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蓬纸窗,棉布红帘,赵姨娘哭的梨花带雨...依然没回去,陈薇沉痛的阖了眼。
赵姨娘激动的抱紧她,满面欣喜,又哭又笑:“我儿,我儿醒了。”
赵姨娘一声声哭唤,听在陈薇耳中只觉得酸楚,曾几何时她被人如此待过。她自小在孤儿院长大,成年后便只身一人来都市里打拼。公司虽有些熟识的同事,也不过是些泛泛之交,她若回不去,也只是提供了点‘陈薇失足溺毙’茶余饭后的消遣话题而已,很快就会被繁忙的工作挤出他们脑外,或许再有人提及陈薇也不过是个单薄的符号而已,她的身体依旧留在新世纪冰冷的河中,连收尸的人都不知道有没有。陈薇鼻头略酸,一个人消失在这个世界上,是这样迅速且悄无声息。她回去不成已是筋疲力尽,脑袋愈发的沉重迷糊起来,耳边依旧是赵姨娘痛彻心扉的哭喊声和宝玲的哭声,却神奇的像一道暖流拂过她寒冷的身子。
意识即将陷入黑暗,陈薇做了个决定,再醒来若还在这里,她便好好的活下去,不为别的也为这份意外的母女、姐妹之情。
宝璐半睡半醒间听车外两个婆子在磕牙,一个问:“你怎么不进去收拾房间在这闲坐?”
另一个婆子啐了她一嘴,“见不得人好老妇,都一窝蜂挤那里头去干嘛,七姑娘还在车上睡觉哩,一会若醒了旁边没人惊着了,又该不消停了。”
那个婆子笑道:“到底是年轻貌美又会做人,许姨娘若有她一半本事也不至于现在这般一句话都插不上说,六姑娘倒不似她可惜是个丫头。”
另一个婆子“哼”了一声道:“也是太太能容人,要换成其他府上的妒妇看看。”
那个婆子忙笑道:“可不敢嚼人是非,她惯是个牙尖嘴利得理不饶人的。”
另一婆子叹了口气道:“说来还是刘姨娘最贤惠,到底是老太太□□出来的,可惜是个福薄的,五姑娘也像她,最是可亲、周全的,这不也早进去帮忙收拾。”
那个婆子闻言低声道:“听说这回到宿迁,这几个姑娘要回姨娘跟前养。”
“有听到这么回事。”
“可怜五姑娘孤身一人,只得还是跟在太太跟前。”
二人又一通哀怜宝玲身世,顺便感慨、八卦了番府内各姨娘及姑娘、少爷。
这些不用她们说,陈薇也知晓个七七八八。
沈家说不上是簪缨世家也是个书香门第,她祖父沈老太爷从先帝建世十年至新帝登基仁和二年间,做了十二年的国子监祭酒,因着当朝天子亦是善诗文之人,自负有才,与沈老太爷的教学理念有些许相左,沈老太爷受了冷落之后便干脆上了奏折请了个闲差,后又借口身体原因,提前致了仕做个自在闲人。而沈家共有三子二女,是为嫡长女大沈氏,庶次女小沈氏,嫡长子-宝玟之父沈宗德,庶次子沈总普,最小嫡子便是他们父亲沈宗荣。
沈家,诗书传家,对仕途经济有着高度一致的认知,大伯沈宗德建世十五年进士出身,现是正四品南昌知府,沈老太爷心性洒脱,致了仕后便带着老太太跟着嫡长子上任游山玩水去了。长房膝下,宝璐只知嫡出二子二女,庶出一子。长女便是宝玟,嫁与平阳侯孙子,礼部郎中余大人嫡次子余君彦。按说以沈宗德与余大人官阶来说,宝玟算是低嫁了,但架不住有个平阳侯的光环,余大人虽是平阳侯的次子,袭不了爵,但平阳侯府在圣上跟前还算说得上话,侯府中又是一团和气,选择这次子的次子倒比起那些破落侯府袭爵的长子更光亮些。长子沈明松,是沈府头一个严谨治学的,也是今年秋闱的头号种子选手,因着才学出众被沈老太爷的故交中书省参议程大人所赏识,于去年迎娶了程府嫡出小姐为妻。另外嫡出的小姐沈宝莹、嫡出的少爷沈明理、与庶出的少爷沈明生俱跟着沈宗德在外就任。
庶子沈宗普,自小不爱舞文爱弄剑,少时也将沈老爷气个绝倒,但还算长进,没堕落到三教九流之辈,如今领着五军督府八品都事之职。
她的父亲,沈宗荣在先帝之时凭着上代余荫取得监生资格,又因着丈人的关系,候补了个太常寺博士,多年仕途经营在这次外贬之前是正六品太常寺寺丞。正房太太郑氏是吏部郎中郑有光排行第三嫡女,因这郑大人与沈老太爷志同道合,学识上又惺惺相惜遂做了儿女亲家。
宝璐又知郑氏大舅是布政使参政,三房嫡长女沈宝珊便是嫁与大舅长子郑培仁,这郑培仁仁和七年进士出身,现任吏部主事。二舅是都转运盐使司副使,下边还有个郑家小姨。
