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美人靠衬托,一个好看的人在不好看的人中会显得格外好看...这个想法其实是错误。恰恰相反,好看的人和好看的人在一起才会显得格外好看!
这就好比一位美女出现在到处都是普通长相的地方,也就让人觉得是一个美女而已。而很多个美女凑在一起,那场面立刻就不一样了,大概就是天堂的感觉吧。
现在几个女孩子聚在一起就有相同的效果,几辆人力车拉着一起在石板路上走,笑笑闹闹可有不少年轻男子张望。若是放在连翘原本世界的古代,这叫做伤风败俗,而放在这个世界的古代,这是江南新女性的风貌,叫时髦呢!
几个姑娘聚在一起是因为连翘的外祖母在南北货铺子里做类似抽奖的活动,抽中了一沓戏园子的戏票。她生性就不爱这些,于是全给了孙子孙女们拿去耍。吴梦春最要强,还多要了两张,邀了两个同事一起去,也算是做人情。
不过戏园子的演出都是闲人消遣处,有下午场和晚场,就是没有上午场,这时候客人们大都在睡大觉呢!所以几个女孩子先在一家造的好汤水的茶楼定了包厢,来应付中饭。
说是包厢,其实不是完全封闭的,有点像外国剧院的感觉,有一面墙壁没有,正对着楼下当中。茶楼不同于饭庄,这当中的位置是留给表演者的。有说书的,有逗闷子的,有唱小曲儿的,让茶客食客饱腹之余也有消遣。
吴梦春那两个同事是其他人原本不认识的,不过性格开朗,说说笑笑倒也没什么不适应的地方。
其中一个上下看了看茶楼的装潢,笑着道:“我原先一直想来茗香楼,只不过我姐姐从来不带我,我一个人来也没什么意思——今天总算可以现吃他家最有名开口酥了,之前都是我大姐给外带,滋味不如现做。”
几个女孩子点菜,旁边有小厮记下,然后利落地去传菜。
连翘看着这些女孩子,竟然觉得颇有现代职业女性的风采,不由得心领神会地笑了起来。
实际上也确实差不多,大家吃吃喝喝讨论些有的没的。不外乎东家的首饰、西家的衣裳,还有那大前门的香粉。
“说起来还是苏州好呢,听说苏州那边流行一种租房,整整齐齐的小楼,单隔成一套一套的,一间卧室加一间小厅算一套。原本是为了那些外来人短暂居住用,可赚了不少钱,后来发现租给女子更有生意,于是就转做女子租房。上上下下全都是女子,又方便又好。”
“这种事儿,咱们这种小地方可就轮不上喽!”吴梦春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有了这个感叹。
在中国古代,绝大多数的时候租房业务都没有什么前途。
房价便宜,往往工作一段时间就能拥有自己的房子。再加上流动人口少等方面的原因,租房业的前景确实一般般。
不过事情有例外,就像宋朝时期的国都开封。人口密度达到古代封建社会能够承受的极限,房价问题提前了千年上演。这种情况下,租房也变得寻常起来。
现在的情况是,苏州人口密度足够大,城内早就住不下,往城外扩展了。而且流动人口颇多,大量年轻人来苏州寻求出路。这样一来,苏州的房价渐渐抬升、住房需求得不到满足...总之,租房业务可以做起来了。
不过租房业主们很快发现,将房子租给女孩子是比较好的选择。女孩子不容易像年轻男子一样糟践屋子是一个方面,聚集在一起也不会闹事是另一个方面,这可给业主省了不少事。
然而最重要的是生意更好做!
外来男子来苏州首先想到的就是尽快赚钱买房,不然就不算在苏州站住了脚跟。女孩子就不同了,除非是大富大贵之家,一般不会考虑自己买房,只会想要嫁一个有房子的——这在古代是天经地义的想法。
所以,女孩子租房的比例更大,同时稳定性高于男性。
虽然,从绝对人口来说,男性依旧比女性租房人要多,但是专门做女性租房显然成了一门好生意。所以有业主买下地皮,修了整整齐齐几排小楼,外面还有高高的围墙,然后说明只租给女孩子。
有点像后世专门的单身女性公寓。
女孩子当然都来了——古代的女孩子当然要矜持的多,和一大堆女孩子一起生活,方便又安全嘛!
