圈子里,那些都没有用。在她母亲吴美娘眼里,她就是一个社交面窄的可怜,没朋友的小可怜虫——还好连翘年纪小,不然她还要担忧连翘接触不到几个异性,将来的婚事没有着落。
家长就是这样的生物,孩子整天在外面疯,他们会责备不着家。但是相反,整天呆在家里,他们又恨不得把人给踢出去。
现在连翘就是这样,因为连翘表现的和朋友一起出去一点兴趣都没有。整天就是上班下班,有休息日也在家里奋书疾笔。吴美娘表面上不说什么,暗地里常常鼓动她出去耍子。
“这就出来!”应了一声,连翘整理了一下衣裳,撩开了厚纱做的门帘子,这就出来了。
外头有四五个女孩子,分别是连翘的表姐妹张贵子、吴梦春、吴丽春,另外两个则是吴梦春的同事,都在龙氏红货行里做事。
这一班人是怎么折腾在一起的连翘不知道,她只知道有一天下班后晚饭,从外婆家回来的吴美娘就笑意盈盈地向她宣布:她的旬休不用想着赶稿了,和姑娘们出去玩儿吧!
这时节已经渐渐入夏,姑娘们都可以穿比较轻薄的衫子了。连翘上身就是一件浅蓝色薄罗半臂对襟衫子,下半身一条银红细纱湘水裙子,腰上系着一条嫩黄色汗巾,既年轻娇俏,又很清爽。
看其他女孩子也多是这样装扮。
这些女孩子年纪都在十几岁,最大的也不上十八岁,这般样子当然合适。
一班五六个女孩子站在一起,吴美娘看了就捂嘴笑道:“哎哟,不服老不成了,你们年轻小姑娘就是不一样。站在一起就像是整整齐齐一把小水葱,真好看诶!”
几个女孩子真的走出去了,也确实引人注目。张贵子爽朗英气,吴丽春娇憨可爱,连翘精致秀美,吴梦春那两个同事中也有一个生的十分清秀可人。算起来六个姑娘有四个颜值都远在平均水平之上,至于另外两个,年轻就是加分项,打扮起来也不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