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个时候她想叫停的心都有了——干脆砍掉后面朝堂的部分也不错哇,反正中状元结尾也算主流,都人生赢家了还要怎样!
但是,即将放弃的一天,灵光一闪拯救了她。这个世界的历史对她来说就是架空了,而她原本世界的真实历史很显然对这个世界的人来说也是架空!
所以她当成是真实历史文来写不就可以了吗!
这种做法显然没有提高她的掌控能力,但是写文这种事本来就不是完全比拼写作能力的。如果是比拼这个,她就不会在这里了,她难道在写《海上归来记》的时候没有利用多几百年的见识?
这种投机取巧就是她的具体手段,用这个来挽救她的新小说。
既然决定从她原本世界的历史中选择时代背景,那么接下来就是要选择具体年代了。连翘首先就圈定了‘宋’和‘明’,这两个朝代的文官都有足够的权力,官僚系统也很成熟,适合写科举朝堂文。
当然,更重要的是连翘写过的历史文分别以明朝和宋朝为历史背景。她当时为了写好小说,认真研究过历史,现在回忆起来也不算很费劲,至少一个大概框架没有问题。
宋朝和明朝之间连翘最终选择了明朝,非要说一个原因的话,是明朝的科举实情更加适合拿来写科举文。
虽然宋朝时的文人非常值钱,科举出身也足够尊贵。可是实际上宋朝的科举并没有完全形成明朝的规范,而且录取人数也远不及明朝。大家都抱怨明朝的八股文是在残害读书人的思维,吐槽明朝科举不停,现实却是科举制确实是在明朝到达登峰造极的。
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是!
仔细看看男频的科举文就知道了,基本都是用明朝作为背景时代,这不是没有理由的。
而明朝也有很多时代可以写,前期的辉煌大气,中期的波诡云谲,后期的王朝末日,每一段似乎都很精彩——连翘大笔一挥,圈定了中期。
前期洪武、永乐是够大气了,可是朱元璋、朱棣这些皇帝都是本性刚强的性格,官员从他们手上弄不到什么权力。文官可以转圜的余地很小,权力被压缩,这种时代写个文官的故事真没什么意思。
特别是朱元璋,洪武一朝死了多少官员?呵呵,连判案的官员都戴着镣铐,等到干完活儿就要被拉去砍头。杀人杀到没人当官,历史上恐怕也是头一遭了。
至于末期,吏治都成了一滩烂泥了,想要一个文官力挽狂澜?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那没什么爽感的。还不如走武将流,学一学李闯王改天换地,难度低还痛快。只要记得不被关外的女真钻了空子,当皇帝未必不比当臣子来的舒服?
所以要说还是中期好,正德、嘉靖、万历...多少好故事可写!各个性格鲜明的皇帝轮番继位,各位朝廷大佬一时人杰粉墨登场。这是一个文官最好的舞台,阴谋诡计、阳谋智算,交织出精彩的历史。
至于在中期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连翘选择了让林峥这个人物发迹在嘉靖后期。
看看男频上明朝的朝堂争斗,嘉靖一朝的点名率非常高,这当然不是巧合!实际上这是由嘉靖一朝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嘉靖一朝的朝堂政治是整个明朝最为险恶的,明初洪武年间是死人比较多,但那是朱元璋杀人厉害,那种险恶和官僚政治的险恶并不是一回事。
嘉靖皇帝本身就是少年天子,说实在的,他当皇帝的才能其实很一般。在国家大事上的见解与谋划并没有超出明朝皇帝的平均水平,但是,他的帝王术天生自学成才,玩弄一干臣子人心的手段堪称炉火纯青!
正德皇帝没有儿子,他是作为宗室子弟被迎进紫禁城,奉为皇帝的。一般来说,他这种皇帝很容易当着当着就成为官僚集团的傀儡,特别是在明朝中期的政治环境,官僚集团已经很强势了。
嘉靖当时十四岁登位,上位第一件事就是要给自己的爹追封‘皇帝位’。看上去是孝顺,然而事实呢...正德皇帝生前就定嘉定为继承人,类似民间过继。哦,把家产继承了,就翻脸不认人了?
怎么也说不过去啊!