而府中各人,原在这正房太太郑氏嫁入府中之时,沈宗荣房里已有一位通房丫头便是宝玲的亲娘刘氏。她原是沈老太太房中的贴身丫环,后给了沈宗荣做贴身丫环,再后收做通房。为人忠诚、稳妥长得又是别样的秀美,深得老爷、太太喜欢,当时沈老太爷和沈老太太还在京中,素喜刘氏为人便给抬了姨娘,郑氏倒也是能容人的对她也算宽待。
郑氏进门后次年生下宝珊,许是觉得未得子对不起沈府,便将贴身丫环许氏给了沈宗荣,她便是许姨娘,宝珍、宝琪的亲娘。后一年许姨娘便和郑氏同时怀上了宝珍和明学,宝玲比他们俩小一年,而刘姨娘便是生下宝玲之后因调理不当染恶疾去世的。那两年许是因着刘姨娘去世沈宗荣伤心,又有许氏性格与她相肖几分,沈宗荣对许姨娘还算喜爱,隔一年许姨娘便又生了宝琪,随后在怀宝琪之时赵姨娘进了门,瞬间夺取沈宗荣所有的注意力,次年宝璐便和明浩同时降生。
宝璐之所以会知道的这么清楚,无非是家逢巨变,家中亲戚多来慰问,赵姨娘怕她见笑与人,多在她耳边提着这些人,像侯门媳妇宝玟、沈氏大伯、郑氏大舅亲戚中的得意之人自然是多提的,那些大姑、小姨之类的大约在赵姨娘眼中是嫁出去的人只略带了过。又今日在这些婆子口中听了些八卦,总总合合亦是差不多知晓的七七八八。
宝璐初闻之时,惊讶于赵姨娘竟能将各人官职官阶说的一清二楚,连她听着都晕了而她竟一个不落,后又见她左右逢源,怪道没这点机心也难为此。宝璐在厢车里头听着宝玲母亲之事,心中不免怜悯,虽许姨娘在这些婆子口中多唯唯诺诺没什么用,但宝珍与宝琪到底是有亲妈的,不比宝玲无人看照。
第9章 一路颠簸终于到了宿迁
正想着,赵姨娘的声音传来:“两位妈妈,七姑娘可曾醒了?”
其中一位答道:“七姑娘睡的极安稳,赵姨娘尽可放心。”
赵姨娘笑道:“两位妈妈费心了,里头煮了些粥,赶紧进去吃些暖暖身,这里有我便好。”
两个婆子应声去了。
赵姨娘掀帘上来,手中端了碗热粥,看着宝璐刚醒,温声道:“怎不多睡一会。”
春夜清寒,宝璐从棉衾中伸出手接过粥喝了口御寒,可亲道:“姨娘这是到哪了?”马车外黑洞洞的,只她们所处之地有些灯光但也辩不得景物。
“已到宿迁境内的驿站了,明日我们便可抵达府衙所在地,今日便在这歇一晚。妈子们在里头铺床,你喝了这粥再随我进去歇息。”赵姨娘掖了掖宝璐身上的薄被,无比担忧道:“我本欲圣手老先生跟我们到宿迁再使人给他送回去,偏圣手老先生说你醒了便无大碍,要一径往南去。你父亲也是个没思量的竟也听他所言,你说你,这一路上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的可如何是好。”
宝璐宽慰她:“姨娘莫担心,我已好多了。”这话是真,早在出发之时,她已大愈只是怕露出破绽少不得装病,只是后来在船上晃晃悠悠行了大半个国土,饶是没病也给累的够呛,再一落水又一冻,还真给她冻出感冒来,其实也无大碍,只是这怕寒咳嗽脸苍白的情形在赵姨娘眼中便是重症,仿佛风一吹便倒般。这些时日,但凡她有一轻咳抽鼻,赵姨娘便紧张的嘘寒问暖,一到落脚地便要央她父亲再去请个大夫来看。陈薇看在眼里既愧疚又感动,只是一个小小感冒害她如此担心实在过意不去,但是这种被人关心的感觉很好,二十多年才知原来有妈的感觉是这样。
喝粥间,车外已有婆子来唤。
赵姨娘忙将她手上的碗拿过来:“里头暖和,待会进去再喝。”
宝璐和宝玲一个房间,十三岁的宝玲虽只比她年长三岁,却已然是个小大人。见宝璐裹在一条薄被里被抱进来,忙将塌上起花竹青软衾掀开:“七妹妹,你睡里头,不会落床。”
宝璐被裹在薄被里放入暖被中,婆子们又帮忙将宝玲除了衣,送入被中,掖好被角灭了房间角落高几上的烛,只留门边桌上一盏小小的油灯这才离开。
落水之事大伙都吓了一跳,直到此时宝玲犹不放心侧身摸了摸宝璐的额头,看她是否还在烧着。
宝璐略带歉疚道:“五姐姐,我没事的,你也早点休息吧。”
宝玲仍是嘱咐:“夜里难受要叫我。”
宝璐点头,自她落水再次醒来后也对此莽撞行为感到后悔,因她落水之时正巧宝玲喊她下船,宝玲便将此认为是自己的责任,这几天整日围着她忙前忙后,起风怕她着凉了,出太阳怕她热着了,害的宝璐好不愧疚,只盼这感冒快些好,让大家的心也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