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如果贸然的安排金手指,很有可能会因为读者的接受度不高,大大影响阅读体验。连翘想要的是霸权属性的作品,当然不能容忍这种情形出现。所以最终她的选择是偏向保守的类型,也就是‘随身老爷爷流’。
在她的网络写手生涯中注意到了一点,这种明显的金手指外挂最先开始的就是随身戒指里有一个老爷爷。有趣的是她喜欢的日本动漫作品里最先出现此类情结的是《棋魂》,而男主人公近藤光也是遇到了一个千年以前的棋手,最终实现了装逼打脸、自我成长之路。
这或许是一个巧合,但是连翘更愿意将其当成是一个必然。
随身老爷爷流的金手指相对于后世越来越‘无法无天’的金手指只能说是‘质朴’,但是正是这种‘质朴’,反而比较适合当成是金手指启蒙,不至于一下猛药,让读者接受不良。
而且‘随身老爷爷流’也注定主人公必须要经过一番自身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所谓的‘老爷爷’只能作为一位‘名师’来指导。就像《棋魂》中男主人公近藤光和他遇到的千年棋魂藤原佐为一样,最后藤原佐为离开,他也凭借自己的力量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棋手。
这种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价值观显然很适合还没有彻底被网文养的懒惰起来的读者,要是直接上一个依靠金手指混吃等死的主人公,恐怕这才会接受不良吧。
连翘给少年林峥安排了一个老师——就在他放牛喝水的时候,用石板搭成的小码头被他发现刻了字。
原来这块石板并不是普通的石板,而是来自于上流决堤处的旧址。只不过上面字迹斑驳,没有人能够看清,所以被人直接拿来搭小码头。
这块石板上的文字记录了一位皇帝派下来的钦差巡视河堤,最后因为意外不小心淹死在河里的事情。
这位钦差的来历很不同寻常,他家是世代相传的史家,除了修史之外就是管理类似‘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室。
这样的人只要不犯错,前途都不会差,至少能子承父业,一样做个史官。但是也没什么特别远大的前程,要知道史家往往是世代传承,他倒是想去参加科举,那不能够啊!
就是这样的人,天资奇高,遍览了藏书室绝大多数书籍。又因为闲来无事精心钻研了科举的门道——说起来也是讽刺,将科举研究透彻了的人竟然是一个不能参加科举的人!
这样的人,却从来不想当一个闲散史官,有着报效朝廷的愿望,终于在他五十岁这一年愿望得以实现。因为恼怒东南水患不除,常有河堤崩溃,天子遣他巡河...也就是看看那些官员是如何损公肥私,借着修堤的工程往自己口袋里装钱。
毕竟按照正常的逻辑来看,花了这么大的价钱修出来的河堤是个豆腐渣,怎么看都是有问题的啊!
这位钦差是个好人好官,一心想替朝廷和百姓做一些事情,但是他无疑损害了一些人的利益,所以最终被悄无声息地害死了。
近百年的时光沧海桑田,河边表述他经历与功绩的石碑都因为水患冲到了下游一个小河里,朝代也换了一个。没有人知道石碑里面还住着一个鬼魂,至少按照华夏人的观念,这应该称之为鬼魂。
因为执着于报效朝廷,结果却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于是灵魂不得安息,不能够投胎转世,成为了游荡在人世间的鬼魂野鬼。
少年林峥正在偷偷学字阶段,于是慢慢地用手指摸索一半在水下的石碑。随着他念出石碑上刻的内容,沉睡了近百年的鬼魂慢慢苏醒了过来。
一个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却始终怀抱赤诚之心的孤魂。另一个是年少冲龄,对这个世界有一股稚子单纯的少年。只能说合该遇上,要是对方不是这样的人,或许之后的故事就不能这样演绎了。
正是因为林峥的单纯,所以他不怕‘老爷爷’,因为老爷爷的才学,还会非常尊敬他。而‘老爷爷’也是因为心中难凉热血,又见林峥天真质朴、虔心向学,如同一块璞玉。所以才把希望寄托在这个后生晚辈身上,打算教导他,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培养他,自己没能做到的事情希望对方能够做到。
小说第一回文字终结在一种无限凄楚与无奈当中,而第二回就来了一个巨大的反转。整回文字写了少年林峥与‘老爷爷’的缘分,最后用老爷爷眼中林峥的淳朴与好学来做结尾,点名他将未来的希望寄托在林峥身上,打算教导林峥。
家长里短明明温馨,却被安排进了极端冷漠与不友好的情结。而孤魂野鬼,本是可怖之物,连翘却写成了一个满腹经纶饱读诗书的学者,一个一心为国九死不悔的好官,一个慈祥和蔼乐安天命的长者......
