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璐出轿来,只见她们所在的是在一处夹道上,前头沈宗荣他们正欲往垂花门进去。
后面赵姨娘赶忙上前,虽苍灰着脸,但眼中满是严肃,一把拉过她的手急急忙忙双脚不停的往前赶去,边走边交代:“一会要向老太爷、老太太问安,可得嘴巴甜些知道不。”进了垂花门是一道云鹤图样的大屏,绕过大屏,左右两边是圆形的石门,看后头情形像是通往两边的院子。宝璐跟着人往前走,只见这边院子左右两边是厢房,厢房过去的是穿堂,穿堂过去就是正房大院,两边连以抄手游廊,一明二次二耳房的格局。
沈宗荣们刚走上穿堂,正房外的婆子、丫环忙上来道:“老太爷、老太太疲累休息了,吩咐若三老爷到了不必来问安了。”
沈宗荣道:“那便不打扰老太爷、老太太歇息了,晚些再过来。”说罢领着一行人从穿堂往左边出去,出了正房进了一条夹道,进了夹道往北行未几步,左手边又是一条夹道,众人拐了进去,又未几步便见一个院门。
宝璐依稀记得这便是她南下之时,被抱出来所见的那个院门。
门内是一道影壁,绕过影壁后头便是正经院落,中间三间正房,左右是厢房。
沈宗荣也乏累,挥了挥手道:“各都回去歇着吧。”
宝璐怔怔站在原路,不知歇往哪里,她望着西厢房第一间房,原她醒来之时是住那里的。
沈宗荣说罢便先回正房歇息了,郑氏少不得还在这安排:“两个姑娘原住在后头抱厦,仍旧还回那边去,宝珍、宝玲她们原来留着的东西这两天便收拾出来,也叫她们住的宽敞些。”又吩咐王大家的,“这些下人你便看着安排罢。”说罢,也往正房歇去了。
几个丫环伺候着明浩往东厢房,许、赵两个姨娘已是累极亦往西厢房,宝琪一言不发早已领了人往后头去。
宝璐默不作声领了绿萝、翠芸两个看着宝琪的方向也忙跟上去。
后头抱厦是三间屋,宝琪先往了她自己那边,“你原与宝玲是住在一块的,我与宝珍各占一间,如今空出来一间改明叫人当中隔断了,各人还宽敞些。”
宝璐皱了眉,“空出来那一间当是给五姐姐,你又要隔断,如此岂不是又要叫五姐姐与我一块挤。我自然是不介意与五姐姐住一起的,但理不是这么个理。”
宝琪听到这话似怔愣了一下,随即也不说话,闷头进了她的房。
宝璐生疑,自与宝琪相处以来未见有她不呛声之事,但她已回房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得先闷闷的回了房。
房内,绿萝、翠芸二人伺候着她梳洗,宝璐猛地反应过来,“呀”了一声。
绿萝二人忙围上来问安。
宝璐看着她俩道:“五姐姐不是来京养病了,怎不见她,今日我也是头脑发昏了竟没想起这事,方才宝琪一说才想起来。”说话间又想起方才郑氏说的“宝珍、宝玲的东西收拾出来”愈发觉得了不得:“三姐姐已出嫁东西收拾出来有可说,五姐姐还在为何东西也要收拾出来。”宝璐起身就要去问清楚。
绿萝、翠芸忙拦到:“太太定已歇下,只怕不好打搅,既已回京也不急这一时半刻。况五姑娘回京之时,咱这院是没人的,许是在别的院养着也说不定。姑娘好生歇着,待明日养足精神去找也不迟。”
宝璐望着外头如墨般浸染渐黑的天想想也是,上次病着未曾多看,这次回来细细看了番,光从正房到这二房院已有一段不短的路。这沈府想必也占些地方,自己又不熟悉情形,欲速则不达只得忍耐到明日。
第二日一早,天蒙蒙亮,赵姨娘便已积极让梨儿来伺候宝璐起床。
“姨娘说了,今日是回来第一天给老太爷、老太太问安迟不得。”
宝璐犹在睡梦中,去郑氏处问安原是不需这么早的,所以也未曾上心。绿萝和翠芸两个见梨儿这般认真、严肃的传话,还亲自过来,料想与宿迁之时不一般,如临大敌般将宝璐从暖被中挖出来,打水的打水、穿衣的穿衣,连梨儿都赶忙相忙。
热乎乎的毛巾覆到宝璐脸上,暖气暖烘烘的往皮肤里钻,勉勉强强驱散了宝璐的困意,她醒了醒神四肢无力的任由三人穿衣、梳头。三人手忙脚乱了一番,总算将宝璐收拾妥当推出门去。
第51章 大家族的规矩
春寒料峭,清晨的第一道寒风毫不留情的拍在宝璐脸上,她瑟了瑟,颤了下身子已有五分清醒。
