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抽换了他们的军队,连血都抽干净了,任凭几个光杆司令小打小闹的,以四爷的灵机应变,这算的了什么?”余光瞥见十三憋得脸红脖子粗的样子,打在前头道:“你不要问我……”
“你是怎么知道?”十三终于还是将整句话完整的吐了出来。
我只好道:“康熙六十一年,皇上几次病重,事值宫中无人镇守,四爷以孝悌著称,却在这时出宫,这本就令人起疑。何况四爷奉圣上之命视察仓储,从北京到济南,不过几日的行程。他却绕到太原里来,兜的好大是一个圈子!你……还要我继续说下去吗?”
十三的脸上露出神秘莫测的笑容,“你的第一个问题,现在我可以回答了。这就是为什么,我对你毫不顾忌的理由。如果你真的有不臣之心的话,要出卖早就出卖了”。
我不动神色道:“那么第二个问题呢,为什么不干脆杀了我?”
十三毫不避讳道:“杀了你能解决问题的话,我会第一个举起刀子。可是杀了你,除了让圣旨变成一道废纸外,毫无用处。你的死亡无法阻止这场腥风血雨,相反还会令他们变得肆无忌惮。”
我嗤笑:“你太高估了我在十四心中的地位”。
十三微微垂下眼眸,眼底有些晦暗:“不只是阻止大将军王,也是为了阻止圣上。为此,我请求你留下”
我微微一诧,旋即反应过来,“他们都会感激你的”。这里的他们指的是在皇权的争夺中失败的王爷和贝勒们。
十三淡然道:“都是一脉相承,谈不上什么感激”。
我:“可是你错估了圣上,他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嗜杀。虽然有时候也很可怕,但更多的时候他很冷静。不管心境如何,他的理智永远像铁一样那么僵硬、冰冷、无懈可击。就算夺权斗争中有多么不满和仇恨,可这极其微弱的情绪在他那强悍的博大无限的理智面前,根本微不足道。”
十三:“纵然圣上的理智如铜墙铁壁一般坚不可摧,可是稳固皇权的道路上避免不了鲜血和杀戮。我有一个兵不血刃的办法,帮助圣上取得胜利,你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我微微一震。
十三看出我细微的变化,继续道:“眼下,以十四为首,老八,老九,老十,自成一派。他们处处和圣上抵捂,不但不承认先帝遗诏,还对圣上下达的旨意不屑一顾,认为大将军王才是先帝心目中的储君。如此一来,四哥难免会对他们起了杀心”。
我:“你想我怎么做?”
十三:“不管是四哥当皇帝,还是大将军王当皇帝,太后却只有一个。他们可以不认四哥这个皇帝,却不能不认德妃娘娘这个太后。只要德妃娘娘接受了圣上的诰封,他们就没有理由不前来拜见。诰封是皇帝专有的权利,他们认可了四哥的诰封,也就是认可了四哥行使皇帝的权利。承认了权利,却不承认身份,这天底下没有这样的事”。
“可是德妃娘娘却不肯接受圣上的诰封,坚持称自己不过是先帝生前的一个妃子”,我冷冷的望着十三,“看来,这不是什么兵不血刃的办法。你是要牺牲一个人作为祭祀品而已”。
十三:“所以要选择一个有智慧、魄力,无所畏惧的人去完成这件事,除了公主,我想不出第二人。”
我:“十三阿哥真是好笑,我看你就很好。我也是爹妈生的,又不是九尾狐狸变的。这掉脑袋的事情,你怎么不去做?”
十三:“德妃娘娘久居深宫,我不便插足”。
我忍不住恶言道:“这男子进后宫,也不过是一刀子的事情。你既爱惜你的身体,我自也爱惜我的性命。来人,起驾!”
十三拦住,“公主!”
我冷颜道:“十三阿哥,你不但错估了圣上,也错估了我。我还没有伟大到要牺牲自己去成全别人,这种想法,一次都没有过。再说,谁当皇帝,我并不在乎,我只是不喜杀戮。我要是知道,你带我走是因为他们的皇位之争,我是宁死也不愿踏进这皇宫半步的”。
十三:“既是如此,你为何还冒死跳下冰冷的池水”。
我扭头看着十三:“这就该问十三阿哥了,我进宫不过半个时辰,宫中并不有人知晓。脚都还未站稳,就被人推下了池水,这其中的缘由想必十三阿哥心里更加清楚。”
十三明显一怔,显得毫不知情。我并不愿在此事上多加纠缠,遂道:“这样的皇宫,我哪里还敢多待”,说着就要避开他,驱车离开。却听十三阿哥道:“既然如此,我只好奉命去宣读圣上的旨意了”。说着,头也不回的便走了。
“慢着”,我心中生疑,不由喝令,“是什么旨意?”