这位业主的生意比同行好得多,成了一个十分好的榜样,立刻让不少同行改做女性租房业务。其中有不少服务项目还花样翻新,譬如给每栋楼分配一个婆子或者媳妇子,整理房屋洗衣服之类的事情就归她们做。
若是像张贵子、吴梦春这种职业女性,根本没有时间处理这种杂事,或者在这种事上耗费时间不值得。而单独雇一个人照顾自己显然也很不划算...这样几个人共用一个就是一个好主意了。
简而言之,抛开头脑中的观念不谈,苏州单身职业女性生活方式已经无限接近于连翘来的那个时代了。不仅华夏大地上其他地方的人羡慕,就是离苏州城并不远,也属于苏州府的嘉定人都会心向往之。
吴梦春算是格外傲气嘴硬的一个,这时候自说是‘乡下人’那是相当不容易的,就可以从侧面说明这一点。
连翘为什么一直想要去苏州,单单是因为苏州有利于发展她的事业吗?没有那么简单的。目前而言她的事业只是写小说而已,而她写出名气来了,和苏州的报馆用邮寄的方式送稿件不也可以!
至于和编辑的交流,呵呵,当红小说的待遇是不同的。报馆专门派编辑来嘉定和她交流又怎样?
驱动她一定要去苏州的原因之一就是她了解到了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的苏州是怎样的,或许依旧没有跳出封建时代的条条框框,可是这已经是她能够找到的、最接近她曾经生活过时代的地方。
在这个时代她表面上适应的很好,迅速地投入家庭投入事业,然而事实上,她一直没有归属感。
第34章
类似工业大革命一样的发展催生出了第一批成熟的职业女性,这些女性分为两种。一种是穷苦人家出身,另一种则是普通家境以上。前者家庭无力供养女儿接受比较完整的教育,女孩子出门工作,如果没有特殊的机缘,只能做女工。后者则至少能保证女孩子不是文盲,帮助女孩寻找到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
连翘一起的几个女孩子就是属于后者,这些女孩子有自己的独立收入,也没有养家的重担,家庭情况及格线以上——往往是有多少就花多少。她们的工资虽然不算高,但考虑到现在的物价水平,也足够维持相当舒服的生活了。
茗香楼是嘉定数得上的茶楼,她们虽然出身普通人家,也是说来消遣就来消遣的。最后算账的时候快快乐乐凑钱结账,不过大概是一起的人多,平摊下来也不比一般的饭庄茶楼贵多少。
和男子聚在一起吃饭抢着付钱不同,女孩子们不觉得凑份子麻烦,反而更喜欢平摊支出。
等到了戏园子,下午场正要开始。
戏园子并不只是唱戏,实际上兼具了很多娱乐功能,也有别的表演。譬如最近戏票卖的很好就不是因为什么戏班子,而是由一个北边来的把戏班子在这里开场子讨生活,变的一手好戏法,成为嘉定人新议论的焦点。
说起来之前连翘的编辑刘盈盈还问过连翘要不要这家戏园子的票,这些戏园子常常需要本地报纸宣传,和大报馆的关系很紧密,送一些赠票做福利是经常的事情。只不过连翘不想一个人来戏园子看表演就给拒绝了,没有想到最后兜兜转转她还是来了这里一趟。
几个女孩子的座位是连在一起的,开场之前的戏园子格外嘈杂喧闹——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在开场前的这一会儿,大家习惯聊天了。特别是一些老朋友平常不见,在这里遇到了,那更是有的说。
开场,甚至开场之后的第一个节目都是鸡肋时间,专给安静不下来的观众的。
“吴账房、孙账房、金账房,你们也来看戏?”年轻男子的声音从过道旁边响起。
吴梦春和她两个同事看过去,原来同一排隔着过道就是熟人——全都是在龙氏红货行做事的同事。
按照社交礼仪这肯定是要互相介绍一番,作为中间联络人的吴梦春当了一回主角,将男同事介绍给堂的表的姐妹们,又将姐妹介绍给同事。
有几个男子真是异常地殷勤起来,等到戏园子渐渐安静下来这才坐回自己的位置。
“想不到啊,吴账房生的平平,倒是有几个那样出色的姐妹!原来她是她家里的意外,只怕小时不好过哩!”有很多男子就是这样的,背面说话没有遮拦,立刻刻薄起来。
攻击起女孩子的长相一点都不留情面,品头论足做的很顺。顺便提一提这个要想办法认识,那个就不必搭理。这些人只怕是没有想过,他们还看不起人,不怕别人根本看不起他们啊!
“‘三少爷’啊,你觉得哪个最好!”被人叫做三少爷的是一行人中身份最高的,之前大家品头论足他也只是闭嘴,并不多说一句。
这年轻人姓龙,龙氏红货行的那个‘龙’。不过他可不是龙氏红货行的东家少爷,只不过叙起来两家在一个家谱上而已,然后借着这一层关系进了龙氏红货行做事。也因为有这一层关系在,在差不多的情况下他总能得到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