再者说了,嘉靖帝后来的表现,他完全是一个亲情很淡薄的人,真能因为给亲爹的名分问题和大臣闹整整三年,甚至和整个文官集团决裂?不存在的,这件史称‘大礼议’的事件只不过是嘉靖帝逼着官员站队,然后剪除异己而已。
凡是不同意他的官员就是反对党,用各种罪名总能够处理掉。于是三年下来,依靠皇帝的权威,以及率先倒向自己的那一派官员,满朝都是自己的人了。
有这样的皇帝,嘉靖一朝的官员轻松不到哪里去,他的内阁阁老就没有几个善终的——从这一点就看出来这段时期的官场斗争有多么险恶。更有意思的是,嘉靖帝很少像他老祖宗朱元璋一样亲自下场,嘉靖朝的官场斗争真是官员们互相争斗。
嘉靖其实就是利用官员之间的党派互相制衡,自身占据裁决者的位置掌控朝堂。
这种朝堂生态再适合科举朝堂文不过了。
华夏封建时代的官僚集团,上千年养出来的怪物,集大成者几乎都出现在嘉靖一朝,你方唱罢我登场,实在是好不热闹啊!
而时势造英雄,也就是这个时候才好主人公登场呢!
第31章
“《朝日报》新发,《朝日报》新发,《海上归来记》大结局,一整回连载啦!先买先看!印数有限,快卖完啦!”
嘉定的早晨,大街上熙熙攘攘。有铺子下板的声音,也有早餐摊子做生意的声音。走在大街上还有一样特别热闹,那就是小报童卖报、送报的声音。
卖报这一门生意繁琐、体力轻、报酬少,一个壮劳力肯定是看不上的。有这个时间,做份什么工都要强一些。但是这种工作天生适合小孩子,古今中外,各个国家早期的卖报事业终端都是依靠小孩子,这不是没有理由的。
在这个报业发展地无比鼎盛的古代,理所当然的,大街上靠卖报讨生活的小孩子就多了起来。
“小孩儿你过来!”
很快有吃早饭的市民叫住了报童,买了一份《朝日报》。
别以为报童不需要文化!会认字的报童可比不会认字的混的好。不说别的,就说一张报纸上发表的内容,至少要能提炼出精华才是。走街串巷地卖报,会唱卖的可比不会的生意好得多。
今次《朝日报》上面最大的卖点就是最近嘉定最当红的小说《海上归来记》大结局,一整回连发!一份日报,小说连载的消息竟然压过了新闻,也算是很罕见了。
一回的文字连载在报纸上,这肯定挤占了别的什么的版面,不过谁在乎?这一回文字对于每一个《海上归来记》的读者都是一场盛大的狂欢,而几乎所有《朝日报》的读者都是《海上归来记》的读者!
整整四十回的《海上归来记》,最后用了四回文字做收束。之前主人公刘明程都是在布局,只不过局布的越来越深而已。
第一个落网的是最爱金钱的仇人,不过刘明程并不急着处理他,而是任由他在网子里越挣扎越紧,这也是倒数第四回的开始。报复一个仇人不仅仅是击倒他,而是要从他最痛的地方下手,所以他会散尽家财。
然后是视名誉如同性命,当年故意错判刘明程的官员。同样的道理,他当然是名声扫地。刘明程故意没有抖露出他那些需要判死刑的罪名,而是选择那些对道德最有妨碍的隐情。是的,他会活着的,但是比死还难。
最后,最后是夺走他未婚妻,间接害死他父亲,造成他一生悲剧中的主谋。这个男人虚伪矫饰,说着重视爱情,其实不过寥寥。至于名声和财富,他也不见得有多热爱,他最大的弱点是对权势的热情。
他需要地位,越来越高的地位。拥有权势对于他来说就是拥有灵丹妙药,于是刘明程将他不光彩的政治错误暴露给了他的政敌,在他以为自己即将登上巅峰的时候,一切全完了——当没有了名为权势的灵丹妙药,这个男人立刻就崩溃了,瞬间苍老。
最后一回文字,所有的恩怨做一个最终的交代。仇人或者死,或者一生活在痛苦当中,生不如死。然后是男主角刘明程的人生...大仇得报,恩情也归还到位,他的人生该走向何方?
现在的他家财万贯富可敌国,按理说,报仇之后他的人生就应该是他的了吧,他尽可以享受财富与权势带来的快乐,享受接下来的日子。
但是没有,一切都没有。这也是连翘对比这类复仇流小说改动最大的地方,主人公没有带上美人潇洒地离开,而是选择了一个人。
连翘安排了一场对话,主人公刘明程与他的恩人之子。
刘明程完成了人生的报仇与报恩,可是他并不快乐,并且将来也不会觉得快乐。
所有人都以为报仇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大仇得报更是爽快。可是实际上真的是这么回事?刘明程十八年旅居海外,为的是给自己一个全新的、不被怀疑的身份,以及积累财富、预先布置复仇所要用到的‘线’。
那些日子他心心念念只有一件事,复仇!椎心泣血只有一种人,仇人!他的人生会快活么?会快活才有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