第二回的结尾很好,既显得温馨,让读者在精神紧张之后得以休息。又非常完美地吊起了读者的兴趣,毕竟有‘老爷爷’这么一个金手指在手,所有人都想看林峥之后的生活会因此有什么变化。
会大杀四方吗?能改变曾祖父培养堂兄的决定吗?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吗?
写到这里,已经是深夜了。连翘的精神却还很亢奋,脑袋里才思泉涌,只想继续写下去。然而她也知道再继续写下去就要通宵了,那显然不是什么好习惯。于是扔下笔,连衣服都没有脱,睡了一个囫囵觉。
等到第二天起床,受前一天的影响,她觉得眼睛很痛,而且头晕沉沉的——每天写两回文字对她来说还是太过分了。但是不进则退,她并不打算削减自己的任务量,她始终觉得一切等习惯就好了。
她的状态显然让报馆的同事注意到了,刘盈盈看了看她,小声问道:“昨日赶稿了?你又不急着用稿,做什么这么急的样子。”
她是做编辑的人了,这些作者什么样子当然是一清二楚。昨天赶稿赶的狠了,第二天就是连翘这个样子,简直一毛一样!
连翘喝了一大口浓茶来提神,被苦丁茶的苦味苦的一个激灵,摆手道:“脑子里一直想着小说的事情,思绪上来了,手上实在停不住!”
刘盈盈理解地点了点头,她虽然是编辑,但没吃过猪肉还没看过猪跑?作者灵感最难得,要是没有趁着有灵感的时候奋书疾笔,那是要收到老天爷惩罚的!
“那倒是很难得——对了,这是《海上归来记》读者的信件,攒了几天的了,你领走吧。”刘盈盈说着将柜子里一叠书信递给连翘。
读者因为喜欢一本小说的原因给小说作者写信,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连翘上辈子的时候有过,只不过当时是通过网络。而这辈子现在看来也不会少,她已经收过好几次了。
第27章
唐宋是苏州城里中等人家的子弟,非要说有什么出挑的地方,那就是他爹是三吴报馆的总主编。三吴报馆也算是苏州城的大报馆了,除开那些写新闻的好手,写小说的名作者也不少!
这样的出身,让不少同窗颇为羡慕——在他们看来,唐宋就不是一个科举种子,读书不过是为了涨涨见识。不过就算是这样,他的将来也不用担忧。无论是投身报业写小说,还是当编辑,有他老爹的路子,这辈子都不用发愁。
但是这些人都不了解唐宋这个公子哥儿。
唐宋读书没有读出个什么名堂,科举是没有指望的,但是要说投身报业,那他实在也没有想过。
投身报业他能做什么,无非就是跑新闻的、编辑、小说作者而已。跑新闻的又累、挣钱也少,他向来好吃懒做,那真是想都没想过。至于说编辑和小说作者,依旧不适合他。
虽然他有一个当总主编的爹,但他实在没有这上面的天赋哇!无论是做编辑的排列刊物、管理版面、分析市场、发掘作者...还是当作者的写文,那都不是他擅长的。
更有甚者,在这个看小说作为主要娱乐方式,大家都在看小说的时代,他根本不喜欢看现在的小说......
他对小说的理解,大概就是凭借老爹的身份,提前搞到一批小说,然后加价卖到书院里,赚个零花钱吧。
问他哪个作者好他不知道,在他看来都不怎么好。问他那本书不错他也不知道,在他看来全都看不下去。
当然,也不是所有小说都不看。对于那些情结爽快一点,在大众眼中‘庸俗’一些的小说,他倒是情有独钟。虽然让他来说那也只不过是消遣而已,但至少比其他的小说折磨他的脑子要来的好。
关于他这一点,他爹唐大主编不知道叹气过多少次了,都没有用。在他看来自己这个儿子将来是做不了相关行业了,自己留下的人脉根本沾不上光...还不知道会怎样呢!
其实唐大主编家一根独苗,唐大公子根本用不着他爹担忧。他似乎从小就通了做生意那个窍,人家小时候读书是读书,他就晓得去文具店用比较便宜的价钱大量地买一些笔墨纸砚,然后到学堂里做生意,卖给同窗。
当时不过是一些笔墨纸砚,后来年岁渐长,只要是不犯法的,就没有他不能搞来卖的。
到如今,人还没有出书院,做生意的第一桶金已经攒下了。而且他将来无论打算做什么生意,都已经有了人脉——现在唐大公子和唐大主编拉出去,说不定当儿子的认得的人比当老子的还要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