宝璐照着昨日的旧路进了正房,沿着西侧的抄手游廊正房去,门口已有婆子站着,见她过来笑着道:“七姑娘来了。”说着便往里头迎。
宝璐想也未想闷头便往里头走,刚跨进了门只觉得无形中一股压力迎面而来。宝璐抬眼一瞧,里头已经黑压压站了一片人,她唬了一跳,何曾见过这仗势,一个激灵彻底清醒了。
宝璐脑子清醒了,人却不知所措了,幸好人多未注意到她,她一眼瞧见了宝琪,忙站到了她身边去,跟着她总不会错的。宝琪似是十分嫌弃,微微的往另一边侧了侧身。
宝璐无心计较这些,偷偷的四处打量,正房堂屋正中悬着一个大匾,上头三个金漆大字“叙伦堂”,下头是画着青松竹柏的大屏,屏下黄花梨雕如意纹的案上设有青花瓷瓶与香鼎,地上是两把太师椅,两边又是各三把交椅,上头坐着沈宗荣与两个年纪大些的男子想必是她的伯伯们。
沈老太爷随着沈宗德在外任官多年,赵姨娘怕她那时尚小不记人,后又病了一场见人不知道喊,早早的让梨儿仔仔细细的给她说一遍,反反复复叮嘱可千万别认错闹笑话。
宝璐当时虽昏沉却不敢马虎,原刚来这里那会赵姨娘以为她失魂曾与她叨叨过,但几年过去已有些记忆模糊,遂拿出当年初入职场背材料的劲头,温故知新,将几房几人死记了遍。
沈府老太爷共三子二女,其中一庶女、一庶子,如今二女早已嫁出去,剩下三子因父母尚在,即便各自做了官仍是住在这沈宅内。交椅上坐在最上头黑面圆目,不怒自威的想必是她在都察院四品佥督御使的大伯沈宗德,另一侧边身材魁梧络腮大胡的想必是她就职于五军都府都事的二伯,身旁两位年长的妇人应是两位伯母,其中一位珠钗满头,上着革色白竹叶洋缎长袄,下着一条马面裙,只是脸无表情似一节木头桩子,像是她的大伯母葛氏。另一个年纪稍轻,生的眉目温实,衣着朴素些却也鲜活些应是她的二伯母冯氏。
她这一辈的,满屋子年纪相仿的少年男女,她也认不得谁是谁,只知道长房有三子二女,其中已有二人嫁娶,依序为长子沈明松,娶妻程氏,这大堂哥在翰林院已做了几年庶吉士是个有为青年,长女宝玟嫁在平阳侯府她是见过的,庶次子沈明生,嫡三子沈明理,最小的是嫡次女宝莹,此次回京正是备嫁年龄。宝璐往大房方向瞧去,见两个女子站在一起,其中一人年长些的笑意吟吟,一股大家做派,估摸着就是大奶奶程氏,按理沈家当家的是葛氏,程氏从旁协理,不过原听葛氏已不大管事,已是退居二线,上上下下都是程氏在操持,所以端的是一派干练、利落之态。旁边一位长相灵隽一身朱红绣白梅花纹的袄裙,脸色清冷,从头到尾眼神未有一点飘动的高冷少女应当是她的四姐姐姐沈宝莹。
二房只有一子一女,倒都为正妻所出。宝璐扫了一圈,只瞧着她这边一个脸庞圆润略带几分英气与她年龄相仿的女孩子正巧回望着她笑。宝璐忙报以回笑,她应当就是小她十月的八妹宝珏,听说二房连姬妾也未置一个,她不免又朝她二叔多看了几眼,想不到看似鲁莽大汉倒是个深情之人。
宝璐一圈看下来却不见宝玲,心中疑惑,各房聚齐怎不见五姐姐,五姐姐最是守礼之人,老太爷初回京定不会失礼,难道是病情加重无法前来?
“老太爷、老太太出来了。”只听里头一个嬷嬷道了一声。
宝璐忙回神,跟着众人皆正容正身相迎。
老太爷身形瘦高,微微有些佝偻背着手踱步出来,一捋胡子花白,眼神清直有威,身边老太太看着却是慈祥许多。
老太爷、老太太在正座坐下,众人忙问安,先是几房老爷、太太,接着便是他们这一辈,儿孙众多,只得一房一房来。
宝璐在旁认认真真的看着他们的模样记在脑中,几位姐妹,奶奶、太太她皆是猜对了,大哥哥沈明松原是那位正脸端方,神色与大老爷如出一辙的青年,二哥哥沈明生原是那位立在一边举止颇爱做风流状之人,三哥哥沈明理与四哥哥沈明勇年纪相仿,一静一动,许是因二老爷是个习武之人,四哥哥与八妹妹倒是一般的英气飞扬。
一众人行完礼侍立在一边。
老太爷看着满堂儿孙,清咳了一声,道:“今日难得阖家团聚,本也该叙一叙天伦之乐,但蒙祖宗庇佑,我沈氏一门,同年竟出三人入会试,祖德至此,我们倘若偷懒不受,岂不有负先人。”
众人忙道是,应精益求精,光宗耀祖。
“明生、明理、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