十三不疾不徐道:“这第一道圣旨是进封八贝勒为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这第二道圣旨是进封九贝勒为颐亲王,即刻赴西宁驻扎”,又说,“这都是好事,公主不必挂心”。
我不由微怒道:“好事?八爷、九爷之所以至今仍是硬挺十四爷,全计是因为平日里和四爷多有怨怼,担心四爷一登基就会报复他们。如今四爷登基,不但没有追究他们的错处,还对他们封官加爵。十四爷能许他们的好处,四爷一样能给他们。他们还有什么理由支持兵败如山的十四爷呢?”
第两百五十七章 其中的用心
我:“只怕不仅如此,他们为了将功补过,还会在新皇面前对十四多加指摘。这两道圣旨一旦宣读,十四爷必将四面楚歌、性命堪忧”。
十三淡漠道:“这便是好事”。
“你!”我气极,转念又静下心来,“十三阿哥真是了不起的说客”。
十三阿哥面色刚毅,“只要公主能说服德妃娘娘加封太后,我必以性命确保公主的安危”。
我面色淡漠:“不,我不要你的性命,我只需你应我三件事”。
十三:“公主请讲”。
我:“第一件事,此次进宫,我是假借瑾曦的名义。我出事后,她恐怕难辞其咎。我要你担保,她不受此事牵连。”
十三:“这并不难办”。
我:“这第二件事,瑾曦被加封为公主,这本值得庆贺。可她年纪尚小,不知宫中险恶。若没有我在身边多加监管,只怕将来容易出事。我请求十三阿哥,将来即便她出事,也能保她一世荣华富贵,后生无忧。”
十三:“这件事我应下了”。
我:“这第三件事……我想知道郭多布为什么非要杀你不可?”
十三明显的一诧,显然没有想到我口中的第三件事,竟是要一个答案。
我:“击溃吴三桂,扳倒鳌拜,大清的名将数不胜数,为什么郭多布却独独非要杀你呢?这个问题,我始终想不明白”。
十三沉默了会儿,闷声道:“因为他的本事是我教的”。
我惊诧的看着十三,怀疑自己听错了。不过细细想来,又在意料之中。十三爷向来喜欢游历四方,和贩夫走卒结交。郭多布的本领虽是十三爷传授,两人年龄却并不相仿。不知这当中有怎样的快意恩仇的故事
只可惜十三明显不欲多说,只道:“今日你所求之事,我必一一应允”。他话未说完,却见我“呵呵”笑起来,笑的不阴不阳,忍不住蹙了蹙眉头。
我:“我时至今日,总算明白了先帝当初为什么要将你关押起来”。
十三冷哼一声:“皇阿玛将我关起来的原因天下皆知,这早已不是秘密”。
我:“你只知先帝将你关在两峰狭道的原因,却不知其中的用心”。
十三口气不善道:“用心,你懂什么!皇阿玛眼里只有皇家颜面,连我们的死活的不放在眼里,谈何用心!”
“先帝固然是因为反对你和梨花姐姐的婚事,才会将你关押起来,可是他把你关押起来的理由却不仅于此。他或许是不将旁人的死活放在眼里,却不曾轻视过你的性命。如果不是他下手的狠一点,只怕今日你已经没有机会站在这里了。”
十三屏着息道:“你什么意思!”
我:“当年你被关押的同时,还有一人被囚禁,你可记得是谁?”
“还有废太子胤礽”。十三脸色惨白,隐隐已经猜到什么,“当年太子被构陷,我听说消息后,匆匆赶回京城,没想到还是不能阻止太子被废的命运”。
我:“当年你和四爷跟太子关系走的极近,太子被扳倒以后,接下来的目标就是你和四爷。四爷向来心有城府,可你不同。前太子起码有尊贵的出生,可是你又有什么呢?要活下,就不能是个威胁。在八爷、十四爷面前是,在四爷面前也是。”
《《《《《《《《《《《《《《《《《《《《《《《《《《《《《《《《《《《《《
瑾曦守着我道:“瑾曦陪公主回去”。
我仔细的看着她道:“不,你乘着马车出去,今晚的事就当作不知道”。
“可是……”瑾曦有些迟疑,顿了顿说:“我去向皇上通禀一声,吩咐内务府为公主准备寝宫”。